sahara 发表于 2010-5-3 12:49

[延迟效果]关于钢弹技术的一点小发散思维

首先还是宇宙动力学,在近乎无阻力的情况下理论加速到接近光速是很美好,只是实际中要不断修正轨道避免碰撞。因为相对速度够快就算是一块小碎片也能击穿很厚的装甲……
那么MS的装甲厚度还有必要那么死揪么?在搭载实弹和自身体积比的情况下,相对运动到慢速后回避都好了。被多发锁定回避不能的时候就算有强装甲估计也挂了……当然也不是说可以全部用塑料就算了的地步。

还有个讨论是偶然出现的灵感,来源于最近逐渐炎热的天气:
用家里的老式本本的时候发现经常打不上字,找了找原因才发现是触控板过敏了。原本要贴着使用的触控板,现在距离1cm就能感应到……

人体的红外线传输距离远高于其他电磁波吧……

所以对于需要放大N倍的基于脑波的赛克缪系统,我在想会不会更廉价的红外成像仪输入要来的更容易普及实用化……
毕竟图像识别系统对于两幅图之间歪了多少度还是读的出来的。控制身体的某一部分的温度活性变化也比经常乱用脑子想要意念移动物体来的不容易使人发精神病……
当然,很大程度上是说笑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延迟效果]关于钢弹技术的一点小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