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魔女传其实没啥剧情啊
感觉剧情非常散啊,中间同伴也车轮般换,基本上没啥故事性可言,从这点上看是相当简陋的一rpg,怎么评价这么高。。。
玩了之后就没兴趣碰卡卡布其他作品了 那时候pc上没啥别的日式rpg了吧…… 白发魔女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角色扮演”的乐趣的游戏
当然之前也玩过RPG,但只有这部让我第一次有了“玩家在角色里面”的代入感,从杰利欧和克莉丝的角度看世界、到处冒险、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非常开心。
虽然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台词、剧情什么的都很简陋,但是私以为很多小细节非常用心,白发魔女所塑造的世界要比许多所谓拥有“宏大壮阔”的世界观要生动自然的多。 玩过以后,我现在居然已经一点印象都没了0 0 不要期望像其他很多RPG有一条引人入胜的曲折主线,卡卡布三部曲其实都是享受旅途的RPG,到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人相遇然后分别。所以可以说是非常小品的类型,然而符合口味的话会玩得很舒服
白发魔女在剧情上最成功的一点,在于所谓的主线其实是一个侧面描写,两个小P孩在巡礼的路上不断追寻着一个过往的传说,而自身又旅途中感悟和成长。我至今最喜欢的一幅插画就是两人在火堆边兴致勃勃的谈论耶鲁杜的一个场景,这幅插画代表了ED3要表达的全部意境。 看了LS几楼的回复,我都有点想玩了。 我最早看到这游戏名的时候还真以为是说练霓裳呢…后来在电脑游戏室看到别人玩一个战棋类游戏,里面一个很强的女的是白头发,就以为那个是白发魔女…过了很久才知道那个是炎龙骑士团… 本帖最后由 小灰 于 2009-9-23 12:13 编辑
贴个文
转自kotora的blog,本来是ylt的ed3xp中文版的评测
节选了一下
从ED6入门英传系列并希望一睹传说中的名作风采的话可能会对ED3比较失望,脱离时代的视觉与系统表现暂且不论,剧情方面诸如“Npc对话怎么刷新这么慢”或“事件触发没提示容易卡关”之类牢骚也时常被反馈,但请不要忽略ED3在同时代(94年)作品中的表现水平,首先npc对话在当时已是相当大的量,其次ED3依然保留同时代作品“与npc聊天搜集情报”的传统,不懂得搜集情报的话卡关也在所难免,而ED3所开创的大量npc对话或细腻叙事等传统时隔数年被ED6继承时已是相当娴熟,后浪推前浪也是很自然的事,加之ED6更人性化的系统与更流畅的事件触发也更令玩家省心,但这些不过是作为后辈作品份内的事,如果做不到反而更说不过去
那么被ED6锁定为击败目标的ED3真的被后辈全盘超越了么?显然我会投否定一票,但这篇并非旨在ED3 vs ED6所以下文不会过多涉及
正篇感想方面……其实前人的探讨该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索性截图说话: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75796.gif
启程,少年少女对巡礼之旅觉悟的开始。此外“出村后不可折返”的离乡传统在ED5也有继承,反而ED4无论新旧版都还有返乡余地,大概因为不能免旅费又没有钱赚的旅行太艰辛所以可以随时回家倒苦水?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81645.gif
克莉丝可爱的小动画,之后其它角色的事件小动画也很丰富(之后印象较深的比如安必须城大厨进出门时会低头以防厨师帽撞门框),虽然论精致度不是最高,但总会恰到好处地契合剧情或体现细节的匠心,而不会让人觉得是在炫耀像素技术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83679.gif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84973.gif
夫妻相声。杰立克莉语录集期待中?(早有人做过了罢)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92878.gif
……应爪号上某名段落,简体版的翻译比较矜持(嘘)……此外伊谢不说我还没注意到,这本“色色的书”原来是托马斯船长的冒险故事……果然杰立欧看的书其实是传说中的极乐卡卡布么XD(补:SS版中这本书显示为泳装少女画集,被视为擅自改动原作设定?)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2594286.gif
尼莉的村民生活贫穷却格外地古道热肠,为了捞回主人公掉进河道的银色短剑甚至全民出动潜水,迪拉塞尔“民风淳朴”的强烈印象至此先入为主,即便之后美那德国都纳鲁贝遭遇格路卡袭击几近全毁时市民与抢险兵士也会有正面而积极的言论,所以日后在贫穷而消极的塔斯村才会有更强烈的气氛反差(当然入村前毒沼之地的氛围铺垫也功不可没)。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0817.gif
忽地發現了這麽一個修貝爾…………ED5裡每日為求學跋涉千里山路的最強少年修貝爾垂然老矣?幸而查過某全角色名錄后發現此修貝爾(シューベル)非彼修貝爾(シュベール),不然真是有夠可怕的穿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2594.gif
在安比须王城看到的这张画……有点像OP的菲莉?之后的王城也出现过这张画,菲莉果然已经超越裘恩特成为迪拉塞尔地域偶像了吗=w=;;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31473.gif
接下来这士兵的对白是“那么,的确不会变”(之类的)……这种变换调侃视角与玩家互动的冷笑话(比如“你搞这么复杂的战斗买游戏的人会退货的”“节约一下对话时间不然玩家会看很累”之类)在发陆空作品中其实很少见,大抵上也代表[强调旁观]与[强调融入]的两种不同态度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34573.gif
大圣堂开旅馆的婆婆,与老弗直线距离最近的老妇人……搞不好乌娜的全名其实是乌娜•皮耶塔?(伪•弗特乌娜支持者言论)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4984.gif
然后是弗特……说到ED3中关于弗特的线索(本人以及两首名曲登场)无论如何也太多了些,现在想想甚至有点刻意的味道,或许早川正一开始就有打算ED3后写弗特担任主角的续作来呼应,之后为寻求风格突破所以才被暗黑亚宾进驻现在的ED4?因为一方面发陆空也公布过画风陈旧(疑似95-96年间画风)的岩崎版ED5人设原案,雷欧涅全名也曾以演奏者名义在96年的ED钢琴曲集上出现过,种种迹象判断ED5的企划至少可以追溯至96年,绝非一部临时起意胡乱搭前作设定当伏线的作品。网络上曾散布过类似“Falcom本想以ED4为英传终结篇,但因为反响太好所以被迫出了ED5”的谣言,多半是拜ED4中文版当年冠之以“英雄传说最终作”的不实宣传词所赐。即便我个人平时并不会力推ED5,但看到有人因为这种缘由将ED5误认为附加性质的外传作品时还是会感觉ED5遭遇了相当的冤屈……有点扯太远(汗)不过的确是真实感受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42748.gif
标点符号勘误。话说这是简体版第一个我注意到的勘误点,校译人员辛苦了=w=/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45892.gif
说实话这张墙上的留言我是这次才注意到……那句“前来拜访”还真是颇具古意。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5283.gif
……德尔菲斯塔瞒过士兵的桥段,被这个本土味十足的译词吓得精神一振。(虽经由春晚推广已经不能算是冷僻方言,然此时此地用“蒙混”会不会更好?)
之后到对战伊莎贝尔婶婶的剧情全部没有截图,理由不外乎剧情太高潮或者路德城太难过之类(啥烂借口),但主角群限定的耶鲁杜正脸观赏券还是必不可少的——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72976.gif
这段高潮的感动已经是百谈不厌话题,不过耶鲁杜奉献灵魂净化拉务亚尔波的演出过程以现在眼光来看似乎太轻描淡写了点,只靠白光一闪就搞定一切,甚至有[不具名]玩家会产生洁厕剂这样逆天的联想,加之拉务亚尔降临后不能折回路德城调查民众反应,其对人类的灾难性影响难以烘托,变得几乎没什么存在感,不过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削弱旁枝末节以集中呈现耶鲁杜人性的光辉?结果拉务亚尔就那样easy come easy go,搞不好民众根本没时间搞清状况就折返日常生活……不过想想那么纯朴的民风背负如此黑幕重重的事态未免勉为其难,那么最影薄灾难还是请拉务亚尔来担当就好=w=/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75141.gif
踏上归途之际与伙伴告别的场面,被这种气氛噎了一回。即便巴达特重述冷笑话的揶揄也无济于事,因为以后或许连重逢的机会也不会再有了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81369.gif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9686.gif
尘埃落定的句点。眼花缭乱的演出终究会谢幕。吐鲁巴此时的登场或许是暗喻也不一定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10027.gif
——法术超群的魔法师以强力魔法打倒恶龙,武艺高强的剑士只靠一柄剑就成为国王——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时代了。
什么事情都能那么简单解决,这样单纯的世界慢慢会变得不复存在。
接下来每个人都要发挥自身的才能,每个人都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为大家谋利益,为自己,为大家去努力,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现在已经不需要所谓传说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了。
我们需要的是——人们脚踏实地的力量,保持一颗为人着想的心,这才是重要的。
或许是某种意义上的宣战辞,但至少ED3启动了一个近乎空前绝后的平民英雄时代——甘于放弃王公贵族或天赋异秉或宿命转生的强者立场而采用纯粹平民视角的RPG,在ED3之前或之后都难得一见。相反的,诸如众神战争(ED4)、史前部族的兴衰(ED5),以及近代的欧鲁特卡屠龙记、托马斯船长传奇(ED3)之类最适宜英雄当道也最容易吸引观者眼球的情节,却被卡卡布划入史书、民间读物与口头传承中剥离了一切浓墨重彩的渲染。“小人物成就大事业”的叙事模式虽不见得必然值得标榜(甚至ED3及其代表的卡卡布系列主人公也并非自身成就什么事业,仅仅是以一己之力影响或改变历史而已),但也是一种相对最踏实的叙事角度,同时也比描写天赋异秉类主人公更具难度,更需要责任心——毕竟那不是单纯可以靠[扯]发展剧情或服务读者的角度。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02/Haibara/d0002581_355182.gif
(Ending图似乎放耶鲁杜踏雪那张更合适,但却被某人指认好像雪椰=____,=)
PS:这次Staff列表竟然也有汉化,虽然只有中文Logo和[英雄传说]三处……也算是史无前例的汉化密度? 我现在玩RPG越来越快餐化了...
心态变了呀,老了...咳 94年大家都不会写剧情,于是只能在这种小细节上下功夫了
别和今天的作品比……那确实没法比,只是说当年来看水平很高 RPG最不需要的就是剧情 我始终觉得SS上的白发魔女是最赞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