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杨元帅的祭文
纪念真的勇士——沉痛悼念杨元帅逝世负一千五百九十一年
倒数第二回合
灼热的射线贯穿了他的左腿,他踉跄着倒向墙壁。射击者扭曲的面孔消失了,变调的声音也渐不可闻。他低头审视伤口,一片红色渐渐扩散开来,这不是他第一次受伤,他也曾数度面对死亡,但这一次情况有些不同。
“算什么嘛,不过是小小的一个洞罢了,我一条腿也能收拾一个中队啊。”先寇布不满地抱怨道。“动脉被击中了,一切都来不及了。”吉尔菲埃斯无奈地摇摇头。 “明明没救的却要装成还有救,这不但是一种伪善,而且也是一种技术和劳动的浪费。”军务尚书的冷漠让人胆怯。声音在虚无的空间徘徊,他听不见,脑中却思绪万千,“你可是‘奇迹的杨’啊,怎能就这样倒下,大伙会笑话的”,“算了,都这种时候了,也许我是累了,该休息了,菲列特利佳,尤里安……”
倒数第一回合
意识一点点离身体而去,仿佛灵魂随着鲜血流走,麻痹的感觉慢慢扩散最终周游全身。他听到有人在呼喊他的名字,便努力想发出一点声音,才发现声带早已失去了活力。全都结束了,剩下的事就拜托诸位了。
“对不起了,菲列特利加,对不起了,尤里安,对不起了,各位……,”
作为旁观者,我没有权限改变这一结局,虽然他只是个尚未出生的虚拟人物,但每每读到杨之死,心里总免不了有些惆怅,一度不愿将故事读下去,然后发几声“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之类的感慨。
最初认识杨,是拜《大众软件增刊》某篇英银专集,那大约是十数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正是古金大行其道的年代,甚少读架空历史小说,但初一接触,便被一个看上去傻乎乎的人所吸引。
有朋友这样问我:你觉得杨威利是个怎样的人?十年前我回答:很多方面相像,很有带入感,今后也当以杨的行为为标准要求自己。十年后我回答: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社会实际的人,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人,但也是一个如果我身在那个年代,会毫不犹豫的去为他效死的人。
小说中的杨,是一个完美的上司形象。这个上司脾气温和、才华出众 却毫无野心,他不会像莱因哈特那般给部下过多压力,也不像特留尼西特般玩弄权术,作为他的部下,你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那么一切都会安然有序。但现实是残酷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只有“会呼吸的肮脏”才能做不死的小强。
性格决定命运,杨对待命运的被动是他最大的失招。常言道,如果我不能打败你,那就让我加入你。他轻易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权利,更不愿和那些政客同流合污,只是幻想在那个小小的要塞建立自己的桃花源,所以他失败了,从这点来看,他是不及阿修比的。
“群众对政/治的冷漠是培育独/裁的温床”,这是银英的主题。“完美的专/制是不是胜过糟糕的民/主”,这是银英探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杨是持否定态度的,我有同感。民/主或许是一种效率很差的方式,但至少能避免最坏的结局。曾经幻想如果杨和杰西卡结合,那会是多么好的一对组合。但杨的道德洁癖,还是使他有意避开了这条路。
用过去式探讨将来时,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仅以此文纪念杨威利元帅逝世负一千五百九十一年。 杨这个人是个不错的将领和帅才,有一定的能力。不过他只适合带兵作战,而不适合坐上最高军事领导人的位置。
不过他的人望和年轻对我们来说是个威胁,必须要除去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