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男叠报纸是为了让观众知道他和后面的白发男不仅仅是长得像而已,就是同一人。
最后男主的话意思应该是说他“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希望挑战教父来追求突破
[ 本帖最后由 thez 于 2009-3-2 19:33 编辑 ] 划归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界限是个巨大的坑慎入 好多需要考据的地方
[ 本帖最后由 shinchan 于 2009-3-2 19:41 编辑 ] 原帖由 lllzzzyyy17 于 2009-3-2 19:3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划归文艺片和商业片的界限是个巨大的坑慎入
那你也不能指着“007”说这是文艺片
原帖由 superkidx 于 2009-3-2 17:48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话说动画界的真文艺片 除了LAIN之外也就这部了吧 (艺术短片那些个不算)
这说明你看的片子还太少,随便拉几部片子都比它们文艺。LAIN我觉得是“实验片”不是“文艺片”。
[ 本帖最后由 thez 于 2009-3-2 19:45 编辑 ] 原帖由 thez 于 2009-3-2 19:41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也不能指着“007”说这是文艺片
原帖由 thez 于 2009-3-2 19:3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拍摄过程中考虑到票房因素的属于商业片,基本不考虑票房的是文艺片
按你这标准要是这007导演站出来说一句“老子拍007从来就没考虑过票房”,007就成文艺片了 原帖由 lllzzzyyy17 于 2009-3-2 19:4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按你这标准要是这007导演站出来说一句“老子拍007从来就没考虑过票房”,007就成文艺片了
我这也只是一个粗糙定义,请不要钻牛角尖。
再说如果007真是完全不考虑票房拍的我也承认它是文艺片,但事实上它确实是考虑票房。这一点“客观事实”是无法动摇的 原帖由 thez 于 2009-3-2 19:4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这也只是一个粗糙定义,请不要钻牛角尖。
再说如果007真是完全不考虑票房拍的我也承认它是文艺片,但事实上它确实是考虑票房。这一点“客观事实”是无法动摇的 ...
自己都知道粗糙,还说挑这粗糙定义毛病的人是钻牛角尖 这年头早没文艺片了 原帖由 lllzzzyyy17 于 2009-3-2 19:4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自己都知道粗糙,还说挑这粗糙定义毛病的人是钻牛角尖
这确实是我思考不严谨,抱歉。
但是文艺片的定义不清楚并不意味着大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一部片是商业还是文艺吧?反正我觉得说《空中杀手》是文艺片只能说明动画看太少。
这片以鸭子一贯的水准来说已经“商业”到令人发指(非贬义)的程度。个人甚至觉得除了《福星小子》估计就它最商业。 我的意见文艺片和商业片没有绝对界限,只有相对参考,“A比起B来是文艺片,但A比起C来就是商业片了”,而且这相对参考还是遵循个人主观而不同的,你看着某些要素是商业要素,我看着觉得是文艺要素,因为我们是不同群体,而导演在拍片之时可能就想好了这片是面向什么群体,比如阿宅们观看大量的捏他的时候可以乐在其中,而同样的东西对普罗大众而言就会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还有制作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同一要素获得不同的评价:比如卖萌在在大多数制作者那里是提高销量的商业要素,在新房手上就可能成为其个人过瘾的东西,PPD就是这种典型,瞧人家怎么评判的:“恶意卖萌”。 话说单挑Teacher的时候一直有种幻觉:
所谓Teacher便是男主的进化型
干掉前代男主后被派送到基地
然后无限轮回 无限地被轮……
Lain和Sky不是一个类型的吧
对象换成天使之卵还凑合 原帖由 superkidx 于 2009-3-2 22:00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天使之卵 还真没看过
随便拉几部片子都比它们文艺
====================
比如?
鸭子的《天使之卵》和《迷宫物件》、汤浅的《mind game》和另外几部片子、新房的《柯赛特肖像》、加藤久仁生《某个旅人的日记》...... 看完发现没什么好回味的.. 你认为在场有几个记者平常是有看动画的?你能相信连宫崎骏和高田勋都分不清的记者们的判断?
他们的本职是电影记者,而不是动画。这些报道只不过是一些对动画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随便写写交差而已。
[ 本帖最后由 thez 于 2009-3-2 22:44 编辑 ] 1 一直坐在店门前地老人是想表达什么呢
代表拒绝,和背对事实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
2 白发男叠报纸的动作
这是个符号化的动作,主人公第二次看到同样的动作就会穿越
3 纹身
猫头鹰是哈萨克斯坦的吉祥和平的象征
4 教父的存在 (世界的规则?)
牛顿也相信上帝的存在,整个宇宙的第一推力
5 男主角在最后说的话 究竟意味着什么? 想传达类似“无论如何 生命中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感动”?
完成一个救赎
我瞎jb扯淡的 原帖由 superkidx 于 2009-3-2 22:5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老人那个直接一点理解 不置可否
我想是不是表达在那个年代大家热衷的不是自己的亲人 不是需要关爱老年人 而是虚伪的战争秀
台版小说也有这老头,暂时没看出有什么用 father代表父权,将那些要长大的孩子们打压下去的力量 战争是万物之王,战争是万物之父
赫拉克利特 无聊细节都是装逼用的 原帖由 superkidx 于 2009-3-3 00:0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打压“这一层没看出来
试问 为什么要阻止孩子长大?
不合逻辑吧
关键字
游戏
长大就不能再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战争了,这会损害到公司的利益 老头那个场景其实看自己感受是怎么吧,这又不是考据。我只是觉得这老头就意味着不动的生命不是生命
至于最后那段独白是说他自己的历程,从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还是可以见识到新鲜东西,这些东西能带来满足,又会催生更大的不满足。
teacher代表规则,挑战teacher的人表示他们不满足他们这种轮回的命运。其实我觉得最后空战一起灭了结局不错 因为有外部的刺激才会导致有兴趣,只是看你想不想想而已
我不是说了这种东西有啥意义不是考据而是你愿意得到什么感受嘛 纯看评论~~~~~~~~~~~~~~~~~ 卡卡不错,从这一点看作者还是很用心的.....
不过我还是要说 太闷了....爽快打一仗会死掉呀!!! 不会是这个人就是father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