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文两篇]拯救鐵達尼-PS3還有生路
以下文章来自:方墨ACG,香港的站点http://format-acg.org/content.html
挺喜欢看这个站的文章的~~虽然有些话并不赞同
但是会经常上去看看文章有没有更新
1.拯救鐵達尼-PS3還有生路!
2.Blue Ray還未到時候?遊戲機進化論2009
作者:傑特
拯救鐵達尼-PS3還有生路!
文:傑特
由最初一大堆人抬橋,到現在一沉百踩,Playstation3真的經歷很多風浪,現在甚至連CNN的報導也極不客氣、連鐵達尼這種說法都祭出來了,當然,在這個時候打落水狗是很簡單,但這不是筆者的興趣所在,倒是想談談:是否PS3真的沒有辦法重新出發?最少也要保得住一個不致慘敗的局面?
不是說砍掉重練就可以的
首先,這篇文章的先決條件是『保留PS3』!對,斬掉一件失敗的產品重新出發是最有效的方法,甚至很多時候只是唯一的方法,但這種話誰不會說?誰不知斷尾求生是最實在做法?但情況不是說斷就可以斷的,像PS3是Sony花下天文數字的資金去開發出來,可不是寫壞了的文章一按delete重寫、又或者畫壞了的動畫在DVD全部重新畫過就可以了事的,付出這麼巨額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宣傳等等,結果竟然是這樣斬掉?這怎可能和股東們交代?不可能吧?更別提以現在的硬件技術要開發一套新的產品並不是三天半月就可以作出來的,懷胎十月生孩子還簡單多了,想想PS3搞了這麼久才出得了來,而現在是徹底否定PS3的系統重新搞一套新產品?單是開發已經是大問題了,其他公司更不會為此而和你一起亂搞,想想任天堂這麼大名號兼有手提機支撐著的公司,在Wii當初推出時也沒幾個人看好,Sony憑什麼讓其他廠相信你這次推出的產品一定成功?而且憑什麼相信你這次會堅持到最後而不會胡亂砍掉重練?
在各種因素下Sony想斬也斬不掉,他們有義務去維持PS3這部主機的存在,不論是對消費者,也是對遊戲廠商,想想小島秀夫他在這裡花的錢和時間是多少,你這樣說砍就砍他之前交的學費怎辦?還有甚他花了很多錢開發PS3遊戲的廠也不好交代吧?所以在情在理也是無法放棄PS3的,最低限度不是現在。
新瓶舊酒其實還可以啦!
日本人最拿手就是包裝,一件好的產品如果沒有好的包裝也是沒有用的。
不過在這裡說的不是換個盒、噴個色那麼簡單,而是比較徹底地換外型,大家都見識過PS3那個超巨大的外型吧?再加上其極為吃電以及高溫,這個不怎樣好的形像早在推出之初已經深入民心,以這種做法想重新建立起玩家的信心的確有相當的難度。
由於硬件內容不能改,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改造型吧,當然現在這個三尖八角的做型是不能再用了,看看其他兩部主機都採用純白色的簡單線條,PS3由於一直以來都是以黑藍色作主調,這也成了他們的招牌顏色,換掉並不是好主意,但做型還是可以換的,最低限度縮到像初代PS2左右的大小吧?以現在的晶片技術要生產一部較小型的主機並不應該辦不到的,不然就高價從apple挖來設計mac mini的員工又或者ASU設計Eee PC的員工,將PS3壓縮到小小的一個盒子,甚至將變壓器外移(早就應該移走吧?看Wii還不是另加火牛?),重點是讓主機徹底小型化輕量化,洗脫玩家之間一個大而無當的形像。
事實上換外型甚至換個名除了包裝上需要之外,也是一種重新出發的意味,因為換新裝的話就會給人一個新產品的感覺,即使內容只不過是舊東西,但新的做型總是比較好宣傳的,更重要是現在的PS3已經被罵到臭頭了,要將早就臭掉了的招牌重新打造是很困難的,但換個招牌重新推出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成本遠比真的重新開發更簡單,這種手段香港人不是很拿手嗎?改個招牌就當新店營業,然後又拖三五七個月的數...(危險發言)
而且新機另一方面也比較有話題性,現在的出了兩年什麼新鮮感都沒了吧?為什麼PSP可以升完一級又一級但PS3卻堅持非要用這個又大又重的做型不可?更別担同一造型多看也悶了吧?換一個新造型重新出發不管怎樣都要比新的砍掉重練來得便宜,廠商也不需要再學一次系統,此外更可以籍這個機會狠狠的大減一次(只要省掉一些功能就好,本來PS3就有一大堆功能是用不著的)雖然不算是很妙的點子,但已經算是兼顧到多方面的限制下的一策了。
改頭換面的宣傳策略
Sony最為人所垢病是他們那種錢花得多但卻花不到重點的浪費之上,像AGS花了那麼多錢宣傳但結果出來是怎樣大家心裡有數,與其繼續以這種很Sony的宣傳手法上,還不如重新制定一套新的宣傳方案更實在。
首先是一些只求面子的大而無當event就不要搞了,看看任天堂那種放棄大event而改用打遊擊的小型流動event吧(不是說現在沒有,但仍然是不夠),對,那些event真的上不了報紙頭條,但實際上卻更能打動一般人的心,讓他們知道這部主機有什麼好處,既然佛爺不來我們就把寺廟搬過去不就成了?這種街頭戰有一個在大會場辦不到的效果,就是能夠產生一種人山人海的熱鬧感覺-放二三十部主機給人即場試玩,又或者在大商店放幾台在門口給人試玩,怎會不制造出大量的人潮阻街?『這樣不就影響到其他人?』
對!就是要影響其他人!最好是鬧到附近的居民投訴找警察來清場為止,不管怎樣也要讓人覺得這部主機真的很多人玩,這樣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才會認為這部機還是很有朝氣的。可是現在不論是日本還是香港還是停留在賣賣電視廣告,搞個發表會找幾十個傳媒拍個照就了事,這種傳統手法在好景時的確還是可以的,但弱勢時就顯得不濟事了。更要命是給玩家一個遠離群眾的感覺,任天堂在這方面成功就是他們在各大遊戲店擺放試玩台,這樣玩家就不會覺得這是一部和他們距離甚遠的產品,而是一件身邊的用品,將PS3是一件高科技、一般人用不著的產品的形像洗脫,重新打造成每個人都可以買一台的親民形像,這樣才能有望扭轉現在的不利形像。
重建SCE品牌
不過遊戲不夠那什麼都是白搭,偏偏在任天堂擁有極強大的開發群、而MS又是擁有大量的電腦遊戲支援下,Sony的SCE之弱絕對是他們的死穴,給他們十年時間還是無法建立起一個實在的遊戲生產部門,遠的不說單是GT一事你說該不該將山內一典拖去東京灣灌水泥?
其實近幾年不斷有知名遊戲開發者獨立,像水口哲也、三上真司都是因為各種問題獨立的,SEGA更是走了一大堆,如果能夠將他們拉進來開發遊戲的話,對於長期積弱的SCE絕對是有利的,遊戲開發需要人材,你以為像坂恒伴信這種人是隨便找得著?他能夠和Tecmo鬧得如此大就是因為他的確有本事嘛!反正他們不可能回到原公司去,以合約形式找他們開發遊戲,再找外判來制作絕對是可行的一招。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建立起SCE的遊戲品牌,不但讓玩家對這個招牌重拾信心,更重要是要擁有一個能夠單獨支持著自家主機的遊戲群,要不要算算在這十年SCE自己浪費了多少名作?當年他們以為有強大的第三廠支持自己不用出遊戲也沒關係,但現在卻告訴他們(以及那些『第三廠至上論』的媒體)一個殘酷事實:自己不努力而只想靠其他人來抬橋,結果就是這樣!第三廠只會抬橋卻不會救亡,現在不是很明顯地指出這個事實嗎?
甚至更激烈的就是收購遊戲公司,不管怎樣必需要讓SCE自己擁有一個可以平均一月一隻遊戲產量的生產群,而不是一天打魚三月曬網,只有堅實的遊戲生產線才可以維持主機的成長。當然這是長遠的策略,但在短期情況找那些獨立的遊戲制作群要他們開發遊戲絕對不是難事,而且他們的名氣也有助重建玩家的信心,不管怎樣算也有好處。
餘下來就是決心了
以上可算是能夠做到的都想出來了,接下來就是看Sony是不是真的有此決心重新出發,還是繼續這副德性拖到天荒地老了。
不過以日本公司的作風,要他們這麼狠的改革也真的需要不少難度就是...
-------------------------------------------------------------------
Blue Ray還未到時候?遊戲機進化論2009
文:傑特
自從Blue Ray Disc打贏了這場新一代光碟格式大戰之後,三不五時總有一些記者問主機廠『你們什麼時候改用BR Disc?』,而答案也很老奉『我們還未有這個計畫』,是真的沒有計畫還是不想給人知?又或者另有理由?
真的不想給錢Sony賺呀!
其實之前也在相關的文章中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為免各位翻一大堆舊雜誌,現在簡單地說多次吧:對主機廠商來說,一個新的功能加入主機之中,重點在於能不能有第三廠商配合,不然加入但沒人用也只是白加而已。以BD的情況是其實現在的遊戲並沒有需要這麼多的容量,一般來說4.7G的DVD已經算是夠用的了,麻煩一點8.5G的D9碟容量已經十分足夠,在一切都可以即時render出細密的影片的今天,有需要做一來十多G的巨大影片放在光碟佔地方嗎?更別提各位也心知肚明,現在的PS3遊戲很多其實都是不足4G的,甚至不單PS3,即使Wii真的用足4.7G光碟的遊戲也是少得可憐,而在可見的未來遊戲的容量也沒看到高速增長的理由,十年八年之後的事天曉得,但近三五年卻顯然沒有需要提供更大容量的遊戲載具的需求,既然沒有需求那何必去供應?更別提這種供應是要付錢給Sony的!
『不想給錢Sony賺』正是MS和任天堂不採用BR的其中一個主要理由,即使授權費並不高,但以叉0和Wii全球都近千萬部的數量,每部算你十美元好了沒有?那就已經一億美元了,而且這是假定你付得起錢Sony就一定會賣給你,以及不會隨便改動制式的情況下!就像HDMI的制式還是每一天在成長,天知道Sony會不會那一天突然推出新的BR制式,然後不把使用權賣給你?很多公司都想開發獨家技術的關鍵理由是,如果你使用的不是開放原始碼的制式的話,一但對方決定收回使用權的話又或者修改該制式下一版不讓你使用,你就立即舉手投降了。所以任天堂堅持不使用HDMI,apple則使用以開放格式display port再加以修改成小型版本,不管怎樣,就是不使用被一兩家公司獨佔的格式,沒有理由只為了一種現時用不著而且還不斷有新產品(如日本某大學就正開發高容量和可向下兼容的低成本DVD),而將自己的生命線給對手拿著。
所以雖然很多傳媒基於找題材填版面的理由而跑去問MS,但他們的答案都是一樣,就是『現時未有打算』,而以所謂商場黑話來說,『現時未有打算』差不多等於『我們跟本不想用那玩意!別問那麼蠢的問題好不好?』,如果有可能加入好歹也換成『我們正在做研究』之類的官腔吧(雖然這和真正的『我們沒有這個打算』的意思一樣)?任天堂就更加了,如果display port多一點公司用的話以任天堂的作風保證會加入,MS也會採用,總言之可以自己獨家就最好,不然就是開放標準,非不得已不使用某一兩家公司的制式-還要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的制式。
網上買遊戲短期可行性?
MS表示對BR沒興趣的其中一個說法是未來將會是採用遊戲下載的方式發售,所以大容量的載具並沒有必要存在。
的確,以今天的高速網路來說,遊戲軟體的確越來越不需要燒進一張光碟才可以搬運,以BT技術來做的話一個數G的大檔案不用半天就可以下載回來了,也真的不需要光碟也可以買賣遊戲。另外這種做法在遊戲保安上也有好處,不必擔心海賊版的問題,因為所有遊戲都直接賣給用家,沒有光碟自然破解不了,更可以防止二手遊戲的問題,因為網上買的遊戲只能在你的主機上使用,你不能賣給別人也不能拿去其他主機上玩,一招就可以解決海賊和二手的問題,一舉兩得。
不過世事當然沒那麼美好,首先是海賊問題以筆者一貫的理論是『世上無破不了的保安,只有不值得破的保安』,如果連當年那麼麻煩的GD-ROM也一樣有高手破解成功的話,區區一個網路識別系統又能濟得了事?而中古則是一直爭議的問題,趕絕二手市場對廠商是好事但對玩家來說卻是遊戲失去了變賣的價值,以前買了遊戲不好玩還可以賣出去,但不能賣出去的話玩家就會更小心地選擇遊戲,一些二三線的遊戲就更加少人買了。另外有實物在手始終比網上下載有安全感的,一如筆者在另一篇文章所指出,玩家對於這類網上下載的遊戲會有心理陰影,萬一不能上網又或者自動更新讓遊戲掛掉豈不是沒有遊戲玩了?特別是網路世界千奇百怪,會有什麼古靈精怪的意外大家也不知道,在心理陰影下現時的用家還是不敢拿大錢買一隻摸不到、拿不著的軟件,十多廿元美元也不是很多人願意付,還說賣上五六十美元以上的正式遊戲?那已經不單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一種消費文化的問題了,想想即使今天電子貨幣如此流行,但還是很多人要付現金就知道了,想改變人的消費文化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這種消費不是必要性的消費。
另一個問題是直到今天為止網上賣遊戲還是給人一個『cheap』的印像,除非能夠扭轉這種刻板的印像,不然在這幾年內讓遊戲銷售完全網路化還是不可能的-更別提現時最快的server也應付不了一天賣上三百萬隻遊戲,想想有那個server可以應付GTA4的首售日?再快十倍的server和網路也應付不了如此誇張的需求,但這種需求卻一年可能只有兩三次,值不值得投資這麼多錢去應付一年兩三次、每次一天的超驚人處理?
還是印上三百萬張DVD拿去賣更乾手淨腳。
『軍備競賽』暫時中止
自從PS開始,遊戲界和電腦都進入一場不斷向前衝的軍備競賽,每一家都在處理能力、容量下工夫,而去到PS3可算是將這種,由筆者友人本來形容相機發燒友的一詞『硬件先決』主義推到極致,為了擁有超越所有對手的強大處理能力而不斷將硬件的處理能力推到極限,結果是搞出一部吃電、高溫,巨大的怪物出來。
但正如電腦在近幾年由高速轉變為多工的變化,遊戲機也由強大的功能轉變成以遊戲性為重點,帶起這種風潮的正是任天堂,由於Wii本身的汎用性能夠成為任何電子產品的平台,由遊戲到電視再到上網到健身用品甚至運動訓練器材等等,以多樣性的手途補回其貧弱的處理能力,而且由於PS2的驚人生命力更讓遊戲廠重新研究過往那種不斷挑戰硬件極限的做法,始終不是每一家都是Rockstar可以拿天文數字來開發一隻GTA4的。加上遊戲進化到這個境界其實再漂亮也不能在畫面上有明顯的表示(除非你認為電腦雜誌上的遊戲測試數字很有趣),看看去年推出的《銀河英雄傳說》如何吃硬件但實際畫面上的表現後,廠商開始將重點由過往的畫面表現轉去創意遊戲上,又或者網路對戰等等,不管怎樣就是由過往的硬件先決、不斷追求畫面表達的極限而改為更花創意但成本比較低的方向。特別是現時遊戲界的經營亦不是好,即使你向那兩三家公司買最有名的遊戲引擎也要錢吧?如果你想做到特別的效果要自行開發就更是可怕,在現今畫面的表現成長緩慢下來、所付出的成本和得來的效益並不付比例,在今天的經濟情況下還會有幾多公司願意投資高額的資源來開發遊戲是個謎-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還是有公司願意使用最新的遊戲引擎、開發最高水準的畫面,但不是每一隻遊戲都是《Gears Of War 2
》又或者《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的,更別提這兩隻遊戲加起來還不夠一隻《 Mario Kart Wii》...
在經濟不景以至遊戲的方向改變,過往遊戲開發那種不斷推向極限的做法應該會減少,而改為針對創意性的遊戲系統,務求達到給玩家新意之餘成本卻壓得較低,而除非在畫面的表現理論上有新的突破,否則這這種轉變將會是遊戲界的大方向。
當然,如果自問沒有創意的話還是只有繼續這種硬件先決的做法了,反正還是有一群人將畫面等於遊戲性的... PS3已死,有事请烧纸
未来是属于任天堂和微软的 未来是任毒瘤的,不过和任青没关系 索匪又在垂死挣扎 抬头看看置顶贴 哪里有WII的一席之地? 蛮中肯的 不过S1的SF永远不会这种看法 【以BD的情況是其實現在的遊戲並沒有需要這麼多的容量,一般來說4.7G的DVD已經算是夠用的了,麻煩一點8.5G的D9碟容量已經十分足夠,在一切都可以即時render出細密的影片的今天,有需要做一來十多G的巨大影片放在光碟佔地方嗎?更別提各位也心知肚明,現在的PS3遊戲很多其實都是不足4G的,甚至不單PS3,即使Wii真的用足4.7G光碟的遊戲也是少得可憐,而在可見的未來遊戲的容量也沒看到高速增長的理由,十年八年之後的事天曉得,但近三五年卻顯然沒有需要提供更大容量的遊戲載具的需求,既然沒有需求那何必去供應?更別提這種供應是要付錢給Sony的!】
————————————————————
这点真的不敢苟同,日本都快停止模拟电视信号放送,即将全部转为高清了,大众家庭的FullHD电视普及率也很高了。其他地区也是这个趋势,就算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明年地面数字高清电视信号也要全面放送。无法全面支持高清的主机在FullHD电视上的弊端会很明显。PS3的规格规划什么问题也没有,问题是在于大部分日本的第三方还没有为FullHD的环境做好相应的技术力储备而已。
三红公主我看最多还有2年寿命而已。 原帖由 yao 于 2009-2-24 09:2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以BD的情況是其實現在的遊戲並沒有需要這麼多的容量,一般來說4.7G的DVD已經算是夠用的了,麻煩一點8.5G的D9碟容量已經十分足夠,在一切都可以即時render出細密的影片的今天,有需要做一來十多G的巨大影片放在光碟佔地方嗎 ...
用高清电视玩Wii的大有人在,价格便宜游戏又多的XO才是最好的高清主机,寿命不会短的
[ 本帖最后由 blue999new 于 2009-2-24 09:40 编辑 ] 其实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full HD 全高清 bd 全部是厂家的宣传,真正用的是什么90%的用户分不清,你拿个片子放给他们看720p还是1080p一般人的感觉也就是清楚那么点,不如当年从vcd到dvd的区别那么大。除开狂热的发烧友,普通消费者的要求就是,片源多便宜而已。 BD给人区别还是很大的 商场里买电视机时播的全是HD 拿回家接电视、接dvd那个效果差太多了 原帖由 gzwind 于 2009-2-24 09:5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full HD 全高清 bd 全部是厂家的宣传,真正用的是什么90%的用户分不清,你拿个片子放给他们看720p还是1080p一般人的感觉也就是清楚那么点,不如当年从vcd到dvd的区别那么大。除开狂热的发烧友,普通消 ...
就DVD来说S端子和色差的分别就已经很明显了。50吋的FullHD上DVD和BD是个人都看得出差别。 bd电影是看出有很大差距,但bd游戏没看出什么差距 有些人就是要逆潮流而行,等着看,低清玩具任天堂倒霉的那一天很快到来 第一篇归纳下 就是PS3不能放弃的前提下做一些改变 换包装 宣传走点务实的路线 第一方要自强或招揽独立出来的制作人
看到说SCE第一方不行就顶不住?所以别人在下面支招也就无视?
所以说SF神经太纤细 受不了一句实在话 原帖由 captoon 于 2009-2-24 09:0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抬头看看置顶贴 哪里有WII的一席之地?
抬头看看置顶,哪里有50W+的一席之地? PS3早没救了,大家买Wii健身把 原帖由 ak22ak 于 2009-2-24 11:2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PS3早没救了,大家买Wii健身把
你想让大家都变任黑么? PS3防盗版防地多好,老任微软口水都流了多少缸呢 写的不错== 真的写得不错,可是LS的除了少数几个,有多少个是真的看完了全文再发言的? 原帖由 血天使 于 2009-2-24 12:5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真的写得不错,可是LS的除了少数几个,有多少个是真的看完了全文再发言的?
太长,没啥好看的,都是老一套理论。不降价什么都白搭 稍微翻了下,这是香港的?
可是堀井雄二並不打算違反他一直以來『只在最好賣的主機上推DQ』的傳統,更沒理由為了對Sony的恩義而將可以賣三百萬的放在日本也只有三百萬部主機的小市場、而不是擁有七百萬的Wii上。而DQ作為遊戲界的王冠地位至於未變,當DQ9宣佈加盟Wii時就等於將替Wii加冕帝位,
當DQ9宣佈加盟Wii時就等於將替Wii加冕帝位
GJ! 看到新瓶装旧酒作者根本就一SB
蓝光之所以会赢
仅仅只是没有竞争对手而已
[ 本帖最后由 eva02eva02 于 2009-2-24 14:13 编辑 ] 原帖由 亚特鲁 于 2009-2-24 14:38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13 一出就看好戏了别忘记PS当初怎么赢得
xo现在走的就是当年ps的路
13的影响力有限,xo的日版只是时间问题 罗哩八唆一大堆,最关键一点主机价格太高到不提 原帖由 gyfsgm 于 2009-2-24 15:2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VCD到DVD效果有区别??
480I到480P区别 很大?
VCD到DVD效果效果加强的地方太多了,从视频到音频甚至是单碟存储的长度
480P画面比480I干净很多,主要看显示设备了,像我的这个显示器同样是XBOX360,480I输入极为模糊,480P输入虽然分辨率也很低,但是画面锐利多了 原帖由 gyfsgm 于 2009-2-24 15:2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VCD到DVD效果有区别??
天啊!!!!!
天啊!!!!!
我其实挺羡慕那些看不出VCD-DVD-BD画面差距的人。。。虽然我理解不能 原帖由 76/89 于 2009-2-24 16:2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其实挺羡慕那些看不出VCD-DVD-BD画面差距的人。。。虽然我理解不能
的确是理解不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