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柏文
发表于 2009-2-3 20:19
那也是,不过如果结尾“面对着从东面逼近的F-22机群,解放军少尉秋月志穗毫无惧色地挥出了战刀”后面再加上一段“1秒钟之后,他的机体便被射成了蜂巢般的许文强MKII状”会比较合乎逻辑
纯粹玩笑,莫怪~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2-3 20:29
美军也不是不良少年集团啊。误击歼-8D的那个新手是因为看到了蓝白迷彩与红星,因为过分紧张的缘故把敌我识别信号跟金边给忽视了,但他们的老大眼睛还是雪亮的,能管得住瞄准志穗的部下......说起来,美军第66大队的指挥官死的太不值了,为了让沙雾尚哉这个叛军头子有所表现被编剧安排成被74式长刀一劈两段。一个沉着冷静深受部下信赖的老兵就这么没了。
柯柏文
发表于 2009-2-3 20:42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2-3 21:02
那个世界的欧亚大陆各国都在一直地战啊战,连面条国都变得英勇了,在西西里跟BETA死磕了几十年,更别说最早跟BETA交手的中国了,能从那种战斗里活下来的都不是怂包。日本因为BETA直到98年才登陆的缘故,反倒显得很面,但是那个沙雾。。。设定里说他是ALAERNATIVE 4计划的预备驾驶员,技术可以跟“横滨基地历届卫士第一名”的主角白银武相比。。。不说什么了,编剧说啥就是啥,咱家不也搞了个张柯出来么?
devilgundam
发表于 2009-2-4 19:05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1-26 10:2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TSFIA开始讲述欧洲战线的故事,主角团队是一支使用EF-2000的西德部队。天下的臭军宅果然是心意相通的,官方弄出了以MG42为参考原型的57MM MK57中队支援炮,我也在同人里YY了以ZB26为原型的203毫米86式支援机枪。PS:官设中提到,欧盟战术机也装备有从220MM到105MM的各型支援炮,这么看来我的YY还不算离谱。
我只是觉得,203毫米的120bpm的武器,这后坐力会是怎么回事呢?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1-26 10:2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EF2000是英国主导开发的欧盟二代半战术机——法军坚持采购自研的阵风,西德,英军,西班牙与意大利的型号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另外,包括东德在内的华约诸国组成了东欧社会主义联盟,依然是苏式装备,曾经有一支使用MIG-29OVT的“红鹰”中队被派去阿拉斯加育空基地参加模拟战斗测试,一开始取得了三战全胜的好成绩,但在美帝的F-22A预生产型面前只坚持了4分钟。。。到2001年为止,真正的三代战术机依旧只有F-22一种。
我想说的是,别说EF2000,不知火、吹雪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战术机,这是从设计的基础思想、系统体系、平衡性等等决定的。准三代的Su-37之所以被认为2.5代是也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1-26 10:2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苏联最早的纯国产战术机是MIG-23,并向亚洲与非洲各国出口了这一型号.到了苏-27,苏制战斗机已经完全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不但被中华统一战线作为歼-11的设计原型,还在苏-27M2的基础上发展了二代半战术机苏-37,在育空基地的模拟战斗中未尝败绩....但这也跟测试部队没碰到F-22A有关.说句题外话,目前跟F-22A拼的最凶的是崔亦非的暴风小队,她那架特别强化近战性能的歼-10X曾在巷战中冲到了美军长机的正前方,正待挥刀斩下敌酋首级之时....美军僚机借助精密火控系统,以毫厘之差避开友机命中了小崔.
先说明,Su-37UB的驾驶员红色姐妹的技能加成是无耻的
F-22A其实大可以继续狙击死歼-10X,只是为了赢得风光点而采用这样的赢法
原帖由 JAROD009 于 2009-1-26 22:0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以战术机的可携带的武器大小,要实现高耗能的激光/电磁/粒子武器以当时的技术来说做不到,而且在长期的战争中发展技术成熟的现有武器显然更加现实,连试制型120mm速射电磁炮都是用G元素做动力源才勉强能行 ...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1-27 11:2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电磁武器倒是在小说里出现过,香月夕呼开发的99式试验型电磁炮。在日军当中进行过实战测试,一开始的确十分威猛,就像割草似地把冲上来的突击级成群割倒,但不一会儿就因为故障卡了壳。。。那东西又重又大,而且战术机的发动机 ...
试制型120mm速射电磁炮的动力是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氯气反应产生的红外线所转换而成的电力,“模拟中”的故障原因是散热系统被流弹损伤(实际作战没有障碍)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2-3 20:2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美军也不是不良少年集团啊。误击歼-8D的那个新手是因为看到了蓝白迷彩与红星,因为过分紧张的缘故把敌我识别信号跟金边给忽视了,但他们的老大眼睛还是雪亮的,能管得住瞄准志穗的部下......说起来,美军第66大队的指挥官死的太不值了,为了让沙雾尚哉这个叛军头子有所表现被编剧安排成被74式长刀一劈两段。一个沉着冷静深受部下信赖的老兵就这么没了。
小说的话,那些琐屑的猪多问题我就不管了,我可记得的是,F-22A的专长是视距外攻击(121楼的可是实际效果),在视距判别到机体颜色前系统早就辨认出对方机体的情况了,且在IFF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误击的,原作中武就是太紧张而按下了扳机,因为IFF的自动安全装置才没有开火
[ 本帖最后由 devilgundam 于 2009-2-4 19:27 编辑 ]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2-4 22:21
首先是机枪的问题,那东西在连发射击时必须利用两脚架或者支撑物,所以第一个片段中才会有拿要击级当垫板的情节。
然后是三代战术机的问题,我去看了下设定,发现确实只有苏37被写成两代半,不过,就机体的实际性能来说,真正的第三代应该只有F-22吧。。。当然,如果说F-22是最强三代机而其他只是不成熟的早期三代机那也成。
歼-10X与F-22的比武,我没看过小说全文,所以也不知道具体情况,那些话是照抄网站上的内容简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不妨详细介绍一下?
120速射炮的介绍是我出错了,因为我没看过小说原文,而且也不像你那样有详细的设定资料啊。。。没办法,咱家被告知只能享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待遇,BASE521设定集与LD2小图版都是千辛万苦才从朋友那里弄来的,大图版至今到不了手里,只靠WIKI专题站与热情,也只能写出“非常不严谨”的东西了。
F-22的远程射击能力这我是知道的,老八爷就是被一发120远弹打成的半废。有关IFF的剧情设定之所以会出错同样也是因为没有看过详细资料的缘故,好在正文里并未提到误击的真正原因,所以志穗的台词可以视作误解,以及一种自壮声势的威吓——海湾战争中被误击的英军也没有泪汪汪地向美军哭诉“你打错人啦!”,而是冲着A-10比中指吧?那个美军新手出错的原因改成IFF故障再加上过分紧张即可,而志穗没有被打成蜂窝的原因就不用改了,是因为她遇上了一个有脑子的,沉得住气的,讲道理的美军老兵。世界最强的军队没有这种老兵,那才真是不正常吧?
另外,我很想听听你对在下文笔的意见。这三个片段写的很仓促,没怎么修改,在这方面我真的很需要指正。
[ 本帖最后由 艾广聪 于 2009-2-4 22:47 编辑 ]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2-4 22:30
还有一个问题:F-22A是否装备了视距外发射的中距或远程导弹,在剧情当中是否使用这种导弹进行了视距外射击?如果只是使用突击炮进行直瞄射击的话,那这严格来说是不能算做超视距攻击的。如果不使用导弹,那么考虑到地球曲率,F-22A要想进行超视距攻击就只能借助数据链传来的诸元用突击炮进行曲射,或者跳至高空利用火控雷达锁定远方目标,再用突击炮直射。不过,都隔了两位数的距离了,前一种射击方式无法保证对运动目标的精度,后一种方式。。。。。APFSDS会在苦难的历程上耗光动能的。所以,官方为F-22设定的武备与战术究竟是如何呢?咱家可否了解一下详细设定?
[ 本帖最后由 艾广聪 于 2009-2-4 22:48 编辑 ]
devilgundam
发表于 2009-2-4 22:57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2-4 22:21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120速射炮的介绍是我出错了
我的那部分也是基于Wiki的资料翻的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2-4 22:21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另外,我很想听听你对在下文笔的意见。这三个片段写的很仓促,没怎么修改,在这方面我真的很需要指正。
不置可否,去问DL吧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2-4 22:30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一个问题:F-22A是否装备了视距外发射的中距或远程导弹,在剧情当中是否使用这种导弹进行了视距外射击?如果只是使用突击炮进行直瞄射击的话,那这严格来说是不能算做超视距攻击的。如果不使用导弹,那么考虑到地球曲率,F-2 ...
严格的来说,F-22A的是Standoff攻击(尽管主武器几乎一样)而不是BVR,暂时并没有装备导弹的设定
而F-22A的特性和现实的类似,都是隐形能力(即使正面接近雷达也不容易发现)、Standoff攻击、低燃耗高速性;当时美国的战略除G弹使用论外还有战后支配论,即F-22A必须满足介入他国纷争的要求,即满足上述3点
[ 本帖最后由 devilgundam 于 2009-2-4 23:29 编辑 ]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2-4 23:02
那啥。。。你在DL的群里吗?别告诉我你是光光。。。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9 20:57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9 21:05
http://www9.atwiki.jp/alternative/?plugin=ref&serial=945&w=314&h=131
进机战!擦地板!
shadke
发表于 2009-5-9 21:19
被首页机设吸引,补课去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9 21:24
话说光线种因为怕混战中伤到自己人就不使用
那么这群家伙找个斜坡不就完事儿了么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9 21:28
没错,很多战术机就是被这么干掉的。。。就算平地也有危险,那帮家伙只要发现有缝就会马上开炮。
星空寂
发表于 2009-5-9 22:04
http://mai-net.ath.cx/bbs/sst/sst.php?act=dump&cate=muv-luv&all=4039&n=19#kiji
某穿越同人
loddos
发表于 2009-5-9 22:47
1973年 随着BETA对地球展开始降下作战,ALTERNAIVE-3计划也随之实行。该计划的前
提为——BETA社会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展开的有组织的行动,其必然是存在
着相关的思维和意识的。“这实在是个有着相当自暴自弃意味的计划”(香月
博士语)。
ALTERNAIVE-3计划的目标是读取BETA的思想。为实现此目标,基于苏联科学研
究所的人工ESP发现体试验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因为此项试验之前作为苏联秘密
国家计划已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经过数代发现体的培对优化,已经出现了具有相
当高心灵感应能力的个体群。
将此个体群选出后,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授精和遗传基因强化的操作来大批量生
产为读取BETA思想而制造出的具有高心灵感应的人造人——至此,在危机迫近
之际人类已经彻底抛弃了伦理和道德。
但心灵感应和读取必须在一定距离之类才能奏效,由此人类展开了大规模的
将ESP发现体投入BETA据点“Haib”的作战。以期读取BETA的思想,并同时通过
心灵感应向BETA发送“和平”的讯息。
在付出了“ESP发现体生还率6%”的惨重代价后,人类唯一获得成果是BETA并不
具有所谓“和平”概念,更没有将人类识别生命体。当ESP发现体向BETA传达
“和平”讯息时,BETA的毫无反应。在付出了一系列惨重的牺牲后,人类对于
BETA仅仅获得了这些了解。
作为高能力心灵感应人造人的社霞,是整个试验中第6代也是最接近完成的一代
试验群体的最优秀个体。但在其投入ALTERNAIVE-3作战计划之前,计划就已宣
告失败,并进入第四阶段。可以说,社霞是ALTERNAIVE-3计划留下的唯一有价
值成果。
[ 本帖最后由 loddos 于 2009-5-9 22:55 编辑 ]
JAROD009
发表于 2009-5-10 08:11
上面那刀叉就是KUSO的,今年4.1AGE官网上新作的KUSO版里的图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10 09:46
原帖由 星空寂 于 2009-5-9 22:0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http://mai-net.ath.cx/bbs/sst/sst.php?act=dump&cate=muv-luv&all=4039&n=19#kiji
某穿越同人
连接打不开地干活。
星空寂
发表于 2009-5-10 09:49
翻墙吧
http://www.fast-box.net/index.php?q=aHR0cDovL21haS1uZXQuYXRoLmN4L2Jicy9zc3Qvc3N0LnBocD9hY3Q9ZHVtcCZjYXRlPW11di1sdXYmYWxsPTQwMzkmbj0wI2tpamk=&hl=1ed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10 11:23
非常感谢~不过日语水平太差。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26 19:43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26 20:54
http://bbs.saraba1st.com/attachments/forumid_6/20090526_18d0a177497fbc9ad6dfXX1FxRfyp0QQ.jpg
火焰巴萨拉泪流满面?
右下角那段话。。。“请听我的……(下略)”
[ 本帖最后由 熊猫阿黑 于 2009-5-26 20:59 编辑 ]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26 21:01
我还是不明白,腰上挂的小飞机到底是干啥的。。。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26 22:23
是动力模块,航空发动机就在里面,翼面是用来调整飞行姿态的。战术机是烧燃油的,没有动力炉这种编制的干活~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26 22:27
不对啊
如果真的只是烧油的话,那么机体主体部分的动力在哪儿。。。那岂不得全身上下遍布汽缸。。。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26 23:16
现代战斗机的电子设备,比如雷达所用的电能,就是由航空发动机提供的,不要忘了涡扇发动机的涡轮机组,转起来可是很快的,只要发动机功率大,足够用来提供机体所需的电力。
熊猫阿黑
发表于 2009-5-26 23:20
原帖由 艾广聪 于 2009-5-26 23:16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代战斗机的电子设备,比如雷达所用的电能,就是由航空发动机提供的,不要忘了涡扇发动机的涡轮机组,转起来可是很快的,只要发动机功率大,足够用来提供机体所需的电力。 ...
我记得它们不都是以跑跳为主飞行为辅么。。。这么干的话燃料够么?
嗯我也清楚它们很少有把燃料用完的机会
JAROD009
发表于 2009-5-27 02:05
搞了半天没战游戏扯啥扯
UL篇里砍山头,两台吹雪的单机剩余的燃料都不够飞上山顶
12.25的时候追兵追的这么紧,米国佬都还死撑着防线给207争取亀石峠补给的时间,就是因为前面一路利用跳跃模块抄近路燃料消耗太快
佐渡島上撤退的时候柏木机就是跳跃模块被打中漏油结果没法撤离,而且战区投送用的补给舱里专门有个装燃料的,打甲21号时候就有在前线交替换班补充燃料的描写
跳跃模块全开其实就和现代喷气式战斗机的AB一样,开了大幅提速,使劲烧油
hacisiki
发表于 2009-5-27 07:52
没办法,谁叫战术机要长得那个空气阻力超大的样子,只好靠硬推。
不知火靠后燃器全开也不过能换到暂时700公里/小时的极速。
不过从TE第2话来看,貌似日本的发动机技术是最烂的。SU37和F15ACT可以在空中玩编队飞行和狗斗。
山田西南GXP
发表于 2009-5-27 07:54
期待啊。
loddos
发表于 2009-5-27 08:44
这FIGMA的冥夜质量看照片还真是不稳定,一次看觉得好一次看又觉得差,看来只有等7月入手才能确认了。
hacisiki
发表于 2009-5-28 01:33
话说那本机械设定集到底啥时候出啊…………等到天荒地老啊…………
榨汁姬
发表于 2009-5-28 19:20
爬了楼……这东西有没有啥地方有介绍帮我扫扫白阿,我现在对BETA怎么来到地球的比较感兴趣。
JAROD009
发表于 2009-5-28 22:05
巢穴达到Phase5的程度时,就拥有向宇宙发射发射物资的能力,太阳系里最先发现的BETA是1959在火星,然后1967在月面也发现了BETA,1973年第一个落下单元在地球着陆,也就是后来的甲1号目标
榨汁姬
发表于 2009-5-28 22:56
拥有虫洞技术?曲速?能跨越星系的技术和地球文明相差不只一个等级了吧
JAROD009
发表于 2009-5-29 00:31
如何星系间移动这个游戏里没有提过,对BETA的了解程度仅限于地面上能接触到的部分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5-29 09:53
制造BETA的硅基文明显然比地球强上好几个数量级,不过,貌似已经被那些碳基自动化矿工送回的资源淹死了。。。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6-3 22:39
2.0版,有机会还得学旧化。
《决战之前》
已至绝境,无需增援,30秒后请以200%火力密度,对我所在区域实行不间断密集射击。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
——2002年6月4日,苏联陆军第22机械化混成师68团卫士柯西金少尉,苏联陆军近卫坦克第2师第1近卫坦克团鲁缅采科中尉、帕尔申大士及茹拉夫廖夫上士。
[ 本帖最后由 艾广聪 于 2009-6-6 13:40 编辑 ]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6-3 22:46
在《去见马克思之前》这个场景中,柯西金少尉使用的自日本租借的94式战术机不知火,官方原因是。。。是我这个作者比较偏爱这一款机子,并且在上面花了800大洋,没钱入SU-37M2或者SU-27。
帕尔申大士及茹拉夫廖夫上士的车组均使用T-80U,鲁缅采科中尉的排长车是T-80UM2,俗称黑鹰。所有坦克均为海洋堂1:144 成品。
[ 本帖最后由 艾广聪 于 2009-6-6 13:41 编辑 ]
艾广聪
发表于 2009-6-3 22:49
接下来是附赠的搞笑场景:
击震,击击击震怎么变成了这个鸟样?!而且型号还是F-4EJ啊F-4EJ,那个E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这只F-104G,美国什么时候有过这个型号的,这个型号的小翅膀载人火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