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MAN 发表于 2009-1-7 22:00

扭曲

通常当人们说一个人扭曲的时候是说他的目的还是行为?如果某人一直坚持某种具有个人色彩的观点但一直用客观而理性的方法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那这个人是否应该被称作扭曲呢?
马赫到死不相信原子论;庞加莱从来不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亚伯拉罕一生都在和相对论战斗;爱因斯坦到死都认为量子力学的基础需要重新诠释。实际上无论是上面那种理论,在刚被提出的时候,他们较其他理论在逻辑性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后又被被无数实验精确的证实,为什么大师们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依然不肯放弃自己的怀疑而去相信某种理论呢?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人的观念性想法是由什么决定的,哲学信仰,对自然理论的某种带有自我色彩的追求等等,那大师们的顽固是不是遭到嘲弄了?没有,因为他们是通过毫不偏颇的承认现有理论的优越性的同时又不放弃对现有理论可能存在的矛盾的理性探求,他们的行为被认为是有益处的,实际上每个伟大的科学大师都会犯这种“错误”,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有“坚不可摧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性”这一伟大特性。
话题偏了,我们言归正传,上面说这么,只是为了说明一条: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的观点,只要在讨论过程中公正而理性,都不能被称之为扭曲。公正而理性的具体内容是:
1不能根据自己的观点需要加工处理信息
2坦然承认对方观点的优越性(当然你依然可以保有怀疑,认为这并非最终答案)
————————————————————————————————————————————————————————
实际上对于“扭曲”感兴趣是因为自己被说扭曲了,先不说我在一年之后依然会对某部作品中的剧情,销量之类的东西发表看法的原因是什么,按照上面的定义,我并没有做错任何东西,事实上最有利于某人认为我扭曲的观点是:“一年后还在纠缠于这些东西,烦不烦啊”问题是在论坛这个公共交流的平台,如果你觉的某人的某个说法很烦,但又没有意愿去反驳,最好的方式是闭嘴,而不是给别人扣帽子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网络生活也如此,有的人能在PPG的水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扯上几十页,有的却愿意花10分钟码2,3百字的帖,不同的交流方式而已,我 看IS5,6年了,上次某位仁兄发的关于IS的剧情讨论帖,我依然码了有2,300字,看完攻克一年后,我依然会在功克吧里对“SAC”是否需要重新定义码2000+字,在某部作品的帖里有的同学用“路过”之类的留下自己的符号,而我只是在说我想说的,至于说故意纠缠于别人说的或者怎么样,你什么时候见我主动去表达某些东西,只有在别人以为“手握真理”来压我的时候,我才会去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比如PPG里的那位仁兄。我不知道看动画还要动脑子的我没9了还是连看动画也不动脑子的某些人没9了——很多人就那么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想法而去接受别人看起来更有道理的看法——这是我追某作品最大的感触
————————————————————————————————————
说了很多,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感觉和漫区关系也不是很大,但还是希望斑竹能保留一段时间

ruo...s 发表于 2009-1-15 20:33

epsilon 发表于 2009-1-15 20:4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