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匪 发表于 2008-7-9 18:56

[转载]一个人的游戏编年史

一 黄金时代 ( 1987- 1994)
主机: Atari 2600, FC, Apple II, 学习机, 286


大约在1986-1987年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电子游戏是在小城里的游戏室。简陋的摇杆加上一个按钮,可以在屏幕上控制简单的色块移动。幼小的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围观的人们如此的激动, 失望的叹息或者兴奋的喝彩此起彼伏.驻足了几分钟,就和伙伴们拿着钓竿奔赴海边了.(若干年后经过查证,了解到这个怪异的东西就是大名鼎鼎的Atari 2600, 穷途的末路的Atari 竟然无法吸引一个孩子好奇的目光,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不到半年的时间,配备有FC的游戏室就在我居住的小城登场了。2块钱一小时对于当时的我不是一笔小的开支,所以看的时候多,玩得时候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接触到很多经典的名作。当时的游戏室大多是配备经典的红白机,后来开的店子有的开始用台湾产的“小天才”,因为其手柄设计的更加舒服切可以插拔,退卡更加容易, 所以当时是更受大家欢迎。当然,黄卡是各个游戏室的主流。


1988年前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主机,“小天才”。当时和爸爸研究了半个晚上Capcom的“荒野大镖客”, 都没有通过一关,所以我对这个游戏至今都有阴影。不过这也是记忆里唯一一次和父亲打游戏了. 军人出身的他沉默寡言,而我这个不肖子又每每不能实现他厚重的期许,十几年来父子间的交流都很少. 最近两年境况的不佳,愈发的害怕给家里电话,但我知道,日益消瘦且苍老的他,盼着我能回去.


FC的时代持续到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搬家到附近的大城市。带着点小城的乡音,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我开始也备受同学们的疏远. 也是通过FC才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慢慢结识了几个新的朋友。那时三五同好,常常结伴到一个同学的家里去. 因为他父母常常不在,而且有着令人羡慕的卡带收藏. 往往都是一两个人上阵,其余的人助威或者帮忙查攻略( 那时已经有了FC的攻略集了,不是期刊,在书店可以买到). 所以假期的时间都是过的很快,一个个经典的作品给我们快乐的时光.


1992 到 1994年除了FC外,伴我度过时间最多的就是街机厅了。第一次放学后挤在人堆里看到8人街霸的时候的震惊远远超过初看PS3虚假演示时候的惊讶。恨不得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当时父母很开明,每天批准给我一块钱去打街机,当时一元3-4个币。 3-4个币对于水平不高的我来说坚持不了太多的时间, 所以常常都是把代币攥出汗来还没有下定决心把它投进去.最怕的是碰到小混混, 他们不单抢币有时候也要钱,所以我都是尽量拉着哥哥一起去.


也是在这个时期大概90年左右,第一次接触到了个人电脑:苹果I/II机器。我们的小学当时的电脑室配备就是这些过时的机器。不过单色的显示屏对于我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加之用键盘控制非常别扭。所以除了上电脑课学习打英文字母外再也没有碰过。。

到了92年, PC方面在市面上已经可以看到286了,不过动辄过万的价格,让人望之兴叹。 而且国内市场也都是国产厂家的组装机,


联想1+1好像已经刚刚进入市场了且赢得了小小的名气. 各个厂商都是拿着电脑的教育功能来吸引望子成龙的父母. 记得在书店里看到销售员演示一款电脑游戏,驻足了许久。是个迷宫探索类的游戏,有着伪3D的画面。


PC游戏真正开始吸引我眼球的时候大概是在1993年前后,当时在初中的电脑房里目睹了第一款让我心动的电脑游戏:三国演义。
分成格子的地图,众多的人物头像,看起来非常先进的内政和战争操作。让我第一次对电脑感到神奇。

另外这个时间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学习机”,金字塔牌的。实在无聊的时候,也模仿着写几句简单的Basic程序,看看能不能自己编出游戏出来。但是总是运行的时候有bug—汗。其实多半是命令行格式不对或者拼写错误。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作品:

FC: 火之鸟-我王的冒险;
踢王;飞龙之拳4;圣斗士-黄金传说, 热血足球,热血躲避球(4M的大容量,操作感一流)


街机: 圆桌骑士,三国志2,
街头霸王 (最拿手街霸降龙版), 天开眼,电子机盘(非常擅长算番)

PC平台: 三国演义I


二 白银时代 (1994-1997)


主机:386, SFC, MD


成绩一直很好,书包越来越沉, 考试,升学似乎成为了生活的全部. 1994年,我考入我们城市最好的重点高中,正式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我的高中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不单有了新的朋友, 也有了更多的丰富的体验: 军训时候离家几百里某军营里的狂风暴雨, 去北京集体旅游的一路欢声笑语,还有下乡时候的山高路远, 玉米地里日出时候的万道霞光都刻在了我的日记里. 然而高中时候的朋友们却离游戏很远, 所以其实这个时期的我也和游戏有点走远了.

1997年高考, 竟然一年都没有碰电脑和游戏机,以至于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也许因为我的克制力和良好的成绩(我很少得第二名),父母从来不反对我打游戏,除了是因为担心我的视力的原因会勒令我减少游戏时间.

1994年的时候,父亲用全部的年终奖给自己买了生命中的第一台电脑。组装的386,
牌子大概叫翰苑(名字估计和实际出入很大),7000多块。这个公司早已经倒闭了,但是当时还有自己的客户服务中心和专卖店。我的翰苑有着当时看起来不错的配置:386DX40Hz 的 CPU, 4兆的内存,可以扩展到8兆。240兆的硬盘,3寸和5寸盘的软驱。
还附送了装满了半个硬盘的教育软件。
买电脑起源于一个很幼稚的想法:FC的游戏都只有几百K,电脑的内存都有几兆,画面一定非常强大.但是买了之后才发现和想象的差异太大:抛开我对机能理解的对错不谈,要想玩游戏, 首先要学会DOS。为了游戏这个伟大的目标,我于是开始自学DOS. 什么DIR, DIR/W/A, Backup ,restore 等等,如何设置BIOS, 中断,如何编辑批处理文件,什么config.sys都搞明白了。甚至如何用PC tool修改游戏存档都运用得非常纯熟。我至今都觉得进入Windows时代固然是个进步,但是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长可能远不如Dos时代的帮助大.
最早的一批游戏是用软盘作为存储介质的,当时的“电脑服务中心”都兼营代拷游戏盘的业务。3块左右一张。软盘一开始都用3M的,90-100元一盒(10张),促销的时候还赠送手电筒。一开始觉得比买FC卡便宜,但是很快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当时的几个有名的游戏“魔眼杀机”“魔界煞星”都要4张盘的容量,算算就要花去近50元。后来的轩辕剑一等更是需要10张以上的容量,大概要花去100多元。那是一个盗版比正版还贵的时代啊!

当时有很多叫“共享软件”的合集,很漂亮的大盒子,动辄100元以上,10张以上的5寸盘。
还买了一款200多的英语学习软件,加密的,需要在电脑里插上一块硬卡才可以读取。共享软件里唯一吸引我的就是各类小游戏,多半都是在BASIC下面运行的。
有一款印象最深刻的是,需要控制几种坦克互相对射,需要控制的时发炮的角度和力度,有多种武器可以选择。听上去很熟悉是不是?
对了,这个就是“百战天虫”的雏形,还有一款就是被NOKIA搞的地球人都知道的共享游戏“贪食蛇”


第一次在自己的电脑上玩得游戏是单盘的,汽车模拟。三角形的方块代表远处的山,画面极其粗糙,但是居然有下雨开雨刷和车灯的设定。第一个通关的游戏是台湾某公司出的“麒麟传说”,这也是我第一次玩中文的RPG,
基本上20多个小时没吃没睡通的关。后来就咬牙拷贝了轩辕剑2 还有外传“枫之舞”,真正体会到了大作的威力。
95-96年,仙剑横空出世,为了这个游戏花了1000多元配备了倍速光驱。我的好友花了220元买了正版。仙剑的影响深远,这里就不多提了。垃圾的正版游戏买过一个国产的“地雷战”,恶心到了极点。
当时的电子游戏软件上,对于电子游戏一片喊打的情况的忧虑和国产游戏往何处去的论调一时间成为讨论的一个重点。
也是大概95年前后的某个春节
,我有了自己的
第一台MD。对MD的印象说实话不是非常的深刻。买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12人街霸,当然后来又通过MD接触到几个非常经典的游戏.SFC那时候是贵族机型。盗版卡带少,我周围只有一个朋友有。他家里还买了博士的磁碟机,32 M的,算是很先进的了。只去玩过一两回。


街机市场在一片打压声中大幅的萎缩了, 代币的价格贬值到1元钱5-6个,甚至还有7个时候. 很多机厅倒闭. 我城市出现了第一家现代街机厅的雏形, 有很多大型的体感机,也有很多父母愿意周末带着孩子去同乐, 只是1元1个代币的价格有点高昂. 在这里我玩到了著名的<太空哈利>. 只是玩街机的机会已经很少了, 偶尔放学后和一个好友买上两个币,打上30分钟的三国志,然后回家.

1994年电子游戏软件创刊,当时叫游戏集中营。Windows 95 发售。
国内正版售价大概是1980元。 Windows 3.1 售价大概是几百元。电软上, MD派和SFC派就机能问题争论得死去活来。发色数多少,分辨率等等技术名词开始深入普通玩家的内心。金山等公司正式开始开发国产游戏.同时对游戏的喊打之声四起, “电子海洛因”等说法甚嚣尘上,电软上的一篇<乌鸦,乌鸦,叫>的文章表明了对国内游戏市场深刻的忧虑.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作品:

MD: “侍魂” “恶狼传说”魔强统一战, 兽王记,战斧,街头快打(世嘉本社出的那个,名字不知道对不对,当时在商店里看演示,放的保险是后面一辆车开过来,有个人跑下车,放火箭筒,非常震撼)

SFC: 时空之轮 (在同学家玩过,大作)

街机: 太空哈利

PC平台: 麒麟传说, 仙剑奇侠传,轩辕剑枫之舞,暴力辛迪加 (算作类GTA的雏形作品吧),DOOM

三 青铜时代(1997-2001)


主机:SS, PS, DC, GB/GBC


我的16位时代很短暂,
我的MD一直生活在电脑的阴影里。而且很快,97 前后,我就倾尽所有的积蓄买了平生的第一台光碟游戏机:SS。
大概花了2500多样子,黑色的土星,非常之酷。
我至今都非常怀念土星的手柄,打格斗游戏手感一流。买土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在游戏店看了《FIFA96》的演示,(忘了提了,我是足球游戏的爱好者),令人惊艳,第一次见到3D的足球游戏,3D的人物在3D的草坪上奔跑。
于是一时冲动就跑回家,拿了所有的压岁钱把土星抱回了家。
土星时代的优秀2D格斗游戏太多,不一一尽述了。只是每次优秀游戏的出现,都要升级加速卡,我买了1M的加速卡,要换2M的,最后是买了4M的加速卡。土星上的足球游戏有世嘉出的一两款比较优秀。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土星上还有出过KONAMI的一款实况系列,但是完全和实况感觉不同,有一个专门的按键来做过人等的技术动作。 RPG 由于我是日文苦手,还是碰得很少。SS上还有经典的三国志2(横板过关),比PS上的要好,人物略大,且在每关中不需要读取。ENIX 在土星上有一款七风岛物语。龙之力量不能不提—这个游戏是后来风靡大江南北的三国群英传的雏形。
SS 的光环很快就被PS盖过去了,好玩的游戏越来越少。玩过了最后一款经典的《野球拳》之后,我就卖了SS,
转投了PS的怀抱。买PS的主要理由是为了实况足球,还有天诛。这个时候已经是97了,我已经上大学了。有段时间干脆把PS搬到了宿舍,从实况3开始,到实况3最终篇,天天纠集10余男生分组打世界杯。我当时实况算个小高手吧。我当时很不喜欢PS的手柄,对RPG也不是很有爱,FF7 打了一半, FF8 打了一张碟就丢到一边了。倒是在刀魂上花了不少的时间,刀魂的CG片头部分制作的非常唯美,据说获得当年的游戏CG大奖。寄生前夜偶尔碰一下。倒是我哥哥对山脊赛车2 很喜欢。P当然生化2,3 一个也没漏,还有恐龙危机也很不错。为了化解危机,我还买了带踏板的光枪。为了看VCD,
我还买了电影卡,不过读碟能力还是很差。很多片子看的断断续续的。
97年也入手了GB,这是我第一台掌机,俗称砖头机。只有一个合卡,有麻将还有魂斗罗等等。后来还有Q 版的侍魂,为了晚上玩还配了个带灯的放大镜。 GB意外的遭受到了宿舍里朋友的追捧,在自己手上的时间很少。有个好朋友买了, SNK的掌机,上面的侍魂很好玩,画面比GB好很多,经常蹭他的来打。可惜SNK 的掌机寿命太短。这个期间,世嘉MD阴魂不散,出了一款超大的掌机叫NOMAD,
我的某个朋友买了,可以直接插MD卡带游戏,画面不错,可惜太不方便。99 年去新加坡留学。鸟枪换炮,买了台超薄的GBC。
玩了一款中文的怪物养成的游戏,当时也是废寝忘食。

PC游戏方面:开始玩毁灭公爵,而且很快成为一大风尚。我们宿舍经常7-8个人联机对战通宵,奇怪的是当时不晕也不吐。我是我们系公爵的第一高手,独创了用键盘实现类比控制的操作方法。以键盘派力压当时刚刚起步的键盘+鼠标派的众多高手---现在看起来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了。对战红警的人也很多。在新加坡入手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那因为新加坡的宿舍里都能免费上网,所以经常联网对战星际。我一直是星际争霸的苦手,倒是和新加坡人对战三角洲负少胜多。




当时也接触到第一款多人在线游戏,
那时叫 MUD,
因为是文字类的。叫《西游记》,好像个聊天室的样子,去到哪里有文字描述的风景。要做什么全靠命令,比如要坐下就要
输入“sit”, 使用大招的话更复杂,比如要使用一招叫“朝凤剑”,
就要打“perform chaofeng to XXX”, 不过玩惯了dos的我也很快适应了。但是这个MUD已经有了后来的传奇,魔兽等拥有的一切要素了:门派(种族),接任务做任务,
杀怪增经验,小概率入手特殊武器(比如西游记里的金箍棒,整个游戏只有一把),有副本(西天取经),比武大会, PK,
安全区,买卖,还可以结婚,买房子等等。有个朋友天天迷侠客游,据说是单机版的网游,我看了半天,就觉得画面粗糙,哪里好玩也没看出所以然来。那时见到一个朋友在调试创世纪ONLINE(UO),世界上第一款有影响力的图形界面多人在线游戏了,画面已经很不错了,就是太卡,卡到无法进行游戏。




新加坡的盗版碟非常之贵,通常是10新元一张,约合50元人民币,堪比国内的正版。在新加坡没有刻意参观正规的游戏店,小店就像国内商场里的小摊位,空间很小。也卖盗版。给自己的GBC买了几盘卡,不算贵,但是都没怎么玩过。当时第一次离家就走了这么远,夜里常常哭湿枕头。结交了一个在那里的留学生,经常结伴去打街机,他的拳皇技术非常之好,从来没有落败过。唯一一次是输给一个带着小孩子的漂亮妈妈,据他说是因为不好意思赢他。
宿舍的楼下有两台街机,大概20分新币一次,没人看的那种。有款游戏叫慠剑狂刀,超杀非常的夸张。我很少玩,因为总输。
2000年回国,买了台DC。因为SS和MD的关系,一直有点支持世嘉的风格。 DC的手柄手感很好,还买了带液晶屏的记忆卡(可惜用处不大)。DC的生命虽短,好游戏却不少:极度深寒是个堪比生化系列的好AVG,
猎头者有点类似GTA,莎木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也第一次打通了SONIC这个游戏。
死亡之屋系列在DC的技能下也有了真正的发挥。维罗尼卡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95-99年,电软上SS派和PS派大论战,正版和盗版大论战。我是属于骑墙派。多边形数量,贴图,等等成为争论的重点。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游戏:

SS:侍魂系列,格斗之王系列,少年街霸系列,恶魔战士系列, CAPCOM VS XXX 系列。3D的有VR战士,死或生,东京番外地,格斗之蛇。火枪英雄,
公主的皇冠,生化危机,
救火英雄。恶魔城-月下的夜想曲,Nights, 野球拳,龙之力量。
PS:实况足球,天诛,恐龙危机, FF7, FF8,化解危机, 生化危机系列,寄生前夜



街机:格斗之王98, 99, 少年街霸, 跳舞机,慠剑狂刀



GB/GBC: 口袋妖怪, 魂斗罗, 洛克人, 麻将。



DC:VR射手,世嘉拉力,海豚,
极度深寒,猎头者,能量宝石,魂之利刃,维罗尼卡,死亡之屋,SONIC



PC平台:毁灭公爵,星际争霸,红色警报, NOX, 三角洲部队




四 黑铁时代(2001至今)


主机:PS2, XBOX360, GBA,NDSL, PSP


2001 年毕业,离家千里之外来深圳打工。几年的奔波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我转了一个大圈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从国企去500强从500强到小公司再回到500强,从业务员到24岁当某美国公司部门经理,再到某公司办事处经理。离深圳,去上海,回家乡,奔美国,再返深圳。年近30,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处。除了欠下的留学贷款一无所有。 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然后命运一次次恶狠狠的戏弄了我。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911后去美签证非常之难,加之家庭的变故暂时放弃了留学的梦想。2006年终于就读美国某名校,并获得了某年薪百万的工作,然而又遭大变故,随后美国经济崩溃,身无分文回国。 我常常说“毕业以来,没有一份工作可以让我在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不用做噩梦”。也套用一句我最喜欢的歌词来形容几年来的心情“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我们都在梦中解脱清醒地苦,流浪在灯火阑珊处…”07年初的时候做飞机去凤凰城,当时飞机有些颠簸,心里很希望飞机能够失事来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然而我还坚强的站起来了,之后驱车几千里去到佛罗里达的海边,看海天一色。途经某国家公园,时值倾盆大雨,我和一个朋友开了车天窗,放着“沧海笑”向着地平线上闪电最猛烈的地方开去,只要生命还在,总有希望。



2002年初的时候,用自己的工资买了一台PS2,加配件花了近3000,部分钱还是向朋友借的。那时候直读还不完美,需要正版碟引导。所以当时入手了有生以来第一张正版碟“死或生2”,
买PS2 主要是为了传说中的真三国无双还有一直热爱的实况。02年的春节是在家之外过的第二个春节,那天买了一大堆的熟食品,和一个好朋友在宿舍里打了通宵的游戏。也看着他通关皇牌空战,一直玩到凌晨5点多。02年中因踢球头部受伤,在宿舍躺了半个月,通关了几款经典的游戏。其中最终幻想10是我唯一一个通关的最终幻想系列游戏。

03年左右回到我的家乡工作,卖了厚机换了超薄的9000系列,当时盛传改机容易烧机,好在一直没出事情,倒是换了一个光头。那时候玩游戏的时候就少了,实况玩的还是最多。其实这时因为工作的关系,玩游戏的时间就很少了。不过PS2播放DVD的功能倒是帮助我打发了不少空闲的时间。EYETOY刚出不久,我就入手了一台,至今还觉得这个创意很不错。



对着电视拳打脚踢,不单有趣,还可以锻炼身体。不知道SONY为什么没有在EYETOY付出更多的关注。



02左右买了一台GBA,玩得很少。从头到尾就通过一个格斗三人组,纯属为了怀旧。后来我高中时代的好友去加拿大读书
,就邮寄给了她作为礼物。
06年去美国读书,没有带游戏机走,但在美国经常去超市看看游戏专卖的柜台,360的一般都是用高清的液晶电视演示篮球游戏,我对篮球没有兴趣,不过感觉画面真的很不错,球场的反光,球员身上的汗水都很真实。而且超市里的柜台都是立式的,游戏机锁在柜子里,但是手柄在外面,可以试玩。试玩得人不多,因为美国的超市里本来就很冷清,但是都是10岁左右的小孩子,一玩能玩上至少半个小时。我很想试试看,但是从来不好意思凑过去。还有一种就是商场里的专卖店,都有独立的店面,布置得更加有特色,游戏海报,还有很多周边产品。也有专卖2手的2手区。
有次学校里搞活动,老美搞了台WII过来,用投影仪上玩WII Sport。还是满有趣的。WII在美国一度一机难求,学校里都能看到很多高价求购的广告。甚至学校里搞公益拍卖都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台2手的,炒到500美元以上的高价。

回国以后买了PSP和NDSL,不过都送人了。个人觉得NDSL的游戏趣味性更高,而PSP的画面更好。PSP上我就玩了实况足球。NDSL倒是打穿了几个游戏,包括一款生存游戏叫做迷失蔚蓝。去年在经济最紧张的时候,我心里深处中的游戏之毒再次复发,于是请了半天假,冲到游戏店就抱了一台360回来。为了360, 我不惜出血买了40寸的电视,放在我居住的小小出租屋里,房东见了都很惊讶--:)360在我生命最低谷的时候让我忘掉很多不快乐,忘掉连续2年没有回家的思念,忘掉了很多心里的创伤和挫折。蓝龙,失落的奥德赛让我重拾对RPG的兴趣,实况2008让我重温当年的感觉。

电脑方面,这个时期沉迷于模拟器游戏。尤其是MAME的街机模拟,现在绝大多数的街机游戏都实现了完美的模拟。如果接VGA线放到大电视上,感觉比XBOX LIVE某些怀旧街机游戏的效果还要好。即时战略游戏方面花时间比较多的是帝国时代系列,还有命令与征服系列。



CS玩过几次,头晕,所以就放下来了。



这个时期,游戏机横空出世,严重挑战了电软的地位。 网络游戏开始流行,因为网络游戏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也曾经沉迷过MUD, 但是很快走出来了。个人觉得电子游戏好比菜刀,你可以用来烹饪,也可以用来杀人。 克制力最为重要。盛大因为网络游戏而崛起,从玩家的口袋里掏走了不少白花花的银子。因为PS2 的流行,正版盗版的争论也曾经一度占据了人们的视线。

值得一提的游戏:
GBA:我们的太阳,格斗三人组,超级马力奥兄弟
PS2:鬼泣,真三国2,
皇牌空战,鬼武者,实况系列,皇牌空战,最终幻想10。
NDSL:迷失蔚蓝,超级马力奥兄弟
PSP:逃脱大师,最终幻想核心危机(盛赞,通关并大部分隐藏要素达成),实况足球
XBOX360:蓝龙, 失落的奥德赛,真三国五,使命召唤4 ,战争机器,实况2008

hamartia 发表于 2008-7-9 19:01

跟楼主同一时期购入土星的,也是97年,但只花费1900多元
那时SEGA已经和国内代理正式引进SS了,销售点也很多,2500多半是被捅了见红的一刀
而且黑色的制式有些落后了,当时主流是入交发表的那种白机

蒋匪 发表于 2008-7-9 19:26

原帖由 hamartia 于 2008-7-9 19:01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跟楼主同一时期购入土星的,也是97年,但只花费1900多元
那时SEGA已经和国内代理正式引进SS了,销售点也很多,2500多半是被捅了见红的一刀
而且黑色的制式有些落后了,当时主流是入交发表的那种白机 ...
我在电玩巴士论坛360区发现的这个帖子(毕竟没有合适的板块),后来转载过来的。
我是85年的滕州人,FC之后的主机都不曾普及。但我常去营业性场所,对MD和PS1很有感情的。

endlessFF 发表于 2008-7-9 19:45

85年的97高考? 。。。如果是误会请别见笑

蒋匪 发表于 2008-7-9 19:55

原帖由 endlessFF 于 2008-7-9 19:4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85年的97高考? 。。。如果是误会请别见笑
我连SFC SS DC的真机画面都不曾见过,标题注明是转载的。

SoulSpenser 发表于 2008-7-9 19:56

年薪百万 ==…… 不管后来怎么样 只要是有那么一年 这人一辈子也没白活啊!==

哎呀为什么我觉得被 闪了

lhh_ah 发表于 2008-7-9 20:10

我想我猜到LZ是谁了:awkward:

Architect 发表于 2008-7-9 21:01

诚求顶楼提到的dos游戏麒麟传说,那时侯玩地板盘存不了档,开头那点剧情楞是玩了无数遍,有一次在商店买东西被npc卡住了出口长达半个小时,我都泪流满面了……后面的剧情一直是我心头一结啊:~(

找到了找到了,有跟我一样回忆的同学可以试试,小时侯没玩过的现在就不要折磨眼睛了
http://www.100rar.com/DownloadGame/ConsoleGame/RPG/2007/200705215198.html

[ 本帖最后由 Architect 于 2008-7-9 21:29 编辑 ]

等死ING 发表于 2008-7-9 22:55

发现楼主不玩RPG

我93年玩DQ1+2,95年在玩FF6和第四次

真红之闪电 发表于 2008-7-10 09:45

有两段很湿……特别是买360那段……

大发电者 发表于 2008-7-10 10:11

慠剑狂刀不就是IGS做的那个非常挫的FTG么,新加坡连这个游戏都进...

shinobu 发表于 2008-7-10 10:43

:( 我怎么觉得……














……算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一个人的游戏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