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9181393
发表于 2008-3-25 08:28
其实如果普通电视加一个低音炮的话,效果能上去不少呢。也是一般的2.1漫步者,电脑外接电视用的。
东风无力
发表于 2008-3-25 09:04
举几部片子
《众神与将军》美国主旋律,口碑不错,票房毒药,里面渡口战役,北方爱尔兰军团向南方爱尔兰军团冲锋,听音效能明显听出反复的枪身,但是这时候吸引观众的是音乐,枪身不是关键因素,自然不用细致再去现场实录。音效库完全可以用盖兹堡录的,或者贩卖版音效库。同样,还有一段,张伯伦朗诵凯撒,环境音效被降低,着重突出的重点改变了。
还有一个主旋律是梅尔吉普森的《爱国者》,最后拿旗杆冲向仇敌的时候,也不是真实还原环境音效。
恩,《海上钢琴师》,两个基佬在船上滚来滚去的那段,也是用音乐来叙事,用音乐来扩展观众的视野,甚至音效成了整个音乐的一部分。
同样幻想系的ET,飞月那段……
spieler
发表于 2008-3-25 09:58
永远不要和书记争论技术上的东西
这个道理你们还没想明白吗
パトリック
发表于 2008-3-25 10:10
书记,其实有很多比较近期的例子可以举,也没有必要去找这么久远的。
新海城在他片子里面的音响声效方面处理得都十分出色。
特别是秒速,看的时候我喜欢关上灯,关上门,然后把音响开得很大,然后你会发现,那些细微的隐藏在镜头背后的音效,然后泪流满面
东风无力
发表于 2008-3-25 15:19
原帖由 hein 于 2008-3-24 23:0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了,这里很多人都没听过的看法,只有书记听了
我再说一遍,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的对比
我的看法相反
从真实的录音出发,我有2-6路甚至更多环境声,每一路可以代表一种情绪或者一个方位的音效
当故事情节需要,我可以都把声音推 ...
整个套路好莱坞用得很平凡了,比方最近的我是传奇,最后砸蝴蝶那里,很明显地环境音有取舍
sperk
发表于 2008-3-25 15:51
苏格兰高地兵团的随军风笛手
1942年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
鱼肠剑
发表于 2008-3-25 19:16
原帖由 hein 于 2008-3-25 00:25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好不好,而是通用性
书记的想法,造成了他对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截然不同的评论方式和结论(但是,他所描述的不同,在我的观点中就是同为剪切点和音效选材了)
而我的看法,就简单把这放到了同一起跑线
他们手法,技术等等都 ...
可能我们在关键的地方理解上有差异
在我看来,书记说听到涛声和侧耳倾听在音效上的差别其实是在说两个片子在表达上的差异。侧耳倾听是铺叙述手法很正统的片子,所以音效上面也就不需要刻意去做,把画面上表现出来的事物的音效以原样再现出来就可以了。而听到涛声的故事主体其实并非真实,它是杜崎坐在飞往高知途中的短短几个小时里面的追忆,所以牵扯到杜崎心情变化的部分才会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说狗的吼叫声,当时哪里看得到狗为啥要加上这段毫无根据的音效,就是为了表达杜崎当时的心情。
gundam0083
发表于 2008-3-25 19:21
中国的股市需要你的指引
水刃青月
发表于 2008-3-25 19:23
書記您囬來了:~(
mitsuna
发表于 2008-3-25 20:22
LZ被射精了
ビリー
发表于 2008-3-26 02:09
原帖由 パトリック 于 2008-3-25 10:10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书记,其实有很多比较近期的例子可以举,也没有必要去找这么久远的。
新海城在他片子里面的音响声效方面处理得都十分出色。
特别是秒速,看的时候我喜欢关上灯,关上门,然后把音响开得很大,然后你会发现,那些细微的隐藏在镜头背 ...
你还秒速 昨天早上的秋蝉 叫得我心慌
KIKIz
发表于 2008-3-26 09:57
决定回去重看侧耳倾听……:m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