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1:48

菜头王子 发表于 2008-2-16 21:49

蓝光获胜,SONY头顶青天

xboxzx 发表于 2008-2-16 21:50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8-2-16 21:4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可能


这么多PS3游戏基本上都是25


容量内否塞满一回事,光碟技术与市场与生产变化那是另外一回事。6G有效内容塞50G碟里有什么不可以的

winningkl 发表于 2008-2-16 21:55

后续就看电视的普及程度了

ps1刚出的时候 国内大多数电视还是只有射频接口呢 玩ps还要换电视……

现在又到了同样的路口- -

Macro 发表于 2008-2-16 21:56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8-2-16 21:48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这个

Svideo大神被我等在JD战到装B求饶

还被人拿来当论据

实在让人哑然失笑,扼腕叹息

我就在IT网站看到的随口说一嘴:awkward:

我是超级大缩卵,跟我战没意思

thinkhome 发表于 2008-2-16 21:59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2:00

Macro 发表于 2008-2-16 22:06

全即时渲染的话,D9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说应该勉强够用

像小胡子那种一堆高清CG的就得上蓝光了。都高清时代了还搞个N碟装DVD的游戏,一时还真觉得别扭……

cherry111 发表于 2008-2-16 22:27

BD的可靠性是个大问题
以前单位有松下产的刻录机和蓝光盘
那品质
一个月前刻的盘过了一个月就读不出来了

蓝光要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啊

xboxzx 发表于 2008-2-16 22:29

原帖由 cherry111 于 2008-2-16 22:2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BD的可靠性是个大问题
以前单位有松下产的刻录机和蓝光盘
那品质
一个月前刻的盘过了一个月就读不出来了

蓝光要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啊
刻录与压片场生产的东西是两个次元的,最起码对BD来说是这样

Pluto_Shi 发表于 2008-2-16 23:19

原帖由 cherry111 于 2008-2-16 22:27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BD的可靠性是个大问题
以前单位有松下产的刻录机和蓝光盘
那品质
一个月前刻的盘过了一个月就读不出来了

蓝光要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啊

盘的问题
我拿vaio刻的1080p工口,sony原装25g bd-r,半年了经常看,完全没事
顺便,vaio用的蓝光rw是松下代工的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3:22

Pluto_Shi 发表于 2008-2-16 23:22

原帖由 Macro 于 2008-2-16 20:23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当初是谈判过

后来一个坚持高容量,一个坚持低成本,谈崩了

崩就崩吧,以后东芝的蓝光影碟机肯定比sony爸爸的便宜
顺便,当年sony虽然输了录像机大战,不过sony的vhs录像机可不比别的厂商卖得少,而且是最贵的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3:24

Macro 发表于 2008-2-16 23:26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8-2-16 23:2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要上容量很容易

多音轨一下就可以

只是想不想用的问题

上个月看到的消息,MGS4谋私就想用7.1声道和多国语言把碟片撑起来

也好,至少比抵抗那样装几个G的DUMMY更体面……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3:28

Macro 发表于 2008-2-16 23:29

原帖由 Pluto_Shi 于 2008-2-16 23:2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崩就崩吧,以后东芝的蓝光影碟机肯定比sony爸爸的便宜
顺便,当年sony虽然输了录像机大战,不过sony的vhs录像机可不比别的厂商卖得少,而且是最贵的 ...

VHS就算不谈民用市场,还有专业广播领域赚外快,不亏

索尼爸爸最惨痛的失败还得数MD随身听,集结了一堆新技术的产品硬是撞死在了网络和MP3这两堵墙上……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3:34

Macro 发表于 2008-2-16 23:36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8-2-16 23:34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抵抗没啥DUMMY


当初发消息的那个鬼佬第二天见承认是自己错了



抵抗的问题是部分数据多次重复写在盘上



你不要老发些被我战翻过的假新闻 ...


好的,以后我不去任何IT网站看地摊货新闻,也不去论坛参与硬件论战
向真理教教主致敬

killmesoftly 发表于 2008-2-16 23:42

ylgtx 发表于 2008-2-16 23:48

神机3要发力了

dio999 发表于 2008-2-16 23:50

索你的逆袭>:o

fufui 发表于 2008-2-16 23:58

我文盲,头顶青天怎么就成 UP BLUE SKY了?

thinkhome 发表于 2008-2-17 00:04

Pluto_Shi 发表于 2008-2-17 00:11

原帖由 Macro 于 2008-2-16 23:29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VHS就算不谈民用市场,还有专业广播领域赚外快,不亏

索尼爸爸最惨痛的失败还得数MD随身听,集结了一堆新技术的产品硬是撞死在了网络和MP3这两堵墙上…… ...

md本来卖的就贵,前期有单放机没盘可买,录放机录制麻烦,录制时间长和潜在光头耗损率这几个大问题,用户当然不愿买,中期和cd窝里斗,后期基本就是直接被mp3+网络下载双重秒杀了,又不开放核心技术,想拉合伙的也根本没几个公司支持

[ 本帖最后由 Pluto_Shi 于 2008-2-17 00:13 编辑 ]

虫满楼 发表于 2008-2-17 01:32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8-2-16 23:42 发表 http://bbs.saraba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且,如果从今天的视角看一下MD的主要死因
也并非是什么网络和MP3
作为原本计划中磁带的替代品
MD是被磁带顽强的生命力给损耗了太多的光阴
加上DISKMAN
一句话,SONY本身的产品线就自己把MD的空间压缩得很小,MD本身也没把应该属于他的市场做大


受教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東芝hddvd撤退で調整,hddvd彻底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