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战史玉柱的,先来复习复习这篇老文
恶之花 网络游戏七宗罪文:寂静的冰河
刊登于《大众软件》03年第06期-07期
PESSIMISM
当世界一片混沌的时候,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但是上帝没有想到有了光之后,他创造出的人类会以各种疯狂的行为来亵渎他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于是上帝愤怒的用洪水惩罚了人类,虽然有诺亚方舟给人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但是在上帝的面前,人类一直被自己所犯下的罪恶所束缚、禁锢乃至沉沦。
当网络游戏世界一片混沌的时候,游戏运营商说:大家来玩吧,于是无所顾忌的玩家一拥而上。但是运营商没有想到,蜂拥而上的玩家会以那么多匪夷所思的行为来亵渎他们所寻找欢乐的这个虚拟世界。但是与真正的上帝不同,运营商们没有洪水来惩罚玩家,所以他们用自己的方法。于是……混沌愈发混沌,而虚拟世界,会不会因此而沉沦?
所以我们搜寻展示我们所犯下的罪过,希望有人能得到救赎。希望在虚拟世界崩溃之前,寻找到我们的永生。
但是,你能意识到你所犯下的罪过么?海明威说:如果你不知道丧钟为谁而鸣,那么它就是为你而鸣。
贪 婪
“你在路上迅速奔跑着,鲜血一滴一滴从你的伤口流出来落到大路上。你的力气也在一丝丝消失。终于,你一头栽倒在路边,眼睁睁看着追赶你的人拿走了你身上的金钱和装备,狂笑着扬长而去。
现在,你的意识渐渐模糊,你就要死了……”
夜深人静,以上的红色字迹出现在黑色屏幕上,很是触目惊心。对于现在沉迷于图形网络游戏的玩家来说,文字MUD游戏虽然陌生,但相信以上描述的情景却是他们常见的一幕。没错,我毫无理由、毫无准备地被人抢了,就是因为我身上的白龙铠。这是从前我玩文字MUD游戏时的一段经历。
中国有句古谚云: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西方社会学家马思洛则用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层次理论来说明:人的欲望分为不同的层次,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追求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贪婪。贪婪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会受到各种约束:道德、法律、人情、才干……,想要为所欲为,满足自己无止境的欲望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必须按照社会通行的规则,老老实实地生活。但是自从有了网络,有了虚拟世界中的社会,人的各种欲望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中充分释放,于是贪婪作为各种恶行的根源,在网络世界中,特别是目前最流行、也最体现人的社会性的网络游戏中,一览无疑地表现出来。
某天在网吧,笔者看到身边一个20来岁的玩家在捶着桌子大骂,他在《传奇》中72级的帐号被人盗走了。由于网络游戏内容设定上的一些特点,使得其中某些稀有装备和高级帐号具有了很高的实际价值,这在网络游戏世界中已成为公开的事实。于是就有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盗取他人的帐号和装备,出售牟利,这也已成为令人唾骂的事实。但稀罕的是,我正在尝试帮他找回帐号时,盗窃者居然根据帐号所有者的个人信息发来这样一封邮件:
“我想你肯定想不通为什么我要发邮件给你,告诉你我盗你的帐号是因为你在游戏中惹着我了。你以为你的等级高、装备好就了不起了?我当时用我的小号在陪朋友练级。你都70级的法师了,稀罕人家37级弓箭手打出来的东西?当时我肯定打不过你,以后也未必能遇到你。我干脆盗了你的帐号,让你也尝尝东西被人抢的滋味。”
笔者问那个玩家:“你是不是在游戏里面抢人家东西了?抢的什么?惹这么大麻烦。”
“我哪天不抢东西?我也不知道抢的是什么,早卖了。可谁知道这家伙这么狠……”
身边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但是接下来的文字却让人住了口。
“本来我也比较窘迫了,黑了你也是顺手。帐号里的东西我先拿走,给你留3天,我懒得分头找买家了。3天后给我4000元,注意是人民币,我就把帐号和所有装备都还给你。不用发脾气,你抢来的东西也卖了不少钱吧?我帮你花一些。练个72级的法师不容易,这个价钱也值得,你以后可以继续抢东西卖啊。如果觉得不过瘾,也可以盗个号卖,像我这样。
记着,3天时间,我到时候告诉你给钱的方法。不要给我玩什么把戏,你玩不过我。”
所有在场的人都鸦雀无声。匪徒寄来勒索信,这个通常只在警匪片中出现的情节,现在活生生地出现在了玩家身边。
马克思曾经对资本主义有句名言:“当能够得到50%的利润时……”那种疯狂在众多盗号事件中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推动这种疯狂的原动力就是人的贪欲。在上面的事件中,盗窃行为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被盗者出于贪婪,抢夺别人打出来的物品,出售牟利。而盗窃者在出气之后,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嘴脸,“要点零用钱花花”。
在记者收到的另一个《石器时代》的案例中,一名黑龙江玩家的帐号被盗窃,并被敲诈5000元,玩家立刻向运营商华义国际投诉,申请封存此帐号。但随即有玩家申辩此帐号是自己通过正常途径买来的。并给出ID之间交易的证据。华义无奈解封此帐号,半小时后所有装备和虚拟货币立刻全部被转移。由此造成玩家和运营商之间的纠纷,据涉案律师解释,运营商的行为虽然给合法玩家造成了损失,但的确不能说有过错,因为对方出示了ID交易过程的证据,“一切都是按照网络游戏世界的规则进行的。”此案目前正在调解中。
(注:ID交易,即不同ID之间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的过程,交易物品可以是装备或是帐号,也可以是游戏点卡等一切在网络游戏中有价值的实际物品。由于双方采用虚拟货币交易,可以在服务器上留下交易记录以备查询,但对于两个交易ID的实际身份则难以确定,所以也常常被盗号者利用来合理转移盗窃的装备物品。)
到目前为止,记者尚未收集到任何成功完整收回自己帐号和装备的案例,希望这是记者的孤陋寡闻。但对于横行于网络上的贪欲,大多数人的确只有怒骂泄愤,缺乏明确的规则,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是无法抑制这种贪欲的致命缺陷。盗窃帐号的过程虽很简单,却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危险。从法律角度上来说,一个帐号的敲诈金额达到上千元,该行为已经完全构成了犯罪,但却让人毫无办法。帐号中虚拟物品和货币的价值难以公开实际衡量,所有的装备也已被转移,受害者甚至无法确定疑犯的身份。没有抑制贪欲的手段,由此引发的各种丑恶手段如同病毒一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蔓延开来。
网络游戏运营商提供服务没错,但笔者不认为他的角色仅仅是服务。“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指出行为与责任的关系。作为网络游戏的直接管理者,众多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对游戏的混乱局面难辞其咎。游戏中有些问题是属于游戏规则设计的漏洞,例如上面提及的《石器时代》事例,是受制于网络世界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分离、难以确定的特点;但有些问题则是来自运营公司自身的贪婪,出于厂商尽力延长玩家在线时间、让玩家多花钱的目的。例如某个很早从韩国引入的网络游戏中,一些60多级玩家升级技能需要的技能书,只能在某些80多级角色才能进入的场地里打出来;而另一款大红特红的游戏中,游戏公司出于“拟真的需要”,角色视线只能照亮身边很小的一片范围,玩家需要购买特别的照明道具,否则就在黑暗中漫无头绪地摸索,走冤枉路。在几乎大部分的国内网络游戏中,出现高级装备的几率相对国外服务器几乎是1:100,“国外没有人要的珊瑚、裁决、青龙到了国内服务器上都成了宝贝。”这是一个玩家到欧洲服务器上游历后的感慨。所有这些设定实质上就是为了让玩家不得不坐在电脑面前,在枯燥的练功场地尽量多地消耗时间,消耗用钱向游戏公司买来的点卡,于是网络游戏公司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收益。至于某些出于媒体压力推出的晚8点~12点使用的“学生用卡”,在网络游戏的主要消费场所——网吧根本见不到销售,而家长一般也不会主动给自己的孩子买游戏点卡,这种应景的手段根本没有效果。
根据记者从职业练级者得到的经验,在某游戏中,一个弓箭手第一个月可以从0级升到43级,但到了60级以后,不用外挂一个月只能升4级,在用外挂的情况下也不过11级左右。这一个月中这还仅仅是等级的升级,如果需要专门升级某些技能,则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而该练级者每天在电脑前面工作12~16个小时,无休息日,每月网吧及生活的花费在800元左右,平均收入则在2400元。将一个ID的等级练到80级大约需要3个月,若普通玩家自己升级则需要2~3倍的时间,花费自然也翻倍。游戏者希望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和快乐全部被剥夺,留下的记忆只有无穷无尽的打怪、练级。所以,当盗号者提出上千元的赎金时,很多玩家还是痛苦地拿出了钱包,因为重练一个高等级ID的花费更高,而且还要损失众多好友。因此即使游戏厂商严厉打压外挂、私服等作弊行为,作弊之风在网络游戏中依然屡禁不止。当厂商伸出食指痛斥玩家“贪婪、扰乱了网络游戏世界的秩序”时,有没有想过他们对此应该付什么责任?那余下的四根手指,其实正指着自己。
据统计,2002年网络游戏行业产生了10亿元人民币的利润,其中领头羊,经营《传奇》的盛大公司就获得1.7亿元的收益,因此2002年下半年游戏厂商对于网络游戏这块蛋糕的投入到了疯狂的地步。根据记者私下收集的情况,2002年中国大陆在运行并收费的网络游戏就有44款,但对于悄然营造出来的这个虚拟世界,有关方面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虽然部分有识之士如前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等人,多次呼吁正视网络游戏产业,建立规范的法律法规,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实质的行动。而某个网络游戏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记者闲聊时说出了些让人深思的话:“公司有些行为就是为了让玩家多耗费些时间在线,把玩家‘粘’在游戏上。不然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怎么赢利?至于有关管理部门方面,他们不玩游戏,根本无法了解我们采取的手段。只要我们的游戏中没有色情淫秽内容,不涉及邪教、政治敏感内容,他们还巴不得多‘粘’一些人在游戏上啊。没有听说么?一些地方有了网吧和网络游戏之后,打架斗殴等治安问题都少了,因为人都到游戏里面练功泡MM,即使斗殴也在游戏中解决。一片‘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啊!可是《天堂》在韩国已被列为18禁游戏,在中国却根本没有管理者关注这个问题。”
这段文字的开头,就已经说明了人对于外界的需求和渴望是无穷无尽的,贪婪是每个人体内先天具备的本性之一,只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道德、法律等种种约束手段将欲望控制住,才有了现在安定团结的局面。所以贪婪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控制贪婪。在目前缺乏规范的条件下,人的贪欲在网络世界中横流是必然的结果。玩家在游戏中作弊、诈骗、PK、赌博……是因为欲望没有受到约束。应该规范玩家行为的游戏运营商将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多地去赢利;应该规范厂商行为的管理部门则满意于短期社会局面的稳定平和。没有人想若这样下去,网络游戏会发展成什么样。制作网络游戏的韩国人已经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那玩网络游戏的中国人呢?真的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才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么?
贪婪之下,生存,还是毁灭,这不是个问题——
毁灭!!!
欺 诈
人类中最早的骗子出现在什么时候?记得在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提到,人类部落产生之后,由于初步掌握了科学原理和工艺方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秘的宗教仪式,主持这种仪式的“巫医”职业就此产生了,恐怕这就是人类骗子的始祖。网络游戏中最早的骗子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我恐怕很难回答,大概自从有了网络游戏开始“骗子”就已经存在了。但网游骗子真正开始泛滥,恐怕还是近两年的事。笔者最早接触到的“网游骗子”是在华义公司推出的网络游戏《石器时代》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骗子们骗取的无非是:一钱(有时是游戏货币,有时就是人民币),二物(网络游戏中的极品装备,或是珍贵的消耗品,或是点卡),当然还有其他的。我们一个个说。
一、钱
《石器时代》的早期还没有交易功能时,玩家之间的交易都是双方把物品放在地上,然后各取所需。而当时的骗子就是因为这个空子而产生。有意思的是,当时笔者的一位朋友在《石器时代》里就是个骗子,而他常用的招数就是在买卖宠物时把对方的石币骗取来,我有幸目睹过一次他行骗:加加村,因为加加村的广场是聚集玩家最多的地方,也是招揽顾客、骗子们寻找猎物最好的地方。他行骗的道具是他那只俗称暴暴的宠物(当时普遍的宠物是蓝、绿人龙、暴暴,特别是极品暴暴都可以开出天价),依旧在加加广场中大喊:“卖暴暴,卖暴暴,价格从优。”不久就有个玩家过来说要买那只暴暴。一般来说,在加加广场拉顾客,然后去加加村外右上边的树林里交易,同样,我同学也带着那个玩家去了加加村外右上边的树林,我自然就跟在他们后面去看个究竟。来到树林,两个人坐在地上,我躲在树林里偷看,这样不容易让那个玩家发现,因为当时有种骗术就是骗子把玩家领到一个地方,而事实上他早就有个同伙站在旁边,等两个人都把物品或宠物、钱放在地上时,骗子的同伙从一旁冲出来把东西拿走。这种骗术几乎很多玩家都知道,所以在交易时如果旁边有人,很多玩家都会停止交易走人。首先,他们得确定是先钱后货还是先货后钱,当时已经有加速外挂出现,如果双方在一定距离外放下物品,那么只要一方的速度超过另一方,那么就可以一下把所有东西都卷走。同学还是用他如簧的口舌把对方说服,决定采用先钱后货的方法。当那个玩家刚把钱放在地上,同学马上一点鼠标把钱收入囊中,下线,这样就消失在对方面前了,而那个玩家也只能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在很多网络游戏中都存在利用Bug复制钱,特别是在盛大公司推出的《传奇》中,而以利用Bug复制金钱来行骗,笔者认识的一个人就精于此道。他在十区,是35级的武士。众所周知,十区很混乱,复制的物品经常一大片一大片出现。有这么个笑话说,如果十区出现了一把屠龙,那么十区就会人手一份。这个人经常在各个村庄游走,然后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当他和一个人的关系到达一定程度时(事先会送些东西给别人,让别人认为他是好心人),他会说他的一个朋友会复制,然后问那人借个几百几千万的拿去复制,等复制完了,几倍几十倍还他。任何贪心的人都会把钱给他,只要钱一到手,以后再见到这人他也装作不认识。
实际上,越是受众广泛的网络游戏,各式的骗术也就越多。在网星公司推出的网络游戏《魔力宝贝》中,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笔者就曾在其中被骗过一次。某天下午,在法兰医院门口看到有人在叫卖点卡,刚巧我的点数也差不多用完了,于是我就上去跟她讨价还价。等说定价格后,她就要我与她组队,然后带我去了剧院(点卡不同于游戏中的物品,不能用交易功能正常进行)。她说她愿意先出卡,不过要拍照以防万一,因为她曾经被人骗过。她让我站在剧院二楼舞台的下面的一个地方,她自己跑到舞台上,说让我把钱放在我所在位置往下一些的地上,然后加入她的队伍(要到剧院舞台上必须经由一楼的后台,不能从上面直接下来),等我加入她的队伍,她就把我一起扯到舞台上。突然,一个人跑了出来,捡走了我留在舞台下面的钱,她也同时下线不见了。
二、物
笔者不得不佩服《魔力宝贝》中各式各样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因为我被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法兰医院门前都有不少商人,卖宠物的大都把宠物放出来让人浏览后买去。我是医生,行医一向很挣钱,当我有一定的积蓄后,就打算买个好点的宠物。因为练了医生,无论练级还是PK,在攻击力等许多方面都有不足,所以决定买个赤目螳螂一类的宠物,而赤目螳螂又是非常热销的宠物,如果是极品价格就不菲了。看一个宠物商在叫卖赤目螳螂,我就上去问他赤目螳螂开价多少,他说3万,当时赤目螳螂的标准价是2万5千左右,3万卖得有点贵,我就跟他讨价还价,可他就是咬着3万这个价不放,还说这是赤目螳螂中的极品,卖3万是个合理价,还可以先让我看看赤目螳螂的数值。我点击那只赤目螳螂,数值绝对比一般的要高,当时我就兴奋了,二话没说就给了那个宠物商3万,带了新买的赤目螳螂出城练级去了。可刚一开战就发现不对,那只赤目螳螂不是1级而是2级的,怪不得数值比普通的高。因为一时兴奋没仔细看而落下的遗憾让我现在还记得。
《魔力宝贝》中的鉴定师是另一个常出骗子的职业,因为普通玩家打出卡片都得鉴定,而NPC的鉴定价钱都比较高,所以得去找玩家扮演的鉴定师处鉴定。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什么卡片(打出来的卡片都是问号啊),所以鉴定出来的卡片究竟是什么都由鉴定师一个人说了算,所以鉴定师也常常利用别人找其鉴定的机会偷梁换柱,用次卡片换了玩家的稀有卡片,而玩家们自己也常常不知道而被蒙在鼓里。
还有一次,我被骗买了只水龙,郁闷了几个小时后,心里想想既然被骗也没法,就带着这只水龙继续练下去吧。大家知道,《魔力宝贝》中要提高宠物的忠诚度,必须要依靠宠物师的技能调教,玩家自己不能让其提升忠诚度,所以我费尽心机找到一个宠物师,跟他谈好价格后让他帮我调教宠物。宠物刚一到他手里他就不见了,我知道他下线了,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是个骗子,东西一骗到手自然闪人了。
三、其他
众所周知,《传奇》的玩家很多,在你的身边恐怕就有几位传奇玩家。朋友互相用对方的帐号玩的情况很普遍。大概今年11月左右,笔者的一个同学要去当兵,离开了学校,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班里的一些人过来问能不能找到那个去当兵的人。我很奇怪,就问他们怎么了?他们说那个同学在离校前借走了他们《传奇》的帐号,并改了密码。当时我的背后就一凉,庆幸自己不怎么玩《传奇》,不然也难逃被拐走帐号的厄运。打了五六个电话,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同学,因为我和他的关系还算不错,他实话实说,告诉我他把其中一些高级别人物的帐号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手机,剩下的低级别人物帐号就如实让我转交给原来的主人。听到这些我顿时无语,连身边的人也骗,不得不让人感到心寒。
说了这么些,也该来谈谈对关于网络游戏中欺骗行为的看法了。虽然在网络游戏中,现实中的人变成个诸如骑士、侠客等等虚幻的角色,但是它不但没有将人性掩饰掉,反而将之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一个人很容易把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言行带到网络游戏中,又因为自己是躲在电脑背后的,不需要面对任何现实生活中负面行为所带来的惩罚,所以阴暗的思想一旦出现,就会变得肆无忌惮。在网络游戏中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来自于人性中的懒惰和虚荣,它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一次行骗得手后,在这个缺乏社会约束的世界里,再想依靠道德来克制这种念头就变得非常艰难。在未成年玩家群体中,由于其世界观的不成熟,欺骗行为还成为其满足虚荣,向同伴炫耀的资本。
网络游戏中的欺骗行为很好地表现出在一个无约束的社会中“道德”本身所能起到的作用。法律的约束和相应的惩罚在目前的网络游戏中根本是软弱无力的。从古至今,优秀的道德以及自律精神始终是各种民族及国家所不断倡导的,这也正说明了它们并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我想如果在现实世界中,法制思想不是通过教育根植于人心的话,那么我们网络游戏世界又怎么能真的成为脱离于现实世界的乌托邦呢?
假如有位善良的基督徒怀着仁慈心肠,
趁一个沉闷而昏暗的夜间,
把你被人赞美的遗体埋葬,
在某个古老的废墟后面,
当贞洁的群星纷纷闭上
昏昏欲睡的双眼、
蜘蛛就要结网、
蝰蛇就要产卵;
从你被黄土封住的头颅上,
你就会终年听见群狼,
与女巫因饥肠辘辘。
而悲哀地大声疾呼;
听见老色鬼在淫笑,听见卑劣的骗子,
在策划阴谋诡计。
以上文字是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的节选。也许各位未必能完全理解这位法国现代派诗人的名作,但是相信所有为了网络游戏神魂颠倒、精疲力尽的玩家都可以理解,他所描绘的那种疯狂的迷恋之后的复杂感觉。尽管这位大诗人所意乱情迷又爱又恨的是男女之间的情欲和爱恋,不过我想各位玩家在网络游戏中也一定找到了这种感觉。
罪恶的花朵,往往却拥有最艳丽迷人的外表。那么,我们能分辨么?
人妖
“如果有了一颗仁慈的心,妖就不再是妖了,是人妖……”
——语出自《大话西游》唐僧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认为一向絮絮叨叨的唐僧却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出“人妖”这一网络游戏特异现象的本质特征。妖的凶恶外表,人的善良心灵,用来比拟网络游戏中所扮演角色性别与玩家自身性别背离、冲突的现实的确非常形象。在那个纷乱的世界里,一个精灵弓箭手美丽面孔的背后,没准是一条彪形大汉长满络腮胡子的脸;而如同成奎安一般拎着片刀,骂着粗话追杀他人的游侠,很有可能是一个娇滴滴的美女在操纵。总之,一个个ID所代表的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角色。
由于工作繁忙,记者组众人一向没有时间玩网络游戏,但我们的工作内容又逼迫我们必须花费时间进入那个世界,体验里面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所以我不得不仿效那种省时省力的做法,在某个论坛上贴张公告,求购一个中高等级的ID。收到的回复是热烈的,看来依靠网络游戏发财的人不在少数,不过有个内容比较特别的回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可以将我在《传奇》里44级法师帐号和所有装备无偿转让给你,但你必须答应我几个条件,如果感兴趣请用QQ和我联系。村上砍树。”
(注:本文中所涉及ID为保护个人隐私均加以改动,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无偿转让?这个ID可值不少人民币啊。怀着好奇的心理,我联系了这个名为“村上砍树”的回复者。他的条件很简单,不得在游戏中向他的朋友泄露这个ID已经易主;在一段时期内每天必须到某一个地点去和一个名叫“易水河畔”的人练功。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么简单的条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如果我答应了这个条件,我将成为这个秘密的继承者。为了防止莫名其妙被卷入一场麻烦里,我必须问个清楚。
“其实告诉你也无妨,也省得你将来找我,说我把一堆麻烦抛给你。”在一番追问之后,QQ那边终于说了实话。“我是一个男生,现在上高中。不过在游戏中我扮演的是一个女性角色,整天以一个MM的身份在那个世界里厮混。”
“事实上,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朋友也比较少,学习成绩一般,除了能写写东西没有什么特长,而且我人长得不帅,个子也不高,戴着厚厚的眼镜片。在班里我是一个平凡、默默无闻的人,很少有人关心我,注意到我的存在,有时我觉得即使我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不会有人在意的。
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渴望被人关心,我希望能有人和我好好说话、做朋友、一起去做件事情,我知道那样是种很快乐的心情。虽然我很孤独,但我也曾经有过那种心情。
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有人那样对我的,我早就明白这一点。所以当网络游戏一出现,我就以一个女性身份进入到其中,在里面打怪、练功、交友。我把这个女性的身份扮演得像极了,我会向别人撒娇,向他们发牢骚说同学的杂七杂八,甚至说熬夜了脸上会长痘痘,不陪着他们彻夜胡闹。尽管《传奇》游戏里面人妖盛行,可谁也没有怀疑过我不是一个女性。他们和我聊天,陪我练功、完成任务,替我解答作业中的疑难,和我一起追杀游戏中欺负我的人,我们是好朋友,当然我知道这是以我不暴露身份为前提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也快乐了很多,不会埋怨在学校中没有人注意我,因为在另一个世界我是受欢迎的人。我觉得我会这么一直在两个世界中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身边的一个朋友‘易水河畔’提出要我的QQ,甚至要和我见面,他说要我做他的女朋友。我的快乐世界被打破了。
我当然不能和他见面,我想出了种种理由来拒绝他。可是他坚决不肯放弃,我们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尴尬。而且后来我悲哀地意识到,由于我扮演得太像,身边有这种心思的光棍汉不在少数。如果我答应了某个人的要求,很可能在游戏中引起一场殴斗……”
“殴斗?”我在QQ这边不由得苦笑,能将一个女性的角色扮演到这个地步,也颇有一番天赋。问题是“村上砍树”已经意识到他所让人迷恋的是他所扮演的那个女性角色而已,离开了那个女性ID,他依旧是默默无闻的他,没有人在意他的喜怒哀乐、生死离别。
“我是个男人,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终究要长大,要离开那个虚拟世界,要习惯无人理会、独自奋斗的生活。如果我沉浸在这个被人宠爱呵护的世界太长久,也许我就再也长不大了。实际上,我甚至对‘易水河畔’有了一定的好感,可是我是男的啊!再这样下去我不知道我会不会真的变成人妖,所以我不能再玩了,我要退出。可我不想破坏我在他们心中美好的形象,所以我希望能找个人把这个角色扮演下去,不管他是男是女。
你有兴趣么?”
这是迄今为止我所遇到的最为典型的“人妖”扮演案例。将“人妖”这一网络现象的内在成因和外在成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由于网络上一向女性比较少,因此众多男性玩家在网络游戏中对女性角色都是关爱有加,围着她们团团转,她们指到哪里人就打到哪里,要钱给钱,要装备给装备,有脾气往我头上撒,有人欺负我们给你出气。让众多在生活中没人追捧的平凡女性在游戏中享受到被人宠的滋味,同样也让一些没有人追捧的男性看到了众星捧月的风光,眼红之下也穿身女装来尝尝这种味道。“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过于优越的网络生存环境是吸引众多男性玩家扮演女性角色的重要外因。
而实际生活中,男性需要承担太多的压力和责任,要应付升学、高考、求职、升职、追求异性等各种激烈的竞争,苛刻的实际生存环境让人喘不过气来。在网络游戏中扮演一个让人呵护怜爱的角色,尝试一种轻松的生活,这是推动男性玩家扮演人妖的重要内因。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被宠爱惯了的一代开始跨入社会时,这种心理上“断奶期”的不适应造成的逃避欲望显得特别强烈。
当然,并不是只有男性玩家会扮演女性,我也曾经在网吧里看到过一个看上去非常文静的女孩,操纵着一个孔武有力的大汉追杀其他玩家,而且还不时在屏幕上说出“靠,你丫活得不耐烦了……(此处删去粗话若干)”的惊人之语,让人无法将角色与她本人联系起来。我试着问她为什么不用一个符合自身性别的角色,她回答得倒是很爽快:
“我已经是个女的了,我干嘛还在游戏里当女的啊?平时我需要注意身份,吃饭要注意仪容,说话要温柔,走路要像个淑女,这些约束我已经受够了。当一个男的多好啊!什么都不用顾忌,可以随便说粗话,可以对军事、体育、机械等男性话题感兴趣而不被人惊异地注视。你试试以女性的身份做这一切,不是被骂没有教养,就是被说成男人婆没人要,所以我用男性的身份,这样就不用做个乖乖女。至于你说的女性ID在网络游戏中生存的种种便利,我毕竟是个女性,如果需要我随时可以透露自己的身份,同样可以招来一大票亲卫队似的人物跟着我,难道我还怕没有人宠么?”
所以大多数时间,“人妖”现象只是在都市中感到疲倦的男男女女尝试用另一种身份逃离现实的烦恼和压力,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方式。问题是,这毕竟是一种虚假的生活方式,所以它还是带来了种种问题。
“XXX你个该死的骗子,我恨你,你不但骗了我在《精灵》里的帐号和装备,还骗了我的感情……”
“《魔力宝贝》的玩家注意了,XXX是个人妖,他不但骗了我兄弟的装备和宠物,还用另一个ID在公会里和别人说他是傻X,大家要小心,不要再上他的当……”
类似的言论经常可以在网络游戏的各种论坛中看见。利用人妖的身份行骗,已经是网络游戏中非常令人厌恶的丑陋现象。记者曾经亲自受外地朋友之托,将一个为《魔力宝贝》中的恋情而神魂颠倒的玩家找到并送回家。当我看到他时,无法相信这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人曾经是一个开朗坚定的系统开发工程师。若不是通过各种关系和方法,在引诱对方上线之后,使用笨办法逐个地址查询IP,并迅速赶到现场得知真相,他死也不肯相信和自己在游戏中曾经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人原来是个同性。由于人妖行骗都是利用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和信任行骗,因此往往给玩家不仅带来金钱的损失,还有难以忍受的感情伤害。“我感到屈辱。”这是一位也曾经历人妖之骗的玩家在QQ上给我的回答。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无法表露他心中的伤痛,他还会把信任给予网络上结识的朋友么?
关于人妖行骗的事例应该不用再列举,相信每个曾经尝试过网络游戏的人都在自己身边看到或听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其实在网络上以异性的面目出现以摆脱实际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这种行为本无可厚非。美国的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过,“上帝给予我们权力,让我们在这块和平安详的土地上,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生活。我们唯一需要付出的,是不能用我们的自由,妨碍他人的自由。”当“人妖”这种摆脱压力的行为在损害到他人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注定被归入网络罪行的行列,而遭人唾弃。
事实上,无论对男性或女性而言,长期以异性角色生存在另一个世界,无法避免地会对本身的性别角色产生互动。当村上砍树发现自己对男性产生了好感时,他惊恐万分,因为他无法想象虚拟世界中的交往对实际性格会产生这样的影响。而长期在网吧中厮混的玩家,对身边开始用语音聊天说粗口的女性网民也一定不陌生,她们已经习惯了那种生存方式而不能自拔。“村上砍树”是个明智的人,他已经意识到“人妖”行为对他的负面影响,所以他选择离开。因为他明白,作为一个男性,他在将来的社会中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他现在的逃避根本无济于事。这种心理上的“断奶期”是痛苦的,但却是每个年轻人必须面对的“成长的烦恼”,他只有勇敢面对,将来才能以一个堂堂正正男人的身份骄傲地生存。至于渴望摆脱约束得到解放的女性,网络上的自由和发泄只是暂时的,想要和男性一样在社会中平等生存,还是需要实际世界的努力。至于实在渴望以另一种身份生活的朋友,也许可以选择光明正大地成为“河莉秀第二”,没有人有权力鄙视你。也许可以选择悄悄在网络上生存,不要伤害别人,否则就只能永远成为网络世界中罪行的承担者,永远受到被伤害者的诅咒和良心的惩罚。
现在很可能有不少人对记者是否继承了村上的砍树大业感兴趣,我觉得那个结果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明白行为的性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已经足够了。至于我——
各位觉得我有一颗“仁慈的心”么?
外挂
它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也不知从何处靠近你的身边,只知道它让你懒惰、无聊、完全失去了原先生存的乐趣。你曾经尝试摆脱它独立生活,却发现它已经像毒品一般紧紧缠住了你,成为你在黑夜里的梦魇。不依靠它,你的举动充满枯燥和烦恼;依靠它,你行为的结果是空虚和寂寞。你无奈,你无言,你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你后悔不应该招惹它,但是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的话”,也许你还是会做相同的选择。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恶魔,就是——外挂,网络游戏的寄生虫和海洛因。
“我刚打开瞄准镜,他就‘biu’的一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到我的身边,拔出匕首向我插来。当时那把刀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我也知道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后他就会杀死我。我连说一个谎话的机会都没有,我唯一的念头是,大骂一声:哪个杀千刀的做出了这么一个程序!虽然本人平生无数次问候过某个人的母亲,但我相信这一次的问候是最真挚的。”
以上是在游戏《三角洲特种部队》的论坛,记者第一次看到声讨网络游戏外挂的言论内容,是玩家对于“变速齿轮”这个外挂的谴责。时间已经过去3年,对于已经生存于比特的时代,习惯按照摩尔定律升级的大众来说,3年实在是很长的一个时间,已经长到足够让我们忘记很多事情,比如什么时候第一次通宵,或者什么时候第一次网恋。但我依然能记得,身边有多少弟兄在看到这篇充满了周星弛味道的帖子之后口水落到了键盘上,当时我们捂着肚子说:真逗,能有程序做成这样么?
真的能够做成这样,当我目瞪口呆看着敌人在我面前呼啸而来,一闪即去的时候,我也非常真挚地问候了程序作者的母亲。他怎么能够这样——破坏一个游戏?当后来《三角洲特种部队》中充满了这种闪电侠或超人般满地暴走漫天乱飞的对手时,我彻底退出了游戏,放下了我曾经深爱的狙击枪,也挥别了当一个职业玩家的梦想。“你迟早会领悟的,没有一个世界会摆脱罪恶和不平,网络游戏也是一样。”这是一个比我早进入DF战队的前辈离开时对我所说的,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同样的无奈和悲凉。
其实文字MUD的老玩家对网络游戏外挂并不陌生。“机器人”是他们对外挂曾经的爱称。和现在的图形网络游戏玩家一样,他们也烦恼于把时间消耗于挖坑、砍树、采矿,所以某些精于编程的高手就编制了一些可以自动执行的程序,来做打桩、劈石这样的练功行为,并在网上免费散发。记者本人也曾经在学校机房开了机器挂上程序然后做自己的事情,我至今怀念看到屏幕上一行行命令自动滚动时的快乐心情。“挖个坑?”(指挂一个机器人)也是我们在机房中相遇时最常用的问候语。直到我们离开学校,离开那个拥挤嘈杂的机房。那时尽管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天神(GM)警告我们:你们的所作所为,必将毁灭你们追寻快乐的这个世界。但所有文字MUD的玩家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方便游戏的行为”实际上已经破坏了游戏的平衡性,使得网络游戏的世界开始倾斜,拥有或善于利用“机器人”的玩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过没有或不善于使用机器人的玩家。网络游戏作为真实世界的简单虚拟,人物的本领依靠技能表现,成长则依靠经验值的变化体现。由于文字MUD的外挂功能主要集中在自动练功、迅速增长级别等方面,虽然从侧面影响了游戏的平衡性,但谁也没有对此提出太大异议。曾经有人在“修改器”的讨论中提到过外挂对游戏的危害,但由于修改器针对单人游戏,即使破坏游戏的平衡,也是影响游戏的拥有者本人,对他人的影响不大,与单机修改软件类似的早期外挂也是如此。何况当时的文字MUD不成气候,是一干小众自娱自乐的玩物,因此最终对外挂的声讨不了了之。
文字MUD的风云很快散去,当年在文字MUD中快意恩仇、笑傲江湖的一代,现在都已经马放南山、归隐山林。看着头发日渐稀少的求伯君、腰身渐渐发福的董晓阳,谁都以为“机器人”会像文字MUD一样,渐渐沉淀于历史的记忆中。即使知名游戏评论家白玉盘在上个世纪末曾满面通红地预测“网络游戏将成为新世纪游戏的救世主”时,与会的众人也是一笑置之,更不用说在众人眼中一闪而逝的外挂软件了。“狼来了”,这是一个游戏公司工作人员对白玉盘观点的笑谈。
当陈天桥凭借《传奇》在2002年掇取上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时,已经没有人记得当初自己曾经发出的轻蔑嘲笑。单机游戏制作公司、门户网站、地方电信部门……一窝蜂扑向这块“最后未被开垦的金矿”。图形网络游戏的兴起,很快就带着游戏外挂再度复兴。已经记不清第一款收费的外挂是什么,但借着网络游戏商业化的东风,外挂作为游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迅速成为个人从网络游戏大金矿中分一杯羹的手段。即使在厂商和舆论的多方打击之下,全民外挂运动如同风起云涌,浩浩荡荡在各个游戏中间蔓延开来。根据记者得到的不完全资料,目前在市面上流行的外挂主要有加速类、增强类、自动类、修改类、辅助类、黑客软件类等,已经远远超过文字MUD时代外挂单纯辅助练级的纵向作用,在网络交际、交易、战斗等横向方面的功能有突破性发展,同时也给游戏的平衡性带来了巨大灾难。
关于外挂作用的争论,已经不想再列举了,这是永远的斯芬克司之谜。外挂到底功过如何实在很难说清,尽管将它列入网络七宗罪,但是这罪过的成因却扑朔迷离。毋庸质疑,外挂的某些功能是针对游戏本身的弊端,比如著名的免蜡功能以及自动捡装备、穿人、自动放置装备、多点存盘等。当暴雪、雪乐山、EA等著名的国际游戏公司为了让玩家更便利、更开心地享受游戏而尽心竭力时,中国的网络游戏公司却在绞尽脑汁为了让玩家多耗时间在线,为了多赚点钱而设置种种不便。缺乏规则的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无法对这种行为作出什么有力的规范行为,外挂中的功能也算是对这种垄断下的肆无忌惮的一种反抗。
但是,目前外挂中更多的功能还是集中在网际对抗时对于使用者的便利,由于对抗的对象不是电脑对手,是同样追求乐趣的玩家。“破坏了游戏平衡性,破坏了网络秩序,侵犯了其他玩家的利益”,游戏公司控诉的这些罪名都成为不折不扣的事实,战斗中强行退出、锁定攻击对象、加速攻击等功能使得PKer在网络横行时更加无法无天。对于不会使用外挂、用不起收费外挂的那些玩家来说,他们追寻快乐的世界从此变成了血色。看着《传奇》玩家机器上不能再弹起的Shift键,谁能告诉我他们追寻到了什么?
图形网络游戏会走文字MUD的老路么?难说,但目前已经出现了太多值得所有人忧虑的问题。如果说文字MUD的沉沦是因为自身的局限,那么现在的问题则要归咎与厂商、玩家、管理部门和媒体等多个因素。厂商的贪婪、玩家的无法无天、管理部门的漠不关心、媒体的纵容,最终在外挂这个问题的交汇点上集中体现出来。当记者在玩家那里看到《仙镜传说RO》游戏的最新外挂时,几乎有一种恍然昨世的感觉。这款功能强大到极致的外挂,除了具有一般外挂所具有的自动战斗、捡物品、施放魔法等功能外,最令人咋舌的是它不需要游戏客户端,全文字界面,仅仅需要一个帐号和密码,并具有抗GM监督的功能。看着屏幕上滚动的一行行字迹,众多老玩家的第一反应是——
这不是我们从前玩的文字MUD么?
我们以为我们会成为未来的主人翁,却不知道我们也是自己的掘墓工。当外挂带着网络游戏的车轮走回到昨天的情景,谁也不敢肯定昨天“机器人”和文字MUD的下场会不会成为今天的未来。外挂会毁灭网络游戏么?
不会么?
会么?
不会么?
何必那么认真呢,我们不过是玩玩而已。
…… 寂静的冰河自己也是个sb 他在《传奇》中72级的帐号被人盗走了。
很好很强大,GM被盗号了 这文多少年前写的?传奇72级? 某天在网吧,笔者看到身边一个20来岁的玩家在捶着桌子大骂,他在《传奇》中72级的帐号被人盗走了。
还需要看下去? 估计玩到现在也没人能升到72级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