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羽 发表于 2007-10-12 21:14

[翻译] 日本动画“制作”和“製作”的区别

最近我在翻译一本尾泽直志写的,讲动画制作的书,里面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颇有意义,现将全部译文贴出





禁止转载





http://photo5.yupoo.com/20071012/205330_694060054.jpg


“制作”和“製作”有什么区别?

  不知在电视机前观看动画的普通观众是怎么想的,至少就我而言,我有一些对出版、游戏、电影、音乐界有所了解,但不是业界中人的朋友,他们、再加上动画学校的学生,都经常用一种非常在意的态度,向我问到这个问题。比如:“○○製作委员会”是什么?Ending名单里的“制作工作室○○”、“制作协力○○”、“製作○○○○”等等,有很多这类的名字,这些又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业余人士对这种区别不太明白,是可以理解的;但连刚进动画公司的新人也不懂,我就觉得,这实在是个问题,应该在这里说明一下了。

  极端地说,最简单的区别方式就是,“製作”是出钱的,而“制作”是领钱的。首先要明白这个概念。不过,在我所从事的动画行业,对这两个词的用法,和戏剧界或电视台的用法又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就是“给工作的人”和“工作的人”。英语是“Produce”和“Create”,也就是Producer(制片人)和Creater之间的关系;在这里,Creater就是动画的制作者。

  又有一点必须注意:美国和日本的制片人是不一样的。日本的制片人,有一多半都是雇来的,并不从事真正意义上“Produce”的工作,实际倒应划到“制作”的范畴里。

  像美国等地的制片人,都是自己出钱、自己集资,去找人做作品。在那种情况下,从企划开始,包括导演在内的工作人员都是他说了算的,如果他愿意的话,连导演都是可以开除的;也就是说,他不是依据公司的命令、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一部作品,并且为此负责。

  所谓“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就不是颁给导演,而是颁给这样一些人的。它不是表彰导演的才能,而是表彰想到要做出这样一部作品——也就是企划(Produce)它的人。当然,不只是出点子,你也得有把它实际做出来的行动力才行……

  在日本,有这种财力、权力、指导力和眼光的人非常少,又因为国情不同,就产生了“製作委员会”这种集体制片的形态。“製作委员会”是把美国那种个人的工作让大家来承担,这个“大家”就是各公司的联合体,或者看成各公司的负责人也行。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最主要的是,在钱的问题上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即使失败了,也不用个人承担责任;这是一种商业上的手段,但也实在是非常日本式的做法。

  在动画业界,这不是纯粹的金钱问题。对这部作品的权利的拥有,才是区分“製作”和“制作”的关键。不管是怎样的企划,如果赚不到钱,是不可能被做成作品(商品)的;既然作品是被作为商品来制作,那么,出钱的人自然就是这部作品的拥有者(也就是“製作”者)。理所当然地,拥有作品的人,也拥有对这部作品的各种各样的权利:制作周边的权利、改编游戏的权利、在广告和宣传中使用的权利、发行DVD的权利……等等等等。租下宾馆大堂、举办“製作发布会”,这当然是为了扩大宣传影响,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把它称作“权利贩卖会”,也许更为恰当。实际上,比如改编游戏的权利、在广告里使用的权利等等,这些都是明码标价的。

  诸位都在DVD封皮之类的地方看见过©这样的标记吧?业界管这叫“圈C”,是所谓标示权利的东西。比如©Tadashi Ozawa,就说明我拥有这个作品的著作权。通常在©后面都会跟上公司的名字,包括原作者在内,若是“製作委员会”形式,甚至会有三四个©一起出现的情况。

  而“制作”一方,则是实际做动画的公司,具体就是指那些负责动画制作的公司;严格来说,如果一部作品有漫画原作的话,从监督、作监、原画直到动画,在制作工作以外,是不能画这部作品里的角色的。关键就是,他们没有版权;即使动画角色经过了重新设计,动画的制作者在工作以外,也没有这个作品的任何权利。事实上,确实有公司连(工作以外的)随手涂鸦都加以禁止,而员工擅自画漫画或插画拿到漫展上去卖,更是绝对的违法行为。

  即使动画的人设是我做的,那也不是属于我的作品。很久以前有过一件事,手塚治虫的公司倒闭了,版权没有了,于是,作为原作者,他甚至不能画自己创造的角色;这件事非常出名。不过,对“製作”方来说,如果没有给它做动画的人,那自然也就做不出作品来了,有没有版权相对来说倒是次要的……。而更加微妙的是,如果“制作公司”自己原创了一个企划,就摇身一变成为拥有版权的“製作公司”了,在钱的出处、拥有权利的比例等问题上,力量对比又会发生变化。

  因此,对“制作公司”的老板来说,即使不能成为“製作公司”,大抵也还是希望自己公司拥有作品版权的。

[ 本帖最后由 玖羽 于 2007-10-12 21:33 编辑 ]

coolybyb 发表于 2007-10-12 21:15

学术帖MARK

impact 发表于 2007-10-12 21:26

LZ不说我都忘了日语里有\"制\"这个字。一直都是用\"製\"字
======================================================
せい‐さく【制作】
「せいさく」を大辞林でも検索する

[名]スル芸術作品などを作ること。「肖像画を―する」「番組の―スタッフ」
======================================================
せい‐さく【製作】
「せいさく」を大辞林でも検索する

[名]スル

1 道具や機械などを使って品物を作ること。「家具を―する」

2 映画・演劇・テレビ番組などを作ること。プロデュース。制作。「記録映画を―する」

3 詩文・美術作品などを作ること。制作。
======================================================
简单地说
制作=make
製作=produce

PS:LZ翻译的书的名字是什么啊?

[ 本帖最后由 impact 于 2007-10-12 21:28 编辑 ]

桂小太郎 发表于 2007-10-12 21:29

好东西,终于搞明白了。那么实际翻译中应用什么词替代呢?

高远遥一 发表于 2007-10-12 21:32

mark

alann 发表于 2007-10-12 21:33

製作=发行``?

'.' 发表于 2007-10-12 21:35

Macro 发表于 2007-10-12 21:46

之前也一直没搞明白

MARK先

リュウセイ 发表于 2007-10-12 21:57

于是想到了日语里“国”和“國”有啥区别?:cruel:

abcbuzhiming 发表于 2007-10-12 21:58

碧蓝怒火 发表于 2007-10-12 22:11

玄戍 发表于 2007-10-12 23:28

MARK
原来是这样的 囧

乌鸦的皇冠 发表于 2007-10-12 23:38

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区别

dberserkers 发表于 2007-10-12 23:46

LZ的文看到就收

asuka 发表于 2007-10-12 23:53

原帖由 impact 于 2007-10-12 21:26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简单地说
制作=make
製作=produce
make 和produce又有什么区别呢...

hein 发表于 2007-10-12 23:55

其实就是了解一下日本方面的一些特性

和我国的没有什么联系吧~~

[ 本帖最后由 hein 于 2007-10-13 11:32 编辑 ]

守侯永远 发表于 2007-10-13 00:38

原帖由 碧蓝怒火 于 2007-10-12 22:11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你从几年前穿越过来的?:awkward: 还你翻译呢,真好笑,这篇东西早在中青社引进的《图说动画规律》里就有了,连排版方式和插图都一模一样,我两年前买的书,现在旧书摊的盗版书都烂大街了,既然授权给中青出了中文版,怎么你又来 ...


不是吧。。。。。。。。还有这种事啊:awkward:

碧蓝怒火 发表于 2007-10-13 01:04

XXXG01H2 发表于 2007-10-13 05:05

原帖由 碧蓝怒火 于 2007-10-13 01:04 发表 http://bbs.stage1st.co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produced一般译作监制,差不多是“监工”督促进度,考察成品质量,换言之老板出钱,制作人拿了钱出力,监制负责保证制作人不乱花钱。
业内一般都是叫成“制片”的

路过的乌鸦 发表于 2007-10-13 07:04

1、有些人装13惯了,都当别人是SB
2、楼上的干嘛揭人老底,心里知道偷着乐就行,就是不能点醒对方,伤人面子多尴尬的一件事

玄戍 发表于 2007-10-13 07:14

很崇拜楼主当初重新打出来的《北欧神话ABC》,原来找实体书和电子书都找不到,不过幸好有楼主 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翻译] 日本动画“制作”和“製作”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