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现在看(不考虑它嬉皮士运动前夕的剧情背景)感觉可吐槽的地方很多
比如:1.自嗨赛高(诗歌、爱情。。。。。。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剧情思路像极S1最近常被口诛笔伐的文科生。2.快乐教育。(虽然没直接宣扬,但整个电影充满暗示)3.把学业和业余爱好对立起来,不知道英国越好的学校这种业余社团越多嘛。4.老师满嘴独立自由思考然后鼓励学生把课本上和自己讲的东西不符的内容都给遮起来或干脆撕了。最后那个学生自杀的情节表现得像个受不了戒断反应的瘾君子。 抛开时代背景吐槽的确是扯淡 矫枉必须过正。放到时代背景里就理解了。 从小吃喝不愁爹妈供着去上学又不用考虑毕业找工作的文科学生是这样的—— 来自 motorola moto g stylus 5G (2022), Android 13, 鹅球 v3.5.99 看死亡诗社可以拿浪潮当作参照,十五六岁的小孩没有足够多的人生经历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也没成熟到有一套比较好地解决冲突和问题的手段,在精神上又处在最脆弱的时间段,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被煽动,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之后自食其果 你都抛开时代背景看剧了,还想让坛友怎么说。 往好里想,这个故事至少不会比寻找什么百万富豪的遗产、上太空听歌和老夫妻去城里探望儿女的故事更加庸俗乏味了 不考虑背景和“抛开事实不谈”有什么区别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