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比较搞笑的就是,业界产能最高的其实是任天堂,然而没人说任天堂的模式是工业化
—— 来自 Xiaomi 2 ...
现在吹工业化和以前吹画面差不多,属于没什么好吹的 现在也就那些年货游戏实现了工业化。
工业化肯定是好的,如果能实现的话可以节省出必要的精力财力留给游戏别的方面。工业化“大作”体现出的同质化等缺点并不是工业化导致的,反而应该说恰恰是工业化拉高了这些游戏的下限让它们看起来至少没有那么糟糕。 pf67 发表于 2025-8-19 16:42
我觉得比较搞笑的就是,业界产能最高的其实是任天堂,然而没人说任天堂的模式是工业化
—— 来自 Xiaomi 2 ...
任天堂创意的名声很响,但如果仔细玩终究还是会有重复感。
塞尔达王国荒野,娃哈哈,神殿等重复度极高,罐头感严重。
马里奥3d大陆,其实后8关就是重复编排的,只是难度上升。
皮克敏2和4,尽管少数关卡让人印象比较深刻,但多数比较重复寡淡。
oyss 发表于 2025-8-19 13:35
最后发现你玩的游戏其实是虚幻引擎商店里卖的素材包.
比如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植被素材包……
举个例子,音效。国产游戏的音效设计,普遍差欧米和日本游戏一到两世代,而音效这玩意,几乎全部都是手工制作的。那你说这到底是工业还是手工
我理解的工业化应该是,不需要特别突出的特别精深的大佬,只要沿用一套方法论,可以轻易产出质量在及格线以上的产品。 王晶不量产70分流水喜剧,香港那时候的电影人能饿死一半。×
王晶水平有限,只能营销自己量产70分流水喜剧养活香港电影人。✓ 那你能理解“音乐工业”这个词吗? 游戏工业化=开发团队里随便哪个人跑路都不影响游戏继续开发。
所以育碧罐头就是游戏工业化,只是工业化≠好玩。 强调手工质感的都是后工业化的——在生产极大发展的前提下,提供一定标准以上的,差异化服务。
管理流程的规范化,资产生产的流程化/自动化/标准化。
内部分工明确,对外交接完善。
定一个标准,然后按这个标准定时定量高效的生产资产。
具体到游戏产业大部分属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就是 生产管线。
假设前期准备模型绑定什么的都一样,以前做个20个怪物全套动作,要求是请20个动画师手k,每个人负责一个,3周,来不及就摇人。
现在是5个人管一套动捕系统,再请2个演员,外包3个初级动画修动捕,1个主美/概念美术做动作设计,1个动画TA负责对接动捕资产进引擎,1周就完了。
其实也就是流水线分工,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交出什么东西、以及下一步交给谁。
千千千千鸟 发表于 2025-8-19 17:02
举个例子,音效。国产游戏的音效设计,普遍差欧米和日本游戏一到两世代,而音效这玩意,几乎全部都是手工 ...
配音也是,现在的配音就是牛鬼神蛇全都有,没个下限和稳定水平,全看配音导演调教的如何。 所谓游戏工业化就是某几个媒体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让你们在这讨论半天,和3A游戏,独立游戏这几个字如出一辙,就是媒体自己编出来的一个概念性词汇,并没有任何组织给出严格定义导致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解读 别整天3A了,不如多做创意小游戏爆款 能够摆脱因人成事,谁来都能搓个70分作品,来个大神带飞就90起步那就叫工业化
看国产电影对比好莱坞就很明显了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高工业化”不代表高质量,“低工业化”不代表低质量,本质是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差异,“高工业化”有利于压缩制作成本,适合提高制作产量罢了 本帖最后由 Fuero 于 2025-8-20 20:53 编辑
没必要纠结名词,工业化、管线等等这些概念,本质上是在尝试概括【产出效率提升的方法论】
即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产出更多可供玩家消费的内容(时长)。举个例子,某团队原本每个月只能交付5小时的游玩内容,但通过项目管理、资产复用、工具化、中台分包、组织架构调整等手段,月均产能达到了15个小时,这种时候会有人跳出来吹工业化提效成果。
质量高低则是下一个层面的事情。 游戏业就没有真工业化,只有大作坊小作坊手搓搓搓,太多系列游戏因为某个员工退了走了升了手感玩法剧情直接变了,商业引擎除了默认几个蹩脚控制器着色器外就没过整合什么东西,只有商店里别人搓出来的模板轮子以及一堆待优化高模素材 玩手游的爱吹这个 工业化就是预制菜,但预制菜不代表难吃,而且稳定输出,保证口感一样。 怪猎荒野的生态有没有手工感 pf67 发表于 2025-8-19 16:42
我觉得比较搞笑的就是,业界产能最高的其实是任天堂,然而没人说任天堂的模式是工业化
—— 来自 Xiaomi 2 ...
任天堂本家其实产能也很低,比如马车8到马车世界,奥德赛到蕉力全开都隔了很久。而且本家做出12switch和轮椅篮球的必然内部不是工业化 你得看谁说的这句话。如果是b站从业人员,那可能是工业化给予了他们入行机会,或者稳定的工作环境;如果是索尼boy,那可能是享受到了持续稳定且高质量的美术视听表现;如果是知乎爱好者,那可能是要开始吹原神了 工业化应该说的还是产业效能吧,游戏的工业化有两面性,坏处是罐头,好处是高效、稳定的产出。说白了,“工业化”就是系统化、标准化、可复用、规模化的开发模式。
假设我评价一个游戏,说是“这是成熟的工业化产物”这到底是表扬还是批评呢?是在表扬制作组的工作效率高?技术很专业?执行力强?完成度高?还是在说这个游戏缺乏个性,内容同质化?
在我看来和游戏产业最接近的是电影产业。大家公认好莱坞工业化成熟,但也从没见过有人夸/喷一个电影“工业化”吧,至少我没有印象了。
随便搜了一下“电影”“工业化”关键词,可以看到以下观点:
在目前动画CG特效工业化已经极度发达的好莱坞,究竟是什么促使诺兰一直坚持实景拍摄呢?
漫威影业的成功离不开好莱坞电影工业化高度成熟和底蕴深厚的漫画IP支撑
《流浪地球》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迈进一步
以上并不是对于电影好坏的评测,而是从业者、影评人在分析幕后制作,在做行业分析,产业评论。 chizuru 发表于 2025-8-20 22:33
任天堂本家其实产能也很低,比如马车8到马车世界,奥德赛到蕉力全开都隔了很久。而且本家做出12switch和 ...
12switch和轮椅篮球怎么看出有没有工业化的 意思就是产量上去成本下来呗
工业化不就是更大产量,更低价格 吹工业化主要是成熟的项目管理带来快速发售的续作或者DLC
最典型最值得参考的例子就是神海失落的遗产,离神海4只有15个月
哪个单机厂商能做到
至于网游手游长期更新就没什么好吹的了,重复生产同样的东西罢了 我也是没看懂,尤其是新兴游戏公司,吹这个工业化不就是吹引擎吗(比如虚幻5)。
标准,量产,迅速。要是育碧一年做个相同体量的三部80+评分的,我认同他这个技术工业化是成功的 galm2pixy 发表于 2025-8-20 23:41
意思就是产量上去成本下来呗
工业化不就是更大产量,更低价格
游戏内容又不是工业品能复制黏贴的,星空还算法生产星球呢,一点不好玩 无论本意是啥
现在都只是社区拉踩和营销话术的一环罢了,反正用这词的人又没有同一套量化标准
感觉就是噱头
INDIASH 发表于 2025-8-21 00:55
无论本意是啥
现在都只是社区拉踩和营销话术的一环罢了,反正用这词的人又没有同一套量化标准
感觉就是噱头 ...
以前是用来踩育碧的贬义词,现在是用来踩魂的褒义词 我觉得吧。
工业化还是更“实体”的倾向。
打个比方,拍电影,里面的道具,街景,工作人员,现在都可以很好的找到,这就是工业化的一种体现。
在没有工业化以前,可能还要到处去找哪里的景物合适,道具要现做。
现在有影视基地,很多东西就可以直接用了。
游戏也是一样的,以前你要做动捕,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要配乐,说不定还要找国外的。
现在市场大了,做游戏的也可以直接找做专业动捕的工作室对接,配乐也有专门的制作。
市场大了,很多制作都可以成立独立的工作室了。
游戏或者电影之类的项目,不再需要自己做一切,这种才是所谓的工业化吧。 本帖最后由 acg_s1 于 2025-8-21 13:08 编辑
最近看到有人用这个词还是梁其伟的采访,在他的表述里游戏制作的工业化程度就是游戏画面调节的影视化程度,也就是欧美顶流游戏制作室技术积累的表现,其实这更像是一种口口相传随人员流动传播的手工技艺,反而像UE5这样流行的标准化的开发套件才是工业化的基础 堆料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