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光圈、快门,三要素里面哪个和画幅有关系?
还有拿手机F1.4开火的。
同样ISO800,手机F1.4曝光1/10秒能拍清楚,你用大画幅的F4手持0.8秒就是糊的。再打滚还是糊的。
镜头等效 28,光圈 F4…… Hanzong 发表于 2025-3-21 09:39
好好再回复一个,都用柯达e100胶片,iso固定100、光圈f8、1/100,135的胶片、6x7的胶片和8x10的胶片是否 ...
信噪比都不一样,曝光一样能说明什么呢?同样的胶片成分,同样的光圈快门构图,135跟8x10拍出来洗成同样大的照片,那噪点差的远了去了。等效光圈为的是信噪比,用大画幅拍摄的好处是信噪比,用大光圈的好处也是信噪比。
如果你活在一个不存在噪声的世界,那用大画幅拍摄就是毫无意义。甚至长焦镜头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如直接裁切就完事了,800mmF5.6大炮不如50mmF1.8好用,哈勃也不如你拿张纸戳个眼。 本帖最后由 糖皮质激素 于 2025-3-21 11:31 编辑
Hanzong 发表于 2025-3-21 09:12
能说出这个话也是神人了
感觉这个话说出来确实没啥必要讨论了
怎么还在嘴硬啊,等效光圈和曝光没有任何关系,同制程下的cmos,全画幅iso800噪点水平和m43的iso 200几乎一致,也就是说m43为了获得相同的光信号,光圈要更大,换句话说,m43的f1.4和全画幅f2.8系统进光量或者说总光信号是一致的,而对于数码相机来说cmos获得的光子数量就是画质,如果还理解不了,那你真是不看不学我不听了,如楼上所说呢发给你也不是为了说服你,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被你误导 本帖最后由 Hanzong 于 2025-3-21 11:49 编辑
糖皮质激素 发表于 2025-3-21 11:29
怎么还在嘴硬啊,等效光圈和曝光没有任何关系,同制程下的cmos,全画幅iso800噪点水平和m43的iso 200几乎 ...
看楼上
同样ISO800,手机F1.4曝光1/10秒能拍清楚,你用大画幅的F4手持0.8秒就是糊的。再打滚还是糊的
懂了吗?
你打这么大一串信噪比和曝光有什么关系?
—— 来自 S1Fun
举个极端的例子,
一英寸 F1.4 1/100 iso100的场景
按你的说法8x10这时候应该是 F28 1/100 iso100
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场景曝光一样吗?你动动脑子8x10欠不欠曝? 我真傻,真的,我本以为只有M43系统的讨论帖里会有人撕等效光圈的…… 不会有人只用过一个画幅系统吧
—— 来自 Xiaomi 2211133C, Android 15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Hanzong 发表于 2025-3-21 11:32
看楼上
同样ISO800,手机F1.4曝光1/10秒能拍清楚,你用大画幅的F4手持0.8秒就是糊的。再打滚还是糊的
因为就没必要同样iso去比,只要同样快门就行了。
别扯上防抖这些额外因素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糖皮质激素 发表于 2025-3-21 11:29
怎么还在嘴硬啊,等效光圈和曝光没有任何关系,同制程下的cmos,全画幅iso800噪点水平和m43的iso 200几乎 ...
请问哦,一台全画幅数码像机,ISO光圈快门都不变,先全画幅模式拍一张照片,再调成DX画幅模式拍一张,两张你所谓的画质一样吗? natt 发表于 2025-3-21 09:53
我也特别奇怪,就因为限定700g左右,限制死了光圈嘛?就不能给个2.0嘛啊啊啊 ...
4433讲道理也没有以前那些中画幅那么大, 连个2.8都不给我感觉还是商法留升级空间了, 包括防抖也一样 catxing 发表于 2025-3-21 14:41
请问哦,一台全画幅数码像机,ISO光圈快门都不变,先全画幅模式拍一张照片,再调成DX画幅模式拍一张,两 ...
像素少了一半,画质当然不一样,不然人家花大价钱买长焦大炮为了什么? 本帖最后由 dvd6 于 2025-3-22 09:53 编辑
这些人是觉得拍到会亮的就都一样是吗?整天死背曝光公式,不好好讨论在那扣鹅
只是为了保持曝光一致,为什么要规定iso不能变?等效光圈本来就是光圈小的可以用高iso去补偿。
比较高感性能的时候,却又扯上防抖和手机多帧合成,觉得快门可以随意降低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dvd6 发表于 2025-3-22 09:51
这些人是觉得拍到会亮的就都一样是吗?整天死背曝光公式,不好好讨论在那扣鹅
只是为了保持曝光一致,为什 ...
他们是故意不讨论啊,用曝光胶片嘴硬起码是5年前贴吧m43拥趸的话术(然而现在贴吧m43爱好者大多都已经双修不嘴硬了,令人感叹),m43 iso200 f1.4拍出来的画面噪点跟全画幅iso800 f2.8就是一样的,这个参数下两个系统的视角虚化还一样,这么美妙的等效经验公式非要不承认;
话说回来,等效公式本质还是建立在同一代技术的cmos上,松下的2500w像素传感器引入了DGO,至少在低感下噪点表现比主流apsc甚至部分全画幅要好,但是由于g92和gh7不符合m43众的美学需求,没见到几个m43用户吹这俩的 今天看了下胡子哥的评测,感觉也没那么不堪,等二手15000的时候搞一台玩玩 等一个等效40-50mm+f/2的改良版本 你不会没有吧 发表于 2025-3-22 14:09
等一个等效40-50mm+f/2的改良版本
那个估计是两年后的版本了 没想到M43年代就已经讨论完的事情现在还能拿出来反复拉扯的 natt 发表于 2025-3-22 14:14
那个估计是两年后的版本了
两年是不是太乐观,x100出到5代才改镜头设计,规格还没变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等效虚化不等效进光量
裁剪没有改变透视
这画像太 dvd6 发表于 2025-3-24 14:09
两年是不是太乐观,x100出到5代才改镜头设计,规格还没变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
也是...Fuji本来就是一小厂商,做所谓的小而美忽悠人。产品研发力和销售水准也就那样了。
能持续更新就很不错了
— from Xiaomi M2012K11AG, Android 13 of S1 Next Goose v2.1.2 都在偷换概念,跨系统你到底在比什么?
快门能不能也帮忙等效下,4433的1/50换算到1寸底是多少啊
像素不变,小底必然高像素密度,衍射极限和信噪比必然劣化
回到这机器,RX1当年卖2W多,中画幅3万多算是良心了,但我对富士的镜头、防抖和系统集成能力没信心。 不用对防抖没信心,因为压根没有防抖 中画幅这价挺好的
问题就是易用性差不少,这点真不如手机了
而且这只是个开始,你真的用得上吗? Jet.Black 发表于 2025-3-20 23:53
先拍完再裁多好,裁成3:4的不会竖着拍么,搞这么多纯凑数的吧。
这个应该是模拟那堆645旁轴快拍的原生竖幅 mimighost 发表于 2025-3-21 06:22
网红中画幅就是一个伪需求,发朋友圈鬼才看得出来你是中画幅
富士那个压缩算法100m一张的raw
这个东西的实际用途应该是替换掉胶片中画幅快拍,不过中画幅快拍的售价又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非135画幅机器的帖子里第四楼就能提到等效光圈是什么摄影圈的通关竞速吗 糖皮质激素 发表于 2025-3-21 11:29
怎么还在嘴硬啊,等效光圈和曝光没有任何关系,同制程下的cmos,全画幅iso800噪点水平和m43的iso 200几乎 ...
那你说“总光信号”不就得了,或者说”总光信号累积速度“。但是不要和”光圈“这个名词联系起来呗。这个名词有它的的定义,和你想要表达的概念不同。这么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
就我看下来,讨论的双方根本在鸡同鸭讲,一边用的是光圈原始定义,一边说的是”总光信号累积速度“,当然各自都觉得自己有理 还可以,美丑看个人。
最近器材党了…https://p.sda1.dev/23/6094da38d5cd29da65478cd4126d3122/image.jpg
—— 来自 鹅球 v3.3.96 借楼问一下,如果现在玩数码中画幅,便宜的玩法是什么,倒腾哈苏的上古h几d还是说买gfx50? 别里科夫 发表于 2025-4-19 20:20
借楼问一下,如果现在玩数码中画幅,便宜的玩法是什么,倒腾哈苏的上古h几d还是说买gfx50? ...
x1d体验挺一般的,富士相对还行。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玩转接那还是富士,因为哈苏镜间快门的问题,转接的话只能用电子快门,读取速度感人。
—— 来自 鹅球 v3.3.96 笨蛋,我知道的 发表于 2025-4-19 22:27
x1d体验挺一般的,富士相对还行。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玩转接那还是富士,因为哈苏镜间快门的问题,转接的话 ...
那还是看看富士吧,想想老哥指点了 日霜衣 发表于 2025-4-19 07:27
还可以,美丑看个人。
最近器材党了…
好长好长好长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