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幻想水浒传1+2重制 帮忙猜一款PC游戏
游戏大概的时间范围是 1998 - 2002我能记得的游戏类型是RPG, 大概玩法就是满世界找同伴,也是有108位。(我猜是幻想水浒传,但看了战斗画面明显不是)
是PC平台,而且不支持全屏只能窗口化玩。
不知道就这些线索,是否有人可以帮忙猜一下,谢谢
幻想水浒传1 pc版不能全屏只能窗口 我就记得以前有一款战棋风格的水浒,好像是叫水浒传之梁山好汉。 本帖最后由 放大镜 于 2025-3-8 01:37 编辑
我也觉得是幻水1
部分早期windows游戏没有自己的UI,不管你干啥都是新建一个win窗口,包括战斗中的道具/技能菜单等,幻水1就是其中之一。
整个界面跟原版都不是一个画风,记错是完全有可能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x411F76j
感谢楼上的回复,这样看来是幻水1的可能性变大了。。
回想在2000年左右,个人家里能拥有一台PC已经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了。
我是跑去我表哥家里看他玩的,印象之所以还比较深刻是因为相比FC的画面,PC的画面实在是太好了。
另外让我觉得是幻想水浒传的原因是,当时边玩边查的攻略,攻略里面是把要收集的人物按各种 天*星,地*星来称呼的。
时间有点过于久远了,现在看b站上这个画面,跟我记忆中的画面已经完全对不起来了。
根据补充的 “天星/地星”角色命名方式 和 与FC画面对比的强烈印象,结合时间范围,答案需要重新修正——很可能是 《幻想水浒传》初代或二代通过模拟器或非官方移植在PC上运行,但存在以下可能性分析:
核心矛盾点与可能性解释
“天罡地煞星”设定
该命名体系是《幻想水浒传》系列的标志性设计(如“天魁星”“天机星”对应108角色),其他游戏极少直接套用。若攻略中明确使用这一术语,基本锁定与该系列相关。
“PC平台”与“战斗画面不符”的冲突
模拟器可能性:2000年左右,PS1模拟器(如VGS、ePSXe)已能在PC上运行,许多人通过模拟器玩主机游戏。你表哥可能用模拟器运行了《幻想水浒传1/2》(PS1平台,1995/1998年),导致你误认为这是PC原生游戏。
非官方移植:部分中文代理商曾将主机游戏移植到PC,但会修改UI或画面(如《最终幻想7》的民间中文PC版)。若战斗画面被改动(如分辨率缩放),可能与你后来看到的原版不同。
“窗口化运行”的合理性
早期PC模拟器或非官方移植版常默认窗口化运行(受限于性能或适配问题),与你的记忆吻合。
其他可能性极低的候选
《水浒传:聚义篇》(2001)
台湾产水浒题材RPG,但角色数量不足108人,且无星宿命名体系。
战斗为回合制,画风接近《金庸群侠传》。
《封神榜》相关游戏
如《封神榜之英雄无敌》(2002),但角色定位为神将而非星宿,战斗为策略战棋。
《天外剑圣录》(1999)
汉堂出品,含星宿元素但角色数量极少,画风偏写实。
验证建议
回顾《幻想水浒传》系列实际画面
初代(PS1)战斗场景为 横版队列回合制(角色分列两侧轮流行动),二代(PS1)类似但加入合体技。若你记忆中战斗是 斜45度视角战棋,则可能混淆了其他游戏(如《炎龙骑士团》),但星宿命名体系无法匹配。
排查PC移植信息
《幻想水浒传2》曾有非官方中文PC版(通过PS移植),可能因画面拉伸导致与你后来看到的原版差异较大。
询问表哥具体细节
确认他是否使用过PS模拟器或非官方移植游戏,以及是否通过攻略书确认过“108星宿”的收集目标。
结论
最大可能性:你看到的是 《幻想水浒传2》(1998年,PS1平台)通过模拟器在PC上运行,因模拟器窗口化、画面缩放或汉化补丁导致战斗场景与原版体验存在差异,进而让你误判其非《幻想水浒传》。
次要可能性:某款冷门中文RPG直接模仿了该系列的星宿设定(如《天河传说》),但无确切作品匹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