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外在动画电影技术方面差距不大
https://www.ithome.com/0/832/982.htm当谈及今年年初《哪吒 2》爆火时,于洲表示,当前中外在动画电影技术方面差距不大,去年全球十大卖座电影中有三部是动画电影,今年国内动画电影也迎来良好开端。“相信未来动画电影市场会达到千亿规模。”
哪吒2爆火后,很多人对国内动画充满了愿景,个人感觉动画制作水平近年来确有很大提高。但与动画相比,国产漫画好像一直不温不火,好像技术方面与美漫、日漫相距甚远,不知是何道理?
追光来说这话那就只能说得找个靠谱不脑抽的编剧了 白蛇和新神榜都被追光玩烂了 追光说这话没啥问题的 国产漫画没根基啊,美漫日漫都是纸媒时代发展过来的大众商业创作体裁,国内直接跳过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了,同生态位的也就网文和短视频勉强算吧 技术从来不是差距
—— 来自 S1Fun 漫画没有跟上时代转型,又被腾讯和快看的工厂模式玩死了。其实我觉得没必要纠结,同样内容库国内网文多得是。不知道哪个评价日本漫画把能想到的类型都用光了,同样的话可以放网文上。 差距很久之前就已经是导演而不是技术 国内真正缺的是有能力的编剧和故事板/分镜。不过按国内编剧待遇也就比场务好点的现状短时间没法解决。 内容是内容,怎么拍是怎么拍,日本那边好原著垃圾改编、垃圾原著好改编的例子都有。
没有专供于不同形式作品的人才还是不行
有了也只是提高良品率
—— 来自 S1Fun 根据我的观察,美漫一次更新20页左右,到了国漫就变成15页还算多的。一格漫画的内容密度同样差距巨大,比如都是画人物,国漫就只有人物,很少有背景,美漫就栩栩如生、细节致入微多了,还是彩色的,感觉若放在国内工作量大多了,素材库不行吧。 电影和电视台的一样吗?每季日本的倒是常见中国工作室的 电影肯定帧数尺寸都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御坂MKII 于 2025-2-23 17:55 编辑
现在和国外漫画对位一点儿就是网文了,国产漫画现在纯纯生态都建立不起来 不懂就问现在力量上能打时光代理人的有几个 本帖最后由 朋友费小号 于 2025-2-23 18:23 编辑
国产漫画死于当时纸媒被网上平台冲击,转化过快,无法适应,以及当时某几本知名杂志编辑社的低能操作把自己基本盘毁完了,说的就是知音漫客和漫友旗下好几本杂志
其实当时纸媒时段到现在还活跃的漫画家们的作品质量还是可以的,但是宣传推量没有资源,推不出去加上收入不行,还在坚持的不多了
还有啊,你说的美漫更新一次20页,那基本都是月刊!国内当时莫名其妙的卷全彩,要求的是周刊!导致现在国内黑白漫画基本没人看,所以也没人画了。一周全彩15-20P,我想着都头大。
而且当时卷全彩一周15-20P,很多漫画的上色粗糙的不行,根本不如以前继续黑白好看。现在继续全彩属于是惯性了,毕竟市场消费者这么多年全彩都看过来了,已经基本没有黑白漫画市场了。
风口过了,漫画起不来了 2D跟日本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吧 本帖最后由 banjamine 于 2025-2-23 18:42 编辑
关于网文个人感觉是这样的,写得再好本身被严肃文学看不起,而其受众一旦接触视觉小说粘性也就存疑了,这就很蛋痛。 本帖最后由 azbhg1 于 2025-2-23 18:50 编辑
纸媒时代被知音漫客劣币驱逐良币把市场搅烂的同时也限制了受众扩张
移动网络时代直接被各大平台干成了网文附属品网文作品的基数实在是太大了,一网下去,捞出来几个面相过得去的容易的多。
日本当年就是靠手冢治虫时代开始漫画疯狂扩充市场和受众,才能一片生机勃勃,整体市场份额和受众都远超轻小说,因此没在网文井喷时代直接被厕纸干趴。
不过现在也有这个趋势了,一堆没连载机会的新人或者被频繁腰斩的老人都被拉去画厕纸改了
@重工组长于彦舒:
其实很多人一直在谈“漫画的表现力”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漫画的这个表现力,是体现在什么媒体上?
是纸
漫画是一种能把【纸媒】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形式。
但是你把漫画放到一台能播放视频,能发声,甚至还能触控的设备上,能不能看——完全可以,但是无法把这台设备的功能顶满。
这就不匹配
所以就像说“相声要回归剧场”一样,漫画还是要出书。
一个道理。国漫已经错过纸媒时代了。 以全球视角看,漫画能蓬勃发展才是特殊情况,等下一波机会。 forestlimit 发表于 2025-2-23 19:40
一个道理。国漫已经错过纸媒时代了。
说到纸媒,别说全彩印刷漫画了,就是TCG卡牌简中也是劣化版吧 我觉得2d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都是要在电影电视特效还很粗劣的时代才是发展的黄金期,过了那个时代没发展起来就要被太类似生态位的东西揍得找不到北。不管是从更新量上,视觉刺激上,还是别的什么 alitonz 发表于 2025-2-23 19:50
以全球视角看,漫画能蓬勃发展才是特殊情况,等下一波机会。
以全球视角看,汉字这种书画同源的文字系统只此一家,但洋洋自得不思进取,小心被别人超越。西方虽是表音文字但把漫画这种绘画属性点满了。 我画纸媒漫画的,当年人气还行,去年前工作室爆瓜(就是A字头那玩意),和别的作者对账才知道,大概2017年那附近我们的连载有个动画化机会,被工作室编辑给搅黄了,因为怕我们火了不好控制,理由还是“作者画的太好了,太在意画面了,不乐意被动画化”。
就这能发展到现在这样已经很奇迹了…… 伞少女那个导演就说了,国内动画真正短板是编剧。技术上早就是一流了,甚至金将军那技术都不差的。 技术这个词不好定义啊,影视效果基本都是靠艺术细胞的,这算技术吗,算的话我觉得平均水平是差距不大,历史最佳差距很大 razielzyc 发表于 2025-2-23 20:38
伞少女那个导演就说了,国内动画真正短板是编剧。技术上早就是一流了,甚至金将军那技术都不差的。 ...
哈哈,伞少女这个片的B制作公司问题还是挺大的。首先这片的2D在业界就不是一流的水准。稍微对比以下就能看出来差距。作画部门不熟,但摄影部门基本就是草台班子,有大量的镜头都是让公司新人从0探索该怎么做。然后这片编剧好像是公司老板搞的,搞完之后对自己的大作还特满意。从外边请编剧过来改本子,编剧那边提的修改意见好多还不听。对谁都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给他抄去了。摄影的主管都没看过剧本。现场管理更是灾难,在提交正片前三个月,staff可以说是睁开眼睛就是上班,闭上眼睛就是睡觉。制片主任觉得自己吊的不行,整个公司应该围着她转。 漫画上色这件事主要还是起步太晚了导致的,很大程度上日本漫画当时考虑成本技术工期只能做好黑白漫画,当00年代大部分杂志连文字都可以不用黑白的时代这一点就不成立了 庸necro 发表于 2025-2-23 19:57
我觉得2d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都是要在电影电视特效还很粗劣的时代才是发展的黄金期,过了那个时代没发展起 ...
漫画可以一个人搞定所有,其他都必须大量人才团队合作,这才是关键区别。
你不见得随便想创作啥都要拉一帮人组团队吧。 只谈技术的话,技术...动画有很多外包工作可以接,国内电视台也有国产动画保护机制,都可以积累技术。
漫画可没有这种机会。 昨天看了下哪吒1,当年不觉得,这几天看了2回去看1,有对比是真的有伤害,肉眼可见的贫穷和粗糙,唯一保持水准的是编剧和表演设计,2很好1也很好
具体到3d,技术还会继续飞涨,会给有表达能力设计能力的人更多机会的,我很有信心 差距不大难度才大,市场已经被占了,你有没啥明显差距,别人凭啥来看.
得拉开差距才行. 依然荏苒 发表于 2025-2-23 16:59
国内真正缺的是有能力的编剧和故事板/分镜。不过按国内编剧待遇也就比场务好点的现状短时间没法解决。 ...
得看是哪个位置的编剧,
国内编剧到处都在说各种拿别人的剧本自己用,
各种奇怪的错误台词也像在印证这一点,
那么真正写的那位的确就没什么地位;
而另一方面随便乱改别人作品、有些甚至能改到和原作除了名字毫无关系的要说编剧待遇不行他们那能那么自把自为
—— 来自 鹅球 v3.3.96-alpha acejoe 发表于 2025-2-23 22:33
漫画可以一个人搞定所有,其他都必须大量人才团队合作,这才是关键区别。
你不见得随便想创作啥都要拉一 ...
我说的又不是漫画和动画的差别,说的是漫画和动画相较其他媒体的优点,就是在跟少的投入下做出幻想场景的成本更低。在真人特效和3d特效发展起来之后再想发展2d动画漫画,最大的优势就已经消失了 Qing_Qi_2.0 发表于 2025-2-23 21:51
哈哈,伞少女这个片的B制作公司问题还是挺大的。首先这片的2D在业界就不是一流的水准。稍微对比以下就能 ...
那实在太sb咯。摄影上能感觉到青涩但尽力 国内很多东西就是以前没条件发展,现在有条件了直接就迈入后商业时代了,很多产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不管你愿不愿意就已经和钱绑定了,甚至目的就是为了圈钱,质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最明显的就是游戏了,氪金游戏没几年就干到世界顶尖了,但是好游戏就很少。
没有经过用爱发电的阶段就没有质上面的积累,在利益驱动下最后只会变成流水线产垃圾,国外现在这些个东西也是越做垃圾,甚至还不如我们,但人家多少还有点老本可以吃吃。 banjamine 发表于 2025-2-23 17:22
根据我的观察,美漫一次更新20页左右,到了国漫就变成15页还算多的。一格漫画的内容密度同样差距巨大,比如 ...
你不看更新周期的吗,美漫这种一个月都不一定更一次,国漫普遍一周双更 gnihton314 发表于 2025-2-24 11:37
你不看更新周期的吗,美漫这种一个月都不一定更一次,国漫普遍一周双更 ...
国漫更新这么多,你看的很爽吧?多看看美漫吧,找找差距。 banjamine 发表于 2025-2-24 12:21
国漫更新这么多,你看的很爽吧?多看看美漫吧,找找差距。
我的意思就是画面质量的差异是读者对更新频率要求导致的。国漫自然可以画面画的很精致,但目前市场环境不允许。现在大多国漫读者就是抱着读网文的态度去看,巴不得作者日更,那么作者也只能拿出这种画面来了。 ArcadiaMartyr 发表于 2025-2-23 16:55
技术从来不是差距
—— 来自 S1Fun
不是差距还行,技术的差距就是这二十年来一点点追上来的 国内外包都成了日本业界中流砥柱了吧,技术从来就不是问题
感觉之后发展最重要的障碍可能是内容限制。
— from S1 Next Goose v3.3.9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