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02:21

本帖最后由 Wondering 于 2025-2-21 03:00 编辑

话说楼上那人的观点不就是很标准的学术虚无主义思维,基本相当于学术研究和纠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研究都是走在正确道路上所有观点都应该正确,既然所有研究都正确那反而会陷入一种虚无主义的圈套中,我想凡是学过马恩主义的都应该反对这种观念吧

和西方喜欢宣传的“言论自由”好像如出一辙,既然每个人都有自由的释经权,甚至可以在完全无视原作/自然规律/社会准则下有完全不同的解读,那反对你的观点自然可以被视为一种解读,这样反而矛盾了,而民科/伪科学/阴谋论大行其道也有那味道,毕竟对于自然现象的歪曲解读就是所谓的伪科学,如果你认为纯粹到可以完全忽视原作底层根基的自由释经权应该存在,那就应该认为伪科学也应该存在并且对科学界发展有益。

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02:21

本帖最后由 Wondering 于 2025-2-21 02:23 编辑

风怒编辑

BRAVADO 发表于 2025-2-21 02:33

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02:21
话说楼上那人的观点不就是很标准的学术虚无主义思维,基本相当于学术研究和纠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研究 ...

艺术(游戏当然不是艺术,但在上述讨论中做近似的处理没什么问题)和科学是两码事。

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02:43

本帖最后由 Wondering 于 2025-2-21 02:50 编辑

大概地平论支持者也是这么想的吧,有点意思,毕竟真正的地平论支持者也能找到成百上千稀奇古怪言之凿凿的地平论佐证

一见大吉 发表于 2025-2-21 03:18

唯心主义不就这样,先射箭后画靶。
索隐红学和胡适红学早就干过的事,借着“考证”名义输出自己的观点建立自己的权威。

Whalouse 发表于 2025-2-21 06:02

明明只是想看育碧笑话结果没想到看到了更好笑的东西

JoelBirch 发表于 2025-2-21 08:11

楼上辩得如此激烈的问题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件事罢了:现在很多所谓做二次解读的人或者二创者,无论是为了流量还是真的自视甚高,都会刻意模糊和隐藏「二创」「同人」「个人解读」这样的标签来获取更大的收益(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社区声望),这应该是目前互联网环境下的必然,稍微有点操守和脸皮的大概都会加个本作品系二创 / 个人解读,与原作无关的声明

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10:45

本帖最后由 Wondering 于 2025-2-21 10:55 编辑

归根结底这种思维还是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毕竟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了事物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直接否认了事物的斗争性是不科学不妥当的。而不能正确对待错误也是虚无主义的一环,直接挑战了辩证唯物主义,毕竟不同于真正的二创,毫无疑问对“原作”的根底或设定解析是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的,哈姆雷特并不能成为喜剧,雷雨也不能解释为爱情偶像剧

BRAVADO 发表于 2025-2-21 15:49

Wondering 发表于 2025-2-21 10:45
归根结底这种思维还是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毕竟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了事物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直接 ...

《哈姆雷特》当然可以成为喜剧,1810年的《荒唐的哈姆雷特》(Hamlet Travestie)不就是?

Lacsiess 发表于 2025-2-21 15:58

zzy516232108 发表于 2025-2-19 09:42
所以现在弥助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记得之前说好像研究弥助的那个洋人老哥自己编**自己引用自己? ...

确实有这个人,但是历史上纯纯路边一条,没有任何事迹流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独立游戏《弥助模拟器》将与《刺客信条影》同日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