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很烂的话,对游戏的内涵的理解会不会严重缩水?
特别是一些以剧情,内涵著称的游戏。 朦胧感反而会让内涵提升。。。。 原帖由 鱼肠剑 于 2006-10-1 07:56 发表不懂日文可以让sb3这种sb游戏都变成内涵神作
sb3是什么? 可以专注游戏性而玩得更有内涵 原帖由 星空寂 于 2006-10-1 08:50 发表
sb3是什么?
Sexyビーチ3 不懂日文你会觉得都是神作,都是超内涵的
等你看懂了就会觉得怎么都是琼瑶剧情 日文很烂的话会,完全不会的话就没关系了。。。 玩动作向游戏好了 Sexyビーチ3
ILLUSION的米少女格斗啊.....
文字量又能有多大......
这不懂日文应该也分得清是渣是神吧......:awkward: 原帖由 蓝色的风之精灵 于 2006-10-1 09:39 发表
不懂日文你会觉得都是神作,都是超内涵的
等你看懂了就会觉得怎么都是琼瑶剧情
为什么我不懂日文
很多都觉得看不懂真渣
到处是渣…………>:o 原帖由 lastlust 于 2006-10-1 06:37 发表
特别是一些以剧情,内涵著称的游戏。
不懂日文的话……确实会影响你理解一些真正有内涵的游戏的。
但也确实会让一些本来很没内涵的游戏看起来好像还有那么点点内涵 原帖由 蓝色的风之精灵 于 2006-10-1 09:39 发表
不懂日文你会觉得都是神作,都是超内涵的
等你看懂了就会觉得怎么都是琼瑶剧情
小时侯玩勇者斗恶龙4,一边看攻略.一边YY电视机上的那几团相素.......最后还热泪盈框:sweat:
等会日文了才知道,那对话和剧情有多废了-_-b RPG大作的话
都找得到英文版
缺点就是声优这个问题 英文也一样
以前觉得Britney的歌歌词都很棒
现在回过头一看比我厌恶的华语歌还白痴 原帖由 牙晓 于 2006-10-1 16:52 发表
RPG大作的话
都找得到英文版
缺点就是声优这个问题
也许大部分英文声优不如日版好,但一些SF背景的东东我觉得英文发音比一大堆外来语的日语要感觉好。
配音的话,下面此人便不输保志
Biography for
Joshua Seth
Attended NYU film school. Travels around the country as a Comedy Magician.
Has a pet Pug named Pugums
September 2004 - Attended the Armaggeddon Pulp Culture Expo Convention in Wellington, New Zealand as a special anime guest
Is the second voice actor to voice chaos in the Xenosaga video game series. Derek Stephen Prince was the first voice actor to voice chaos 我的日文水平就是能看懂RPG菜单和一些简单提示,觉得刚刚好,极有助于内涵的理解 内涵的理解会困难
不过剧情的理解却不是很难
因为日本的游戏追求的是超越语言,文化的障碍
即便看不懂也能找到感觉 原帖由 苍龙灭牙 于 2006-10-1 19:18 发表
因为日本的游戏追求的是超越语言,文化的障碍
即便看不懂也能找到感觉
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http://61.153.181.151/sonicchat/images/mood/mood81.gif
[ 本帖最后由 xisailuo 于 2006-10-1 19:29 编辑 ] 太懂日文的话装B很累
还是不懂的好 不懂日文还能玩懂,才叫有内涵的游戏 日文游戏本没没那么内涵,看不懂YY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内涵 原帖由 苍龙灭牙 于 2006-10-1 19:18 发表
内涵的理解会困难
不过剧情的理解却不是很难
因为日本的游戏追求的是超越语言,文化的障碍
即便看不懂也能找到感觉
:awkward: 自从一批小孩逃避着家长和社会的指责,逃避着和其他同学关系日益疏远的现状,
以“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独特的优点,自己在干的事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为解释
他们便找到了这个词语。
可以去统计一下,在其他所有成人所写的文艺史哲书里,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又能有多少? 原帖由 永远的访客 于 2006-10-1 20:45 发表
自从一批小孩逃避着家长和社会的指责,逃避着和其他同学关系日益疏远的现状,
以“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独特的优点,自己在干的事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为解释
他们便找到了这个词语。
可以去统计一下,在其他所有成人所写的文艺史哲书里,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又能有多少?
:vampire: 访客兄说得太好了 除了基本的提示之外基本看不懂
平时都是自己YY+KUSO剧情的
懒得去在意原作的剧情
有时间的时候是稍微去看看剧情小说 原帖由 苍龙灭牙 于 2006-10-1 19:18 发表
追求超越语言,文化的障碍
即便看不懂也能找到感觉
客观上来说这是属于未来的发明.......
主观上嘛.....差不多就是自己结合视频及音频反射的YY感受.............:awkward: 原帖由 银河勇音 于 2006-10-1 21:37 发表
客观上来说这是属于未来的发明.......
主观上嘛.....差不多就是自己结合视频及音频反射的YY感受.............:awkward:
自己结合视频及音频反射的心理暗示。催眠:smoke:
抛开年龄因素:
不懂日文的时候,挑选游戏的顺序是厂商--评分--系统半懂不懂的时候,挑选游戏的顺序是CV--画师--音乐
基本看懂的时候,挑选游戏的顺序是评价--剧本--容量
好像找不到什么关联:sweat: 汗,随便说句话也会被无内容的批
还是沉默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