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攻击是谁发明的?
在游戏中蓄力攻击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现实中不可能把力气蓄起来然后越变越大的,仔细一想好奇怪的设定,比较像是机器人之类的延伸设定我从比较能理解的角度来想,没练过的普通人,使用最大力气时需要时间来调动每一块肌肉,但似乎常驻擂台上的格斗家或拳击手并不需要这样,经过专业的发力训练能让每一击即是常态全力,总不可能说抓到对手一个眩晕破绽,然后拳手开始在原地蓄力……
会是洛克人吗? 蓄力攻击其实是类似上紧发条、拉紧弓弦等机械结构吧,就像以前的动画里,那个夸张的转动手臂然后一拳打出去。至于游戏里现在都简化成原地摆pose 了 你哈口痰吐出去就是蓄力攻击 不是 蓄力攻击是把“收回拳头”抽象化的结果啊,现实中的蓄力攻击不就是把剑使劲往后抡,抵抗重力做功的过程。fs里都有这种细微的动作。有些抽象成了蓄力时浑身发光那也不代表现实里没有啊
论坛助手,iPhone “全力”和“全力”的差距也太大了,前手刺拳,后直和俄式摆拳,哪怕是一个人打出来的,威力也是天差地别,而且发动时间差距也很大
—— 来自 S1Fun 立派的首陀罗 发表于 2024-8-5 08:07
“全力”和“全力”的差距也太大了,前手刺拳,后直和俄式摆拳,哪怕是一个人打出来的,威力也是天差地别, ...
这不是招式的区别么,哪里蓄了,如果这算蓄力,那岂不是人体一举一动全是在蓄力 隆和肯是搓招,古烈和春丽是蓄力,古已有之。 otakun 发表于 2024-8-5 07:52
蓄力攻击其实是类似上紧发条、拉紧弓弦等机械结构吧,就像以前的动画里,那个夸张的转动手臂然后一拳打出去 ...
在游戏里,原地摆POSE几乎占了蓄力特效的九成,很难说这是懒人方案还是约定成俗 武术里的某些玄学部分,比如气功不就有类似的概念吗,气从哪个经络走怎么运转汇集在哪里之类的,然后又被龟派气功之类普及开来 没有游戏里表现的蓄力时长那么夸张,但是现实里你打出全力的一拳肯定是比轻轻一拳耗时更长的啊 需要单次爆发力的田赛,准备时间都长啊,调整呼吸,调整动作,调整距离 不用太纠结现实,就是因为游戏才有这个设定。因为游戏玩点之一就是资源的使用和调度,不然永远是固定频率和伤害的平a多无聊。具体到蓄力本质就是时间(即时制)或回合(回合制)换伤害的一种设定,而且蓄力攻击是正常的先付(付出代价)后得(得到收益)的资源兑换模式,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高伤害但是使用后高硬直的资源兑换模式,就是属于先得后付的贷款模式。 酒吧里的老式弹珠台 以前手柄按键少逼出来的神奇发想。 话说动漫里不也有蓄力憋大的招吗,只不过有分镜手法看上去会自然一些 人体完成一个动作肯定要有收和放,收放幅度越大,效果越夸张,倒也符合平常人的朴素认知
但现在的研究又发现overcharge对发力只有负面效果,与其蓄力不如蓄意,这样格斗游戏的前后蓄力就成最合理的了
但说到游戏肯定是因为设备支持长按指令因此顺手开发出来的 有些游戏是玩家蓄力,角色直接出力量更重的招式,这个还是很合理的 街霸2的拳王? 不知道LZ要怎么理解龟派气功 Bojenkins 发表于 2024-8-5 09:05
人体完成一个动作肯定要有收和放,收放幅度越大,效果越夸张,倒也符合平常人的朴素认知
但现在的研究又发 ...
最讨厌有前后蓄,或者下上蓄的角色了,十分难用
打击伤害还是靠速度,全程绷紧肌肉只会拖慢手臂的速度,这种事连老年痴呆漫画家都知道啊( 本质上其实就是把动作里“准备”这个过程夸张化,让你觉得这个力道很大,就像动画里猫和老鼠,汤姆挥拳要转个几圈手臂让你觉得这拳很强,其实心理上也给你个暗示我接下来要挥拳了。 acg作品里面有比魔贯光杀炮更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蓄力攻击吗?
—— 来自 Xiaomi 2210132C, Android 14上的 S1Next-鹅版 v3.0.0.81-alpha 这楼都在说什么
只论标题的话我确实首先想到的是洛克人和街霸,创始人应该是老卡没错了 本帖最后由 宇白顺 于 2024-8-5 10:53 编辑
无名逆流算不算蓄力
其实很好理解,刺拳和摆拳的威力就不一样,再理解不了,这两天正好奥运,可以去看看铅球项目
真打起来确实有,花时间摆正架势,可以充分运用腰腹发力的一拳。 yamato gun 发表于 2024-8-5 10:30
这楼都在说什么
只论标题的话我确实首先想到的是洛克人和街霸,创始人应该是老卡没错了 ...
查了一下,洛克人1987年12月,1943 1987年7月 是不是先有光枪那种蓄力再衍生到近战类的 本帖最后由 VVhaleVoice 于 2024-8-5 11:38 编辑
本质是更拉张力的预备动作,
更早之前的动画发明的,你到猫和老鼠和米老鼠里肯定找得到
—— 来自 鹅球 v3.0.0.82-alpha 本帖最后由 放大镜 于 2024-8-5 11:30 编辑
比赛和实战都有个时机问题,只要条件允许专业人士也会“蓄力”
不管奥运军运投掷项目基本都带预摆,标枪项目助跑的过程中也有个引枪的动作,就是为了先拉伸肌肉再发力紧缩 现实中没有?你是瞧不起橡胶和弹簧吗 现实怎么没有蓄力,平平打一拳和摆好架势扭腰提胯摆臂打一拳效果能一样吗 感觉是从弓箭这样的动作引申出的蓄力吧 鬼谷ask 发表于 2024-8-5 11:31
感觉是从弓箭这样的动作引申出的蓄力吧
最简单的,弹手指、打响指不就是蓄力。 本帖最后由 wzh5555 于 2024-8-5 11:41 编辑
首先是弓箭,然后是“运气”类传武,例如硬气功,日本那边也有类似的。
其实就是“完整规范的、调动全身肌肉的、体力充分休息后的、呼吸和注意力完美调整的准备动作”的变体吧。夸张蓄力时长为了差异性、平衡性、动作效果。
用足球举例就是,点球或定位球主发的可以充分准备、观察、调整呼吸和步点、完整的做出舒展的射门动作。而真正运动战中多数时候是没这个条件复现这个完整的射门动作的,但并不代表这个“蓄力射门”没有提高射门质量的能力。
最简单的例子,你弹脑瓜崩的时候,拇指压住中指时就是在蓄力 宇白顺 发表于 2024-8-5 10:33
无名逆流算不算蓄力
其实很好理解,刺拳和摆拳的威力就不一样,再理解不了,这两天正好奥运,可以去看看铅 ...
确实,铅球、标枪、棒球这种投掷类的运动蓄力加速的动作幅度非常夸张 wzh5555 发表于 2024-8-5 11:34
首先是弓箭,然后是“运气”类传武,例如硬气功,日本那边也有类似的。
其实就是“完整规范的、调动全身肌 ...
游戏里蓄力通常是放大伤害,如你所说的话,现实中的假蓄力其实是为了提高准头,我经常看抖音各种打砖块视频里,师傅们也是要摆好久POSE才劈砖,观众倒是习以为常了,但是潜意识不觉得这能把力气蓄起来,全身放松状态,应该叫作聚精会神,命中率+300%,核心肌肉组同步率+100%,令全身肌肉在一瞬间同时发力,力量达到几何级的倍增
但是这又回到我主楼所说的,这种民间蓄力对于练习上万次的职业选手的来说如同吃饭一样简单,是常态平A 超级魂斗罗的F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