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了2010年的贴吧就有一堆人磕磕磕了 skives 发表于 2022-12-13 13:54
可能是你记错了
我记得了2010年的贴吧就有一堆人磕磕磕了
2011年1月的魔圆放更早以前可能都不算虐 进来前还以为类似トー横小鬼这类的嗑药乱x群体的题材 ice327 发表于 2022-12-13 15:19
“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没被社会毒打的人才有余力承受悲剧故事,而天天被社会毒打的人觉得现 ...
虚构故事本身同样需要遵从故事内部逻辑性和合理性。
放弃基本逻辑却一味地追求过度催泪和所谓“悲剧”的演出,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毒药。
某些时候当剧本制作成“就到这了你看我都渲染好了你们都赶快给我爆哭啊”的反复俗套桥段时,也不怪观众要吐槽了。
因为生活越来越快,复杂的东西不适合消化,扁平化是必然的,一个标签就能概括哪还用动脑子 本帖最后由 竹间待雪 于 2022-12-13 16:44 编辑
飞霞精灵 发表于 2022-12-13 16:24
虚构故事本身同样需要遵从故事内部逻辑性和合理性。
放弃基本逻辑却一味地追求过度催泪和所谓“悲剧”的 ...
你们说的两种观众其实不一样。看工业餐的观众有两种,
一种是明知道这个是工业餐的,这种就是来放松图一乐的;
一种是习惯了市场经济,默认作者必须迁就读者的,追求的是不被伤害的安全感。
区别是有没有这种自觉,不过大部分工业餐观众两边心理都占一点。
深究内涵的观众就没必要去看工业餐。有点蛋疼的是工业餐越来越多了,说明人家卖的好
进来以前以为是指alison兄贵那种嗑药 生活太累了啊,休息的时候只想看两个好孩子谈恋爱,不想看什么人生和性格的烂透的人的扭曲生活啊…… https://p.sda1.dev/8/fcdd8cd7bc08dde7df27752279ab71e4/CMP_20221213173359950.png
看到标题时,我脑内浮现出的具体画面 这帖走向不对了 因为真的嗑药了,甚至耐受性和成瘾性的表现都差不多 真是什么人都能点评文学创作了哈
—— 来自 OPPO PCLM10,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大河内要在水星里复刻反骨仔尤菲大屠杀会怎么样 还是1970年代公害时期比较嗑药 飞霞精灵 发表于 2022-12-13 16:24
虚构故事本身同样需要遵从故事内部逻辑性和合理性。
放弃基本逻辑却一味地追求过度催泪和所谓“悲剧”的 ...
恰恰相反,现在正是,并且楼主的大致想法也是“放弃基本逻辑一味追求过度的大团圆”,且“不管好不好看只想看HE”等言论越来越多
况且,业界市场到底是撒糖番多,还是催泪番多,不用做什么调研诸位大致也有个印象吧?
—— 来自 S1Fun 从"二次元"三字蹦出来开始 点进来以前还以为是什么时候流行给角色嗑药 tree7666 发表于 2022-12-13 17:29
只能说无法理解了。
三十岁之后我连搞笑番都不看了。
理科历史这片能火 就说明现在阿宅的口味了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某群体在一段时间能拿下百合的定义,可能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相通的吧
也许是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豚豚? 顺便我看到这个标题最开始也以为是说嗑药 本帖最后由 死线 于 2022-12-13 20:29 编辑
ice327 发表于 2022-12-13 15:19
“为赋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
没被社会毒打的人才有余力承受悲剧故事,而天天被社会毒打的人觉得现 ...
真正被社会毒打的人的选择反而是:
1、又是黑深残,烦不烦啊,绕道——于是没看过,根本不会去骂……
2、不小心踩坑了,然后……“就这种小孩过家家程度?”——于是根本懒得骂,或者要骂也是骂剧情太幼稚…… 网线连接着彼此,垃圾话跑的更快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