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发表于 2023-1-25 01:39
猎霸
发表于 2023-1-25 01:40
嵐色羽空
发表于 2023-1-25 01:55
leolodge 发表于 2023-1-25 00:08
不是无人机发射的,就是预告里那个很多导弹飞向太空电梯的镜头,没有说明发射源,后来在联合政府总部的台 ...
应该是导弹发射器也被黑了
Wqr_
发表于 2023-1-25 01:56
说起来马兆被关机房应该也是moss搞的鬼
被关后给了个红点摄像头的特写
论坛助手,iPhone
幽蓝飘郁
发表于 2023-1-25 01:57
hcb77 发表于 2023-1-24 22:36
向前的推力又不是旋翼提供的,那你的喷气式和陨石比一下速度好了
不是旋翼是什么你好好看看,这玩意可没有什么推进螺旋桨
另外,推进螺旋桨还是螺旋桨
幽蓝飘郁
发表于 2023-1-25 01:58
forgotten 发表于 2023-1-25 00:10
+1。
作为个穿越机玩家,这个点确实让我出了一点戏。
我已经用这是绿皮世界观来说服自己了,为什么要用人来引爆核弹?因为亚空间污染,电子设备会被干扰!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发表于 2023-1-25 02:07
唐泽 发表于 2023-1-25 01:31
能贴轨道电梯的飞弹确实不合理,哪怕是默认是穿越回去的500W发射的飞弹,但是能贴住外壳的飞弹目的明显是炸 ...
就是打成一锅粥了
应对危机的计划本身成了危机
(氦闪)应该是真的吧,都死了这么多人了
kusanagi9999
发表于 2023-1-25 02:13
我有件事非常需要答案,请问一开始在吴京他们去月球的轨道电梯上搞破坏的三人组那位女演员叫啥,感觉很漂亮
—— 来自 realme RMX3300,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zxtree
发表于 2023-1-25 02:16
又去看一遍,两次都遇到穿的像图师傅的大哥带孩子坐我旁边。。。
炸月球那段还是不太好
zyrhxs
发表于 2023-1-25 02:18
kusanagi9999 发表于 2023-1-25 02:13
我有件事非常需要答案,请问一开始在吴京他们去月球的轨道电梯上搞破坏的三人组那位女演员叫啥,感觉很漂亮 ...
印象前面楼里有提到过...你得翻翻...
zxtree
发表于 2023-1-25 02:18
下一部该有穿外骨骼互搂了
erghrecu7
发表于 2023-1-25 02:19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发表于 2023-1-24 23:58
对,确实是没给空间站爆炸的镜头,只给了掉下来的,唯一一个涉及到空间站怎么毁的镜头就是地面站屏幕上显 ...
因为空间站本质不是太空电梯的上级配重
上级配重就是那节绳子,在理论的同步轨道以上的绳子受到的是向下的拉力和向外的张力平衡,所以并不会往下掉
比比巴巴波
发表于 2023-1-25 02:22
zyrhxs
发表于 2023-1-25 02:25
嵐色羽空 发表于 2023-1-25 01:55
应该是导弹发射器也被黑了
黑是肯定被黑了,但是本身导弹的设计不合理,导弹抵达电梯仓有个抛掉飞翼贴上电梯仓的镜头,如果是对地导弹不需要这个设计,应该是抵达目标直接爆炸,如果是对空导弹那么追上目标也应该直接爆炸,这个贴上去的动作表面了这个导弹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利用电梯仓来抵达空间站,但是地球已经是联合政府了,你自己造一个目的是炸毁自己空间站的飞弹的目的是啥....最合理的解释是数字生命派的叛军实力比电影镜头里展现的强得多,这也是轨道电梯装了这么多防御系统和无人机的原因
比比巴巴波
发表于 2023-1-25 02:32
老子
发表于 2023-1-25 02:41
土旦克007 发表于 2023-1-24 19:04
首先要录入进系统才能让moss破解啊,其实那些工作人员就相当于图书馆人员做的实体书籍的拆书扫描 ...
其实有MOSS都不需要那些相当于“图书馆人员做的实体书籍的拆书扫描工作做数字存档工作”,这个也讨论2茬了。
不是黑科技,就我们这个现实世界,2019年,纸张粘在一起拆都不能拆的古籍,算法+X光就可以虚拟“拆书扫描”,这都没用到AI。
片中有了量子计算机+AI那录入速度还得了,文献还没拆封那边MOSS已经扫完破译了。
所以这算剧情杀。
老子
发表于 2023-1-25 02:48
mishidexieyu 发表于 2023-1-24 19:14
550a才两分钟的电子宠物,550c才有完整一生,550c总共才三台,放当时有多少人能上传? ...
这话题楼里聊过几茬了。我的思路是丐版方案(电子骨灰盒)可以让一半没抽到签的人统统“上传”,详见2210楼:https://bbs.saraba1st.com/2b/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7900&page=74#pid59468014
monikaca
发表于 2023-1-25 02:52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发表于 2023-1-23 05:52
我差点笑场
吴京是不是知道网上对他的恶搞和消解啊?
不到只知道,她老婆还整天拿这些梗和他玩
老子
发表于 2023-1-25 02:52
mirari 发表于 2023-1-25 00:42
今天2刷归来
我的评价是这是我30多年观影史上的最宏伟科幻片,相比之下2023年之前的好莱坞科幻片一个能打的 ...
咦,你提到的瑕疵疑问有和我类同的地方,我也拆解了一些,但没收到较好的解释,你可以点我的“只看该作者”看一看。
hcb77
发表于 2023-1-25 02:56
幽蓝飘郁 发表于 2023-01-25 01:57:24
不是旋翼是什么你好好看看,这玩意可没有什么推进螺旋桨
另外,推进螺旋桨还是螺旋桨 ...原台词:“无人机的涡冲撑不了太久,用你的油箱耗死他!”
你的旋翼是涡冲?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半分宅
发表于 2023-1-25 03:04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发表于 2023-1-24 14:07
就是打成一锅粥了
应对危机的计划本身成了危机
(氦闪)应该是真的吧,都死了这么多人了 ...
这点上比原作清晰很多,太阳活动已经确实造成地球上一堆灾难了,也干扰到月面基地的运行,至少对观众说服力足够强;原作就是太阳400年毫无变化(至少没有联合政府方面的视角,主角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冰棍一冻之后嗷的一声炸了。
幽蓝飘郁
发表于 2023-1-25 03:19
hcb77 发表于 2023-1-25 02:56
原台词:“无人机的涡冲撑不了太久,用你的油箱耗死他!”
你的旋翼是涡冲?
你告诉我,那四个大桨盘子不是螺旋桨,难道是反重力发生器么?
海豹墨鱼卷
发表于 2023-1-25 03:22
mirari 发表于 2023-1-25 01:11
这个解释我很难接受,可以概括为就是强行要煽情了
如果逻辑上无法解释牺牲的必要性,牺牲的煽情就会变得 ...
前面不是铺垫老长了,核弹型号不一,密码没解锁,人类智慧拿来确保互相毁灭上,
联合指挥没办法情况下选了一个最终解决方案,派人,只能机械触发。
全球网络通讯是为了同步行星发动机,这里MOSS参与了。
伊莉伊莉雅
发表于 2023-1-25 03:25
盗圣白静婷 发表于 2023-1-24 15:59
图丫丫反复问那题怎么做那里,我的看法是那是数字生命的数据图丫丫在550A以及之前型号的类似载体中,以数据 ...
不是啊,马兆问她的时候,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
发表于 2023-1-25 03:31
别开生面的科幻史诗大作,以往看到的科幻故事往往都只局限在少数人的身上,小破球2真是全球人的科幻故事
个人理解,moss主导的几次危机可是非常好的让人类把资源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
太空电梯危机,毁了方舟空间站,所以人类不得不把资源全放在移山计划上,而袭击者是数字派,增大了政府对数字派的打压,进一步为移山计划铺路。
月球危机,解决了拖油瓶月球,让原本会进一步投入到推离月球的资源放在地球上,同时消耗掉了所有国家的战略核武器,降低了人类内战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木星危机,成功毁掉了火种计划,让人类只能流浪地球一条道走到黑。
本来觉得倒计时有点太理想巧合,但确实完全可能是周意识到了有存在在帮助人类,所以才坚信人类必胜。从每次灾难越来越准确的时间播报,到明示不管人是虚还是实,和看摄像头这些,合理构建了一个逻辑链条好久没看这么爽了
lotsbiss
发表于 2023-1-25 05:56
发射导弹这个,电影有交代(1秒左右?)
马甲君
发表于 2023-1-25 06:33
本帖最后由 马甲君 于 2023-1-25 06:57 编辑
个人觉得流浪地球二的故事还是不够有趣。
1、太长了。
2、用了类似于冰与火之歌的POV手法,多主角视角。只能说他们之间的故事有交叉的地方,但联系并不那么紧密,甚至图恒宇和刘培强之间有没有对话我都忘了。
3、还是比较喜欢流浪地球一那样主视角是刘启,天上线仅作补充,并且天上地下能通过交流对话汇成一条线的故事方式。视角之间有主次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我更喜欢由刘启抬着摄像头到处拍摄,而不是很多人手里都有摄像机到处拍。现在图恒宇一个摄像机,赵今麦一个摄像机,刘培强有个摄像机,刘培强的师傅又有个小摄像机跟拍。MOSS也拿了个小摄像机偷窥。看的迷糊
4、我觉得第二部是大国重器纪录片科幻版。影片更多是说怎么样的工程在工人的艰苦奋斗中建成,而不是工程在工人怎么样的艰苦奋斗中建成。影片有点过于硬科幻,不够软科幻。设定太多,工程太宏伟,看得脑袋翁嗡嗡。
5、MOSS的诞生和真正目的居然作为彩蛋留白了。弄得现在成哈姆雷特,每个人对MOSS的解读都不同了。但MOSS的摄像头可是全影片一直在暗示呀,结局不是应该给明确答案吗。
6、个人领会不到冰与火之歌在故事描绘手法上的优秀之处。在3小时电影里还塞了那么多设定和视角。对观影体验实在不太友好,虽然能看得出这影片实在是凝聚了剧组人员太多心血了
百世诸侯
发表于 2023-1-25 07:42
周在最后时刻坚决要求的点火的那一段第一观感看来有些不讲道理,看了彩蛋后才意识到是周意识到有个幕后存在在逼迫人类做出选择,所以才那么坚决。
在那一段如果能闪回剪辑一些周看摄像头或者中微子提示的片段,观感会好很多。
百世诸侯
发表于 2023-1-25 07:44
说到这,我觉得影片里每一次“距离xxx还有xx时间”的字幕提示,其实都可以用“中微子打在屏幕上”的类似特效渐变出来,能给看进去了的观众一种非常meta的感觉,肯定很爽。
ffs
发表于 2023-1-25 07:45
qiutb
发表于 2023-1-25 08:50
yuanico 发表于 2023-1-24 23:48
无人机这段纯是为了大片感和爽感,bug确实多,比如如果战斗机因为无人机是友军无法锁定,那密集阵等防空炮 ...
近防炮倒不算BUG,这东西在战舰上本身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射程和反应时间问题是没有敌我识别的,全自动模式一开就是不分敌我的把所有射程内目标全打下来。
—— 来自 S1Fun
共和政治文彦博
发表于 2023-1-25 08:55
球2的编年体叙事
b站的专访里回应
因为有 1的注定结局在前,悬疑感必定被削弱,选择编年体反而是比较好的了
来自微博一段评价,看刘慈欣的在线采访,他说科幻片要看起来像历史片,要显得粗糙,这样才会真实,他觉得流浪地球2做到了,我以为这是原作者的商业奉承,却没想到就和他说的一样
采访郭帆本人大致也是这个看法
qianoooo
发表于 2023-1-25 08:56
这片看完最不能细究的就是根服务器这块。。。且不说接互联网是不是真的需要根服务器 为啥北京东京在海边上还要放这么重要的设施 等着被淹么
朝仓和美
发表于 2023-1-25 08:58
关于数字生命的硬件问题。
从片中可以看到,550w的时间过的是比现实世界中快的。大家都变数字生命的话,在氦闪前说不定还能繁衍个几万代。这么看说不定比流浪派活得更久。
所以单纯用硬件寿命来吐槽数字生命是不完全合理的。
—— 来自 Xiaomi M2012K11AC, Android 12上的 S1Next-鹅版 v2.5.2-play
kiritokun
发表于 2023-1-25 08:58
听了几遍球1和球2的ost,好像就是找不到空间站坠落那段类似傀儡谣的bgm,不知道是不是耳朵瞎了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缘去皆空
发表于 2023-1-25 08:59
个人评分:6/10,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其他作品的即视感有点强,二是剧情细碎,几个故事线之间的联系没有统御好。
battleship64
发表于 2023-1-25 09:09
自業自得 发表于 2023-1-24 23:46
上海话,不是脏话,我记得就是句类似“你来呀”“你瞅啥”这种程度的嘲讽技。
具体等我二刷确认…… ...
弄死你
论坛助手,iPhone
qianoooo
发表于 2023-1-25 09:14
另外3D真的在2023年没啥意义了 3D除了降低亮度没有任何优势了
如果需要3D效果可以做VR特制版 会比影院3D效果好很多
影院大屏幕还是要高亮度看清细节更重要 3D牺牲亮度太多了
yuanico
发表于 2023-1-25 09:23
qiutb 发表于 2023-1-25 08:50
近防炮倒不算BUG,这东西在战舰上本身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射程和反应时间问题是没有敌我识别的,全自 ...
这么理解是可以的,问题是一上来就有近防炮识别吴京的歼20的场景。。。。
—— 来自 Xiaomi 22127RK46C, Android 13上的 S1Next-鹅版 v2.5.4
Theseus
发表于 2023-1-25 09:27
近防炮其实是可以手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