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蛮常能在评论看到“作家性”这种提法(虽然相比于“作家”我更喜欢“作者”)
确实感觉现在作者电影的用法没有这么严格,基本上导演能主导制作、作品带有导演明显个人风格的就能叫作者电影(或者用“体现作者性”这种说法)
符合这个标准的在动画界也不少吧
本帖最后由 a317216007 于 2021-10-4 23:19 编辑
听起来就像8 90年代那些为了一个灵光一闪镜头、想法甚至只是噱头,硬是完成一部OVA的作品
比如之前在油管看完的PIERROT在87年的魔法少女系列マミ、ペルシャ、まい、ユーミ4个主角的全明星OVA,结果内容是跟正片完全没关系的宇宙少女队大战触手,冨永恒雄突出一个随心所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ee4vtiF_Q
还有就是2001年锅新的ぷにぷにぽえみぃ,号称完全就是为了小林由美子制作的OVA,完全就是锅新、黑田和小林在嗨,这钱甚至不知道谁出的
一些短篇动画就是啊,比如日本几个动画短篇合集里的几个,还有很多学生作品,毕业作品动画。 这个话题首先就把绝大多数漫改轻改动画剔除了,那更多体现原作作者性。
从原创动画里挑,那我选【新海诚】。 EVA 不如先问问,有没有作者电视剧
不过硬要说的话,玲音,FLCL应该算是作者性比较强的。
东映那几个 动画过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换成电影来说特效大片也没法搞作者电影……原画师炫技的短片可能比较接近。 手冢治虫有不少实验性质很强的作品。
今敏也算吧。 刚好谈起,就推荐一部——《赤色挽歌》,这部绝对能算是作者动画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365230 烟草 汤浅政明 1096大冒险 本帖最后由 酷乐 于 2021-10-5 11:42 编辑
《打,打个大西瓜》,《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杨宇)的个人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s41117QR 看描述要作者亲自扛摄像机拍镜头 那对应动画只能是纯个人作品和bb剧场了 监督有掌控权,但不敢乱用。一用就说不尊重原作、自high、空洞。 李献计历险记吧,挺符合
—— 来自 HUAWEI BKL-AL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作者论本来是一个相对于制片厂制度的提法,而剧集(包括tv动画)往往就带有强烈的制片厂制度的特性,当然就比较少见作者性,至于动画电影,本身就已经包含在电影里了,大部分短片更是天然就符合作者论的要求。 宫老爷子和鸭子不都是作者性很强的动画人吗 永野护的花之诗女 真要按引用里的说明来定义的话,恐怕不多。但是最先想到的是太空丹迪 18集,分镜、演出、脚本、作监、第一原画,押山清高一人全包,还搞了部分设定和动画 动画做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我觉得各种毕业设计可能比较符合楼主的要求 作者动画,部分动画电影,动画短片基本都可算作者动画,比如日本最有名的山村浩二。ova很多也是,但就像楼上说的,很多是点子动画,完成度堪忧。不过本来就是针对流水线的概念。
—— 来自 motorola XT2125-4,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本帖最后由 wfefe 于 2021-10-5 15:09 编辑
哈尔摩尼亚N 发表于 2021-10-4 23:04
你是不是在找:新房
新房这种tv动画监督,在知乎已经被批过没有作家性了。
还是楼上提新海诚的,这几年被东宝绑架的新海诚也可以靠边了。
—— 来自 HUAWEI BMH-AN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本帖最后由 Icskari 于 2021-10-5 15:11 编辑
nge啊,毫无疑问的。再加上今敏的一些,比如perfect blue。
还有 flcl,其实京都的一些也可以算,比如 青鸟。 在这方面不就是电影武德充沛,动画费拉不堪嘛
除去动画劳动密集,在企划上被商业绑定得更死之外还有一点实拍镜头的信息量和动画完全不一样 动画没有原本的背景信息,一切都要画上去
实际上找一个好的角度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拍一个街角或者十字路口比较长的时间很有几率会获得很有意思的构图
换句话说戈达尔把电影再定义为剪辑的艺术,那么前提是影像上要有可剪辑的内容和信息 动画本身首先要创造,而一切创造本身就是有选择性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客观写实 本帖最后由 black199 于 2021-10-5 15:44 编辑
挺多的 关注各个国际动画短篇奖项就能看到 包括痞子搞的那个动画人也是
还有杨史云梅耶之类老派的动画艺术家
动画电影也有 比如老人与海那个动画
q和终算不算 我觉得标准还是太严格了(不过电影就不是集体作业吗,在电影的世界里导演一人包揽绝大多数工作的也只能是毕业或实验性作品吧orz
而且作者电影指的是那部电影,应该没有规定叛逃主流之后之前的电影就没有作者性吧?
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更宽松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个监督,这部作品的气质就会大相径庭(或者根本不会有这部作品),这样就可以了
押井守、庵野、汤浅的代表作自不必说
我比较推松本理惠啦(就是《血界战线》是改编,我也觉得松本理惠的影像意识跟问题域很突出)
FLCL我倒是不太确定,是很独立特行没错,但鹤卷要为此负责多少我不确定(比如说性暗示很多很可能是榎戸洋司的锅,又比如第四话的分镜/演出小倉陳利几乎决定了那集的影像质感 楼里很多人的理解是不是有点偏题啊....当然你们想聊什么动画比较有作家性也不是不行 但这恐怕不是一个概念
作家电影的这个词与其说从字面意思说去追溯有强烈作家性和创作者意识的作品不如还是从新浪潮去入手吧
作者电影应该还是比较强调那种伪纪录片的感觉吧 完完全全构造性的先锋戏剧式的片子再有创作者特质也不是一类东西啊
本帖最后由 EmEmErEr 于 2021-10-5 16:20 编辑
KalaLake 发表于 2021-10-5 16:01
楼里很多人的理解是不是有点偏题啊....当然你们想聊什么动画比较有作家性也不是不行 但这恐怕不是一个概念
...
作家跟作者电影的区分在60年代法国是左岸派跟新浪潮派互看不爽所以互作区分的吧(元祖新浪潮理念是扛着摄影机就在城市街头拍摄呢,动画这一条就完全不可能达到)
随着新浪潮这个词越用越泛滥,作家跟作者也没有什么严格界限可言(或者说我现在就很少在电影评论里看到作家这个词,在动画里反而看得多)
如果坚持一种严格定义的标准也只能说这个标准毫无意义(我觉得吧,就算是谈新浪潮五虎,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比同质性少,谈定义实在是太扯了)
btw是楼主自己先开始的(用Sonny Boy举例)
南泽十八 岩井泽健治的《音乐》,一人动画电影
其实监督处女作/短片都是明显的,《企鹅公路》的导演石田祐康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喜欢漏胖次 本帖最后由 KalaLake 于 2021-10-5 17:16 编辑
EmEmErEr 发表于 2021-10-5 16:10
作家跟作者电影的区分在60年代法国是左岸派跟新浪潮派互看不爽所以互作区分的吧(元祖新浪潮理念是扛着摄 ...
我是觉得谈哪个动画比较有作家性比较扯淡 最后还是会变成列举谁比较能忽悠资方 谁比较cult 谁比较老害
还不如回溯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动画致力于追求那种扛着摄像机在街上走的味道 虽然严格意义上动画并不能复现
但是至少高畑勋的某些片子(严格意义上是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响)我是觉得有点相通之处的
不过你说的没错 确实新浪潮这边概念也是一笔烂账 我也就对戈达尔相对熟一点 不过和朋友玩票拍过这种半纪录片味道的社团电影感觉还是很有意思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