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hgiergn 发表于 2021-9-4 14:38

集英社财务翻身,下一阶段要用World Maker夺回电子漫画主动权

原文链接:https://36kr.com/p/1382224466115974

近日,集英社旗下少年Jump+发布产品预告,宣布于9月22日上线“谁都可以绘制漫画”的新网络工具「World Maker 」。根据演示视频显示,「World Maker 」是一款辅助创作工具,漫画创作者只需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就可以自行选择分镜格、加入背景·角色·拟声词·效果线·对白框,生成漫画分镜稿,极大降低了漫画创作门槛。同时少年Jump+还将举办第一届“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円,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这些动作都瞄准了日本本土的潜在创作力量,意图将更多潜在创作者纳入其中。当然,这些动作都是表象,更深层次的目的隐藏在战术之下,即在完成放下身段的思想迭代和通过工具革新攫取潜在创作层红利之后,集英社将剑指何方?日本电子漫画市场或许是一个可以期待的方向。被动放弃的日本电子漫画市场众所周知,日本是动漫文化的象牙塔,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漫画销售市场和动画出口国双重身份。因此,很难让人想象的是,占据日本电子市场第一位置的Piccoma居然是一家韩国公司。Piccoma是2016年进入日本市场的,当时日本传统漫画巨头因为财务问题难以跟随,坐看韩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做大。2015—2017财年,集英社的营收从1221.59下滑至1175.21亿日元,净利润维持在40-60亿日元区间,并在2018年财年下滑至25.26亿日元。讲谈社在2015——2017财年的净利润三年合计仅有不足60亿日元,小学馆更惨,三年合计净亏损37.78亿。https://img.36krcdn.com/20210903/v2_b5219adf37ca403b8de07452cf28211c_img_000电子漫画市场虽然增长迅猛,但前提是先烧钱抢占市场。从2016年4月在日本上架以来,虽然Piccoma的年销售额以平均2倍的速度增长,即2017年的销售额相比2016年增长了14倍,2018年则增长了156%,2019年又继续增长130%,但其实直到2019年的第四个季度,Piccoma才正式开始盈利。因此在自身财务数据紧张的当时,日本本土漫画企业难以在电子市场上跟随韩企的战略,从而形成了一个真空期,使得Piccoma的扩张如入无人之境。目前Piccoma已经开始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根据母公司Kakao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Kakao网络漫画业务营收达到1864亿韩元(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营收构成中,KakaoPage占54%,PICCOMA占46%。虽然相较于前一个季度PICCOMA的收益占比有所减少,但整体交易额同比增长2倍,达到1740亿韩元(9.6亿元人民币)。等到日本本土漫画集团回过神来,他们已经丢掉了很大一块蛋糕。https://img.36krcdn.com/20210903/v2_691428cdc3374bd9a63704170d48d073_img_000 回血的集英社和被寄予厚望的「World Maker 」 得益于版权收入增加和经营策略调整初见成效,日本本土漫画集团开始走出低谷。根据8月24日集英社第80期(202.6.1~21.5.31)决算和董事人事显示,集英社以2010亿1400万日元的销售额创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率31.5%;净利润457亿1800万日元,同比增长118.3%。结合前几年的数据来看,这个过程会更加明显:2018年集英社净利润25.26亿日元,2019年98.77亿日元,2020年209.4亿日元,2021年则达到457.18亿日元。一句话,集英社现在兜里有钱了,可以开始扩张把丢掉的电子漫画市场抢回来了。但是,当下的Piccoma也早已不是初入日本的吴下阿蒙,而是一家积极本土化的跨国巨头。相比于2016年时以韩漫为主导的策略,当下的Piccoma已经把自己打造为中日韩漫画在日本的一个重要节点。以Piccoma榜单前十作品为例,韩漫占比约为50-60%,日漫30—40%,中国漫画约占10%的比例。同时在互联网运营策略上,其灵活性也让日本同行自愧不如。因此,想要打破Piccoma建立的这套体系,集英社除了准备金钱攻势外,还需要想想自己除了钱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武器能够反攻。「World Maker 」便是这一思路的产物。一直以来,日本漫画一直是全世界的领头羊,而集英社则被视为日本漫画产业的明珠,一直以来走的便是少而精的模式。集英社旗下头部杂志《少年Jump+》同期连载的漫画不过十几部,读者投票稍有落伍便有腰斩的风险。这种模式在市场江湖已分时适合攫取头部果实,但一旦市场发生波动,潜在创作力量便可能因为难度问题流向别的平台。尤其在Piccoma已经占据电子漫画市场主流时,投稿给集英社不再成为唯一的选择。「World Maker」被寄予了调动潜在创作者群体积极性的重任。根据规划,「World Maker」是一款辅助创作工具,漫画创作者只需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就可以自行选择分镜格、加入背景·角色·拟声词·效果线·对白框,生成漫画分镜稿,极大降低了漫画创作门槛。同时少年Jump+还将举办第一届“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円,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这意味着,集英社开始在新人大赛之下进一步挖掘潜在创作者,并试图与他们发生更多联系。而这种变化,会对日本电子漫画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局,一切都要等到9月22日之后才能揭晓了

新吾 发表于 2021-9-4 14:52

acejoe 发表于 2021-9-4 15:08

本帖最后由 acejoe 于 2021-9-4 15:12 编辑

鸡肋……
就和那些个简易动画小程序一样,我记得csp也有类似功能,虽然没这个傻瓜,但是有能力的用这个束手束脚,不如自己画;
轻度创作欲和想用画面记录生活的的会选择更方便短视频;
只有那些想玩梗的,比如“再表演一次那个”,创作梗会很方便。

但是!这些更多的是在社交网络里传播“梗”,而不是在平台上变成故事漫画。

茗夜雨 发表于 2021-9-4 15:21

本帖最后由 茗夜雨 于 2021-9-4 15:26 编辑

acejoe 发表于 2021-9-4 15:08
鸡肋……
就和那些个简易动画小程序一样,我记得csp也有类似功能,虽然没这个傻瓜,但是有能力的用这个束手 ...
这玩意是方便原作者和作画者分工形式创作的,比如一拳超人最早就是原作者在网络上连载的简陋漫画,另外爆漫王里也提到了原作者有喜欢文字输出的,也有喜欢直上分镜稿然后让作画者画的
另外,对电影来说这也是个方便工具,可以直出分镜剧本

acejoe 发表于 2021-9-4 15:50

本帖最后由 acejoe 于 2021-9-4 15:55 编辑

茗夜雨 发表于 2021-9-4 15:21
这玩意是方便原作者和作画者分工形式创作的,比如一拳超人最早就是原作者在网络上连载的简陋漫画,另外爆 ...
可能也会利好那些论坛连载的故事,比如《哥布林杀手》《痴汉男》《溪边的石子》这类,而且分镜实际上不重要,用这个似乎不错。

一拳超人原作版这些,自己会分镜的但画技不行的作者,他们要解决的是绘画的问题,而不是自动化的问题,很多自动化方便化问题在别的软件里也可以达到,但是他们创作出有魅力有特点的角色,用素材替代掉岂不是得不偿失?
比如《求道之拳》这种角色外形特点鲜明的漫画。

你说的利好双人组合,倒是不错,自动化免去一道工序,不过也是适合直出分镜的原作。

电影分镜就是完全用不到,一是两者分镜逻辑和方向不同,用了还要多增加一步去转化过来,浪费成本,二是人家有足够的钱去雇专业人士画故事板。

acejoe 发表于 2021-9-4 15:51

http://t.cn/A6ITiMQZ?m=4674752499159150&u=1195908387

帮楼主贴一个这个软件的广告。

茗夜雨 发表于 2021-9-4 16:17

acejoe 发表于 2021-9-4 15:51
http://t.cn/A6ITiMQZ?m=4674752499159150&u=1195908387

帮楼主贴一个这个软件的广告。

弹幕里有个刷富奸狂喜的...

moudianzi 发表于 2021-9-4 16:59

这漫画工具更多就是一个推广的噱头吧,用来吸引那些之前没怎么尝试过漫画创作的人(大概还会吸引到、或者主要邀请到一些漫画大佬来尝个鲜,图一乐)
估计集英社也没指望真的能从中挖到什么牛逼的新手漫画家

更重要的大概还是想借此营造出一个创作社区的氛围,以及通过一下子涌入的大批新人来为分镜比赛助力(例如自豪地宣布这次比赛共有多达xx人参与,并累计提交了多达xx份分镜之类的数据),然后再借这个平台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比赛直升通道的吸引力,来挑选和吸收一些真正有底子的创作者出来

フリーレン 发表于 2021-9-5 08:04

有一說一,某種意義上網頁長條慢和電子頁漫是兩種娛樂,j+在電子頁漫平台的話我記得是數一數二的流量了,而且他這個world maker比起說是為了電子市場,其實只是一貫的找新人手段而已,集英社這兩年為了招新大小手段憑出,老實說wm的開發策略我已經覺得有點像吃飯只差別人沒送到你嘴裡的那種程度有點微妙,但是如果以讓沒有分鏡概念的隱藏作家創造自己的作品,每個人都能畫自己的漫畫,這角度來看還是不錯的,或許真的能找到好的劇本新人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集英社财务翻身,下一阶段要用World Maker夺回电子漫画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