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下英树的战国系列很好看,是历史漫画题材的佼佼者了
除了大boss都是名人脸以外,对历史的还原程度也是很高的,个人观感比历史之眼要强很多(可能是习惯少年漫画了) 义元公逼格太高 武田信玄:马龙白兰度的教父脸233 woshenc 发表于 2021-8-16 14:37武田信玄:马龙白兰度的教父脸233
普京,马克思…各种各样的乱入也是乐趣阿。 第一部还更偏向“漫画”,第二部往后就更偏向“历史”了
可惜后面汉化版没了,最近漫画时间线是推进到秀次切腹吧
—— 来自 realme RMX2071,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后记比正篇好看 多谢楼主推荐,看了一晚上完全停不下来 日本战国类漫画最强作没有之一
Mark一下,顺便我也觉得历史之眼在亚历山大出来以后的故事简直了 竹中半兵卫病逝那里,仙石和猴子的描写非常好 秀吉打毛利的那几篇都挺精彩的,期待第四部打后北条家。(吐槽一句,后期家康的造型可太英明神武了)
—— 来自 Xiaomi Mi 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马了 回头看
—— 来自 S1Fun 虽然里面的战国英豪塑造的都很不错,但更喜欢里面的小人物刻画,那种时代洪流下奋力挣扎的画面,有好几幕让当时在高中宿舍的我当着舍友面直接哽咽了 一开始很有意思 后面就无聊了 跟火凤差不多 火凤好歹主角是个强者 这主角历史上就是个渣渣 看他装逼太难受了 除了基本每作我都喜欢的猴子之外,我比较喜欢这部对武田胜赖的解读。眉宇之间有股郁气,自己有想法但是下面的人不服,脱离现实最终天灾人祸挡不住时代洪流,选择肩负栄枯盛衰尽力逃生到无路可走,个人很喜欢这种悲情的失败者 配合戰國鬼才傳一起食用風味更佳 那么,在哪里可以看到呢 夜贼外卖 发表于 2021-8-17 23:36
最喜欢朝仓浅井篇,织田军那一气呵成的攻势看着真来劲
按照某些记载的说法,猴子一个人就钉死了朝仓浅井,才有了后来的江北一职进退 Goisdust 发表于 2021-8-16 14:37
义元公逼格太高
义元本来就是一代雄主,以前因为各种原因被黑的太严重了 战国权兵卫都出到24卷了,看了这贴后去找了看下,都在画文禄庆长之役了,目前还没有直接描写朝鲜和明军画面。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记得史实的仙石权兵卫是因为在九州攻略过程中因为瞎定猪突作战计划然后又自己首先阵前脱逃导致大败,这事挺影响他在猴子心中的地位,被处罚剥夺领地和头衔之后就丢去东边陪狸猫打后北条去了,没有机会参加侵朝战争。而且似乎本子关于战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基本上都会有意无意的略过猴子主导的两次侵朝战争的描写,直接跳到猴子死后,老狸猫正式崛起开始。
—— 来自 HUAWEI TEL-AN00a,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不过看到茶茶借着去叡山参拜顺带找个和尚借种,还是猴子默许的,实在有点口胡。 y2w80 发表于 2021-8-18 10:17
不过看到茶茶借着去叡山参拜顺带找个和尚借种,还是猴子默许的,实在有点口胡。 ...
乳猴的生育功能不是日本历史厨的大流爱好之一吗
还有大阪七野爹这种从日本到国内都喜欢玩的黑梗。 zjoi 发表于 2021-8-17 00:50
日本战国类漫画最强作没有之一
赞成,我甚至觉得没看过这部都不能算看过战国题材的漫画,不仅好看,还通过考究指出了不少误解,比如日本骑兵,还有小田园城的城墙。另外火山比叡山、姐川和长筱之战的解读也很合情合理,比很多纪录片还好。
第二部开始作者尝试从更宏观的经济角度解读历史,水平不能说很高但还算还算自恰,但这高度格局就比一大堆日本漫画家高了。 tansapple 发表于 2021-8-18 09:00
记得史实的仙石权兵卫是因为在九州攻略过程中因为瞎定猪突作战计划然后又自己首先阵前脱逃导致大败,这事挺 ...
战国鬼才传是少有的有详细描写秀吉侵朝之役的战国漫画了,虽然还是加了大量恶搞和口胡
—— 来自 S1Fun 剑布衣 发表于 2021-8-18 02:31
除了基本每作我都喜欢的猴子之外,我比较喜欢这部对武田胜赖的解读。眉宇之间有股郁气,自己有想法但是下面 ...
武田信玄的口号人就是城,结果胜赖压不住老臣只能强上,结果一把梭输光了家业
不管怎么洗白他只能说他实在智能不足 woshenc 发表于 2021-8-19 09:43
武田信玄的口号人就是城,结果胜赖压不住老臣只能强上,结果一把梭输光了家业
不管怎么洗白他只能说他实 ...
应该说信玄留下来的摊子太烂,只有信玄本人才玩得转,胜赖想要转舵已经来不及,也不好转了。当然,细究起来胜赖还是犯了不少错误的,比如御馆之乱站队不慎失去北条这个盟友(不过我也觉得上杉要是和北条站在一起武田也未必好过),长蓧之战实打实得输了也实在没什么话好讲。
—— 来自 realme RMX2071,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青天孤月 发表于 2021-8-18 15:46
乳猴的生育功能不是日本历史厨的大流爱好之一吗
还有大阪七野爹这种从日本到国内都喜欢玩的黑梗。 ...
黑猴子和茶茶这点的,通常都忘了一件事,猴子这时候生个继承人出来,对丰臣家不是什么好事,可以说这个点生个不上不下的亲生继承人注定了丰臣家要灭亡
另外,猴子其实之前有个亲生的,只不过早夭而已,然后才过继的秀次
woshenc 发表于 2021-8-19 09:43
武田信玄的口号人就是城,结果胜赖压不住老臣只能强上,结果一把梭输光了家业
不管怎么洗白他只能说他实 ...
浅井长政不也是,本人崇拜信长,然后被一群老臣架着跟信长掀桌,然后浅井家灭亡
烧烤公能把自家势力变成半中央集权是真心牛逼
tansapple 发表于 2021-8-18 09:00
记得史实的仙石权兵卫是因为在九州攻略过程中因为瞎定猪突作战计划然后又自己首先阵前脱逃导致大败,这事挺 ...
战国鬼才传描述猴子侵朝的章节不短 woshenc 发表于 2021-8-19 09:43
武田信玄的口号人就是城,结果胜赖压不住老臣只能强上,结果一把梭输光了家业
不管怎么洗白他只能说他实 ...
并不是长篠之战输光了,长篠离信长的甲州征伐足足隔了7年,快2个奥运了。真正的败因还是在这7年内的此消彼长长长长长。长篠后武田的势头其实还可以,巩固甲相、甲越联盟,达成武田历史最大板块;围绕着胜赖打下的他爹都未曾攻克过的高天神城,和德川年年干架;积极谋求和织田方和解,这些操作起码给个75分吧。继续这个路线苟下去说不定多苟几个月就苟到本能寺了。
然而人算赶不上天算,到了天正6年御馆之乱,不想坐视北条坐大被俩北条夹在中间,又不想得罪北条的想法导致北条成了敌人,即使后面拉上仇视北条搞了甲佐联盟也于事无补,毕竟敌人已经是敌人了。而早就是天下人的信长方面反手叫朝廷扣一个东夷帽子,根本没得谈,这两点就非常致命。这是外因,内因则在于胜赖看着织德日益强大他太着急了,推新政 筑新府 买铁炮 改军制,这些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那可是甲斐啊,信玄时期都一直喊没钱没资源的东国孤岛。再加上金山的采金量下降,财政方面可以说没有能转圜的余地,直接导致国人众不服。也导致战争起因之一的高天神城没钱出兵去救(也有考虑信长方面所以忍让,还有对北条可能乘隙而入的警备、对高天神城盲信等等说法,无论是没有救还是没能救,总之就是没救)自己主子不会救自己,是我我大概也反了....甚至老天爷也没站在武田这方(浅见火山喷火),天时人和都不在了,自己追求的地利也还没搞清楚(记得就呆了两月吧),完事儿了信长说胜赖差点运气,我寻思应该不只是那点运气。但是整体来说主要原因还是信长视武田为眼中钉,那个时候已经没人能挡得住信长,反过来说如果给些时间,那些改革以及新府城发挥出应该有的效果,说不定能苟到江户时代混个藩主。
回到漫画,这部漫画里描写的胜赖看明白了和织田方的差距在于经济,选择改革先富国再强兵,寄希望于新的zz经济中心以及防御要点新府城,但是织田军来的太快把如意算盘打翻了。并且胜赖死前有段幻觉和信玄对谈。信玄表示自己也明白家中重重矛盾,但是他没有着力去解决问题根本而是继续通过提高自己的威信去镇住所有的问题,但是这种铁血手段只有他能做到,性格温和的胜赖提出的改革反而被他留下的问题拖累了。虽然只是一段幻觉,不过作者想讲的意思能看明白了。按照胜者强来评价胜赖,那他确实算不得英雄,也追不上父辈高大的背影,然而他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奋力拼搏过,全力挣扎过,最后输得一干二净,即使他不是英雄,我认为他也不是一个懦夫一个狗熊
剑布衣 发表于 2021-8-19 22:48
并不是长篠之战输光了,长篠离信长的甲州征伐足足隔了7年,快2个奥运了。真正的败因还是在这7年内的此消 ...
战国这部作品的缺点我觉得就是把每个人都抬的太高了,很多明明是笨蛋非要洗的高大上233
诚然长篠合战和胜赖败亡还差了好几年,但是就是这好几年能看出胜赖的才能界限,居然不但没能稳定住家臣团反而加速了离心离德,等到甲州征伐整个国家被一击即散,说句不好听的根本就是众叛亲离,我感觉同样是历史漫画,还是《零离》里那个自负外加有点蠢萌的胜赖更接近史实
有一点我赞同你,就是织田是铁了心要拔掉武田,我个人觉得大概还是因为信玄上洛是信长生命战略最危险的时刻,信长包围网牢固,盟友溃败孤立无援,2万5千精锐的武田军像钉子一样扎向心脏了,所以他总觉得武田是一个隐患,没想到甲州征伐之顺利,甚至没有亲自上阵就决出胜负了
没有武田败亡信长不一定会飘,不飘说不定就没本能寺了,时间差才3个月,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信玄和信长的死亡都是,但是胜赖的败亡几乎是必然 只看了第一部,剧情有没有到天下第一胆小鬼那里?不知道会怎么处理 相对于战国把人都抬得太高 感觉鬼才传那边的戏谑反而更有人性和某种真实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