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视作品有将汉字作为突出强调的视觉符号的例子吗
本帖最后由 名津流 于 2021-7-29 07:36 编辑https://p.sda1.dev/2/f7ca8b2a155d9b3f9918a59edef4e8a8/snap_screen_20210729024405.png
刚才看魔法少女小圆外传魔法纪录 第二季 PV时注意到了这个画面,汉字像液体一样从楼梯上流下(虽然这一段画面夹杂了一些片假名,但第一眼基本都只会注意到那些显眼又诡异的汉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然后就突然想到,其实日本动画里将汉字作为视觉符号进行强调使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动画看得多的老观众应该多少都有体会
这种表现手法最有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当属物语系列
比如著名的黑屏画面:
https://p.sda1.dev/2/aa98cd69e3eec33285426a846b5141d6/snap_screen_20210729051236.png
类似的纯色配文字:
https://p.sda1.dev/2/6a5674c761e6331a8ca925b9e945e30a/snap_screen_20210729051511.png
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
https://p.sda1.dev/2/33fdf6efc671ca4e5850bb2a911e5e6a/snap_screen_20210729051608.png
https://p.sda1.dev/2/255c7b8a79e5f18cb406fa9a006aded7/snap_screen_20210729051904.png
https://p.sda1.dev/2/e356a93c469e24942b545c9f918f43a5/p2155975287.jpg
https://p.sda1.dev/2/fd52e36fec84cd12e0fa25f879cf9a82/snap_screen_20210729045719.png
https://p.sda1.dev/2/d7a0053ce3b3c74565597b201627c98a/p2639237315.jpg
https://p.sda1.dev/2/94edb0d13f22604573430de93b4333b0/p2159018765.jpg
https://p.sda1.dev/2/611df2f2562a8caf077e4eb75f88434d/snap_screen_20210729051113.png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以意识流著称的新房和他的shaft的惯用手段,所以不只是小圆和物语系列,像绝望先生也是类似的情况,但其实shaft系只是搞这一套的程度更深一些而已,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shaft作品
比如冰菓里折木的想象空间和推理空间:
https://p.sda1.dev/2/fd285722c5bf09846f5d0263796303cb/snap_screen_20210729053056.png
https://p.sda1.dev/2/a29aa085caac2d9f6bfef2e46872bc8d/snap_screen_20210729053501.png
https://p.sda1.dev/2/61f42090152ea3df2da397cd6f875437/snap_screen_20210729054034.png
再比如一拳超人里,琦玉和杰诺斯切磋武艺的那一段,为了表现琦玉那一拳认真起来的威力,动画干脆直接把一个大 大的 死 字怼在画面上
https://p.sda1.dev/2/ed3cdbf57eb787578397732c6fdfce59/snap_screen_20210729052730.pnghttps://p.sda1.dev/2/6eb0bf4a3e56b0cff694a56bf538a32d/snap_screen_20210729052745.png
这个画面字幕组甚至都直接省了翻译,这就不禁让人会想,要是一部英语地区的作品,这个时候画面上如果出现的是 death 这么一长串的字母,哪怕加个感叹号,给人的感觉依然在气势上弱了一截,没有单单的就一个死字的震撼感来得强烈直接
不过这种依靠文字来突显画面表现力的手法用得最多也最恰当的地方,当属于各种MV里
最近的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就是咒术回战的OP《廻廻奇譚》
https://p.sda1.dev/2/f2f6af5c8e595a8ae0e03e2762ec85c0/snap_screen_20210729042815.png
https://p.sda1.dev/2/3669471338eb7dc24ff470e4d8096044/snap_screen_20210729042835.png
https://p.sda1.dev/2/e4071a84d2d54ef9b7199bfb106d65a6/snap_screen_20210729042921.png
https://p.sda1.dev/2/3acb6ca845a344f9706ee9ce0a21932a/snap_screen_20210729042944.png
这种扭曲的文字设计也跟作品整体世界观的什么咒啊符啊的,非常搭调
还有一个我自己非常喜欢的应用例子是机巧少女不会受伤的ED,洗 脑名曲《雪月花》
https://p.sda1.dev/2/7c26e7415fc1c784b59d88c8c91456c3/snap_screen_20210729034822.png
https://p.sda1.dev/2/ff1182ffbe052af01824f083f6774740/snap_screen_20210729034945.png
https://p.sda1.dev/2/7c0fe3b4e2455c6988b7edf47043e823/snap_screen_20210729035057.png
https://p.sda1.dev/2/0306ef496de4d95fb7f7d133ed0206a9/snap_screen_20210729035209.png
落语式的rap曲风,配上这样大块大块的文字画面,就显得很cool,rap也更有力道似的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日文歌喜欢在画面上显现出歌词的原因,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早年niconico创作氛围浓厚的时代,由于静止系MAD流的兴盛,很多V家歌曲和宅曲的画面表现非常多都是采用了这种文字系的感觉,大量的歌词不只单单作为让人知道在唱什么的用途,更是直接参与了构成MV画面的重要作用
比如
Lost One的号哭的MV:
https://p.sda1.dev/2/7cfdf4030a8368373e9a63a5c49d0ea6/snap_screen_20210729043109.png
https://p.sda1.dev/2/bf3690683ee8c42682d4a28a5359c8f6/snap_screen_20210729041422.png
FlashBack的MV:
https://p.sda1.dev/2/c67115e7e4045a38276f972536ebab5c/snap_screen_20210729035308.png
https://p.sda1.dev/2/85fff6de51edb87ae0f715c2ad50b1b3/snap_screen_20210729035425.png
总的来说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信息量,跟仅能表音的字母不同,只要出现在画面上就能构成一定画面信息
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像上面我提到的绝望先生这样的作品,光是在OP里直接把“监督 新房昭之”几个大字扔在画面上就挺有视觉冲击力的
https://p.sda1.dev/2/b2d0ea572de20c5e9b43faddcdf59bf2/snap_screen_20210729061340.png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多宅文化相关作品把表意文字本身在视觉上起到的符号效果发挥得这么这么淋漓尽致,那么经常被用来当做我们自己文化输出载体的国内作品,在这方面有什么不错的例子吗?(我个人可能国内作品看得比较少,几乎对国内作品在这方面没什么印象)
(如果有什么印象深刻、巧妙的日本动画里的文字表现应用,也欢迎举例)
08年开幕式用过吧,虽然不是影视作品 本帖最后由 BRRM 于 2021-7-29 07:28 编辑
很可惜,在汉字和流行文化结合这方面,中国玩得不如日本好。
你要想找一些汉字符号的话,古代有一些,像道教的各种咒、文、符、经里面一大堆长得奇奇怪怪的汉字,最著名的应该就是“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了。然后就是 篆体,例如各种印章。
orx 发表于 2021-7-29 07:24
08年开幕式用过吧,虽然不是影视作品
有一说一确实,这个虽然不是影视作品,但在对外文化输出上抵得过十部影视作品了吧 BRRM 发表于 2021-7-29 07:27
很可惜,在汉字和流行文化结合这方面,中国玩得不如日本好。
你要想找一些汉字符号的话,古代有一些,像道 ...
虽然专业影视方面不太行,但这几年随着B站在用户原创内容方面搞得越来越火,特别是MV方面,很多国内原创曲通过文字表现画面的水平已经很不错了,有当年nico全盛创作时代那些名曲的画面表达能力的影子了 不知道对于日本人来讲汉字到底是个啥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母语文字除非深加工,否则大脑第一反应是文字而不是符号,反而外语会被识别成符号,更具有符号的特性。类似的还有一些意义不明的词语组合,或者生僻字,不易识别会被当做符号处理。我猜本土作品使用汉字来表达很容易变得单薄,缺乏视觉冲击力。 本帖最后由 asdfg 于 2021-7-29 09:17 编辑
中文和日文在这方面不太一样,一般是喜欢用成段的中文。原因如楼上所说,因为对于以中文作为母语的人来说,看到汉字第一反应是文字而不是符号。
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文汉字是从文言文直接抄来的用法,所以表达意思一般都是单字,部分是双字;而四个汉字连用已经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了。而现代汉语至少自明代以来都是白话为主,所以基础词汇都是双字起,四字成语大行其道,七言绝句直接用也是稀松平常。这么下来如果同样是给一个单字,那么日文读者相对就会比较容易理解,而中文读者就会觉得“哎?才一个字?后边跟什么啊?这意思不全啊”
比如「理」字,日文当然可以音读,但单字出现的时候(特别是动画里)大家一般都会下意识训读成「ことわり(kotowari)」,然后自然就会理解成“真理/规则”的意思。但中文一个“理”字就非常迷惑……是“真理”?“道理”?“理科”?三个意思都完全不一样,那么就起不到传达意思的作用。这样自然就很难这么使用。
然而……别忘了,中国水墨画+题诗才是真正帅气的,而且是只属于中国的汉字用法。
http://new-img1.bazaar.net.cn/bazaar/132/297/liBv7gqapulyU.jpg当然如果说回二次元的话,其实30年前日本人已经给我们做过示范了
https://pic3.zhimg.com/80/v2-50a1404b9ec865fa4b6be347f1638ae6_1440w.jpg
本帖最后由 名津流 于 2021-7-29 09:53 编辑
asdfg 发表于 2021-7-29 09:14
中文和日文在这方面不太一样,一般是喜欢用成段的中文。原因如楼上所说,因为对于以中文作为母语的人来说, ...
中文用单字来传达事物的情况也不少吧,假如有一副画面配上一个理字,虽然不清楚是要具体指真理、道理还是理科,但大体上我们都能意识到是指具有一定规则或规矩的,合乎逻辑或情理的意思
水墨画和题诗我觉得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包含了书法的美感,这个文化涵盖上来说,同样是前面楼层提到的08开幕式的导演张艺谋的作品里也涉及过了
当然,国内要是能出一个水墨画风格的,涉及诗词题材的作品那是再好不过了,比如李白的传记故事之类的(为了迎合市场,哪怕是幻想风也行)
asdfg 发表于 2021-7-29 09:14
中文和日文在这方面不太一样,一般是喜欢用成段的中文。原因如楼上所说,因为对于以中文作为母语的人来说, ...
日本是理kotowari
中国用道就好了。
单字含义本来就都是文言文语境下赋予的。 看到标题没点进来之前想到的是“倒鸭子” 短视频里各种拼音的字幕:你说啥? 楼主说的这些应该更偏向平面设计的领域,平面设计领域日本人把汉字真的玩出花来了,动画本身相较电影就更实验性一些,所以加入这些元素也很正常(一些实验性质的真人电影也会这么搞)
另外楼主说的v家文字风PV也是一直影响到现在,国内也有一批pv制作者模仿这类作品,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只汉字当作字幕,而是当作设计元素用
所以在国内想找类似的大概就是B站一些做PV的和静止画MAD的,做平面设计的应该有一些,影视作品里太少了 化物语真的好 19年叔叔拜年祭有个动画短片的前半段 吴京中国.jpg 拆
囚 霹雳金光我记得有时候出招会有汉字设计的吧。 广告里会用到 国内影视还是偏老派的,这种平面视觉传达的做法会用的人不多 村长猫 发表于 2021-7-29 09:03
不知道对于日本人来讲汉字到底是个啥地位,对于我们来说,母语文字除非深加工,否则大脑第一反应是文字而不 ...
并不会 广告里用的不少尤其是快速的广告里用的很多就是因为信息量大视觉印象深,容易残留印象对病毒式营销有利
影视剧用的少主要还是因为视这种做法为歪门邪道 不过这几年日本动画这块真实系演出是越来越流行了
说不定未来在tv动画里也看不到作为视觉符号的汉字了 跑个题,物语系列里的纯色文字画面演出、各种文字效果来增加画面趣味度的做法基本都是尾石达也搞出来的,包括绝望先生跟不可思议的教室里也是如此,跟新房本人没多大关系。从伪开始尾石不做系列演出,这种画面就基本不存在了。后面那几部里(特别是囮),宮原秀二、冈田坚二朗那几个想模仿尾石的演出,但都没学到点子上,没啥创意。伤物语三部尾石回来,纯色文字画面过场演出就又大搞特搞起来了。
汉字作为强调突出符号这一点在国内影视作品里很难找到,因为国内影视作品一般没有这种把文字视觉化的习惯,相关的平面设计产业也并不成熟。但是很多杂志封面包括中国漫画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勇者传》之类的 black199 发表于 2021-7-29 13:34
并不会 广告里用的不少尤其是快速的广告里用的很多就是因为信息量大视觉印象深,容易残留印象对病毒式营 ...
广告是传达信息 还是文字意向,没有那种不明觉厉的很cool的符号意向 村长猫 发表于 2021-7-29 13:41
广告是传达信息 还是文字意向,没有那种不明觉厉的很cool的符号意向
这些例子中除了黑屏这种单纯的视觉引导外哪个不是传递信息了,尤其化物语当做许多文字都是作为图像的替代,让观众非常明晰的指向那是什么东西 黄金时代的海报? 截了几张MAD里的文字,虽然不全是汉字
asdfg 发表于 2021-7-29 09:14
中文和日文在这方面不太一样,一般是喜欢用成段的中文。原因如楼上所说,因为对于以中文作为母语的人来说, ...
过瘾的是,G高的监督本身便是港台武侠题材的爱好者,这种在屏幕上写大字的手法,可谓从昭氏用到嘉禾。
徐锦江更是在非常多的电影里写书法,甚至用屌插沙滩也在写字 Whoru 发表于 2021-7-29 14:24
降临
原作名字想不起来了哈哈。
确实,说起来降临也算是华裔作家写的《你一生的故事》,还真能被当做例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