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的自我修养——《成为动画制作人吧!》的零星读...
最近得了个空摸鱼,这个岗位上玩游戏有点风险,但码字没有。顺便就来写写最近看的这本日本动画从业者的入门引导书。这本书的作者是8million的董事长兼制片人,8million最广为人知的成就自然是《兽娘动物园》第一季。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却做出了震撼整个业界的热门动画,这件事很偶然,运气也很好,但或多或少展现了这家小公司的制作实力。
篇幅倒不算短,信息量也比较密集,所以我打算挑一些看着比较乐的内容分享出来。难免因为断章取义曲解原意,但我尽量让贴出来的内容有前因后果。
﹋﹋﹋﹋﹋﹋﹋﹋﹋﹋﹋﹋﹋﹋﹋﹋﹋﹋﹋﹋﹋﹋﹋﹋﹋﹋﹋﹋﹋﹋﹋﹋﹋﹋﹋﹋
这本书的正文第一句话就是“我就直接说结论了。在这个从硬件时代转型到软实力的时代,日本真正具有赢面的软实力只有动画。”
第一部分的结尾是“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只要振兴动画行业,就能让日本变得更加强大!”
说实话我当时一翻开来真没想到会看到这种东西,光是开头就看着很乐,毕竟读起来像什么小党派的宣讲口号。
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认为日本不再能靠硬件制霸,另一方面认为日本动画在海外的发展空间很大。前者自然就不用多说,后者有几个比较有趣的论据。
日本动画虽然有着2兆日元的规模,但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本土,卖给海外挣的钱占比很低;日本动画是字面意义上的“便宜动画”,一集深夜动画成本不到2000万日元。而海外投资者哪怕做一集动画花了5000万日元,都能以他们的商业模式收回成本,所以让日本动画企业打工的时候开价很豪爽。
﹋﹋﹋﹋﹋﹋﹋﹋﹋﹋﹋﹋﹋﹋﹋﹋﹋﹋﹋﹋﹋﹋﹋﹋﹋﹋﹋﹋﹋﹋﹋﹋﹋﹋﹋﹋
在谈制作委员会制度的弊端时,顺便讨论了日本人和美国人的集体创作方式:
“这里主要是日本人自己性格方面的问题。针对同一个问题,美国人会非常直率坦白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日本人总会瞻前顾后,反复掂量互相的立场和身份,还要顾及对方的颜面或是不能破坏团体的和谐氛围,把自己想说的话吞回肚子里,所以日本人永远都无法用各抒己见、言无不尽的共治模式敲定事物。为了维持面子上的和气,在会上不出异议,要么提前跟所有人在私底下打好招呼统一口径,要么由一个有强硬态度或者强势地位的人决定一切,强行视为大家一致同意通过。
正因为日本人这种特殊的国民性,所以只要有一个天才权威式地领导所有人,那么大家就能团结一致,力气往一处使,做出非常独特的成果。我个人认为,日本人一旦采取共治模式就做不出好东西,而美国人则是只有通过共治模式才能做出好东西来。”
可以说是很刻板印象的一段话了,虽然这个话从日本人嘴里说出来没什么问题,只能说擅长单打独斗的美国人也不少。
﹋﹋﹋﹋﹋﹋﹋﹋﹋﹋﹋﹋﹋﹋﹋﹋﹋﹋﹋﹋﹋﹋﹋﹋﹋﹋﹋﹋﹋﹋﹋﹋﹋﹋﹋﹋
“由于这行的工资实在有限,如果你想在东京当个动画师,只能是因为你家在东京就有房子,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积蓄,或是家里会固定给你打生活费,才能生存下来。”
“简单来说,只有靠砸钱才能找到优秀的人才。少子高龄化导致所有行业都出现了人手不足,在这个要为优秀人才抢得头破血流的时代,如果日本的动画制作现场仍然维持这种低报酬的状态,根本招不到能做事的人才,别说赚取外汇了,竞争力都会被耗光。现在必须扩大产业规模,给动画师、动画导演、制片人套上职业棒球联赛球员、Youtuber、IT企业的大老板那样的光环,让孩子们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个能赚钱、帅气又迷人的热门职业,并进入他们憧憬的职业排行榜,这个产业才有未来。”
我觉得这两段话的对比,在一开头的立论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有喜剧效果。
﹋﹋﹋﹋﹋﹋﹋﹋﹋﹋﹋﹋﹋﹋﹋﹋﹋﹋﹋﹋﹋﹋﹋﹋﹋﹋﹋﹋﹋﹋﹋﹋﹋﹋﹋﹋
日本电视台也会审查动画,甚至动画在还没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多方审查了。至于审核的项目和重点,业界也没有共同标准,各家电视台有自己的红线。如果有触及红线的部分,都会被电视台一刀切掉,想播出就只有听话重做这一条路可走。
“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动画制作人,动画制作工序得从头跟到尾,思想上的那根弦不能有一丝松懈。”
那好像“先审后播倒逼精品化”就不是很站得住脚了,日本动画本来就活在无处不在的审核当中嘛。
﹋﹋﹋﹋﹋﹋﹋﹋﹋﹋﹋﹋﹋﹋﹋﹋﹋﹋﹋﹋﹋﹋﹋﹋﹋﹋﹋﹋﹋﹋﹋﹋﹋﹋﹋﹋
中国的流媒体给日本动画的开价从15年来一路走低,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开始转换方针投资国产动画。腾讯基本停止收购日本动画,旗下在日本活动的动画制作公司绘梦已经悉数冻结了以日本的小说漫画为基础的项目,仅开展原著为中国国产作品的动画项目。
[讨论] 华语第三能否分析一下未来五年国产动画反攻霓虹的可能
答案是“算了吧”。
过段时间再随缘挑一些,有些犹豫要不要写制作委员会相关的部分,我觉得这样常识般的内容好像没必要再发一遍,但这本书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吐槽制作委员会对动画制作公司的压迫,可以说是喷了个爽。不知为何这个在全书的最后大谈饭局规矩的作者会在正文里把自己的生意伙伴喷得这么狠。
“不知为何这个在全书的最后大谈饭局规矩的作者会在正文里把自己的生意伙伴喷得这么狠”
八百万做兽娘的时候吃制作委员会制度的亏估计是近几年最惨的公司了吧 笑死了,真的挺作孽的 “看了台长吐槽《我们的重制人生》,要是真重生2006该怎么拯救日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