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罐有相当厚重的现实投影,以此为背景抛出的质问与思考,其质量的都不是少女歌剧能比拟的
论他们的风格差异,我有一个答案,企鹅罐是写实的,而少女歌剧是幻想的
几原的少革跟企鹅罐都是如此,建议去撞百合熊岚,那东西不够硬 Errey 发表于 2021-7-9 00:34
企鹅罐有相当厚重的现实投影,以此为背景抛出的质问与思考,其质量的都不是少女歌剧能比拟的
论他们的风格 ...
撞百合熊的话,里面应该已经有古川的东西在里面了,不过百合熊和少歌依然有很大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北欧王座 于 2021-7-9 03:03 编辑
spring_VOV 发表于 2021-7-8 12:36
之前看过的一篇
走出几原邦彦——古川知宏和《少女歌剧》
这文也够搞笑的,至上跟构成本身有微妙的区别,当然也许这里不关键。只是无论这里举的马还是罗我不记得有追求对称性,毋宁说相反。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古川其表现的具体元素的艺术风格确实要贴近这一脉的美感。至于后面自己聊的就更露馅了,罚看少革剧场版生成汽车十遍再说没有在几原片里出现所谓的“镜头交代”,没有出现具体的工业制造等 我觉得构成主义和对称是没错的,至上主义应该是没有的。俄国革命也差不多百年了,而百年之后的一部霓虹动画里能带点先锋派要素还是挺有意思的。
—— 来自 HUAWEI PAR-AL00,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少歌单纯有皮而已 企鹅罐选用的现实背景是沉重的,而不论企鹅罐还是少革,其探讨的内核与抛出的问题都是明晰且发人深省的,相较而言其剧情只要显得合乎逻辑、足以支撑起角色行为动机即可。
而少歌则是提取了几原演出的部分,但重心基本都放在了剧情上的序破急,是以描绘故事冲突为中心、贩卖角色人设的,更加“商业”的作品。 为什么是少女歌剧VS企鹅罐?企鹅罐在特殊空间的时间又不长,最大的叙事还在故事中的现实世界
怎么对比都是少女歌剧和少革吧
大部分时间都是规整的前半集现实叙事展开矛盾,后半集在舞台/决斗场解决矛盾 我记得少歌的制作方还是声优曾经说过少歌是相当“甜美”的作品。无论是故事还是演出,少歌都不吝惜于给观众提供美妙的体验,因此少歌的观众经常会多刷,而且是短时间内多刷,这是我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很少见到的。即使是搞笑日常向的动画,也很少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无数遍地看,而且看的还不仅仅是战斗环节,更包括了非战斗的日常情节。
与之相比企鹅罐,或者说几原的作品就经常会带一些“涩味”,会让观众感到痛苦、羞耻或者恐怖。观众经常要看过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做好思想准备才会重新看。
此外还有幻想元素的渗透程度。几原作品中的幻想元素经常是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出现在日常世界中的,少歌则是经过仪式才会出现幻想元素。幻想元素存在状态的也是对世界认知差异的表现,几原作品的世界是一体化的,少歌则有点超越的意思。 少女歌剧的符号化主要都是形式美,对故事本身参与的不多 本帖最后由 BarryAllen 于 2021-7-9 13:17 编辑
black199 发表于 2021-7-9 11:18
少女歌剧的符号化主要都是形式美,对故事本身参与的不多
其实是非常多的,即使考虑到少女歌剧和企鹅罐故事结构上的不同,相对于企鹅罐中符号对于主题的补充,少歌多为起完成角色塑造的作用,典型的是第 7 集相似于东京塔的舞台 Top Star 道具,参与主线叙事的也有第 1 集神乐光行李箱滚轮与齿轮的 match,比较遗憾的是看到的观众不多(
————————
有一处我没搞懂的是,第一集和第四集回忆中爱城华恋与神乐光的坐席为什么是相反的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企鹅罐和少歌是完全不同的作品啊,相似的只有一些演出方式,但是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是南辕北辙,少歌是以华丽的演出、舞台来讲一个其实比较商业套路的故事,企鹅罐的则复杂了不少。。。这贴挑起了我重看企鹅罐的兴趣,隔了多年应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古川哥哥就算了吧……那点“几原味”还不都是附丽 有一说一,这种算发帖机的话也属于良性的灌水发帖机,比打拳发帖机好多了吧(? BarryAllen 发表于 2021-7-9 13:12
其实是非常多的,即使考虑到少女歌剧和企鹅罐故事结构上的不同,相对于企鹅罐中符号对于主题的补充,少歌 ...
座位反过来这事很早以前某个访谈里提到过,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大概意思是故意增加一点“噪音” 已经讨论得很清晰了。少歌的很多东西单纯是形式,少革和几原其他作品的很多不明觉厉的演出本质还是服务于故事本身的。
例如少革剧场版里面欧蒂娜变车和少歌的再生产,演出相似的情况下,实际承载的信息量会差上很多,几原想讲的东西你会觉得,就是应该这么讲,就是要这样搞才对;但是少歌的很多部分其实根本用不着那种程度的演出,本来从命题上就差了很远
所以我觉得少歌最好玩的反而是露女士暴打负心人因为情绪上确实当得起,少女的嫉妒心和不甘放在这样一个闹剧一样的棒球表演中所呈现的那种戏剧性才足够对味。另外有几场revue因为内在的情绪不够到位,反而让人觉得全靠演出撑着(比如光蕉回。。。光的动机和情绪的转变实在是有点太空架子了,很难让人代入,从而感受到那种不可能的再生产的“命运感”,以至于全靠打戏撑着) 文冰 发表于 2021-7-8 13:42
泥潭克格勃
不行了,笑死我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