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wuwang
发表于 2021-6-30 22:22
所以像最开始的时候那样,完结后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开评分贴可以减少这种情绪化的评分,但那样又很容易忘记去评分.........
xwr
发表于 2021-6-30 23:04
本帖最后由 xwr 于 2021-6-30 23:06 编辑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21-6-30 19:02
你要知道OVA是观众用钱投票的模式,不是随便注册点ID投票可以比的。
其实和后来的OVA发售模式还不太一样,当时是每周给预定的观众邮递VHS,一话2500日元。88年到98年,本传+外传1期,VHS共发行了134回。当时VHS制作流通成本非常高,按制作人田原正利所说,卖10000日元的录像带,只能获利1500日元,剩下的8500日元都是录像带制造和流通成本。按动画一话1000万日元,录像带一盒2500日元,需要卖约33000盒才能回收制作费。
『銀河英雄伝説』のプロデューサーとして
アニメ版『銀河英雄伝説』が、最初に世に出たのは1988年の2月---『わが征くは星の大海』の劇場公開でした。製作を始めたのは更にその前、1987年からで、今から17年前のことになります。あれから随分時間も経ち、多少は時効になっていることもあると思いますので少し当時の話をさせてください。
そもそも『銀英伝』のアニメ化はTVシリーズを想定していました。それはあれだけの長い原作を映像化する媒体として、当時はTVシリーズしかなかったなかったのですから当然のことでした。(少なくとも同時期の某作品のように全10巻ある作品を90分にまとめるような蛮勇は私にはありません)
しかしTV番組にするにはいろいろなハードルがあります。まず小説のアニメ化という前例すら殆ど無かったのです。企画書に原作を添えて提出しても、コミックスなら気軽に読んでもらえるのに小説では読んですらもらえない、そんな状況でした。失礼ながら今と違って田中芳樹という名前もそれほど知られておらず、企画成立の決め手とはなりません。
まして「あの」序章にめげてしまう人の方が多かったのです。(実は、当初表向き『銀英伝』の企画とクレジットされていた当時の私の上司も、序章の途中で投げ出してその先は読んでいないクチでした)
一方でビデオアニメというジャンルは定着し始めていました。そこでTV化のためのパイロットフィルムをオリジナルビデオアニメの形式で作ってしまったらどうだろう―――
そう考えて作ったのが『わが征くは星の大海』でした。更にそれをプロモーションする手段として劇場公開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したが、あれはもともとOVAとして製作したものです。劇場公開が決まった時の気分は、正直言って半個艦隊でイゼルローン要塞を陥として来いと言われたヤンの気分でした。なにせ劇場作品の半分の予算しかなかったのに、いきなりこれは劇場映画だよと言われた訳ですから。
それはさて置き、この企画を動かしている時、同時にある「商品」の企画を実行に移していました。『うる星やつら』の50枚組LDボックス―――以後のアニメやドラマにLDボックス(現在はDVD-BOX)という商品形態を定着させた、あのLD50です。
最初、みんな冗談だろうと笑っていたこの「商品」が予想以上の売上げを記録した時、ある考えが浮かびました。或はある手応えと言ってもいいかも知れません。それは『LD50は2次使用だったが、最初からシリーズものをビデオ作品としてリリースしても成立し得るのではないか』ということです。『銀英伝』のTVシリーズ化に正直言って行き詰まっていた時、それは天啓に近い閃きでした。
今でこそ、ビデオ作品がTVになったり、小説や(それほどメジャーでない)コミックがTVアニメになったりするのも珍しくなく、ビデオのシリーズものも数多く出ていますが、17年前、これは画期的な試みだったのです。ビデオ市場の仕組みをご存じないと、理解していただけないかも知れないので簡単に説明しますが、そもそもビデオは流通コストが高いのです。当時製作印税の相場が15%程度でした。つまり市販価格10000円のビデオがあったとして、その内製作費の回収にあてられるのが1500円と考えて下さい。あとの8500円は、製造費と流通のコストなのです。これでは1万本売れても1500万円にしかなりません。(更にいろいろな控除があるので実際には1200万円ぐらいか………)
当時のTVシリーズ1話の製作費が(ましなもので)900万円ぐらいでしたので、それより若干上乗せして1本1000万円の予算を立てました。これをこのビデオだけで回収しようとすれば、単純計算して約8300本売る必要があることになる訳です。しかし1話10000円ではいくらなんでも高すぎます。個人的には1話1000円ぐらいにしたかったのですが、それでは8万3000本売らなくてはならず、いくらなんでもハードルが高すぎます。いろいろ考えた揚げ句、ビデオパッケージという「入れ物」と宅配というコストを織り込んで2500円(第1期の当時)という価格設定ならどうだろうかということになりました。これでも製作費を回収するには約33000本売ら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のです。
売ら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というと、お金の話ばかりだと反発されるかも知れませんが、製作費を出してくれる会社に損をさせる訳には行かなかったのです。何しろ最終目標は『銀英伝』全10巻の完全映像化。当初から全100話は越えるだろうという予想のもと、取り敢えずの区切りとしての「第1期」だったのですから、ここでコケルわけには行きません。
そこで、これを何とかするために考えたのが通信販売によるリリースでした。というより、LD50を通販で成功させた時から、通販が前提となっていたといっていいかも知れません。
何故通販? ―――今はそうでもありませんが、最初ビデオはレコード店で売っていました。実は先に述べた製作印税の相場や流通のシステム自体は、レコード業界の販売形態に準じたものでした。しかし数十万枚、数百万枚と販売するCDならともかく、数千から数万本のビデオの世界で、小売り店がそれほど重要でしょうか? 『銀英伝』を最初にウィークリィという形態で発売した時、2500円という当時破格の価格設定ができたのは、通信販売によって中間コストを排除したからです。これだとおよそ7000本で「モトが取れる」のです。逆に言えば、7000本売るだけなら小売店や流通業者の力を借りなくても可能なのです。これが実はコロンブスの卵的な発想の転換点だったのです。
しかし―――そう、大きな問題がありました。ユーザーが、この図式に乗ってくれるかどうか、です。言わばこの方法は、視聴者に直接スポンサーになってもらおうというのですから、考え様によっては雲を掴むような話です。
結果は………紆余曲折はありましたが、ファンの方の支持を戴き、シリーズ化は成功し、本伝110話、外伝54話、長編3話の、ビデオアニメとしては空前の(そして今のところ絶後の)長期シリーズとなったわけです。
更に今回、DVD化にあたって、制作当時に不満のあったクオリティのアップを図ることが出来、更に販売面でも予想を上回る売れ行きを上げることが出来ました。ひとえにファンの皆様のお蔭です。 その『銀英伝』ファンの皆さんと交流の場を持ちたいと、常々思っていました。ファンといえば、第1に私自身が『銀英伝』のファンです。だからこそ、自分が見たい作品を作りたい、そう思って制作に当たってきました。その、言わば「同好の士」として皆さんの声も聞きたいし、制作側の思いも伝えたい、そう思っていました。
当初の通販の母体となったファンクラブ『共和倶楽部』、DVD-BOXの販売窓口になった『アニメ銀河英雄伝説公式HP』と、そうした思いを反映させたいと考えた場もありましたが、双方向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は考える以上に難しいものです。そこで、今回本HPを立ち上げるに当たって、せめてこちら側からのディープな情報を公開していこうと思います。 (本当ならファンの皆さんの質問などにお応えする場も作りたいのですが、公式HPのBBSが「あらし」にあって閉鎖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事情などもありまして、暫くは一方通行ですが、いずれ何かいい方法をみつけるつもりです)
当事者でなければ知りえないエピソードや裏話、制作側の意図など、順次コンテンツを更新していくつもりです。どうぞ、よろしく。
アニメ『銀河英雄伝説』プロデューサー 田原正聖(正利)
Tackstone
发表于 2021-6-30 23:49
这种所谓的评分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罢了,认真你就输了。
叛逆之双子星
发表于 2021-7-1 00:02
不就是当初吹奇蛋的那波人破防了,要在被别人笑话之前先发制人批斗奇蛋,好让自己不处于被笑话的一方。奇蛋跟剧偶像一起播的时候我就一直单推剧偶像,从结果来看我品味还蛮好的。
remedios010000
发表于 2021-7-2 00:47
我理解皮蛋最后做的很烂,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评分区不给兽娘2单独分区 灵摆刻度–∞
macos
发表于 2021-7-2 07:42
淫兽必须死
发表于 2021-7-2 08:45
stygianlunar 发表于 2021-6-30 20:45
罪不至此,太情绪化了。这个的评价是是不想干就别干,别敷衍观众。
兽娘2那种赤裸裸的恶意比这种撂挑子邪恶 ...
这做法毫不现实,再过几个月谁还记得给这番投票。
带动情绪本来就是番剧的一大特色,不得不品尝。
性欲モンスター
发表于 2021-7-2 08:53
remedios010000 发表于 2021-7-2 00:47
我理解皮蛋最后做的很烂,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评分区不给兽娘2单独分区 灵摆刻度–∞ ...
建议兽娘2投+2的人塞了。
淫兽必须死
发表于 2021-7-2 09:24
remedios010000 发表于 2021-7-2 00:47
我理解皮蛋最后做的很烂,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评分区不给兽娘2单独分区 灵摆刻度–∞ ...
这不就是这帖子一直呼唤的中庸客观平衡党做的好事
“你们都投-2太情绪化太极端了,我只能投+2平衡回来”
祸猫
发表于 2021-7-2 11:36
没看契丹,泥潭这么搞反倒有兴趣了,从视听角度而言看个爽看几集跑路比较好,顺便能讲讲怎么炸的,专楼就不刷了
—— 来自 OnePlus KB2000, Android 11上的 S1Next-鹅版 v2.4.4.1
远影
发表于 2021-7-2 11:39
本帖最后由 远影 于 2021-7-2 11:44 编辑
祸猫 发表于 2021-7-2 11:36
没看契丹,泥潭这么搞反倒有兴趣了,从视听角度而言看个爽看几集跑路比较好,顺便能讲讲怎么炸的, ...
一集就够,不过怕看了第一集管不住手
怎么炸的么,看过《迷家》吗,轻量复刻,还附赠一个死缓耍猴环节
frg
发表于 2021-7-2 11:55
sheshiro 发表于 2021-6-30 17:52
不管是要做什么事,想要让人信服,说的越多越有效,至于具体的内容其实没人仔细看的
前面我就说了,当时 ...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好确定你最初回复我的时候是个什么语气,而且楼里也不只一个老ID冒泡了,所以你看,我一开始的重点就是要把自己摘出去,你想代表什么人厚古薄今都是你自己的想法,或者至少只是代表你那个赢家组对不对。而且你的话术本来也比较完美了,又是要光速鉴定个全特么情绪化差不多得了,又是以前毕竟谨慎啊,又是薛定谔的读空气,但仅仅就你对我的两个回复,在新用户眼里却可能是这姿态:是你先高屋建瓴一番,但既然这是个本来重点就不在评语的讨论串,好吧有人都说了自己不是在写评语,而且你个老ID还不知道到哪里去看评语么……哦老ID就是要花式高贵冷艳,又是“如果那些人都像你这样说出三条来,别说+2,+20我都可以接受的”,又是“说的越多越有效,至于具体的内容其实没人仔细看的”,还“至少你觉得表达了你的想法就好”,怎么阅读能力就低到了我反复提到 模型 这个词还……
“你投票的依据”,呵,剑剑那一波总算拉回了一批人(或者想查我案底的至少可以留意一下我是什么时候又在漫区偶尔回复几个),但也不是人人都还爱投票了,客观上说还有投票贴被锁或者楼主被塞和某些投票居然能过期,所以至少我今年还有过写了评语但懒得投票,“评语比投票重要”这种话我也很有资格说了对不对,但我也同样有资格说在这个楼里评语就不重要,哎,我要是和你够熟不就可以再呵呵几声搞得好像其实观点一致或者其实都很有弹性的?
说实话,我也不太懂我都算明说了如果你们嫌太田雅彦这起手式太安全的话我们还可以战轻音(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我甚至要把轻音算作模型的原因是我记不起来当年华语第一是不是轻音厨——别笑,我又没和他战过,现在还能肯定他不是华语第一凉宫厨就算可以了),嗯是现在轻音也算安全话题了所以说了也白说么,但要换些更容易极化的关键词那还就真成了我的锅。好吧,那就从鉴赏区的由来复习一下?
【作为少数派,如果老是逮着一个ID聊,效率肯定不高,而且盖楼盖到这里,也可以说是个备份了,如果其中有车轱辘的内容,我只能保证以我的回帖频率总体上并不怎么会烦到人吧】
为什么鉴赏区要强调个“客观”?显然是因为漫区“不客观”。类似美漫区(或者说美漫区的由来类似鉴赏区),至少在其成立前,漫区里的某些话题已经足够有毒,甚至已经是开个鉴赏区也只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鲁路修了,关键不在于我个人对它的评价,甚至不在于所有人的评价本身,而是投票贴出现的时间:CGR1是06年的新番,投票贴则是2013年的(说不定是论坛回档后重开的?现在又不方便问统计局),CGR2倒是嗯嗯——鉴赏区“先沉淀一段时间”的伟大传统怎么就没了呢——而“那几年”漫区的PPG化进程,还是留给赢家组对着新人科普吧,我只说一句,“老漫区”在CGR1这个话题上都默认是看不起PPG那德性的(PPG在2008年还能被时间守护者同时毒害了MF和CG的话题,所以要等到他来漫区毒奶高达age时,才正式地“大家都一样”);也亏得当年对PPG化的警惕,所以“沉淀”想必是必须的罢,但漫区是注定要PPG化的,只要专楼里的版聊没PPG那么肆无忌惮,就可以说是可持续的温和的PPG化对不对?注定了PPG化的漫区,其“沉淀”的潜台词难道不是 温和地确定PPG化的方向?而“沉淀沉淀”这种操作,在大方向反正就那样儿的前提下,至少有一半早晚会失去了意义,加上鉴赏区的补番向参考属性,至少我是在言语上会怀念一下伟大传统但真开个投票来确定是否需要拨乱反正的话就先弃权好了。说回鲁路修,既然2013年才开个R1投票贴,既然已经知道了R2的评分分布,那也就是锦上添个花了吧,我个人固然可以对此嘲弄一番,但鲁路修的投票贴是个温和的例子,是温和地证明了2008年还鸡飞狗跳的漫区靠着鉴赏区确定了某些基本的取向之后就能在多年后改写06年的评价(既然论坛用户都换了一批,“改写评价”首先是个中性的预言,为了避免厚古薄今我可是尽量甩锅给PPG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完美的话术……)
——说实话,真要甩锅的话,我还真想证明豚片确实毁掉了某种讨论氛围:至少我见识够了这种表演就放弃了本**惯的“先假设对方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十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的空气……好吧这也是留给赢家组科普的……那么为什么我的体感就是当年真的有更多人揣着明白装糊涂?通常这可以归结为某一批活跃ID的疯狂示范,特别是总有大神忽然降临,但老害们偶尔也会秀一秀他们的深度对谈,那就是有深度的宅男必然越来越不会说人话?在这个楼里,我们只需要确认会影响到投票贴的状况:能深度对谈就应该有过深入交换意见,“甚至”不能深度对谈的都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时不时地互相到喉不到肺,所谓揣着明白装糊涂,在论坛实战的意义难道不是(至少装作) 同时熟悉 对立的某些观点?之前我会提到“华语第一”,原因之一则是他的名台词却代表了某种单纯的大势所趋,那么,在早期的投票贴还往往能总结出某种矜持的同时,只要我这个少数派能证明其中必然存在着机缘巧合之下的“平衡”,乃至于本来就在为大势所趋背书,现在的某些状况自然只是十年前的延续;而对于很多新老ID甚至包括我也偶尔会直接归结为情绪发泄的操作……
……赢家组的弱点就在于他们是赢家啊,而通常只有 输过的人 才会 试图确定到底在哪个节点就游戏结束了但原来只要不是掰手腕程度的简单较量就会在复盘时发现一堆似是而非而你还特么经常没资格说这是似是而非的节点:一个温和的例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萌系声优”这个标签就没有意义了?钉宫厨会告诉所有人钢炼03都是这么早的片子了所以萌系声优的定义从来就有问题(这是事实哦)。十年前和现在当然有区别,老ID进来说其实是这种区别,说其实又没有区别,这个格式当然很好用,“唯一的问题”在于你代表了谁:当年谨慎的多数派到了现在要车轱辘什么情绪发泄个人选择,这是何等的悲歌,我们要不要抱团取暖一下?作为少数派,我还是先给出从我自己这个视角对于“流变”的理解,这才算有点意义吧,而你的战友其实是多到了可以让你随手简化问题的!
【下面是正式的备份】
安全的起手式,太田雅彦:我当年在摇曳百合投票贴里的评语,总结一下就是这第一季全看监督什么的裱糊功夫,这底子可能比干物妹强,强也强不到哪里去,那么后者至少小爆了一把却已然被漫区无视的原因,恐怕并不是多数人对于编排是否能过关的底线够严格(在摇曳百合的投票贴里我就算够严格的,而我是少数派),凭直觉瞎吹的话大概就是标题自带美少女贴贴的自然更容易过关?这就好像很可以快进到漫区百合厨们和百合厨厨的精神二人转,但干物妹显然是绕着一个角色转的,如果角色厨可以暂时作为中性词,反观摇曳百合的结构,则是更容易制造角色厨——不,当年的状况还要复杂一点,当年确实会有更多人不那么容易出现 有谁谁就+1/+2 的冲动吧——在这个意义上,鲁路修就不是个温和的例子了,至少角色厨的影响在CGR2的相关评价上已经不能更明显,最妙的是,摇曳百合怎么说还比CGR2晚了几年,是2011年即正好十年前的新番,看来真有点机缘巧合之下的“平衡”了?实际上我可能要明说摇曳百合并没有什么角色好厨的(阿卡林得到的同情分也许会大于其他角色刷的好感度);也必须明说,如果真要引申到百合厨相关,虽然这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现在开启新战场也太晚了;而且对于“平衡”之脆弱……摇曳百合不只一季对不对
说回计程车:批评其日剧风格损耗了动画应有的想象力,这个不止有用,甚至还能再抬起奇蛋来反杀一回合,作为乐子人我真的必须喜欢这玩法。好像直到四五六七年前我还看到过对动画日剧化的批评,而且算是比较极化的观点了,全盘否定那种;真能全盘否定不就没了这几天的破事?能极化到这程度,在四五六七年前可以盲猜一个“那花一厨顶十黑”,而现在的口径难道不是动画总有特别的文戏表现手法?那花也正好是十年前的新番,冈妈自己就是大势所趋,而我当年也只能说自己最反感的还是麻枝那套(给AngelBeats打了-2之后……本质上连佐仓梗都没底气玩了)。如果说十年前就有人足够冲动(多多少少),这十年至少对冈妈的认识还是在被迫客观化的;如果说十年前还算有个平衡点,那么十年前没把动画日剧化这条批臭就“埋下了计程车评分浮夸的隐患”——这从逻辑上说是不是有点奇怪?我只是来插个警告,对于所谓过去,左右逢源的解释是赢家的特权,但别玩到了怎么看都能自曝其短——而且从逻辑上说,任何“非acg原生题材”动画化后岂不是都会有动画手法的加成(计程车就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这口径本身就没有意义,“具体效果看演出”,仅此而已(是的我说过作画厨才更方便保持正确,不过这当然是有代价的)
【涉及两个十年前的例子就多了这么多字……还是直接备份在我手机上吧(这个帖子发了两次才发出去)】
sheshiro
发表于 2021-7-2 12:43
名津流
发表于 2021-7-2 12:57
格雷殿下 发表于 2021-6-30 01:22
。。是不是新网友变多了,奇蛋剧情再怪,人设作画也算是有可圈可点之处了。也不至于,还有排尾车的好几部也 ...
奇蛋本篇我可以给个合理的分
这个特别篇凭什么?其他烂片是做完了没做好,这个是还没做完就拿出来糊弄人了,更何况之前宣传那么多,给你三个月时间就做一集还做成这样
名津流
发表于 2021-7-2 13:21
祸猫 发表于 2021-7-2 11:36
没看契丹,泥潭这么搞反倒有兴趣了,从视听角度而言看个爽看几集跑路比较好,顺便能讲讲怎么炸的, ...
奇蛋第一集质量惊艳,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前中期质量也很稳,被吹成当季黑马,圈子讨论度很高,一堆分析和吹这片的。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剧情设定写得有点大,担心后期收不回来
从第8集开始,突然毫无任何通告的放了总集篇,然后总集数也没往后顺延一集就让许多人开始觉得不对了
第9就直接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风评开始下降
伴随着工期爆炸和地狱制作现场的消息传播开来以外,最后几集还在神展开不断,甚至最后两集还是不断抛出新角色新设定
大结局果然也没能把故事讲完,留了个消息说是3个月后再放1个小时特别篇,那大家就当你还没讲完这个故事,那就等着呗
结果现在等了那么久,最后特别篇一出来观众人都傻了,46分钟特别篇前一半又是总集篇不说,最后这20多分钟节奏很快,初看还以为要EVA式的意识流展开了,结果完全就是没做完。最终还给你强行上一个突兀的反转GOODEND结局
完全给人一种制作方这三个月是放假去了,最后一天赶出来了这半集的感觉
frg
发表于 2021-7-3 05:43
sheshiro 发表于 2021-7-2 12:43
你看,你这么快就学会了“说的越多越有效”这个理论不是(冗谈)
不过你说得对,动画也好漫画也好,关于 ...
你看,你就在毒害这个话题,但你是赢家组你就可以托大。为了能够用排除法证明,我和你中间,毒害这个话题的只能是你,我还得再补充点例子,但这完全不是给你看的了。
不过我也最后说个大实话:你要装怀旧服玩家,那还能不知道当年某几个战狂没被永封时,像你这样托大的会被连续抽多少回合?
而且你和我几天前不都在SUNSUN那个自爆楼里么(我们总有装一下熟人的机会,不过你和SUNSUN才是熟人对不对),我都被鉴定成虾群小号了,最简单的避嫌手段就是降低回复频率,以至于就算用了小号造势也连不起来,那么反过来一次回复的字数太多了也被人阴阳就不可避免了【你这么快就证明了这一点,让我Mark一下】
sheshiro
发表于 2021-7-3 06:43
嘉峪君
发表于 2021-7-3 06:53
JustW 发表于 2021-6-30 17:06
其实你觉得现在极端化了论据也不充足,至少我可以提出一个反例,就比如主楼的奇蛋物语。奇蛋物语( ...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奇蛋SP的评分之所以这么极端,其实还是因为被TV版五等分的评分贷款了一部分好评。大量打+2和+1甚至X0的人群实际上是抱着奇蛋最终能够靠SP“平稳落地”的殷切期望,才给了TV版一个相对正面的评价。那么这样的话SP的评分就可以解释了,实际上是对TV版贷款好评的反噬,是因为奇蛋“背叛”这些给好评的坛友的愤怒。如果没有这个SP,奇蛋按照原定工期如期完工的话,那么现在大量给SP打-2的坛友可能本来也只会打一个-1,而这些人的相当一部分对现在的奇蛋TV版是没有给负分的。
PrinzEugen
发表于 2021-7-3 07:35
很多时候,泥潭投票受结局一集影响太大了,所以某些片子分数特别极端
嘉峪君
发表于 2021-7-3 09:32
有个问题,s1在换用discuz之前投完票后是可以更改自己投过的选项的,现在在技术上做不到这一点么?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沉淀有些观众也会对一些片子的看法产生改变的吧。
Kyoto
发表于 2021-7-3 10:02
frg
发表于 2021-7-3 12:00
【 准 点 更 新】
【少数派默认不适合靠举例来证明“趋势”,还好只要想成备份,也……就那样了】
【备份—3—始】
我说过“巴克亚罗自己不争气”【原话就是引战的,虽然语境已经变了但……也就那样了】,要翻旧账骂我的话,最方便的应该是翻出对广告侠(2011年4月新番)的评语,我自己都感觉那像是被盗号了:本来还算个滑板战士的优化版,“硬着待机软着看完”就不好意思吹青出于蓝,还能拿它的商业前景来严重疑似说反话?在CG都还不够靠谱的年头,广告侠作为日升式的向机甲/特摄化靠拢的案例,上手就攒了一套必胜法,这应该很有启发作用,而这十年里,至少谷口那堆……不幸的是,用同一个监督的作品来证明“趋势”,这要怎么才够,唯一的立足点只能是在巴克亚罗终成大器时让整个路线确实有意义然而都要公认巴克亚罗是基于年番还是什么的疯狂缩水赶戏还明摆着缺钱了这要我自作多情都没那心情,好吧好吧换个例子。(另外,没人会否认“当年的日升”就是最适合拍巴克亚罗的吧,我是提前把分数给了日升)
【备份3—正式开始】
我作为少数派给出的“唐突+2”,当年能比广告侠评语更唐突的就是迷途猫相关【“+2 - 极力推荐 6.67% (10)”,而且我那个回复是唯一的“+2评语”】……我不觉得自己会忘掉太多内容的动画值得+2(不过这个首先是对治愈系不友好),但现在已经把迷途猫的内容忘光了。在奇蛋物语“第一次即将完结”时,我曾想更新一下对迷途猫的评语,但这就至少要复习一遍……然后到现在都没试过重看,犹豫了好久了,急,在线等。
反正“再过几年”,我的评语就大概率变成了笑话:太空丹迪来了;作为“高频率换监督/演出玩法”的巅峰之作,唯一的麻烦似乎是分成了两季所以能最大限度支持这玩法的“平行世界设定”——比如能把汤浅回的ooc合理化——没有够快地得到背书。之前倒是有个囫囵的半年番,是的就是那个战国collection,脚本平均水平堪忧但换着画风玩电影neta,就成了当年豆瓣必须高看一眼的存在,迷途猫拉来某两个前辈加一起也比不过它了。可惜半年番已经不是大势所趋,接下来还有手游改 进一步地 轻主线重角色,所以迷途猫这种品格不高的小玩意儿倒是更适合被拿出来对比一下?【我始终谈的是(模型与)趋势,不是具体的作品的高低】
“……然后居然轮到草川启造立功了” <— 这是我自认为有幽默感的一句评语;恰好草川启造之后拍了一部恶魔之谜/恶魔的谜语,当你看到其中某两个配角的戏还可以,甚至大可以让某两集独立地……如果你真能对草川启造都有足够的期待,在这部动画最后证明了自己连最基本的东西都(果然)没想明白时,反过来就很容易相信,轻主线重角色 就是大势所趋,说白了,如果主线怎么搞都行,甚至总体上的角色设定有明显问题也行的话,一不小心某个角色回画风不一样了还可能蹭到个“神回营销”。角色回默认会被主线拖累,就没必要迁就主线。
(……对此,18if虽然更适合拿个提名,却只需要作为“没必要迁就主线”的注脚:第七集就是赤果果地做个“不相干的20分钟”)
当诸多企划都是能出一季就算一季,这一季的长度就更适合让神回 save the day【我也找了个角度给鬼灭第19集泼过冷水,半年番玩这个不是更不容易唬到人吗】……乃至于,本来后宫漫/党争片 习惯性地玩到烂 就能造成“前后割裂”,那么:不计后果的“角色高光”、“画风变了”能成为话题、重点在美少女的演出,或者普罗的“作画爆炸”,都塞到短短一季里岂不是诚意满满?虽然但是,主线崩了怎么办?轻拍是拿到足够多的+2的,如果我给了迷途猫+2却不给轻拍+2——真的没给,我就没投票——这是不是哪里不对?好在我真的不是在谈具体的作品的高低。
“+2 - 极力推荐 6.67% (10)” <— 迷途猫只有10票+2,10票+2里只有我说了……“这是一部注定会出问题的动画,但它还是在让数个监督耍够了之余,也给了观众至少三次机会看到它如何最终SAFE” <— 我相信那个十年前写评语的自己【迷途猫是2010年的新番,投票贴也是2010年开的,但我这个ID确实是在2011年才写了评语】,现在的我也确实真的连 三次SAFE 的实施细节都忘光了,否则就大可以没事刷一句“你们对平稳落地一无所知”。我试过提前把分数给日升,那么也可以先从概率上锁定迷途猫这三次SAFE的稀有度:不需要谈具体的作品的高低,不需要把玩脱了的点名拉出来踩一踩,“能出一季就算一季”的业界久而久之便能……
显然,2011年的我本来就不会知道那么多……所以轻拍的评分固然是个问题,虽然这对我来说肯定是个问题,但不是2011年的那个我的问题。这个楼既然讨论的是投票,我没投轻拍,就不该自寻烦恼,对了对了,我也没投奇蛋(也没投计程车)……即使对轻拍有保留意见,我的立场都比较清楚了,奇蛋的审美崩坏又来得那么快,能待见奇蛋才有鬼吧。如果直接绕开轻拍的人也去给奇蛋打-2,就能部分地解释本可归为同一路线的作品为何忽然有一部被疯狂diss?对于本来就够严格的人,都看惯了已经主动坠崖的玩意还被捧着,那么实实在在空中解体到骗不了任何人的啥啥就只是更容易得到其应得的回应。“问题是他们的”,嗯,作为少数派,我无数次地同意过这一条,我也一直在这个楼里证明当年怎么笑的人现在就该怎么笑不出来,但都写了这么长,还总提到模型什么的,最后落到这种“常识论调”就太没意思了:所以接下来的“完结篇”……
【备份—3—终】
迪门修斯
发表于 2021-7-3 12:34
顺位排列好片,争议度出现略有分歧的排名是第94 战国鬼才传;
顺位排列烂片,从第8名开始出现分歧,而且之后的名次有大量混战局。
结论:除非片子太烂否则一般来说会有人去尝试寻找闪光点,评分量越多说明话题度越高看的人越多
顺位排列人气,第一个负数惹零排名6评分是-4争议度你死我活。第二个GC排名**分-71同样你死我活,第三个排名15AB-20褒贬不一,第四个国家队排22-136略有分歧,第五个是排名50开外的紫罗兰,如果50名以内的把分数不超过80的也算上的话还有SAO,AZ,古利特,花名,声之形。能拿到足够讨论度的热门作品首先底子肯定是要有人气制作人/团队/会社,或者原作知名度超高,优秀作品一定会有人气,但不是所有的都有,能成为热门的片子一般不会被人评到烂片除非剧情太离谱。
结论2:人们判定一部作品为佳作的标准首先是剧情[哪怕不是原创],然后是广义朴素价值观,如果制作精良会催动人气上升。
lonelyleaf
发表于 2021-7-3 13:16
本帖最后由 lonelyleaf 于 2021-7-3 13:29 编辑
s1的评分还是档位少了,当年南极+3投票引发了不少反感,但我是真觉得+3到-3这种会更合理一些。我虽然不怎么在s1投,但投的时候+2对应在bangumi那边不是9和10,而是8、9和10, +1则是对应7,我算是评分档位利用率比较低了,但5个档位还是不够用。现在s1这个档位比得不是上限有多高,而是如何做到不招黑,从这个意义上说和b站评分有相似点还真没毛病,如果s1投票在+2之上还有一档,我觉得名次会发生不小的变化,至少出租车超过和平保卫战这种事估计是不会发生的。不过即便现在,高分的片子都值得补这一点还是没有问题的,并不是说真的和b站评分一样了。
igetahiroe23
发表于 2021-7-3 13:25
看了不吃亏
franly
发表于 2021-7-3 17:08
奇蛋我最后两集没看,有没有好人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
薄荷之野
发表于 2021-7-3 21:16
franly 发表于 2021-7-3 17:08
奇蛋我最后两集没看,有没有好人讲讲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集讲表账里账夫夫造人的过去,一集讲爱保护平行世界的自己跟奇凶老师打完最后一仗迎接新生活。
嗯,不看也没关系,因为跟前面的情节完全没连上,基本等于两部独立OVA,还是上下部里的上部。
remedios010000
发表于 2021-7-4 09:07
结果这会儿影之诗又把奇蛋给压了不过影之诗的烂度跟A5打个五五开还算是合情合理难兄难弟
污陨血红
发表于 2021-7-4 17:06
没有想到傻之逼竟然第一了
六花自我中
发表于 2021-7-4 19:36
frg
发表于 2021-7-6 00:36
我就先直说了:“这里有个哲学问题。”……而且,这篇照例也要从十年前说起,那么如果忽然必须有个“本质直观”,这“本质直观”的用途很广的,现在看来也许已经拾人余唾……行吧。
A.从企鹅罐说起
哪怕现在可以轻松地说回转企鹅罐(2011年7月番)前期就是有些问题,菠萝(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确实在那时说到了重点:演出超神的监督就可以一路不明觉厉而让观众脑补各种内涵,甚至根本只需要考虑自家的演出形式而已?(魂味九宫格.jpg)如果把这个问题引申到 演出既然可以是动画的一切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高于动画的一切,是不是好像在修改理论之余还能找到“脚踩回转”的捷径?……快进到十年后的现在:没个好编剧你还谈什么演出?
谁也不需要先说自己是**者再声称在意剧本结构。基于常识再严格些地看待剧本,做到这样都可以成为先知;“各种术语”诚然可以提升“讨论层次”……当年放浪息子(2011年1月番)被鬼佬指出个LGBT,基于论文的本质,这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如果不买账就会把S1提前拉到大专论坛以下了。但是像这样一味做加法(俗称贴金),评分就该浮夸起来,而如果这其实是个普遍到普通的高屋建瓴,就不会在模型里有存在感。【现在只需要基于常识来说LGBT,鉴赏区也没开过游戏的投票贴,所以这是个相对轻松的话题】
但你们回忆一下作画厨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漫区……演出作画不分家;如果再加个凑数的,比如WIT虽然在十年前还不存在但巨人已经拿了“这本漫画真厉害”……演员们早就差不多到齐了?如果我只是在这个自然段提个巨人,这就是没说清楚吧;是的这是我故意的。我在这个楼的回复始终都要“把我自己摘出去”,这个目的约等于以少数派的视角证明十年前的趋势与现在的状况“兼容”,但这是个太符合那啥发展观的图景,至少中国人默认擅长这么一脑补就好像懂了。越符合直觉的新论点越可能没用,所以有必要改一下重点。
B.再从企鹅罐说起
没记错的话【如果有误请尽快逼我改掉】,“企鹅罐前期”这话题是被肠公终结了一次……肠公便提到了“**”(可能还要从接受美学绕过来),嗯,比如,比如从俄国的文学批评切入的话……真的不太好接茬吧。现在的我都不好接茬:“现在”的我是坚定的“**—叙事学”工具集的用户;当年流行(?)的谈着谈着往回绕的氛围,多多少少在教育我要使用别的术语,或者确实谁也不需要先说自己是**者再声称在意剧本结构(更何况所谓谈剧本其实很容易变成谈“职业道德”)。
“再过几年”,就进入了“白箱时代”;再结合“偶像声优”的状况,首先,在结果上,对特定声优业务能力的攻击弱化到了相当于粉圈里有个中导条约。业界相关的科普越多就越明白该怎么分锅,但也往往仅此而已。我们是习惯性的还原论者。现在,这也应该成了安全的话题?
再看看作豚:精神STAFF化结合了某些KOL营销,就会在话语权方面“严重挑衅”。实际上,因为出现了过于愚蠢的表演,我们可能会忘了,最容易激起朴素的愤怒的“正常操作”,就是对某部明显贫穷但看来又很有“诚意”的番组毫不尊重(这是约等于嫌贫爱富)……而已。有的人有底线,有的人确实没有。另外,在缺少作画厨认证时,就更容易看到支持者夸大声优的表现,或者夸大声优对应的评分权重,这也正符合对声优尽量只说好话的趋势?由于作画演出不分家(姑且这么说吧),纯粹的作豚评语都不像声豚评语那么容易看到;声豚的干扰终究有限,作豚就直接被掩盖了,所以至少我的模型并不需要对作豚保持警惕?
【等等,现在你们已经知道“本质直观”这个词会用在哪里了】
C.本文开始烂尾
作豚的臧否毁誉,说得搞笑点,就像把动画分成了3A和独立游戏。游戏方面可以基于消费模式等等来追加环境参数,评价体系的分裂并不一定变成双标;我对于星游记(2011年10月30日首播)的评价则已经修正到最后会说一句我这边要避免双标。恰恰是在“**—叙事学”这个方向,只要知道对于“制作组的诚意”的感知就属于“本质直观”的程度,那么在现象学更适合指导叙事学的前提下要怎么精确地把现象学又作为叙事学的工具?这是要能经得起吹毛求疵的,而不是随便贴个金;狂欢式的赞誉与解析,甚至是可以同时使用本质不兼容的标尺,却不可能没事换着确定底线。“制作组的诚意”这个“要素”,显然可以给第一季争取个高分而在第二季强化了制作但充其量是第一季的“合理水平”时造成评分浮夸,所以我应该无视掉它,免得有后患,然后呢?用足够严格的方式避免作豚问题就等同于解决问题?
D.你们啊
我的模型首先不包括我自己。“你们”的投票并不怎么受作画厨影响,就算有影响也像是被抵消了,不错,我要不要找个借口加入你们?不过首先,我这边直接无视了“制作诚意”【甚至这四个字就暗示了所谓诚意的不自然】……那么你们呢?是的,甚至漫区用户里都有STAFF,甚至我们在经历着一个制作方面爆料太多的时期;但不管我的良心是否还在,在我的模型里,无论是谁都不能“看出诚意”(同时也并不懂“本质直观”)。模型是基于现实但肯定有简化的。“看出”也不等于“知道”:我们都是知道分子,我们至少要知道还原论意味着我们对于“没有诚意”的判断才更像那么回事。
那么你们难免要提一嘴的“制作诚意”,如果确实对评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这是“正面影响”,可以暂时等同于“正面浮夸”的一部分。至少,对于能看出“诚意”的声豚……说起来我自己的标准是“声优表现本身不可能把+1抬到+2但可以把-1拉到-2(即‘一无是处’)”。不只声优表现,“制作诚意”是典型的要证明 0.2+0.2+0.2+0.2=1.2【打个比方而已,我自己都没用过这种算分格式】
接下来可以把大量的篇幅耗费在列举各种与“诚意”重合的“浮夸”上,或者先给个下限。
E.装作看过兽娘2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那么容易屡创新低的时代(呵),兽娘2作为-2区的唯一例外,场外因素也好,没看就打分也好,无非让模型里最下面(也)少一行。兽娘2的无诚意,可以提前给本文送来结论:“你们”到头来就会对这种状况特别敏感,这是在为 之前借着诚意之名的各种浮夸 还债。这是个确有必要性的团建。但这不是你们的全部对不对?而且这其实是个逻辑仍然不够明确的常识论调?如果我的结论确实与常识论调极其相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