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事前功课反而全凭喜好,游戏出现了看不明白的东西,多半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它的问题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臭打游戏的老喜欢给自己消磨时间找安慰 上来就给我看麻了 品鉴个🔨,游戏自己觉得好玩就行,不好玩的游戏别人吹上天那对我也是垃圾 瞎洁宝玩,首先得有兴趣才行 看完楼上的回答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游戏区没有投票区了
但问题是,你们说的那些理由,丢隔壁漫区也一样成立吧 游戏和美食差不多,吹的再还也是看个人口味。 我就好一点,现在的游戏鉴赏的理论高度达到音乐文学绘画电影那个级别了吗?
我印象里好像远没有吧 旋转吃草 发表于 2021-3-21 08:50
我就好一点,现在的游戏鉴赏的理论高度达到音乐文学绘画电影那个级别了吗?
我印象里好像远没有吧 ...
你要求有点高哦
人类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已经有“绘画”出现了,电影也是拍了100多年,音乐我估摸着跟语言历史应该差不多吧。电子游戏发明了多少年?
不过我觉得电子游戏已经把这几个艺术领域的应用提升到足够高的水平了,现在就差沉淀出足够充分的自己的文化。 kara2000 发表于 2021-3-21 08:54
你要求有点高哦
人类还不会写字的时候已经有“绘画”出现了,电影也是拍了100多年,音乐我估摸着跟语言 ...
要求是高了点,换个问法,游戏的鉴赏理论现在是个什么水平?
不过游戏又不是完全独立从零开始的东西。它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这么多年来绘画文字音乐以及这些传统艺术交叉衍生出来的成果之上啊 在泥潭说机核可以 油炸小狐狸 发表于 2021-3-21 08:54
游戏鉴赏的理论高度是通过不断地去鉴、不断地过度解读去建立起来的。如果所有这方面的尝试,无论成绩的高 ...
之前问的可能不合适,那换个问题,现在游戏鉴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文学批评里有新批评这一流派 指的是首先关注文本本身的审美价值 我一直也认为评判游戏的首要标准是游戏性 所以 最重要的能力还是策划 设计 美工 编程 数值这些方面的知识 需要脑补力和想象力,根据脑补和想象的方向需要对应的知识。
比如骑砍文明群星这类历史游戏,读过骑士的浪漫故事,记住比较杂的历史知识,脑内模拟过历史假设的玩家玩起来就特别爽。
而没有相关基础的话,就要看游戏的游戏性设计了。。就像我见过一个完全没历史知识储备的人玩文明,一开始玩起来是相当痛苦的,撑到再来一回合个几次才投入的进去。
如果想从游戏性方面品鉴起来难度会大很多,毕竟就和描述怎么做蛋炒饭一样,很多结论并没有多大有说服力。
----发送自 STAGE1 App for Android. 首先需要对应语言
看原文比看翻译好很多 第一句话就看乐了 需要红酒牛排大电视吧 玩游戏就玩游戏。自己好不好玩,爽不爽才是最重要的。
研究tmd荣格心理学和科斯究竟有几个娃和谁生的。根本不重要 油炸小狐狸 发表于 2021-3-21 09:0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7411q7uc
后现代哲学与日本社会变革史视角下的黑魂 ...
这个看起来更像是从别的学科来解读这个游戏的文学和社会学问题?不过它有半本小说那么厚,估计要看挺长一段时间,可能我是错的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9736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W411L7yT
当下,我们可以展望游戏能走上同样的道路,这很自然,也很诱惑。但是有个很大的不同点是:摄影术和电影是新技术,而——游戏并不是新事物。游戏在我们的文化里存在了成千上万年,比文艺复兴的美人艺术还老,比古希腊的表现艺术还老,比史前洞穴艺术还要老。游戏突然喊着要伟大艺术的身份,哪来的权利?
如果象棋和围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游戏,都从来没有被视为是艺术品,为什么数码游戏就应该?难道数码游戏,就比模拟游戏更有艺术性,有了特权了?抑或是眼看现在电子游戏业壮大得要赶上狗粮行业了,就有资格拿博物馆通行证了? 闲扯两句。以前还是EE小白学模大的时候,老师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模拟电路设计是一门艺术。
许多教材也喜欢说,模拟电路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而原因在于其设计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搭建和折中的经验化和手艺化先行而仿真后行。其实我把拉扎维看完都没理解这句话,直到看Sansen红书的时候,才稍微有些明白,有些电路的设计确实有一种极强的美学冲击,而这种感受恐怕不会有大众共识,也永远不会成为高雅艺术的候选。同样的,我们也听说过机械设计的艺术性:一些精巧的结构直接美学冲击近似雕塑艺术,但基底的对数学和物理规律的组合,它带来的力量、秩序与灵巧,则也会从来不会被定义为Art。甚至连看似是近亲的领域:Science,也是不接纳它们的,而最多只是被归类到貌似低人一等的Engineering或Craft而已。
我觉得游戏里规则设计,有点类似这种技术型态的美感,好比Fine art跟纯数的关系,规则与纯数、自然和物理规律相关。规则可以用形式语言描述,并且可以进行运算。而游戏还有另一个更虚无缥缈的独特点:交互,就更加难以定义了。
所以很久都不太愿意争论游戏和艺术的定义了。因为艺术本来就没有真正的定义边界。即便能让具体个体感受到强烈美学冲击的东西,只要没有广泛的共识就不会成为大众艺术,而成为大众艺术是成为高雅艺术的前提:手里有资源和定义权的人会把他们所感受和欣赏的有美学价值的事物定义为高雅艺术。
想到《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一段话。戈玲对牛大姐争论唱卡拉OK的正当性时说:唱卡拉OK怎么了,你平时不还看电视么。老党员牛大姐说:那可不一样,看电视是人民群众的娱乐放松,唱卡拉OK是个人享受!(台词大意,具体记不太清)。所以艺术不艺术,争下去是有些可笑。如果这是个人均工程师,前三排也是工程师的世界,那么所谓的高雅艺术大概就是四冲程发动机和生成对抗网络吧。 不需要太多知识,懂得享受快乐就好了 需要的是对游戏的爱和对不同机制的包容,带着品鉴这个目的去打游戏本身就是错的,游戏带来的首先应该是打游戏的快乐,之后才是其他优秀地方带来的艺术享受。 本帖最后由 kzf 于 2021-3-21 11:48 编辑
我觉得首先是好玩,然后在游玩之余,有某些要素可以吸引玩家自己去深挖的,要是能从一角再挖出个冰山就更好了,真的好的艺术啥的应该都是润物无声的。
—— 来自 Xiaomi MI 8,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 上面的人也说到了,我认为上流阶层培养下一代会让他们接触乐器绘画马术等等提升素养的高雅活动,没听说过让子女沉迷游戏日渐死宅的
人民需要奶头乐啊说到底,一群打游戏的争论不休可把资本家乐坏了,对对对老艺术了,再多买两盘游戏显得自己有品味怎么样啊 艺术本身就不是什么有明确定义的东西,能打动人的就是艺术。管他奶不奶头乐,一本书一张电影票几十块也不会抵消他的价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