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仔蚊仔蚊仔 发表于 2022-4-25 19:15

https://p.sda1.dev/5/89800af25fb02ba559360da954a404f2/CMP_20220425191502781.jpg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22-4-25 19:18

鱼丰24岁大奖
谷口菜津子33岁新人奖

奖杯是这个样子的

ManaL1ly 发表于 2022-4-25 21:21

趁着热度打算补一下,但刚看到第一话撬指甲就给我疼得赶紧把平板关了
小问一下后面这种内容算不算多,真有点遭不住

仟音一心 发表于 2022-4-25 21:30

ManaL1ly 发表于 2022-4-25 21:21
趁着热度打算补一下,但刚看到第一话撬指甲就给我疼得赶紧把平板关了
小问一下后面这种内容算不算多, ...

除了这个和前(后)面那个苦刑梨以外,应该没了。
还有个把眼睛弄瞎的应该还好。

katern 发表于 2022-4-25 21:31

ManaL1ly 发表于 2022-4-25 21:21
趁着热度打算补一下,但刚看到第一话撬指甲就给我疼得赶紧把平板关了
小问一下后面这种内容算不算多, ...

没那么多,不过后面还有很真实的教皇梨

ManaL1ly 发表于 2022-4-25 21:53

多谢坛友,感觉过于酷刑的反而没什么感觉,好像只有指甲这块共感拉满了

泡影的地生鱼 发表于 2022-4-25 22:08

太好了……终于不陪跑了

中二小旋风 发表于 2022-4-26 00:17

本帖最后由 中二小旋风 于 2022-4-26 13:45 编辑

S.A 发表于 2022-4-18 02:23
用机翻看完了63话,虽然说我算是get到了这种求知精神的传递。
但是完全不理解拉法尔再登场的这段剧情的逻辑 ...
拉法尔的形象应该是告诫室神父的想象。可能他听到阿尔伯特说到研究星空、也说到自己的老师叫说拉法尔,神父就在想象中想到旧友外貌。毕竟神父对不能拯救他而耿耿于怀

中二小旋风 发表于 2022-4-26 00:22

这作者不简单啊,里面有很多道理我都是过了而立之年,经过别人点播才了解。24岁就写出这种内容,实属不简单

klzxs 发表于 2022-4-26 00:28

原来作者这么年轻

佛剑分说 发表于 2022-4-26 03:08

魚豊さんの24歳でのマンガ大賞受賞は、手塚治虫文化賞史上最年少となります。

才华这种东西…………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2-4-26 16:17

之前就听说过,以为是单纯科普就没看,昨天晚上才开始读。太厉害了,好久没有这样的贤者时间了这种不怎么“后现代”的漫画真是纯纯的感动。或许还是我看的漫画太少了吧

Racyjackman 发表于 2022-4-26 18:46

和楼上同感。看这部漫画的时候真心觉得这样的年级能有这种思考实在是可怕。说是三四十岁画的我都信啊。而且看他的处女作百米,能发现他就是这种敏锐度,这种捕捉某个事(或者说事业)背后“超越性追求”的能力。无论是画短跑,还是画观星,他都能发掘其中让人感动的“伟大”。

另外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了聊这部作品的最后一话,有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如果没有最后一话的反思,只是一味的赞颂,整个作品反倒是不完整的。
实际上在上一篇里,作者已经借审判官女儿之口表达了一种反思“以真理为盾,暴力便会加速。说不定这也是因为我盲目相信地动说这一权威,而部下们停止思考并随从于我。”“作为人类理性于本质上的局限,只要思考了,就会建立起某种权威,也许没有人能脱离这个框架。”而最后一篇里,另一个拉法尔杀了男主角父亲的情节正是这段话的回应。整篇作品看下来,结局像是辩论赛里总结陈词的四辩,倒数二篇像是辩论里负责质询的三辩。

ManaL1ly 发表于 2022-4-27 09:41

本帖最后由 ManaL1ly 于 2022-4-27 13:46 编辑

看完两遍了,感觉最让我震撼的还是第二章。第二章对地动说的完成度应该是整部漫画里最高的,用漫画中巴德尼所说的,以他的标准都已经完善到了能够公开发表的程度,与真实历史相比,从观测到满盈金星这一点来说可能比名留青史的哥白尼更完善。
而也正是在这个前提下,这一章向后人传承的关于学说本身的内容却是最少的,甚至于到第四章阿尔伯特时只传达到了“地球的运动”寥寥几字,却也能够用仅继承到的几点火星再次燎原。
这个设计足以令人遐想,从地动说最初的提出到最后的公开发表,期间是不是也数次有过和巴德尼一样无限接近真理却不得发表和传承的情况,是不是也曾一度绝望而仅留下的一个想法使得后人再次研究下去,山腰上的石箱有没有可能也仅是漫长的探索和传承中得以流传下来的一部分。教授皮亚斯特说资料室里对天动说的研究书籍是时间尺度长达两千年的传承,那么人们对地动说的执念是否也有长达两千年的传承呢。
从体现传承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这个设计牛逼疯了,但也只是这部优秀作品的冰山一角。出道第二部作品就能到这种程度,鱼丰也足以称得上是天才了。

蕾丝控 发表于 2022-4-28 06:46

白小修01 发表于 2022-4-28 09:21

说句实话,刚开始在藤本树楼我对一些层主说的“B级片局限性”相当不以为意,觉得要求漫画家的“正剧能力”是吹毛求疵,直到看了《关于地球的运动》,真是一扫这两年谏山、赤坂等等对大脑关于漫画认知的负面影响,重新唤醒了我对态度、才能的认识。
开始反思自己最近评价漫画是不是过于从商业角度出发了,不是商业不重要,而是已经很久没从漫画本身考虑了,对藤本树之类的漫画家总想着“29岁画出来这个已经很好了”,24岁得大奖的鱼丰对我真是当头一棒

Bojenkins 发表于 2022-4-28 11:36

在一切都避免陈义过高的今天鱼豊倒是**方方地以高姿态进行创作,可以说是老气横秋得有点返璞归真了(虽然才20来岁),但既然历史上的确有那么段时期人们或许真的都瞪着下三白去格物致知,这漫画里展现的高姿态也只能说是恰如其分

哈尔摩尼亚N 发表于 2022-4-30 10:53

kata魂 发表于 2022-4-30 13:07

简体版什么时候出啊~想买一套(要是台版先出也行啊)

ajunsama 发表于 2022-5-1 18:24

这部作品这个作者值得这样的大奖,整部作品没有特别说教的地方,通过几个转折很自然地把核心理念表达了出来,实在是未来可期啊!

蚊仔蚊仔蚊仔 发表于 2022-5-1 20:08

全卷累计200万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22-5-2 14:11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8:42

周刊BIG COMIC SPIRITS月例新人賞作为特别审查员出席访谈
https://bigcomicbros.net/72240/
https://bigcomicbros.net/72271/
从小喜欢画画,受《爆漫王》启发,从13岁开始投稿,17岁高一期末名字第一次登上杂志止步最终候选,第一个编辑对他的作品反映不佳,因为“当时自我意识过剩有点被害妄想”,所以认为这个编辑完全不行。喜欢的漫画有《寄生兽》(岩明均)、《赌博默示录》(福本伸行)、《乒乓》(松本大洋)和《黑金丑岛君》(真鍋昌平),喜欢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谈到自己喜欢画的和大众口味有冲突的时候倒是喜闻乐见的强调“特立独行”,大致就是要有原创性,让读者喜欢你的作品而不是画大众喜欢的作品;角色塑造方面不喜欢堆设定,喜欢抓住角色的纠结和恐惧的事物,例如第一部连载《百米。》就是以两名怀有各式各样“恐惧”的男子在百米赛跑上奋斗的故事。第一次学习长篇叙事是在书店看到一本叫『スクリプトドクターの脚本教室・中級編』的电视剧剧本指南,在此之前一直用三幕结构最多只会画50页以内的短篇。剩下的作品灵感、个人经历啥的我不太感冒(地球“托付”的主题、早期人气低自比尼采等),有兴趣的可以详细看看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9:13

本帖最后由 蜡烛泽君 于 2022-5-5 19:50 编辑

两篇访谈看下来,感觉鱼丰很像他两部连载各自的第一个主角,自满、话痨、很爱表现自己,喜欢特立独行却能用自己的才能争取出立足之地,原本满足于自己的小圈子,可当认识到世界之大后又想要扬名立万,算是一个很有活力的作者。

修改:个人看法不喜就删吧

hayhi 发表于 2022-5-5 19:34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9:13
两篇访谈看下来,感觉鱼丰很像他两部连载各自的第一个主角,自满、话痨、很爱表现自己,喜欢特立独行,原本 ...

不太懂哪里矛盾了,电影算长篇叙事?

灰色茉莉 发表于 2022-5-5 19:37

本帖最后由 灰色茉莉 于 2022-5-5 19:39 编辑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9:13
两篇访谈看下来,感觉鱼丰很像他两部连载各自的第一个主角,自满、话痨、很爱表现自己,喜欢特立独行,原本 ...
bangumi上也就算了,没必为了你家藤本树还跑别的楼尬黑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9:42

hayhi 发表于 2022-5-5 19:34
不太懂哪里矛盾了,电影算长篇叙事?

小说看的不多,推荐写小说的人看四大名著?
ps:下面那楼转进就不回复了

acejoe 发表于 2022-5-5 19:55

我看这漫画第一眼的确有点岩明均味,

中二小旋风 发表于 2022-5-5 20:30

本帖最后由 中二小旋风 于 2022-5-5 20:34 编辑

蜡烛泽君 发表于 2022-5-5 18:42
周刊BIG COMIC SPIRITS月例新人賞作为特别审查员出席访谈
https://bigcomicbros.net/72240/
https://bigco ...
喜欢的漫画有《寄生兽》(岩明均)、《赌博默示录》(福本伸行)、《乒乓》(松本大洋)和《黑金丑岛君》(真鍋昌平),喜欢尼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行了,原来是自己人,难怪这么对味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22-5-5 20:46

rmzxe 发表于 2022-5-5 22:48

很对味了,期待下部

可鲁 发表于 2022-5-6 22:15

最后几话我跳着看的,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的结局。等出简中单行本买一套

最好不说 发表于 2022-5-7 00:05

从来不吃青菜 发表于 2022-5-7 10:05

最后的那个“?”是终极点题。
无法抑制的好奇心所带来的疑问,疑问一旦存在便会引出无法停下的思考,而思考带来的过程和结果都会有不同的意义。
这个主干思想围绕着每篇章里追求”真理”的主角们的所见所闻已经很全面了,不朽的求道人,或者说寻求不朽道的人可以说是主角们的形象。

但鱼丰最厉害的一点是描绘了这个主题以外的人们,有的人什么也不知道出于恻隐之心不愿意做审判官放走女人,有的人不懂原理但依旧好好干活为了回家可以享受闲暇时光,有的人无所谓真理但为了发财连真理也可以利用。
这种好奇心和理性以外的“人之欲”是润透了整部作品的,这也是整个漫画是个好故事的原因,这也非常具有岩明均老师在《寄生兽》里表现出来的内容,寄生兽其实相当理性冷血,而作品中角色的人之欲和情绪其实推动了整个故事,也打动了一些不理解此事的寄生兽。

当然从分镜,构图来看都有问题,但这位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已经力透纸背了,这些点都可以接受,实在是很期待他未来的作品。

acejoe 发表于 2022-5-7 11:32

比起“好奇心”“求知”这些东西,我更喜欢“感动”。
几个勇气的赞歌部分都不是因为求知的“欲望”,而是因为感动的“体验”,想要把感动留下,才传承到了一个另一个主角。

最后一章只有欲望的拉法尔就和前面形成了对比,最后的主角也没继承到感动,无限迷惘。
和前面几章对比,更像是一个论文的总结,点题,回归历史。

cortexiv 发表于 2022-5-9 12:28

Bojenkins 发表于 2022-4-28 11:36
在一切都避免陈义过高的今天鱼豊倒是**方方地以高姿态进行创作,可以说是老气横秋得有点返璞归真了(虽然才 ...

中文外网这漫画评论区的固定发散方向配合这评论里冒出来俩星号属实给我看乐了

蚊仔蚊仔蚊仔 发表于 2022-5-10 01:29

尖端台版预计在今年7.28~8.1期间的台北2022漫画博览会发售。

yangcs9918 发表于 2022-5-12 07:14

当时看到汉化组对于译名的讨论,我一下就想起了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那本《天体运行论》的译名应该改为《天球运行论》。主题为科学发展史的漫画真不多,要是这本能带起风潮就好了

电话微波炉 发表于 2022-5-12 08:32

本帖最后由 电话微波炉 于 2022-5-12 08:33 编辑

结尾仓促。以为好戏正要开演,戛然而止。后三话神神叨叨,但仍瑕不掩瑜。
系列故事很精致,剧情处理许多时候于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满是惊喜。

LamdaHT 发表于 2022-5-19 06:07

后三话给我最大的感动可能就是结尾那个?了,秃头哥无比完整的学说,哪怕最后只剩下五个字地球的运动,最后也能再次传承到下一代人的手中
本来一开始几个主要角色里对秃头哥印象最不好,但看到他想保护佣兵的眼睛时,一下就回旋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チ。- 关于地球的运动 - 》简中5~8卷9月2日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