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楼上说的魔戒,托尔金参考了那么多神话,而神话本身就是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读下来自然就会搭上那条神经 是个化简为繁(世界观和编年纪)再化繁为简(叙事谨慎地交代)的过程。日式轻小说之所以被诟病就是设定套用RPG并缺乏独特性,所以前者好的例子比如五星,后者就是讲故事的水平 游戏王dt有没有史诗感 本帖最后由 酷乐 于 2021-10-7 15:40 编辑
这种界面就挺有史诗感
http://wx4.sinaimg.cn/large/683c53a0ly1gnk4b4tirrj20u01dowxt.jpg
http://wx3.sinaimg.cn/large/001A6uLogy1gv6s53zmvhj60u01e7ani02.jpg 魔戒可害人了 信息量和细节
西洋作品最强的地方就是巨大的信息量,读过之后的第一体验就是饱腹感,甚至腹胀感。
—— 来自 OPPO PCDM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2.2 不是很喜欢冰与火之歌,一种奇幻元素就做了添头的感觉。
更喜欢魔戒系的二元奇幻,黑的归黑白的归白做多种族人物刻画,做幻想世界演化不好吗? 史诗感就是在一个大框架下给读者足够的信息量,先把骨架搭好了,然后往里填肉,好的骨架就可以填很多不同肉还肥而不腻,就看读者吃什么了
魔戒比起它的后辈来说的确算不上长,但要想充分感受本体的“史诗感”还是要读霍比特人精灵宝钻努门诺尔中洲三传说等等作品,阅读量也很大
至于冰火,日日马丁(愿他长寿)写得真是长,但要是只看邓肯与伊戈的故事依然可以感受到维斯特洛的血雨腥风
—— 来自 HUAWEI ALP-AL0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4 本帖最后由 玖羽 于 2021-2-12 04:18 编辑
托尔金实际上魔改了很多凯尔特神话里的东西
所谓史诗感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书里写的这些东西只是世界里非常小的一个部分,在没写到的地方真的有一个这样的世界
魔戒就在这一点上很成功
当然,作者要这么写,他头脑里得首先有一个这样的世界,托尔金成功也是因为他更想设计一个这样的世界,小说只是从世界里切一些片段出来
很多后来的作者虽然也学着做庞大的世界观,但他们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基本只是把各种成型的奇幻元素堆在一起然后想一些名字,并没有“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的概念
反之也有一些作者把世界观当成影视城里的布景,和剧情相关的部分设计得很好,不相关的就设计得马马虎虎了,如果是短篇还好,如果长篇这么搞,这个问题就是作品的上限
换句话说,史诗感不在于写了什么,而在于没写什么
怎么掌控给读者的信息,既明确地暗示在书外存在一个这样的世界,又不是枯燥地讲设定,就要看作者的水平了 问题在于,一部史诗感十足的作品有几个圈粉会耐心读完呢?一卷完结的东西可基本都史诗不起来 留白 史诗感和留白很重要 另外不能有太过那什么的角色 你看冰火的电视剧就是因为这个垮掉的 雨果的小说感觉就很有史诗感。明明讲的就这么几个人物,明明就这么点地方,但就是读着很爽 套背景模板说故事还是得看水平
DND小说那么多,能看的真不多,大部分真的就是跑团记录而已
说实话,韩国的那个龙族很适合拍成动画啊,可惜了 魔戒有多牛逼就得读读精灵宝钻
----发送自 Xiaomi Redmi K20 Pro,Android 9
100W的故事,后面的背景大纲也要同样得字数 白头新知 发表于 2021-2-12 11:37
雨果的小说感觉就很有史诗感。明明讲的就这么几个人物,明明就这么点地方,但就是读着很爽 ...
因为雨果会写大量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有时甚至显得喧宾夺主
巴黎圣母院里甚至有整整一章巴黎建筑史,这就是典型的为史诗感服务的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1-2-12 00:46
史诗感,我觉得最重要是能讲好精彩传奇的同时,通过故事还能恰当透露出宏大历史背景的一部分。
指环王设定 ...
托尔金是故意的,设定上就是白与黑,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东方和西方,泾渭清明。你要是看罗浮兰登就能看到灰色角色了,指环王里可是叛变就一定是坏人,非黑即白的
—— 来自 samsung SM-G973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我觉得魔戒也很文学了,之前翻出来读都累的不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