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注意)不止是青出于蓝-关于WA1TV版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本帖最后由 ティグル 于 2020-10-31 21:01 编辑本文旨在探讨个人对WA1TV版在剧本创作方面的一些感受和发散思考,如果有任何问题都请大家指出来然后一起讨论,谢谢。
由于原作游戏年代久远,为了让大家能够顺利阅读还是先从它聊起吧。
如果对leaf稍有了解就会知道该公司的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十分大胆多变,从电波系名作《雫》到日式民俗恐怖题材的《痕》再到王道校园纯爱物的《to heart》。
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角:开创性的现实题材作品,郁系鼻祖《white album》。
受真人影视剧,特别是黄金时期日剧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本作罕见的以非常现实的出轨问题作为故事核心。
出于某种考虑leaf的王牌写手高桥龙也仅负责原案和场景设计,主笔交由社会派写手原田宇陀儿担任。
为了代入感以及突出作品的现实性,游戏系统也从单纯的视觉小说变成了混有日程安排的slg,而这一系列变动却给游戏的叙事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游戏采用线性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个历时118天的故事,每条个人线由起(共通线)承(个人线剧情)转(告白和HS)合(结局)组成。
然而联系各个重要事件的日常聊天部分就算抛开随机触发的机制也非常的凌乱松散,叙事角度的混乱进一步导致故事中叙述者与被叙者的关系模糊,玩家的沉浸感严重下降。
在人物设计方面除了森川由绮外基本也只是完成了基本的人物塑造没有进一步的深挖。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空有出色的氛围和创意却没有讲出一个足够优秀的故事,批评空间上75点中央值也证明了这一点。
接下来我们就从叙事和对剧情的处理两个方面展开,再来谈谈在原作游戏发售十年后播出的TV版是如何填补上这一遗憾的。
一:叙事
TV版并未采用传统线性叙事结构。
它将游戏剧情糅合再创造出两条主要的故事线索,即分别以藤井冬弥视角展开的情感问题和以森川由绮(绪方理奈)视角展开的演艺圈纠葛,同时又因二人的恋人关系,两条叙事链最终合并在一起。
与采用限制视角的原作不同,动画选择以七位有着不同烦扰的女性角色围绕藤井冬弥的情感纠葛展开故事,从不同视角描述和探询了爱情这个抽象而模糊的主题。
这种复调式叙事结合半开放性的结局使动画脱离了原作的规训意味,将归纳的权力完全的交给了观众,最终获得完全属于观众自己的独特观点。
具体以第一集为例,开篇就用梦境作为热开场交代了藤井冬弥和森川由绮因为偶像事业产生的情感隐患,之后双方分别展开剧情,最终以电话中有限的交流完成了合并,结尾时叙事视角再次转回藤井冬弥。
在20分钟的时长中使用了顺叙平叙和插叙手法来展开剧情,接连的事件和新的登场人物不断冲击观众。
藤井冬弥与森川由绮不够稳固的恋爱关系,不愿触及心伤的河岛遥,对别人男友有异样好感的泽仓美咲,想要插手他人恋爱的绪方理奈,自伊始矛盾就已经一触即发。
二:剧情
在剧情方面,TV版首先将时代背景从1997年移到了泡沫时代的前夜1986年。
主角藤井冬弥不再是一个每天蹲在租住的房间里就能过活的废人,他必须要为了吃住在多地往返打工,为了维持自己与女友的关系四处奔走努力。
正因于此,故事核心不再单纯是简单的三角关系。
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对个体与个体间关系造成的异化成为两条叙事链共通的母题,同时对现代性的批判也成为了爱情之外的第二主题。
这里说一些题外话,实际上这并不是编剧佐藤博晖第一次批判现代社会和现代性。
在他上一部自编自导的动画《非常偶像key》中也讨论了同一主题甚至对“偶像”这一流行文化造物做了更深层次的解构。
相较之下WA1TV版已经收敛了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一下这部优秀的异质作品。
接着我们回到原作与动画共通的主题,关于爱情的讨论上来。
佐藤博晖非常钟爱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戏剧诗。
TV版不仅巧妙的选用勃朗宁的诗句作为每一集的标题,更进一步的通过勃朗宁的戏剧诗《波菲利雅的情人》将同样的剧情结构-身份差距悬殊的恋爱,经历的磨难与痛苦,最终回归平静的爱-投射到动画之中,再透过新的叙事串联起这些关键,最终完成了整个故事。
通过对原作游戏的解构,出轨和三角恋两个旧的中心作为表象被撕碎,如何面对并处理被外部世界所裹挟的感情成为了故事新的核心。
三:角色
在角色方面,TV版巧妙的处理了角色与故事间的联系,他们不单纯的是A为B或者B为A服务的关系,而是更加自然的融为一体。
同时通过大量的原创剧情丰富了角色的形象,使之更加立体饱满。
我们就通过对角色进行具体分析来看看动画是如何在不脱离原作的情况下进行创作的。
1.关于藤井冬弥
因为分线剧情的出入和代入感问题,原作中的藤井冬弥是最苍白也是割裂感最强的角色。
怯懦,自私,贪婪,似乎从这个角色身上只能发掘出这些负面情感,主角反而成了原作中最大的败笔,失败到之后重制版还吸收了一些动画原创的事件改编到游戏当中。
面对这样的情况,TV版选择仅保留基本设定然后彻底推倒重来。
再创作后的藤井冬弥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不同的是他背负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而这双重压力推动着他被动的前进去经历人情世故,在经历伤痛后最终获得了成长与新生。
动画里关键的原创设定女神论看似是方便将多个角色分线合一的工具,其实不然,这种通过利他行为来寻找和充实人生意义的做法本质上一种基于存在主义的概念。
即试图通过对向自己释放善意的异性体贴来消弭自己对森川由绮的愧疚感。
包括在第3集向理奈解释由绮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第14集在病房与自己父亲关于人生观的讨论,第26集结尾坦然说出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这些平淡而积极的思虑在冰冷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温暖。
我不否认部分观众会对剧中藤井冬弥遭人误导后产生的奇怪爱情观进行诟病。
但当绪方理奈哭喊着说出因为大家都爱着藤井君时,这个角色在作品中的塑造也尘埃落定。
相比原作里一脸淡然的出轨再逃避责任,我更喜欢一边在压力中挣扎一边笨拙得给他人带来温暖的藤井冬弥,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2.森川由绮&绪方理奈
谈到WA1的TV版就不得不谈到三角恋以及三角恋的两位女主角,森川由绮和绪方理奈。
原作的剧本作者原田宇陀儿在访谈中曾经讲到过自己不擅长写恋爱故事,这是他在创作中感到最棘手的地方。
这也导致游戏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一款GAL的剧情缺少恋爱感。
特别是在森川由绮线中,一个以恋爱为主线的游戏居然出现了一位理性驱动行为的女主角,即使她确实深爱着主角(玩家),这样缺少温度的感情也难以打动多数人。
而剧情观感较好的绪方理奈虽然有着作品中最高的人气,但也同样存在着都合等种种问题。
编剧佐藤博晖在面对这种高难度改编时选择保持原有的塑造。
她们一个人依然根据理性思维行事,严格控制自己与男友每日的通话时间;另一个人也仍然被感性所驱动,在一见钟情的邂逅中激动到屏住呼吸。
而在结局中,由绮却以失去参赛权为代价选择弹唱powder snow;理奈在思考后选择放弃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样的落差赋予了角色新的本质,而这些原创的冲突也让剧情更加富有张力。
我个人感觉wa1 tv的剧作结构和镜头语言是受过今敏perfect blue很深影响的。
等写完,wa1动画是我心目中同类型最强动画片 君望动画在这方面也很出色,WA1更上一层楼了 white album讨论问题的深度其实远超white album2。可惜男主“四大渣男之一”的名号、阴郁浓重的氛围、沉重现实的情节,令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且第一部配乐、画面应该都比第二部强,然而在广泛认知中白色相簿就是white album2。 本帖最后由 Stellar_Frost 于 2020-10-28 21:00 编辑
游戏的那个SLG系统,现在看来可以算是经典级别的gameplay失败创新案例了。
动画故事里的めがみ算是个剧本合线、项目管理层面上的选择,没有做的更自然在一些观众眼里算大缺憾,不过私以为考虑到原作的情况,这是这个剧本里可以减少关注的点。
对动画版的最终结论是,独树一帜的神作。它有不少缺憾(剧本上、人力资源层面的作画上、二期亮点确实不及一期上),但奈何实属品类孤儿。
另,我是钢哥粉。钢哥永远的神。所以白1动画对我而言更加不容错过。
WA1重制版游戏已经比原版的游戏系统改进了,原版我记得是每次需要制定未来七天的所有行动,而且一周目不看攻略的话,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去的那个地方到底有没有自己想要攻略的角色。原版我记得还有体力值?重制版游戏把游戏系统改成了每次行动之前在地图上选择要去的地方,不再一次性制定未来七天的所有行动,体力值也没有了,而且地图上直接就显示各个角色的所在地,不用靠蒙了。 可惜重制版新增的如月小夜子没能在TV登场 一直没机会补,看来可以趁lz没写完赶紧补了 总感觉你们想骗我刷六周目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我下意識看了下日期。。。 本帖最后由 ティグル 于 2020-11-1 01:06 编辑
有些东西只能用大白话展开了说,还是写在这吧。
原作游戏里的森川由绮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特别到独一无二那种
你在黄油里能找到各式各样的攻略对象,上至外星人下到无机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写不出的
但是你绝对找不到第二个在主角询问到底爱谁之后开始盘逻辑叙述自己爱情观的女主角
妹啊马上就要初H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搁这写申论呢,咱俩到底是在谈恋爱吗?
整条线都是这种冷淡的感觉,官方推荐的所谓真情人节事件也只是把送的巧克力从买的变成亲手做的
所以原田宇陀儿说自己不擅长写恋爱物肯定是真的,一般人整不出这么阴间的活
但他的笔力是真不错,你确实能感觉到由绮是爱着冬弥的,就是这种爱太理性了,理性到你问我爱你有几分我回答为你练弹钢琴一样
动画其实没怎么改,就是调整了几个关键事件的顺序然后把盘逻辑那段给删了
比方说把失败的初体验从演唱会后提前到一个原创剧情(第四集)后,就是因为由绮感觉到了危机,感情出问题了,在感性驱动下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这么一改落差就出来了,人还是这么个人但是观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游戏里的绪方理奈要简单得多,基本上就是个性格强势版的舞岛可怜(这么说区别也挺大的了)
这种热情直率的感性角色在WA1这个全程都不怎么开心得起来的游戏里就是大杀器,我睡了你男朋友那段剧情也算是经典撕逼了,人气压倒由绮也是理所当然
动画改编让这个角色复杂了很多,两段长台词,对冬弥的感情反复横跳(爱→放弃→爱→放弃来来回回好几次),最后洒脱的离开
塑造了一个事业上到达巅峰但在爱情方面依然是摸索试探的反差形象,加上佐藤博晖擅长的对谈部分产生了跟游戏完全不同的崭新的魅力
顺便有一段对谈还逆输出到重制版里面了,虽然因为剧情出入比较大所以换了套词也还是有那味,让游戏剧情的观感也好了不少
最后说点题外话
丸户史明那个访谈关于WA1的部分真是一个字都不能信
一是说喜欢冬弥的那种无力感
游戏里的藤井冬弥都没挣扎过哪来的无力感,看TV版看得串台了?
二是说游戏发售后跑朋友家玩了一通宵打出了理奈end,自己很喜欢这个角色
然后就创作了又是棕发又是红外套又是长得像路人就差改名叫森川惠的亲女儿是吧?
之后有灵感了会写成年组的两位,没灵感的话大概就这么坑着了
期待楼主的继续更新,你的解读也挺有意思的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Stellar_Frost 发表于 2020-10-28 20:51
游戏的那个SLG系统,现在看来可以算是经典级别的gameplay失败创新案例了。
动画故事里的めがみ算是个剧本合 ...
现在想来很奇怪,明明是同一批人做的企划不知道为什么放弃了成熟的视觉小说形式
动画把凌乱的叙事修正之后就看得出来本质还是个好故事
WA1动画也比较奇怪,现在从已有情报来推测佐藤博晖是临时登板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只负责了一期,当时才50出头应该不是身体方面的问题。他本人的履历有点离奇,演出出身结果相当数量的作品仅参与脚本创作,光是在阿基拉里的表现就不应该没演出方面的工作,可能是本人想转型?
原作游戏和动画都可以更加优秀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成的,相比之下动画因为自身媒体方面的优势更幸运一些,优秀的镜头语言表达不管过多久都有吸引人的魔力
ティグル 发表于 2020-10-31 22:08
有些东西只能用大白话展开了说,还是写在这吧。
原作游戏里的森川由绮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特别到独一 ...
说是观感不一样,但最终的核心还是没变
二期最终话冬弥上楼那段留白非常有意思,可以想象如果真写出来会非常难写;但留白就会自然而然地给观众留出一个极富超越感的印象,而高楼和冬弥在楼下的等待也加强了这一点 Stellar_Frost 发表于 2020-11-4 22:56
说是观感不一样,但最终的核心还是没变
二期最终话冬弥上楼那段留白非常有意思,可以想象如果真写出来会 ...
WA1TV剧本最牛逼的地方就是看上去全剧几乎都是原创但是我还是讲了一个和原作一样一样的故事
那段对话里冬弥用的是暧昧的あ,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这么写就是为了弄一个半开放结局,但是又用其他的元素(比如这集的标题)来引导观众
就像波菲利雅的情人的结尾一样,爱让两人跨越了一切,已经没有任何隔阂了,自然也不需要去描写这一夜发生的事了
这段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桌上准备的酒跟第六集准备的咖啡是相对应的,综合看来21集里关于成人式的谈话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