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20-10-9 22:26

hamartia 发表于 2020-10-9 23:47

在创作物当中,角色阐述愿景就是一种演讲,演讲能不能调动读者的情绪,有很多因素。
合理的演讲得包括讲者有必要让听者理解并遂行的目的,达成目的的手段,为实践手段的保证等等。有一个很经典,就是丘吉尔号召全世界人民结成反**统一战线广播演讲,节选其中两段:

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不可变更的目标。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我们决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党羽进行谈判。我们将在陆地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上同他作战;我们将在天空中同他作战,直至借上帝之力,在地球上肃清他的阴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从他的枷锁下解放出来。
任何一个同纳粹主义作斗争的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一个与希特勒同流合污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不仅适用于国家,而且适用于所有那些卑劣的、吉斯林之流的代表人物,他们充当了纳粹制度的工具和代理人,反对自己的同胞,反对自己的故土。这些吉斯林们,就像纳粹头目自身一样,如果没有被自己的同胞干掉(干掉就会省下很多麻烦),就将在胜利的翌日被我们送交同盟国法庭审判。这就是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声明。

超一流的演讲者激励听者宏大的理想和信仰,一流至二流的演讲者许诺利益并给予保证,三流的演讲者用恐怖宣言命令听众服从
但ACG的场合,即使是三流的演讲内容能把情绪钓上来也是不错的描写。典型就是HELLSING,少校想用各种方法向英国开战,直到把非人类的象征阿卡多消灭。而与吸血鬼对战是这漫画的主要内容,读者很快就能理解。而且在一次19页的连载里画16页的演讲对白,也是一种新颖的演出方式。

和真克瓦尔 发表于 2020-10-10 00:12

plazum 发表于 2020-10-10 00:14

也许可以看看莎翁是怎么写的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35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37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43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53

没取名啊 发表于 2020-10-10 01:00

钢炼里老爹和瓶中小人聊天时聊到梦想,一个想成家,一个就想从烧瓶里出来。
这俩梦想放在这一段剧情里就是很自然的真情流露,而结合钢炼的全部剧情也能发现老爹和瓶中小人这几百年的行动,无论阵仗搞得多大,其实也都是为了实现这两个小小的愿望。
不禁感叹钢炼剧本结构的扎实

—— 来自 HUAWEI ELS-AN10, Android 10上的 S1Next-鹅版 v2.4.3

limboc 发表于 2020-10-10 07:03

我个人觉得角色的理想需要故事结构的承接,举几个例子:
1.作为故事发展动力:jo5里乔鲁诺的理想”成为秧歌star“是故事的内在动力。一个15岁少年想当黑老大,这个设定突兀吗?也挺超乎情理的。但角色的愿望被设定为故事发展的驱动,或者是麦高芬,观众是可以接受的。
2.作为故事精神主旨:《vinland saga》里阿谢拉特的”等待真正的王归来“,故事中期从阿谢拉特的出身引入亚瑟王传说的元素,到最后阿谢拉特舍身成仁,铺垫做得非常充足。梦想也是塑造阿谢拉特这个角色最重要的方面。联系到威尔士传说中的”预言之子“...10/10,猛男落泪。
3.作为情感爆发点:《炎拳》里的导演那句”想成为主角,去拯救其他人“是一个很大的情感爆点。这句台词之前没多少铺垫,但这句话完成了对导演这个角色的形象反转,从旁观者(”导演“)到行动者(”主角“);”拯救他人“的愿望能够唤起最大程度的读者共情;对导演这个角色之前的行动动机(为什么接近阿格尼?为什么拍电影?)也创造了更大的留白空间。导演之死突兀是很突兀,但这种突兀能够转化为正面意义上的冲击力。
反观马女士的愿望...《电锯人》的发展动力是电次”过上普通而快乐的日子“这个愿望,主旨目前来说不知道,”喜欢电锯人“这个想法又很难让读者共情。能不”就这“吗?
不过我永远相信滕本树的整活!藤本快来打我脸!

saiwuki 发表于 2020-10-10 08:08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53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就是老三国里,邹氏那首淯水吟配上张绣派人杀曹操,典韦力战的场景创意真的非常好。 ...

典韦厨的愤怒也不难理解。你想想如果赵云的长坂坡也按这个调调搞一下,吃瓜群众能不能欣赏

罗马教皇 发表于 2020-10-10 08:16

搞笑式处理手法的典型:龙珠RR军团元帅的愿望

谁说法海不懂爱 发表于 2020-10-10 11:31

楼里举了理想的阐述形式和内容本身的分量以及在故事中的定位,我个人感觉这几个成分里施行的主体本身的行为表现跟这个包袱是否切合互相印证比较重要,主楼举的小圆的例子,我当时的观感是反过来的,转变得高大上和突如其来,当然这个演出展开收尾本身是不错的。一般而言把理想愿望作为一个隐藏包袱,会比较考验安排的水平,反过来开门见山,处理得不好也可能变成复读机。

杏仁小圆饼 发表于 2020-10-10 13:19

理想需要能和故事背景对上号,并落实到具体的目标上,先讲清楚为什么、是什么然后才能考虑有什么意义。比如马女士想用电锯人的能力消除的概念,在之前的故事里缺乏体现,反而不如毒唯追偶像有实在感。钢炼几组角色,艾力克兄弟的愿望是“用不危害他人的方式回复身体”,动机是想摆脱无法睡眠、盔甲嘎吱作响、灵魂固定随时可能失效的状况,目标是要吃苹果派,都是个人化、生活化的,进而想以个人对个人的立场来处理民族矛盾和回报社会;无能和霍克艾的愿望从学习炼金术到要往上爬当大总统,都以国家的未来为动机,落到具体目标上是霍克艾平静地说要废除国家炼金术师然后愿意上军事法庭;斯卡初登场时有强烈动机但目标不明确,所以自白偏重于宣泄感情。火影第二部只有佩恩的一袋米扛几楼立起来了,鸣人想实现互相理解的大愿落不到具体目标上、佐助从血亲复仇的具体目标到怒怼全忍界之间脱节(正面例子:z高达,天之下),带土的故事线更全程依赖巧合和幕后阴谋推动,所以嘴遁从相信我之术开始一路崩坏。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13:32

黑条 发表于 2020-10-10 13:36

水边井 发表于 2020-10-10 14:05

提一个例子,交响诗篇#48,安妮莫奈独白念了半集最终情绪在多米尼克开小飞机英雄救美的时候爆发出来,这段演出真的超强。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20-10-10 14:34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00:37
我觉得从政治来说,演讲者最重要的当然是许诺利益。这样才能鼓动起人来。

林肯那段演讲也挺著名的。 ...

同样是丘吉尔也有铁幕演说这样恐吓的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20-10-10 14:36

罗马教皇 发表于 2020-10-10 08:16
搞笑式处理手法的典型:龙珠RR军团元帅的愿望

龙珠超里又被冰箱大王复刻了一次

Qenbl 发表于 2020-10-11 16:51

本帖最后由 Qenbl 于 2020-10-11 17:21 编辑

补充一个角度:
展示角色愿望的时候大体可以分两种情况:

1、角色正在将自己的愿望传递给他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甚至是服从。可以称之为“说服”。
这个时候如果这是一个过于崇尚理性乃至可以不择手段的人,他可以威逼利诱;如果是理想型、感性的角色,则会动之以情,展示自己伟大无私的情怀。
但是这都必须简短且有效,因为角色的话不是说给观众听的,至少它必须装作不是说给观众听。
简短不是指话少,而是只说必要的。不必要的话不说,而必要的话,甚至可以不解释逻辑,仅仅反复强调结论,二战那几个政治强人都是这样操作的。
有效是指角色会在自己的脑容量允许范围内找能起作用的说,一个设定上足够聪明且不择手段的角色,完全可以用half-truth,甚至欺骗来达到目的,因为这符合他的角色且能起到说服的作用。
正面例子除了经典“煽动型”的“鲜血眼泪和汗水”演讲;还比如“威逼利诱型”的:腚司令强令儿子开机器人,很不合理,但是在特定人物上却又十分合理,司令才懒得和儿子拉扯,他只愿意说这么多,即不肯上就滚(回头一想这个跑题了,,);还有“动之以情型”的:风之谷最后娜乌西卡说“无论多痛苦,一定要活下去。”很不合理,一方面是娜乌西卡希望众人活得好好的,另一方面我觉得宫崎骏先生也带点说教的意味在里面,但是我觉得这个剧情是合格甚至优秀的。就娜乌西卡来说,她这句话更突出了她柔弱却又坚强和博爱的人格,符合人物,另一方面在如此恶劣的“末世”环境中,要求一群早晚要灭绝的人尽可能多活些日子几乎是可笑的,所以娜乌西卡不说理由,也说不出理由,但是她的价值观决定了她希望别人活下去,于是她必须要说,却又只能说一句“活下去”。“动之以情”类型需要很长剧情的铺垫,由塑造得比较丰满的角色来说才行,比如一个出场五分钟的黄毛,显然无法用“动之以情”打动观众。
反面例子就是说不必要的话和说不起作用的话,这只会让观众觉得编剧在隔着屏幕说教。当你看动画片觉得编剧“话唠”的时候,多半就是这种。

2、另一种情况角色更像是倾诉或者自言自语,他不期待别人的理解乃至认可,甚至并没有说出来,只是心理活动,比如动画中我们会用画外音来表示角色的心理活动。我们暂且给它安一个不全面的名字叫“独白”。
先说明一下这种手法我觉得最好只在角色纠结于某些选择的时候用,突出角色抉择时的情绪。而且这种描写很难出彩,毕竟对观众们来说,拥有读心术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笑)。
言归正传,独白首先还是应当符合角色,作者不要拿那点破普世价值硬塞到角色的脑子里。杀人魔就要有杀人魔的脑回路,恋爱脑就要有恋爱脑的神经元。这里点名批评某些“互相理解”的烂尾剧,嘛的脱了衣服飘一会儿就变圣母了简直深井冰。
除了符合角色以外,还要符合作品的基调,是要走文艺抒情的笔风,还是强调逻辑伦理的思路。不过够分量的、会给篇幅让它自言自语的角色,其个人风格往往和作品的风格是相合的。
一下子想不到特别成功的例子,独白这个东西大多数时候都作为下策来使用。
“罗密欧,为什么你是罗密欧”这个算不算?用在正挣扎于世俗与浪漫之间的,细腻而又冲动的贵族少女身上,堪称教科书用法。

mooerfoes 发表于 2020-10-11 17:08

黑袍纠察队2那个如何,开局就把整个局势搞得天翻地覆,全程利用镜头的违和感各种暗示观众,到结尾才揭示真相,一句话都没解释过目的是什么,但是用行动向观众证明了这个人是个大阴谋家

卡奥斯·克斯拉 发表于 2020-10-11 17:24

呆呆兽面包 发表于 2020-10-10 13:32
长坂坡又不悲情,典韦这么处理我觉得挺好的。

你代入一下糜夫人啊

stygianlunar 发表于 2020-10-11 17:51

很难,合适的剧情节点,合理的铺垫。
然而,注定人和人不可能相互理解,你觉得不错,一部分人也观感上不错,但另一部分人必然喷你
老人和驴.JPG

Racyjackman 发表于 2020-10-11 18:02

我觉得我等一般市民很难真正对那些完全超出现实生活的理想有完全的共情,更别说其中有些根本就是反人类的,无视世俗道德的。我觉得这个时候才需要专门使用表现手法,叙事技巧来烘托情绪。譬如诸君我热爱战争什么的。
其他情况,我觉得主要还是依托于情节本身,情节到位了,只要把所有点打出来就足够信服了,就像辩论赛的四辩一样。当然,像eva这种,整个故事就在说人和人之间壁垒的故事,你蹦出来说我希望大家都成橙汁儿我也挺能感同身受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渲染一个角色的愿望/理想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