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的错
发表于 2020-6-22 12:44
这么多游戏类型,就avg我看云玩家是大概可以评论的
但如果一个游戏的叙事强调以交互为基础的沉浸感代入感,那云玩家显然没资格评论。云又不是交互,有没有代入是超级可疑的。人游戏的最大卖点就是你不断交互不断代入才能体会剧情,结果你把它简化成了看电影,这显然不对。
但我觉得,经由网友剪辑的那种游戏电影是可以被云玩家评论的,因为这种作品本身确实就由up主担当类似导演的角色,把一个剧情该怎么聚焦,该怎么理解已经整理好了。云玩家其实是这种作品的最适受众。
但显然不少人产生了错觉,以为游戏主播在直播的时候就担当了导演的角色。其实不对,游戏主播没有进行剪辑,并且有大量的评论干扰观众理解。很少有电影是直接放素材带然后还加上导演评论音轨的吧可见一斑。
莉莉橙
发表于 2020-6-22 12:44
莉莉橙
发表于 2020-6-22 12:49
真田安房守
发表于 2020-6-22 13:02
莉莉橙 发表于 2020-6-22 12:49
云游戏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我也云了不少游戏,但我不会就我凭云得来的感受去对游戏进行什么深层次的褒贬 ...
总有一天你会面对满屏的“云玩家的胡言乱语”,甚至“胡言乱语”的定义权也会从你手中变到云玩家手中
除非不参与讨论,否则与云玩家共存是个不得不接受的问题
所以解决方式从根本上说是个如何跟云玩家讨论该讨论的问题的技术细节,而非大是大非的立场
莉莉橙
发表于 2020-6-22 13:13
trentswd
发表于 2020-6-22 14:13
本帖最后由 trentswd 于 2020-6-22 14:26 编辑
莉莉橙 发表于 2020-6-22 11:45
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云玩家会成为有效的骂人方式
因为比较简单
假设我通关了 那么再骂人就要想新点子
比如“你不喜欢还要通关 贱不贱” “某些玩家没有审美素养”
很累的,远不如一个云玩家简单
当然,回归到标题,其中还有一些微妙的问题
打个比方,假设我没玩过血源,我看了别人直播然后不打算玩
我说“我不喜欢恐怖题材所以不玩”(这种评价没问题但是没必要在公开场合说因为太私人了没价值)
我说“我不喜欢堆怪所以不玩”(这种评价问题很大因为堆怪不堆怪不玩是很难准确评价的,肯定会被骂的)
但是我玩过血源了
我说“血源不也堆怪吗”(虽然我玩过但是因为对堆怪这种东西的评价和主流不同,也是会被骂的,被骂云玩家的概率也很高)
幻想风靡_
发表于 2020-6-22 15:09
这是要洗白《幻》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MonicaRuan
发表于 2020-6-22 15:15
本帖最后由 MonicaRuan 于 2020-6-22 15:51 编辑
真田安房守 发表于 2020-6-22 12:42
一鱼两吃
只要云的方向符合云的方式,云玩家也没啥不好,完全可以参与讨论
非常赞同这里说的。其实只要云的合理是没关系的,现在有些优秀的解说文字甚至视频其实是云玩家写/做的,一样能获得真玩家的真诚认同。现代玩家群体对游戏的诉求远远比几十年前宽广,不仅仅满足于具体一款游戏的攻关策略,对其相关的文化、制作、历史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挖掘一些比较有深度的剧情细节原型和来历,需要的是玩家/观众的知识储备而不是真实体验,这种情况下和玩过没玩过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甚至你说的“反馈”“节奏”如果涉及到专业知识,“专业”云玩家都可以说几句。比如讲,音乐游戏在讨论判定严格、是否zure之类的问题的时候,资料数据和专业推断远比“实际手感”重要,在核心音游玩家讨论的时候,玩没玩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也仅是参考而已,最后还是资料和专业推断定锤。如果“实际手感”和资料不符,首先怀疑的是玩家感觉本身,如果大量玩家表现出同一个问题,才会去考察资料的问题。
我觉得这里比较麻烦的(i.e. 有趣的)问题是,往往大部分云玩家没有太多自我约束意识,可能会在特定的时期和部分真玩家共鸣形成一种浮夸的集体观念从而盖过其它“沉默大多数”真玩家的选择和判断; 例如很多知名作品和他的续作都存在这种现象,一些低评价的续作游戏慢慢的口碑回暖。尤其是过了首发风口后,新玩家在同时接触续作和旧作时,往往会出现与首发时大环境舆论截然不同的判断。
我这里就是补充两点意思,一,云玩家需求真玩家,但反过来真玩家也需求云玩家(知识诉求上,认同诉求上);二,云玩家会误导真玩家群体的选择,这种问题是结构性的,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通过”讨论“消除的,因为云玩家代表的观点也源自真玩家。
qsscwddv
发表于 2020-6-22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