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完我觉得《天气之子》的结局越看越有味道啊
本帖最后由 KyloRen 于 2019-11-3 22:28 编辑我一刷的时候觉得这个结局太长了吧,之前还说改下是不是比较好,感觉确实不能改,改了那就是纯粹的谈恋爱了,没有东京淹了,没有男主的纠结,以及最后男主的呐喊是根本达不到新海诚想要表达的,这种凌驾与社会身份之上的个人情感,非常激进的立意就这么迸发出来,这种纯粹的个人感情表达感觉是比拯救世界什么的更让人舒爽。感觉某些程度比《你的名字》更耐看。
附上诚哥访谈
自古以来存在着一种“正确的故事”,自然陷入异常,人们通过努力和牺牲与自然达成了调和,使自然恢复正常的故事。我们日本人从小就接触到这些故事,早已习惯了这种正确。
但是,虽然可能有些牵强,如果把这种“正确的故事”带入到现实中又怎么样呢。比如说大气污染的问题,各国的领导人们都在宣扬着“这样是没问题的”,不去做出改变,这样下去真的能迎来happy end的未来,达到与自然的调和吗。恐怕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是很难的。
世界都在转向极端排外主义,本应该自由的互联网却变为互相监视的工具。这些都是我身为一个中年人实在感受到的。世界变成这样是我们大人没有能阻止,从结果来说正是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世界。但是对于本片所要传达给的少年少女来说,他们是无法选择的。身为大人的我们如果强加给他们一个主角们努力牺牲,达成调和的故事,未免有些过于自作主张,不负责任了。
所以我决心要去讲一个“不正确的故事”。去讲一个少年少女们自己选择的故事。我想要描绘即使进入了无法挽回的世界,却仍能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的他们的样子。
希望这部电影能带给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一些惊叹和思考。
我也觉得比你的名字更好看,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婆都是新的好。老实说这种电影我从来就不太追求来龙去脉,天气之子也够紧凑,让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没空想这些细节。 我也觉得比君名好看,夏美带着男主喊着“这样我也终于被通缉了(或者类似的台词)那里,脑子里瞬间过了一遍东京残响男女主骑摩托逃离警车那个片段。
然后一首is就响起来了
nagitoY 发表于 2019-11-03 19:59:40
我也觉得比你的名字更好看,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婆都是新的好。老实说这种电影我从来就不太追求来龙去脉 ...这种恋爱作品重要的情感的表达和释放,逻辑只要能自洽就行,或者说导演会把矛盾点掩盖在情感爆发之处,在看的时候不太会在意这些细节。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KyloRen 发表于 2019-11-3 20:09
这种恋爱作品重要的情感的表达和释放,逻辑只要能自洽就行,或者说导演会把矛盾点掩盖在情感爆发之处,在看 ...
是这个道理,我在别的论坛看到有人喷剧情,说“男主为了女主牺牲了世界”。我真是觉得这种人蛮无聊的 男主为了女主牺牲世界对我来说是加分项,但男主的塑造实在是有点8行,而且那把枪真的太蠢了,从昨天看完到现在一直回想这个片,怎么想那把枪怎么膈应。作为一个成年人,看到这片故意设计一把枪就为了把主角和成年人放到对立面上,感觉不太对劲儿 结局可以了,问题是后半他们都在干啥…… Finsty 发表于 2019-11-3 20:22
用不着别的论坛,泥潭就有,就在专楼里,还不少咧
昨天才看的,砖楼太高了没去爬楼。 不敢说比君名好看,但天气之子是新海诚最明确展示立意的一部作品,结局部分特别是台词是非常考究的。
豆瓣在对于这部作品的争论,有一点是这部作品究竟是一部标准的世界系作品还是一部反世界系的作品。认为是世界系作品的,觉得这电影有着世界系明显的特征,世界(社会)对男女主角的压迫,男女主角的感情和这世界(社会)主流意识明显孤立,男主作出选择时勇于选择个人幸福而让世界(社会)牺牲等等。认为是反世界系的,觉得男主的选择并没有那些世界系作品颠覆一切的特征(用泥潭一些回复的话来说,没有杀人如麻),最后男主没有和世界(社会)决裂,依然回归了世界(社会),对世界(社会)作出了妥协(用泥潭一些回复的话来说,小家子气)等等。
而我个人认为,新海诚应该是用他最擅长的世界系故事作为一种表现方式,阐述了一下他认为年轻人在这个社会生活中作出选择时,应该重视的一些事,其表现手法主要就是为了其立意而服务,既称不上标准的世界系作品也不是想对世界系作品作出什么批判,而电影的结局,就是对这个立意的具体陈述。如果仔细听一下结局部分的台词,就会知道新海诚表述的立意都包含了在里面。
对于立意的思考我引用一下自己对另一个帖子的回复:我觉得新海诚的想法比这个稍微复杂一点,他想展示的不单纯是为爱不顾一切牺牲社会的选择问题,而是要表现确切生活在于这个社会中的男女主角,作出这种选择背后的牺牲所包含分量的问题,以及敢于承认这份责任所该拥有的勇气问题。实际上,男女主角并不是处在社会的绝对对立面,社会对于他们,也并不是单纯给与压迫。诚然男女主角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于社会的规则限制,高潮的矛盾也是来自于代表社会规则的暴力机关(警察),但是在男女主为了自身的幸福选择让社会巨大牺牲后,社会却并不承认这种牺牲,用男主身边人开解的话来说,他们认为这只是世界本来的样子而已,代表着这个社会并没有把这种责任压在男女主角身上,他们依然有着在这个社会内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社会的规则除了有着压迫的一面外,同样有着包容的一面。只是最后女主的祈祷和男主的台词表明,他们内心还是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并背负着这重量追求自己的幸福,意味着他们在承担社会压迫时追求本心,但在得到社会包容时依然追求本心,他们的内心在理解自身在这个世界和社会所处的位置后,依然愿意正视什么东西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这才是选择的勇气。
男女主角这样的年轻人就算拥有超自然能力,他们依然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去生活,社会也没有要求他们承担超过社会规则的责任,而年轻人应该做的,只是理解这些东西后,去找到并坚持对于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而已。 本帖最后由 逸yi 于 2019-11-3 21:08 编辑
肤浅立意自嗨加上一堆广告和半吊子商业元素 虽然阿诚现在有任性的权利但还是难看
—— 来自 Xiaomi MI MAX 3,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没错,我也认为男主最后那几句才是核心主题 很喜欢这个结局、不俗套,立意高。 JustW 发表于 2019-11-3 20:21
男主为了女主牺牲世界对我来说是加分项,但男主的塑造实在是有点8行,而且那把枪真的太蠢了,从昨天看完到 ...
我个人胡扯的意见,不代表新海诚的态度。枪不单纯是表现主角和社会对立的意志,而比较接近一个剧情提示道具。枪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男主能看到枪这实体的情况),这三次枪出现后都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剧情转折,第一次男主无处可去在M记流连遇上了女主,标志着男主非日常生活的契机出现,第二次女主带男主逃去废弃大楼,然后女主像男主展示了祈祷之力,标志着男主正式见证非日常生活,第三次是男主去拯救女主,真正踏上了非日常空间。我个人觉得日本这个和平社会,枪对于普通的社会大众来说并不是日常的事物,所以每次枪的出现对于男主来说,都表示着非社会性、非日常的经历开始,而因为警察代表的是社会规则的暴力机构,所以警察对于男主持枪的追捕,代表着社会规则对于男主的压迫,而男主用开枪去进行反抗,实际要展示的是后续男女主角在非日常力量下对本心的守护。算是一种包含世界系思想的表现手法吧。(不过根据我看诚哥的采访,他初衷单纯是想找些机会让男主耍一下枪而已…) 剧情变俗套的诚哥真不好看,其实还有很多情节可以深入挖掘一下但是诚哥懒了 我看到那里的时候第一反应这不是士郎和樱的故事吗?只做樱一个人的伙伴 诚哥是把危机彻底浪漫化了,有点虚无主义的意思 道理我都懂,但是立意高故事却讲不好有什么意义呢
这类型的作品还少吗
天气之子是一个爽文,但是爽点不够,写得不够好 那新海诚宇宙的下一部拍哪里,不要东京了么,新片的新闻里带一句,水都新东京? 看完我是觉得你名男主强的不像学生了 冷静一下 发表于 2019-11-3 21:38
我觉得这片主要的问题是没表现出这种选择的分量问题。
男主独白对长期下雨的看法都仅限心理问题,雨下太 ...
您说的这个,其实也是评论这部电影一个比较主流的观点,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相比起其他世界系作品,这部作品男主角为爱背负的罪业,实在太轻了,又没有像最终兵器少女那样全人类死绝,又不是翼神那样重整了一个世界,真是对不起世界系的阿诚的称号啊。就我个人看来,新海诚的确没又打算写到那种程度,因为到了那个地步,社会都崩坏了,或者说社会原有的规则都被打破了,那时候,男主女主身上的社会属性都已经消失了,就已经不是展示年轻人和社会关系的作品了。新海诚没有打算教年轻人怎么毁天灭地,破坏社会,正如在君名里面,他并不认为泷的行为最初动机是要拯救世界(小镇),他最初只是打算要拯救自己喜欢的女孩而已,他认为年轻人没必要背负那种程度的责任,新海诚想展现的,只是年轻人应该找到并守护自己重要的人,而这种想法,并不代表着要和社会产生无可挽回的对立,社会没那么脆弱,山手线被淹那坐船就是了,社会也有足够的包容,帆高和阳菜回归社会就够了,但男女主也不是没有收获的,至少他们明白了是在什么选择下坚守着对本心的坚持,改变社会这种分量究竟有多重,我觉得看到东京都这千万人口的日常生活改变,也算不轻了。 蕊本子 发表于 2019-11-3 21:18
剧情变俗套的诚哥真不好看,其实还有很多情节可以深入挖掘一下但是诚哥懒了 ...
那君名的大团圆岂不是更俗 男主一直说是女主的商业合作伙伴,其实他出的力还不如女主弟弟多。然后这样的男主到最后举着枪说他需要女主。。 jacklibran 发表于 2019-11-3 22:16
那君名的大团圆岂不是更俗
本来君名就可以在下雪天桥上面的错过就可以出ENDING字幕了。
后面那些都是幻觉!
秒5才是神作! jsyyyz 发表于 2019-11-3 22:18
男主一直说是女主的商业合作伙伴,其实他出的力还不如女主弟弟多。然后这样的男主到最后举着枪说他需要女主 ...
男主出的力明显比弟弟多啊……弟弟小学生能出什么力,构建网站跟客户联系什么的都是男主在干的(女主跟弟弟看起来不怎么懂电子产品) rockroxas 发表于 2019-11-3 22:23
男主出的力明显比弟弟多啊……弟弟小学生能出什么力,构建网站跟客户联系什么的都是男主在干的(女主跟弟 ...
不过这也改变不了女主对于男主的作用这一点。主要是我没看出男主对女主的感情的发展,基本上就是旅馆里做梦男主知道女主要消失了才回过味来的感觉
没想那么多,看完结局感觉就是真tm爽。世界怎样关我P事为啥要我拯救,老娘就是要选择爱情 一色彩羽的家人 发表于 2019-11-3 20:04
我也觉得比君名好看,夏美带着男主喊着“这样我也终于被通缉了(或者类似的台词)那里,脑子里瞬间过了一遍 ...
这一句真的回味,各种既视感闪过
—— 来自 samsung SM-G935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chexk03 发表于 2019-11-3 21:54
那新海诚宇宙的下一部拍哪里,不要东京了么,新片的新闻里带一句,水都新东京? ...
庵野哥哥早铺好路了,第二新东京市在长野县。 实际上我认为这个结局是非常大胆的。<最彼>这样的“标准”世界系离正常人的生活过于遥远,反而不太容易有实感。但是<天气之子>的程度就拿捏得很合适,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会这么选择,毕竟每个人都经历过湿漉漉的雨天,知道那是怎么样恶心的感觉。而那些在世界毁灭和女人中选择女人的人,在面对这种影响小的多的选项时,未必可以轻易的下决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天气之子>虽然有点小家子气,可是抛出的问题的感觉却如同身上的蛛网,存在感不可谓不强。
同时阳菜做晴女时的刻画,那些人在晴天时的笑容,在阳菜回来的时候也将消失了吧。阳菜说她看到其他人的笑容很开心,说自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在最后的结局中,这些话语显得那么脆弱。这里面有很多可以深挖的东西(那个网站之后只有一个委托?骗鬼啊),但是诚哥很聪明的淡化了这些问题。饶是如此,这个结局也足够激进了。 我也喜欢这个结局。不光是结局,整个电影的节奏较快,很入戏,当年看君名的时候还在男主的某些内心独白部分走神来着
—— 来自 Xiaomi MIX 2,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本帖最后由 myarms 于 2019-11-3 23:05 编辑
rockroxas 发表于 2019-11-3 22:13
这个想法挺有意思,作为男主的想法也很棒,不过要说是作品的想法有点勉强吧
社会对于男女主角的压迫跟包容 ...
嘛,我这人在评论电影时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相信走出电影院的第一感受,如果这部电影的内涵是我感受不到的,说明这部电影拍得不够通俗易懂,这是电影品质的问题,观众是可以基于这点去对电影进行负面评价的,所以我完全同意您对这部电影的观点,新海诚既然没能用电影语言说服这么多的观众理解他的立意,那站在观众角度,是应该给与这部电影差评的。我只是单纯说说我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我也不是新海诚本人,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观点自然有我的阐释在内。
首先您说的“社会对于男女主角的压迫跟包容都是男女主“自以为是”的”,这观点非常正确,因为这就是世界系的特征,男女主角站在自己的角度理解世界的,而他们的意志甚至可以改变世界,但在电影里,社会的运作并不会因为男女主角的意志而停止,实际上就算男女主角是改变了社会,社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用另一种方法运作下去,男女主角只要遵守社会的规则,他们在社会的位置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一部分观众把这部作品称为反世界系的作品。您说的“但从社会的角度看,“压迫”是机械、冷漠(没有人听男女主的感受),“包容”却是亲近、不理解(大叔跟婆婆对于男女主都有好感又不知道女主的能力跟选择),这两者之间无法对等。”这观点也非常正确,从社会角度解构的确是这样的,只不过对于世界系作品来说,男女主角以外的意志均为世界的意志,只有他们彼此之间的意志是属于他们本人的,基于这种理念才会有那些不惜毁灭世界也要保住彼此间的爱情的故事,但这部电影中,男女主的意志和世界(社会)的意志并没有那么敌对,就算是社会暴力机关的警察,也只是要男女主回到社会规则而已,还有些警察是对他们的爱情保有同情心的(那么老年警察)。这部作品一直都通过台词来展示新海诚的观点,例如和阳菜在酒店房间相处时独白的台词,例如老年警察在和须贺先生谈话时对于男女主角感情的羡慕台词,例如须贺先生在赶走帆高后,说出对于个人重要性排序的台词,例如男主重回东京后,泷的奶奶和须贺先生对于帆高心中责任的台词,新海诚一直都有意识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电影对于晴女责任的强调是有一个明显的递进关系,阳菜做晴女工作后感觉为人带来晴天是自己的责任——》须贺先生和夏美谈论赶走帆高时,强调了基于个人重要性去做出选择——》帆高在酒店中看着阳菜独白不用给与他任何东西不要夺走他任何东西——》救阳菜相逢时说为我们自己祈祷——》三年后,由泷奶奶和须贺先生说出东京沉没这不是帆高和阳菜的责任——》结局,帆高说,我们的确改变的了世界,但我们一定没问题。其实故事很清晰,阳菜把停雨视作自己的责任,帆高把阳菜视作他的责任,结局用身边的人(社会)告诉帆高年轻人别胡思乱想,没人打算强加责任给你们,做好自己就够了,而帆高和阳菜愿意承认这种责任,是基于他们对本心的认知而已。
天气之子让我对诚哥有了改观,最早觉得他是个无病呻吟文青监督,君名之后是个现充商业爱情片监督,现在除了画面之外终于有点有意思的东西了 衔接上硬伤很多,gun是最大的败笔,但是结尾真的很有味道,非常任性,总的来说还是可惜了,单就剧情上来说可以做到更好的 我看电影的时候就已经届到了诚哥的想法,虽然故事讲得垃圾,但是单就结局来说,我更喜欢天气之子的。
你名其实在拯救小镇的时候炸电站的神奇操作跟拔枪怼警察也就五五开,只是时空穿越更好发挥,故事节奏好,掩盖了这些尴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