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对ZUN的3万5千字超长采访
日文:https://touhougarakuta.com/index_interview/zun_long_interview中文:https://cn.touhougarakuta.com/index_interview/cn_mokuji_specialtaidan_zun_hiroyuki_1
隔壁游戏区已经troll起来了,这边还是单独发一下。原文相当长,就不转载了(主要是不想排版),请大家点进链接阅读吧。 收藏了先看前两篇,慢慢看完 zun真是有很多有趣的思维……感觉就像当初接触红妖永,“这角色为什么会说这么一句怪话?”然后再想想就觉得别有风味。 神主算把一个人的力量做到极致了 macos 发表于 2019-10-15 14:18
神主本业是哪里,还有时间摸鱼同人
文里有写。zun是大东的开发人员,2007年后辞职专心做东方。
日本游戏业出了名的把人往死里草,所以他这种能兼职做出名还没被炒的被称作了taito七大异闻 这标题……爱新觉罗Zun 两周的最初习作能写出可对战的噗哟噗哟不愧超能力者……
ZUN号起源
通过帽子建立人设,hmx和yym时的确是很会这么干的(
游戏区那标题就是引战啊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神主居然觉得以后东方会变成克苏鲁一样的东西吗,其实想想挺好的
亮点我觉得是这里
ZUN:
从Windows版开始,我更加注重剧情和角色的世界观。
博之:
为什么会觉得有剧情比较好?
ZUN:
射击游戏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敌人的攻击缺少个性。所以我就为敌人的攻击起了名。一旦给弹幕起了名字,子弹本身就产生了意义,变得有趣起来。
──也就是“符卡【※】”系统。正好有种格斗游戏的必杀技的感觉。
ZUN:
但是,也不是只给弹幕起名就好了,要是游戏的背景没有剧情,这个名字也不会有意思。也就是说,为了让游戏的弹幕变得有趣,剧情是必不可少的。
博之:
此前的射击游戏倒是也有剧情,但大家都不知道,也不是很关心。
ZUN:
当然《东方》光看剧情也没什么意思(笑)。只是,如果没有剧情大家就不会对弹幕感兴趣。为了让大家对弹幕感兴趣,希望大家能对发射弹幕的角色感兴趣。
博之:
所以为了让大家对射击游戏感兴趣,才让角色变得可爱、易懂,也给子弹起了名字。
ZUN:
是的。要说这些元素最后归拢到哪里,其实还是“子弹”。玩家碰到子弹就会死,反之一直躲下去就能通关。我最喜欢的就是射击游戏,所以为了让射击游戏变得好玩,我准备了全部要素。
但是,就算这么说,登场角色也没必要都是女孩子,也不需要是像现在的《东方》这样的剧情。要说最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还是单纯地因为这些要素都是我喜欢的。我当时觉得“只要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构成游戏就好了”。但这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弹幕变得有趣。 说起来虽然东方有这样的影响力完全得益于同人活动和二次创作,可我从来只对原作本体感兴趣,东方的同人创作看都不想看 昨晚翻回去看nico文化遗产 全是10年前后的东方创作 现在想想这个同人奇迹的规模和热度还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 同人三大奇迹早倒了 mmd的御三家也没了 zun还能坚持这么多年 车万人永不为奴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我不看电影,不看动画,电视剧我可能这辈子一次都没看过。明明世上已经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了,没必要特意去追电影或电视剧了。”
不看真人影视剧也就算了,动画也不看……东方官方动画的最大障碍果然还是太田顺也! zun还真是真爱游戏,说童年,在家的咖啡厅打街机,初中:玩sfc玩的很开心,玩FF和DQ,高中:打格斗游戏,大学:买了电脑自学做游戏 ,这爱好真是纯粹,也难怪会坚持下来,不知道他现在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还喜欢玩啥,毕竟游戏这二三十年变化实在太大了
“毕竟小号是吹奏乐之中令人憧憬的乐器。我觉得,要吹就应该吹最受瞩目的。”,这回答让我莫名想到悠风号里的丽奈 如果ZUN一开始接触的是唢呐的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