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逍 发表于 2019-5-27 08:12

目前现实中的F1赛车跟高智能方程式还有多大差距

本帖最后由 默逍 于 2019-5-27 08:35 编辑

因为好奇随手查了下,DRS可变式尾翼,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载电脑这种早就实现了

除了砸不烂的底盘跟悬挂,记忆金属,生化电脑之外是不是已经很接近了?

黑岩泪香 发表于 2019-5-27 10:35

如果你是說這些技術名詞數量的差距,很接近。
如果你是說技術的差距,那大概有萊特兄弟到F22之間的差距。

天邪鬼 发表于 2019-5-27 10:40

不是说现在的f1有各种限制吗?
哪天来个地下f1,无限制堆料,有可能弄出高智能方程式里的赛车吗?

ikuy 发表于 2019-5-27 11:44

GPX里那个赛车和写实赛车最大的区别是GPX直接在车上挂喷射引擎做动力,这差距我觉得接近不了。。。

pzgr43 发表于 2019-5-27 11:51

F1受规则和物理定律限制

GPX很多设想还是比较超现实的

550616 发表于 2019-5-27 11:56

昨天摩纳哥比赛多无聊,只要不爆胎,稳稳卡在前面
用头车举例不太好,我就说300场的kimi吧,1分22秒稳稳做火车头,一直到一停进站
换GPX,肯定切路肩飞过去了,那个回头弯

Mika-S 发表于 2019-5-27 11:59

差距估计跟我离开上高达的差距差不多

默逍 发表于 2019-5-27 11:59

pzgr43 发表于 2019-5-27 11:51
F1受规则和物理定律限制

GPX很多设想还是比较超现实的

是这样的,昨天看到GPX的帖子就去查了一下,结果乍一看差距比我想的要小最近还给加上了人字拖

不过性能掣肘于规则,太可惜了

句号kun 发表于 2019-5-27 12:00

亚瑟姆·明日野 发表于 2019-5-27 12:21

GPX开个加速器能把速度飙到6、700....

光宗薫 发表于 2019-5-27 12:25

先把喷气式引擎装到赛车上再说

废基 发表于 2019-5-27 12:40

雅久森派 发表于 2019-5-27 12:46

cwbn 发表于 2019-5-27 13:11

你先搞出一种可以在平均400公里时速的情况下,跑个20圈8-10公里赛道后还能保持抓地力的轮胎,我们再来讨论下怎么在以上条件下再满足能进行最少5次25秒左右,600-700公里超加速的问题。

door 发表于 2019-5-27 15:06

ikuy 发表于 2019-5-27 11:44
GPX里那个赛车和写实赛车最大的区别是GPX直接在车上挂喷射引擎做动力,这差距我觉得接近不了。。。 ...

我想知道加速后时速大概多少?人在地上受得了这加速么?

ggby 发表于 2019-5-27 16:13

首先直线的最高速度在现有科技下还是不难的,只要肯堆,力大砖飞,你看隔壁不靠工质推进器的零四赛车比gpx加速还快的,这也大概是唯一一个能齐平点。
看似解决了最大的动力问题,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华点,就是燃料,还是拿零四赛车来说,丧病的动力的代价就是不到5秒就吃掉十几二十几升的燃料,那么你要用什么方式去载整场比赛的能源呢,能量密度这个问题在可见的未来是达不到的了。
再来提轮胎,这个也不要想了,轮胎的磨损主要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弯道轮胎本身的内外轮差和提供向心力的的时候,另一个则是发动机扭矩提供加速的时候。排除抱死的情况,刹车本身带来的影响并不及前两者,所以我们重新看这两条,会发现和车辆的速度几乎完全是正相关的,虽然现代f1的轮胎是为了保持观赏性而故意控制了软硬度,但还是看隔壁零四车的轮胎的消耗速度就知道那种轮胎现在也根本造不出来。
最后过弯时的速度,这个虽然本质还是能提供多少向心力的问题,但受的影响的因素太多了,首先速度两倍向心力就要四倍,背着不知多少吨燃料质量又是不知道多少倍...已知轮胎已经肛不住的情况下...大哥这个真的拉不回来啊。

综上,看似已经差不多了,实际还是活在梦里


weary10 发表于 2019-5-27 16:39

一个现实,一个魔幻,不可能接近得。
地面用喷气引擎,吸入一点点地面飞起得异物就要完蛋。

eilot 发表于 2019-5-27 16:43

真是強行要說,所有賽車都只能跑一圈後回維修站入油及換胎,還要控制賽程時間及長度,否則能否戰一圈都成問題...
想起新條最後百米要人手推車來完成賽程,之前不停開超加速,忘了是否好像最後是否算完成???

废基 发表于 2019-5-27 16:44

轮太 发表于 2019-5-27 17:37

前几年我是不是发过这么个贴子?
当时讨论下来最大的问题,是轮胎
别的东西至少技术上都差不多了,可靠性和经济性不谈
只有现实当中的轮胎材料是实在扛不住,目前还一点指望都没有

noneeddeath 发表于 2019-5-27 20:42

抛开实用性不谈, 跑在300KMH还能那个样子变形的机构, 现在做得出来么?

萝卜roto 发表于 2019-5-27 21:52

哪里接近了,极速700+再追50年都追不上吧

—— 来自 vivo NEX S,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n.dante 发表于 2019-5-27 22:16

今年年初时迈凯伦发的一个脑洞,虽然也是想象,但是比用键盘想象的各位还是靠谱一些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1752422/
@未来赛车-行云
迈凯伦在昨晚,发布了一个惊世概念:2050年的F1。内部代号:MCLExtreme,缩写:MCLE。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脑洞大开的作品。按照迈凯伦官方的说法,这是通过征集车迷意见,集迈凯伦动力系、aero、设计、材料科学、数据科学、 human performance等各领域专家智慧于一体,为未来F1绘制的蓝图。

为什么是2050年的F1,因为到那个时候,F1就100岁了。

下面是详细介绍:

一,极速500公里的电动赛车

2050年的F1是电动的吗?迈凯伦认为是!但是思路跟今天的FE不太一样。

迈凯伦认为插充(plug-in)只是短期解决方案,未来是属于无线充电的,赛车不一定要背个大电池。

“虽然现在还很难讲,到2050年,给一辆F1从零充满是否可以在当前的F1在摩纳哥做一个飞驰圈内(注:2018年里卡多杆位:1:10.810)完成,但是用10-30秒,充10-50%的电是可能的。”迈凯伦应用电子的汽车电气主管Stephen Lambert说道。

那么在比赛中怎么充呢?通过埋设在赛道里的电磁线圈,和赛车上的电磁线圈进行隔空感应充电。迈凯伦认为,赛车为路车研发道路无线充电技术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我也这么认为)

二,可变主动空气动力学设计

迈凯伦2050F1概念,不仅采用了主动空气动力学设计,而且是可变的。

比如侧箱,它就像大白鲨的鳃,当赛车在大直道上以500公里/小时的高速飞驰时,可以收缩成一颗子弹;而当进入刹车区或者到了弯道上又能张开,提高车身稳定。

迈凯伦这个概念看不到大量的Aero套件,是因为他的下压力主要来自于车底扩散器。

与此同时,为了拉近车迷与车手的距离。驾驶舱设计成透明的,车迷可以清楚的看到车手手上和脚上的驾驶操作。车手的心情也会动态的投射到车身和轮胎上。比如当AI感知到车手沮丧或者生气时,赛车对应部分会变成红色;平静、高兴或者其他心情,又会是不同的色调。什么AI?请接着看。

三,先进的车载AI驾驶辅助

迈凯伦认为未来车手通过Pit收到的信息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将更多的依赖于车载AI驾驶辅助。到了2050年,各支车队的AI水平,将会成为决定车队表现的重要变量。

车手通过头盔里的共生Link和赛服里的传感器与AI进行连接,AI学习和预判车手的偏好和心情,它通过全息抬头显示仪,向车手提供实时的比赛战术和关键信息。但是更重要的是,它了解车手的心情和情感状态,并基于收到的生理和心理反馈,给出调整建议。

届时,赛车将变成研发AI的孵化器。

四,轮胎两大黑科技

首先,轮胎使用的自我修复材料,不用再换胎了。

第二,图中轮胎中间的是内置的感应充电线圈,用于隔空充电。

五,赛道和看台

根据车迷的呼声,未来的赛道会回归长布局、宽路面设计,而且更重要的是banking——斜坡将回归。更高速度的赛车设计,允许斜坡比过去的蒙扎、富士更陡更激进。

迈凯伦认为,虽然在人口密集的都市举办街道赛,方便吸引更多的人观看。但是90度的街道赛弯道布局,严重的限制了赛车潜力的发挥,引入斜坡设计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赛车可以以40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90度弯的斜坡。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车迷观赛的侵入式体验。未来的赛道可能会使用玻璃护墙,而不是现在钢铁网格。甚至在赛道上方盖玻璃顶,让车迷可以站在上面,感受当赛车飞驰而过时,脚下的钢化玻璃的震颤。

六,车手装备

由于赛车的设计时速将达到500公里/小时,这意味车手在比赛的多数时间里,需要承受比当今F1更大的G值(5-6),所以在迈凯伦这个概念里,F1车手需要穿跟战斗机飞行员类似的抗荷服。

七,esports侦察兵的战术支持

迈凯伦认为未来真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会有更强的关联。esports 车手将成为决定车队表现的一部分,他们将会像侦察兵一样,在大奖赛开始之前在虚拟赛道上比赛,随后将信息反馈给比赛车手,将其虚拟的比赛数据输送给车队的AI,用于优化比赛战术。这个,基本就是现在F1大车队模拟器车手干的事。

八,还进站吗?

由于轮胎使用自我修复材料,加上不再需要加油,让进站似乎变得多余。并不是,迈凯伦提出了新想法:E-pitlane,将维修站通道设计成感应充电路段,车手通过驶过Pit实现对电池的充电。理论上,车手如果驶过的速度高,耽搁的时间就少,但是充的电也少。反之,如果驶过的车速慢,感应充电的连通性就更好,充的电就会更多。所以到底是快过还是慢过这就是战术学问了,包括如何做到让所充的电量刚好够跑完比赛,又不至于在维修站浪费太多时间。

九,Black out zones

我不知道这个灵感是不是来自于达喀尔的马拉松赛段。迈凯伦说,为了考验车手的内在天赋和随机应变能力,比赛中将有一个阶段是完全没有AI辅助和车队通讯的,让比赛在短期内回到最原始的本真。

kknds 发表于 2019-5-27 22:33

noneeddeath 发表于 2019-5-27 20:42
抛开实用性不谈, 跑在300KMH还能那个样子变形的机构, 现在做得出来么?

不吹不黑要SEED或者初代MACROSS的水平

伊可费斯 发表于 2019-5-27 23:40

wangandh 发表于 2019-5-28 00:30

废基 发表于 2019-5-27 12:40
根据设定,那个是涡轮增压系统,制造高浓度氧被涡扇增压灌进气缸内,喷出的气体只是提供部分额外推力。后 ...

啊,求问这设定本书名叫啥

flymop 发表于 2019-5-28 00:41

weary10 发表于 2019-5-28 02:51

燃料是氢那就完全不合理了,发生事故就是大爆炸啊。

LChicken 发表于 2019-5-28 05:11

不可能的,一辈子不可能的。现实要考虑什么成本什么安全,转头就能把规则砍一刀。F1以前看发动机砍空力结果从04年往后的新车都不如这一年的老车快,直到17年规则放宽才超了04年的速度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9-5-28 06:19

技术上除了轮胎之外都只是钱和安全性的问题吧,f1这种规则限得那么死的还不如考虑越野赛

—— 来自 Sony G8342,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0.4-play

aricks 发表于 2019-5-28 07:54

550616 发表于 2019-5-27 11:56
昨天摩纳哥比赛多无聊,只要不爆胎,稳稳卡在前面
用头车举例不太好,我就说300场的kimi吧,1分22秒稳稳做 ...

我04年看摩纳哥不就一直是这个样子?路窄超不了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bioCory 发表于 2019-5-28 08:52

泥潭现在出门没做过公共汽车还是咋了?
DRS是十年前开发的技术了。
比亚迪的制动能量回收坐得老子晕车,一松油门就减速,不是加速就是减速,弱智得很。
至于ecu,现在能在中国上路的车还有没有ecu的?

四季人 发表于 2019-5-28 09:11

说起这个,我想到小时候好像还看过一部讲类似高智能方程式的国产3D动画,泥潭有大佬还记得吗,求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550616 发表于 2019-5-28 10:56

aricks 发表于 2019-5-28 07:54
我04年看摩纳哥不就一直是这个样子?路窄超不了

—— 来自 OnePlus GM1910,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但是有10年,阿隆索排位撞车,正赛第一圈进站,最后第五名的超车表现(基本都是在走廊隧道超的)

桧月彩花 发表于 2019-5-28 17:06

就和四驱兄弟一样,比起能跑100km/h的玩具车,能以同样速度跑几个小时的十岁小孩更难得。

伊可费斯 发表于 2019-5-28 19:01

梁皇无忌 发表于 2019-5-28 19:13

最妖孽的不是雪铁的电池吗?

—— 来自 samsung SM-G9550,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目前现实中的F1赛车跟高智能方程式还有多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