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 发表于 2019-3-1 13:41

我TM就是要吹爆冈花 关于对冈花误读的反驳

从方便出发本文基本以 《冈花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此贴中提出的疑惑和质疑为例。

克里姆和蕾莉亚这一对儿是来干啥的?

他们是“一对儿”没错,但在冈花中二人的命运只在开端幽会时重叠,此后相隔甚远直接拉出两条贯彻始终的暗线。即复仇和深宫。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重要性丝毫不比主角二人差。

着墨不多是事实,但表现的已足够完整,绝对撑得起这两条线,在后文中关于这两个人物的分析中我会具体讲解。

工友的揶揄加上兰格对玛琪亚的表白使得艾瑞尔内心中压抑已久的恋母情节以一种几乎禁断的形式爆发出来。“给我回家的亲亲”这话从喝高了的艾瑞尔嘴里一出,我差点在影院里当场骂人。

为什么坛友会有这样愤怒呢,根源在于他意识到这一情节的“恶俗”,即“母子**”情节。观众感到自己被戏弄了。
玛琪亚作为实际抚养者已与亲妈没有差别是事实。但我想说明的是这个情节的重点不在于“**”,而在于艾瑞尔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不把玛琪亚当妈妈看了。

这个想法是很合理的。一,因为伊奥鲁夫长生不老,他们对外宣称的关系也要改变,从母子到姐弟再到兄妹。这是由艾瑞尔的身体发育决定的,他已经成长地比玛琪亚更“年长”也就更不像母子了。二,周围言论的影响,所谓“偷跑的情侣”这一说法只是玩笑话但也侧面反应出“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周围没有人把他们当母子”这一言论环境。三,艾瑞尔意识到玛琪亚除了“母亲”这一身份之外也是女人,而且还是美少女。兰格的出现更让他清楚这一点。四,青少年的叛逆情结。
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本来就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母子。

以上理由的枚举实际上很多余也很无聊,只是为了说明艾瑞尔对于玛琪亚“从母亲到女人”这一态度变化的合理性。事实上在这一段中很多细节演技也证实了这一点,这里重点确实不在于母子**。当然你一定要这么理解是你自己的自由。
这里的演出非常到位,安排出一种环环相扣的乱象。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凸显出“随着艾瑞尔年纪增长,二人关系逐渐变得混乱”这一点。
事实上为了观众观感考虑在之后艾瑞尔与兰格的交谈中也点出了这一点,脚本设计的确精致老道。

玛琪亚作为母亲的形象势必又会与超然的时间婆婆形象产生冲突

不冲突,因为玛琪亚是在入世经历种种得到成长和心境的升华才成为“时间婆婆”的。原文这里存在相当的主观意见,我不做评价。

玛琪亚在王都保卫战结束后为艾瑞尔护理疗伤时讲述了自己全心全意以孩子为中心的想法,甚至说出了“如果没有艾瑞尔就编织不出如今的我”这种子女成就父母的陈词滥调(女德班们甚至可以将这段内容拿来作为课件播放)。

逻辑归因混乱,过于自嗨。片中情节的确是艾瑞尔严重影响了玛琪亚的人生轨迹,没有艾瑞尔的哭声玛琪亚早tm跳崖死了。另一方面你一定要把这种特殊情况推及常态是你自己的事。


蕾莉亚在被软禁多年重获自由首次见到女儿后最惦记的依然是放飞自我,然而冈妈却充满恶意地安排了疑似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桥段,亏得玛琪亚骑龙及时相救,

这里误解相当多。为了梳理情节不出差错我特别再看了一遍。
首先是女儿梅德梅尔在望台上见证王城的失守。蕾莉亚本来是为了什么上望台没有交代(但根据之后的行动可以推断出多半是求死),见到女儿纯属意外之喜。之后的独白意味着什么由个人决定。
你若视为精神失常那就是神经病胡言乱语随后跳楼没有任何意义。你若将其视为经过“思考”的个人独白,则还有谈论的空间。
“我是伊奥鲁夫的蕾莉亚,任性而又浮躁,像个假小子,而且 自由”
其实这里的台词非常有意思。在之前面对克里姆的邀请时,蕾莉亚仍然保持着排斥。在孩子与克里姆之间选择了孩子(克里姆对应伊奥鲁夫身份,孩子则代表母亲身份)。随后克里姆被赶来救驾的伊泽尔击杀。但几个小时过去,天亮了,面对女儿蕾莉亚却又选择做回“原来的自己”。
观众在这里可能会感到突兀,因为中间的剧情被略去了。
毫无疑问,这几个小时发生的事和思考决定了她最终的求死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更根本更长远的问题在之前早就堆积,我后面在讲深宫线时会主要提及。

在龙背上蕾莉亚对女儿的离别自白依旧体现了自己要把追求自由身作为未来生活的目标(台词却设计得十分中二)。

“再见 忘了我吧 我也会忘了你的 在城中的生活 和这个早晨的事 不会在希比欧上留下任何痕迹 会在漫长的记忆中 忘记掉的 这只是一点点的真情流露”
这里要是简单地看成斩断亲情追寻自由就真的太直了。显然,这里是在说反话。这里不但不是冈妈的失误而且还是冈妈用的极好极恰当的台词技巧。
跟之前艾瑞尔那里一样,冈妈也在之后再度提及以提醒观众。
玛琪亚:“放心 绝对忘记不掉的” 玛琪亚“我好难受啊 心里好难受 好痛 但是这么美丽的世界 我又怎么忘得掉呢”

至于女权主义的问题。

真的和电影内容无关。兰格的母亲米多,玛琪亚都是生活所迫必须支撑起家庭所以贤妻良母。这既是无奈也是她们的选择。蕾莉亚与其说是被男权压迫这种牵强的说法不如说是大国政治的牺牲品。况且压迫也不是被“男权”压迫而是被“强权”压迫,只不过这部片子里强权方恰好是“男性”罢了。蕾莉亚此人你说她奇葩也没有问题,因为这个人物太复杂了,草草略过的话确实得不到合适的答案。

流程走完下面开始吹爆环节

盖棺定论,冈妈在冈花这一作品上展现的脚本功力是十分老辣的。作为全权监督的作品整体把控非常的好,也完全发挥出了脚本监督的优势。细节线索上的抛接收放自如,充分展现了多年浸淫业内的深厚功底。这种完成度的脚本前后修改的次数恐怕也非常惊人。
下面直接讲冈花的两条暗线吧。
暗线一:克里姆(crime)的复仇

克里姆的仇恨是双重意义上的,一方面作为个人他的情人被人强掳去占为妻子,另一方面伊奥鲁夫整个种族因为梅萨迪的政治野心受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所以他不但要救回蕾莉亚更要借助他国的力量把梅萨迪王室赶尽杀绝。
正对应他的名字,他因他人的罪恶而蒙受痛苦然后又用罪恶的手段报复回去。无论是庆典上刺伤龙而殃及无辜平民还是之后协助挑起战争,都是他早有准备的行动,他已做好背负罪恶的准备。

梅萨迪并没有率大军来袭, 师团长伊索尔的表态直接:抓女人,反抗者格杀勿论。这句话蕴含了两层意思,一 伊奥鲁夫的女人才是目标,二 梅萨迪方并不在意伊奥鲁夫族裔的存亡。
克里姆 “大家如散沙,长老也不在人世了吧” 再考虑到蕾莉亚生出“非伊奥鲁夫”的女儿后居然要重新特别寻找新的伊奥鲁夫女人更佐证了最开始梅萨迪并没有长远利用伊奥鲁夫族的意图。
这当然是愚蠢而没有远见的,也是看起来最“bug”的一个点。但真的犯了这个蠢也没什么,不如说更加突出梅萨迪作为强权对伊奥鲁夫的蔑视和不在意。他们要一个王子妃所以就抢来了,除此之外的人都无所谓。因此为了彻底掌控伊奥鲁夫这个族裔而展开屠杀也是不存在的,这种事怎么也藏不住的,更不用说克里姆一点都没提到了。
所以我认为梅萨迪并没有针对伊奥鲁夫实行特别政策,他们生活的艰辛也好需要掩藏身份也好都是自身种族的问题。(比如那个在外经商的混血儿就一直隐藏着自己身份)
伊奥鲁夫族人生活的艰辛,这一部分主要由克里姆口述,但信息量并不大。因为克里姆本身就是刻意离群的人,在得知蕾莉亚即将结婚的信息后就决定前往王城。
第一次营救失败后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落,因蕾莉亚“背叛”了他也“背叛”了伊奥鲁夫。但他明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于是在次日他抛下玛琪亚及其子,同其他几名同伴继续拯救蕾莉亚的行动。
片中情节已告诉我们这是徒劳的。第二次深夜营救还没救到人就损兵折将。恐怕也是此时,自己手上沾染了同胞血的克里姆终于意识到以他们这几只蝼蚁是不可能撼动梅萨迪这颗大树的。他开始考虑借助外人的力量。
这也代表着克里姆作为复仇者一步步的堕落。无论他之前心态如何,在这族群命运多舛的时刻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族群所遭受的痛苦。与玛琪亚蕾莉亚不同 他活在逝去的伊奥鲁夫的阴影中再也无法挣脱。
伊奥鲁夫人民的人生就是共同织成一匹布枯燥平淡和谐地生活下去。但如今和谐同调的生活已再也回不去。他对未来仍有些许期待,因为复仇还远没有完全达成。
所以他在蕾莉亚面前做出温情的复仇宣言,告示蕾莉亚也是告示自己复仇目标的初步达成。他本以为蕾莉亚作为受迫害的直接对象会理所应当地回到他这一边。
可惜蕾莉亚已不再是以往单纯的野丫头,她现在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蕾莉亚也把他抛在了过去。意识到这一点的克里姆终于绝望想要终结这一切。
他到死都不能理解两个好友的变化。因为他是被过往束缚的人,所以他复仇,所以他想要夺回失去的东西。最后也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复仇这条暗线是推动这部电影剧情发展的核心动力,不可谓不重要。
第二条线 梅萨迪深宫
这条线引出的东西更多也更复杂,也因为冈妈的留白太多所以非常考验分析(脑补)能力。不得不说冈妈非常擅长这种以个别人物为核心的伏线结构。
同时这条线正好与复仇线相对,深宫线重点在于梅萨迪王国,复仇线重点在于伊奥鲁夫。
关于伊奥鲁夫受袭后的情况我上面已有所分析,蕾莉亚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女人。至于是如何挑选的,我们不得而知,和身孕是否有联系也不清楚。影片中给出的信息就是,大婚,玛琪亚救出蕾莉亚,发现蕾莉亚怀有身孕,蕾莉亚拒绝逃亡。我猜,蕾莉亚拒绝逃亡腹中有子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嫁入梅萨迪后深切认识到梅萨迪的强大而认为王子妃带着身孕逃跑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梅萨迪这个王国究极是何等的庞然大物,如此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
“至今梅萨迪能压制周边国家,完全可以说是靠着能翱翔天空的古代巨兽雷纳德。如果雷纳德死光的话,总有一天这个势力平衡会崩溃的吧。”
其实在本片中,雷纳德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精锐武力,更代表着一种神秘主义信仰。梅萨迪因雷纳德立国称霸,如今雷纳德逐渐凋零也意味着梅萨迪作为霸权的威势日渐削退。
事实上影片中也是用雷纳德的不断死亡来暗示梅萨迪的国运衰败,还剩六头(伊奥鲁夫遇袭后),还剩五头(确立蕾莉亚的王子妃身份),之后在婚礼大典上的演讲也只是强弩之末。过了几年,还剩四头,乡下到处都显露出破败了,只有多雷尔这样的工业城市还景气。(由此可以看出梅萨迪并非只是指望新的传说来维持威吓,他们也在考虑通过军工产出来维持武力平衡)同时指望伊奥鲁夫血脉来延续梅萨迪的传说信仰也失败了。
这里也是被诟病为BUG的地方。
之前的行商是混血儿但继承了伊奥鲁夫血统,为何到梅德梅尔这就失败了?
依我来看这不算bug,至少没到逻辑矛盾的程度。梅德梅尔没有继承血脉只能说明,混血儿并非百分百继承血脉。仍有可能:只有男性混血儿继承血脉,或者混血儿是否继承血脉完全随机等等。
(这里其实是个比较常见的逻辑问题。同理,一个校门里走出的学生都是女生就能说明这个学校是女校吗?)
在之后有一段演出是表现蕾莉亚因失宠和寂寞而情绪崩溃。这里反应了几件事。
一,蕾莉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王子妃的身份,并且为之投入了感情。二,她再没有见到其他伊奥鲁夫人。三,梅萨迪王视蕾莉亚为“怪物”,梅萨迪王室拒绝蕾莉亚母女相见。
第三点尤为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补足了之前伊奥鲁夫人去向的空缺。梅萨迪方确实只想借引伊奥鲁夫的血脉罢了,尽管他们“厌恶”这种“怪物”。因为厌恶,所以在选妃结束之后将伊奥鲁夫尽数驱散流放也就合情合理了。
蕾莉亚这个人物的悲惨也逐渐体现出来。她被命运捉弄,成了大国政治的牺牲品。在入嫁到梅萨迪王室后无可奈何的她逐渐接受了这个角色,为王子生下孩子。为了取得丈夫宠爱和流连把自己打扮地花里胡俏。她尽己所能地融入王室,但最终发现自己在他们眼中终究只是外人,“怪物”。再之后王子也厌倦了蕾莉亚。她真正地被囚禁在深宫之中了。孤独的苦楚,族人四散分离的哀悼,母女不得相见的悲戚一日日地折磨她。
在成婚之前蕾莉亚对雷纳德质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你们明明拥有翅膀 为什么不飞离这里 窝囊废”
这里是冈妈设计的一个关于蕾莉亚这个人物的线索 即“飞与自由”从开局几分钟跃入水中到结尾纵身跃下看台皆是如此。从自由到被失去自由再到重获自由是这个人物弧光的重要线索之一。她在自由的时候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任性而浮躁。但嫁入王室之后,她学会了压抑真情实感,学会了迎合他人取悦他人,变得敏感而易怒。再到最后王城失守,那些桎梏她的东西不见了。她又重归自由。
这一天是她心境波动最大的一天,在克里姆的伊奥鲁夫身份和孩子之间,她选择了支撑她这么多年活着的执念。但在几个小时的思考之后,她走向了看台。究竟是因为看到孩子了却心愿而求死,还是本意求死我们已不得而知。至少我们知道,在孩子和自由面前她选择了自由。是她对孩子没有爱了吗?当然不是。
这是她的选择,价值观不同的人必然无法理解这种行为。抛弃女儿独留于世是不道德的,观众确实可以指责她。但被人强纳为妻,软禁了十数年这就道德了吗?这个道德责难本应该由梅萨迪王室来承担。凭什么之前不让人母女相见,现在城破人亡就要她来负责?所以比起道德上问题,这里更重要的是蕾莉亚的身份转变。她也没有选择做回克里姆认同的伊奥鲁夫人,她只是选择做回了自己。
那个叫蕾莉亚的伊奥鲁夫人,任性而自由。既不是胆小鬼,也不是窝囊废。想跳就跳。
哪怕代价是从高空落下被摔得粉身碎骨。





总而言之,关于梅萨迪王国的刻画格局偏小是事实。几个地方细致是有了,但都太散只是勉强连成一块。好在这部分不是冈花的主要内容,只要能撑起一个台面就够了。
所以冈花是一部非常有 舞台剧风格 的电影。一切的设定都是为了这几个人物的表演而搭起的舞台。如果你真的去考究这舞台的简陋,道具的寒酸,反而输了


两条线讲完乍看都不算太出色。但冈妈厉害就厉害在各种细节上的把控,从几个动作的对应再到几句别出心裁的台词再到最细微复杂的人物心理变化。


论电影,冈花只是中上之姿。精致有余而境界不足。但作为商业动画脚本,水平绝对够了。


最后分享一个分镜设计作为结尾

千里茜 发表于 2019-3-1 13:55

顺带贴一个我自己的评论乐一乐_(:з」∠)_
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46908

567844 发表于 2019-3-1 14:52

感觉就是想说的太多篇幅又太短中间大量内容需要脑补

old.just 发表于 2019-3-1 14:54

其实我也想写篇冈花的帖子,不过最近很忙随手乱写也没意思,
我现在的感觉这片就是黑子狂欢的落脚点。
一个全体staff用心去做的电影.
仅仅只因为你的看不懂或者对剧情不认同就这样去黑它而彰显自己的“独到”也太可笑了。
而反而对那些毫无内容的白开水动画确有着巨大“容忍度”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桶口兼续 发表于 2019-3-1 14:54

linuy 发表于 2019-3-1 14:57

很显然,这片给流露出来的种种不自然感,都是因为它是个“剧场”,如果按照原本的企划做成TV动画,就有更多的篇幅刻画不同的人物线和故事线,这也是冈妈所擅长的

nerugigannte 发表于 2019-3-1 14:59

黑这部电影的大部分评价就是不喜欢冈妈而已
还有冈妈ptsd也挺无聊的,冈妈喂的就是你们这群玻璃心,关注点全放在什么贵圈真乱之类上,而不是作品本身上,不喂你们喂谁

huimu 发表于 2019-3-1 15:01

彩笔 发表于 2019-3-1 16:09

huimu 发表于 2019-3-1 15:01
这片最可怕的落脚点就是女性自不自由。。。看了半天把重心放在这个上面。。 ...

自由这个命题在片中只和蕾莉亚一人直接相关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比较抢戏。

事实上影片中的绝对重头戏还是艾瑞尔和玛琪亚母子的羁绊,只不过我专门把暗线挑出来说
而且真的要谈自由,所有参与到这场政治赌博之中的人都已经身不由己了。只不过是程度差异

傘木希美 发表于 2019-3-1 16:26

话说其他国家要讨伐梅萨蒂时,那里出现的是长老吗

vongola 发表于 2019-3-1 16:30

虽然我同样觉得冈花剧情有瑕疵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看到这样积极的讨论的支持一下

daizhenye 发表于 2019-3-1 16:37

huimu 发表于 2019-3-1 15:01
这片最可怕的落脚点就是女性自不自由。。。看了半天把重心放在这个上面。。 ...

现实是女性是不自由(绝大部分的女性),其实大部分男性也不自由不过压力可以向下传导,整体上好一些。为什么不敢面对现实呢?我不太理解为什么非要从这个角度看片,不过这一点很可能是好莱坞商业片这么成功的原因之一,制作一流,又谁也不得罪。
冈妈的tv我都看不下去,太磨叽了。冈花得益于剧场时间限制,节奏快一点。反正票房扑了,吹还是黑都意义不大。
希望冈妈以后能保持她的中二和激进,有争议怎么也比淡出水的要强。

—— 来自 HUAWEI JMM-AL00, Android 7.0上的 S1Next-鹅版 v2.1.2

消防 发表于 2019-3-1 16:43

本帖最后由 消防 于 2019-3-1 17:09 编辑

虽然我也不喜欢冈花,
不过比狼孩唱了首颂歌就心安理得享受母亲这角色的牺牲,冈花至少有去思考母亲这个角色身为人的本心

蕾莉亚这角色往深了写可以直接审问一般文化中以“母亲”身份对“人性”的压制,可惜这只是一个想要塞太多想法的温馨故事,蕾莉亚只能分一点戏份,就这一点还要被观众反复提出来否定。
很多人表面否定大山女人,换了询问的方法屁股一亮,不过又是一个压榨者罢了

xiaocheng 发表于 2019-3-1 16:56

傘木希美 发表于 2019-3-1 16:26
话说其他国家要讨伐梅萨蒂时,那里出现的是长老吗

显然是克里姆呀……那个标志性打扮加上苦大仇深的表情。

望月凝香 发表于 2019-3-1 17:12

Donglinjie 发表于 2019-3-1 17:37

我的第一感觉还是像tv总集篇,有不少细节需要脑补

兔子元宵 发表于 2019-3-1 17:41

虽然叙事多少有些问题吧,这片的立意我还是相当喜欢的,而且非常现实,不是常见的“母爱是无私伟大的”也不是轻飘飘地说着正确的废话。
我始终觉得蕾莉亚不是为了女儿才活下去,而是为了活下去把女儿当寄托罢了,女儿本身其实并不重要……她跳下去那一幕给我的爽感胜过任何热血场景

病欠 发表于 2019-3-1 18:24

本帖最后由 病欠 于 2019-3-1 18:26 编辑

犹豫要不要另外开一贴,想想冈花的贴已经够多了,而且不想跟那些无脑黑挤一块。
对冈花有4点不满意

1. 局限于“温柔坚强” ,除了母爱就是空白的母亲形象,和《狼的孩子》相比没有进步。

[*]玛琪亚从一个孤独的女孩成长为一个立派的母亲,可是除去母爱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观众几乎想象不出来——因为玛琪亚的所有剧情,每一句话和每个动作细节都是与Ariel有关的。
[*]她辗转各地工作旅行中有没有过憧憬的人(米多这样的母亲以外)?除了织布工作,生活中有什么习惯喜好?离开了Ariel后她对种族和国家的未来以及自己有没有过什么思考,站在什么立场?我们一无所知。
[*]她对细谷大哥的表白哪怕有一点犹豫,她作为一个人的形象都会丰满很多。

2. 一定程度的不讲道理的设置和都合。

[*]蕾利亚母女被分离有什么理由?一群刺客都杀不进来,还怕蕾利亚带女儿逃了?给人感觉就是为虐而虐的设置。
[*]为什么龙被囚禁了几辈子,早不飞晚不飞玛琪亚一来就飞了?就是为了与蕾利亚解放相照应。
[*]战争中Krim把玛琪亚带到王宫,是为什么?然后是玛琪亚在战乱中的一连串巧遇,一会儿在战场见到Ariel,一会儿摸到A家,一会儿又在战场找到昏迷的A。可谓是神出鬼没了。

3.关于蕾利亚线的设置

[*]蕾利亚线的意义何在?有的人说这是另一种母亲,有名无实,用来衬托玛琪亚的养母身份。
[*]如果说玛琪亚就是年轻女性初为人母,那么蕾利亚的故事过于没有现实感,已经完全脱离的“母亲”的意涵了。被折磨到近乎精神失常的只剩一个“惨”字的蕾利亚究竟如何衬托过着正常生活的玛琪雅?

[*]在爱与人生的分享这个层面上,贯彻了长老的人生哲学并“时间停止流动”的Krim都能起到更强的对比作用。

4.“以制造令人落泪的情绪作为目标”的功利性剧本创作

[*]首先我承认是比较主观的私人意见。毕竟现实让人哭都哭不出来,为什么不能花钱买个感动呢?
[*]参考Anitama的翻译访谈,冈妈想要表达“平时不敢表现的哀怨,愁闷,不能释怀”(引用),因此构思了这样的核心剧情:感情联系非常强烈的两个人因为年龄差而越来越远直到别离。母子情深则是为了实现这个核心剧情加上去的工具元素。

[*]我比较欣赏的剧本写作是:对一个主题/真人真事/社会问题感兴趣,甚至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因此想要去写故事探讨。写作不是为了制造感动,而是为了思考,为了让观众思考,让观众关心一件自己也真心关心的事情。这样的导演比如今敏,几原邦彦。




杂灰 发表于 2019-3-1 18:45

病欠 发表于 2019-03-01 18:24:42
蕾莉亚一方面能反映出母亲这个身份对人性中向往自由得压迫,一方面对比马琪亚母子,她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没有遇上自己的孩子,马琪亚的坚强来源于母子之间的互相扶持,即便日子过得辛苦,她也有能支撑她精神的存在。但没有蕾莉亚的对比的话,母子互相扶持的重要性就不够凸显了。这片子与其说是讲母爱,不如说是讲孩子对于母亲的意义,描写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能获得东西,即便有朝一日孩子离开了母亲,养育过程中的所得所获也能成为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精神动力,这也是对应标题中的离别的线索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dfgdg345 发表于 2019-3-1 19:03

寿由香里 发表于 2019-3-1 19:43

回楼主,有关混血这个话题,就要说到“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简称凪学)了。冈花企划是凪学制作班底完工后意犹未尽的产物(另一个姊妹篇是来自多彩世界的明天)。在凪学中,混血儿是否继承基因的话题也是有过深入的讨论。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说,有的继承,有的不继承,这是很正常的。何况小公主到底能否长寿还未知,在16岁以前,妖尔夫和人类一样正常成长,后来才会停滞。大家可以对比电影开头时候的马琪雅,比几年后看起来略微小一两岁。也许,小公主在以后会变成金发也说不定,就好像凪学里美海长出胞衣。顺便一说,冈花的声优大部分都是和冈妈有过合作的。美雪,卫浴柜,入野自由,毛衣,还有细谷(笑)等等。而小公主是久野美咲,冈妈笔下,她的待遇一般都挺好。在冈花之后,冈妈执笔的冈龙中,久野美咲是女主,家乡在富山县(PA社所在地),并且男主是卫浴柜。克里姆大仇得报啊(笑)

----发送自 HUAWEI PE-TL20,Android 4.4.2

godghost 发表于 2019-3-1 20:05

难道就我觉得蕾莉亚最后上塔是军团长带她上来的?因为之前他承诺过 请让我赎罪,虽然当时的要求是把女主带过来。但是她最大的请求仍然是 我想见女儿 啊

xiaocheng 发表于 2019-3-1 20:11

godghost 发表于 2019-3-1 20:05
难道就我觉得蕾莉亚最后上塔是军团长带她上来的?因为之前他承诺过 请让我赎罪,虽然当时的要求是把女主带 ...

军团长在门口指挥应该没空,蕾莉亚飞走的时候军团长已经被俘,时间对不上吧。

moekyo 发表于 2019-3-1 20:12

本帖最后由 moekyo 于 2019-3-1 20:13 编辑

godghost 发表于 2019-3-1 20:05
难道就我觉得蕾莉亚最后上塔是军团长带她上来的?因为之前他承诺过 请让我赎罪,虽然当时的要求是把女主带 ...
当时我看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上楼是为了去见女儿。所以那个跳楼才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钓鱼者人恒钓之 发表于 2019-3-1 20:21

楼主不用管那么多的,世界那么大,为什么非要跟人争呢。
无所谓的,都一样

ペチャパイ 发表于 2019-3-1 20:24

这片子冈妈肯定被篠原俊哉束缚了,期待冈妈下一部完全体

镜言 发表于 2019-3-1 21:10

本帖最后由 镜言 于 2019-3-1 21:19 编辑

我是提出《冈花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那些问题的lz,首先感谢lz对我的疑问的分析与解答我初次了解到冈花这部片子还是在去年夏天帝都bicaf漫展上,看到预告片里有着自己感兴趣的中世纪的剑与火元素,加上先前那朵花和伊吕波时期对冈妈积累起的好感,对本片的期望值还是蛮高的。因为在展子见过知道迟早要引进,所以bd出了之后也没去看过。上周日把片子看完后,的确产生了一些失落感。但是这两天在坛子里也看了一些对情节进行分析解读的帖子和回复,按照这些解读去回忆情节似乎又可以想通。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片子想要表达的内容较多,但在叙事上限于篇幅又缺乏合理的过渡与安排,加上片子本身在画面与音乐方面具有过硬的素质,导致每一个情节单元如玛琪亚与兰格家的温馨生活、玛琪亚母子初到王都的艰辛、玛琪亚为蒂塔接生、克里姆解救蕾莉亚等单独看上去感染力很强,但是串联起来之后若无法通过共鸣感去补全各情节单元之间的留白就会觉得干涩生硬,甚至会碰撞出一些或许片子本无意表达的不适体会(如蕾莉亚同其他女性角色的经历横向衬托出的女性社会角色问题)。


然而对于作为受众广泛的电影这种媒介来说,依靠观众的共鸣来完成留白的补完实在不是一种可靠的表达方式,因为本片并没有做出准确的叙事留白。留白是叙事的减法,做过减法的叙事更需主题明确、主线清晰、主要矛盾突出,显然冈花在这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全片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不利于观众形成统一明确的共鸣。故事中的留白可以用于改善叙事结构(如伏笔),可以用于推进叙事(如多角度理解),可以用来烘托情感(如对画面的特写),但却不可以用于加快叙事的节奏。留白是虚实结合的实践,为了加快节奏而安排的留白常常会替代叙事中时间的流逝,从而犯了因“实”不足而发“虚”的毛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失去了获取共鸣的基础。

总的来说,冈花是一部有“后劲儿”的片子,得益于精美的画面和冈妈一以贯之的细腻表达,其中多数情节单元抽出来反复寻思都是很够味儿的。但若是指望初次观影就能脑补留白从而get到许多分析帖提到的那些含义,或许是叙事不畅的问题,或许是自己阅历不足,或许是性别心理差异使然,或许兼而有之,我想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菲尔菲艾 发表于 2019-3-1 22:39

这动画和一步之遥很像,差一口气。
画面精美,人设和世界观设定很喜欢,一股熟悉的伊瓦利斯味道。音乐蛮好的,伴随着开场白有一种神圣仪式感,紧接着的袭击村落也很紧张,很能调动情绪,但和后面的剧情走向显得挺割裂的。
剧情就是一流水账,**体验升级版。亲情、爱情、国仇家恨等剧情线又多又杂,到处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探讨,各自为战揉不到一起去,不能很好地调动感情。最后送别艾利尔勾起的感触也是因为送别老人离去这个画面而不是送别艾利尔这个角色,做得好的参考 大地惊雷。
永生者收养凡人这个设定引申开来对父爱母爱进行探讨还是蛮有意思的。在我看来,父爱母爱的本质是同理心的特殊表现,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投射到新生代上,而子代对亲代感情的被动接受以及人的认知从无到有到有层次的特性让子代很容易混淆亲情与爱情的概念,这种问题在具有生老病死属性的自然人形成的现实社会往往随着人的生老病死而自然缓解,但在永生者这一奇幻设定下这种情感错位就会变得尤为明显。
但是篇幅太短,谈亲情偏偏有个国仇家恨的背景,乱世的亲情是不可能脱离世界背景去搞温馨唯美小确幸的;谈寿命论爱情又没有狼与香辛料那种纠结与缠绵悱恻,异常分裂。
玛琪雅对艾利尔的感情更像是被追杀时的镇定剂以及在精神依赖下的顺势而为,两人表现出来的始终是主人与宠物犬的关系,情感交流不是通过沟通实现的,而是对行为反馈作揣测实现的,充斥着我认为我以为,简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然去探讨这种话题是有伦理道德风险的,这种亲代子代关系存在于每一个人,多亏玛琪雅果断的一巴掌让冈田式瞎几把乱套路只停留在浅层,瞎几把乱是私德问题,**是社会问题,话题太大,涉及面太广容易失控。

其他
本子设定太多了,容易**
妖精族太废了,至少得有些魔法之类的东西啊
蕾莉雅的行为逻辑多次急转弯,真不愧是疯了的
克里姆生动演绎了舔狗不得house
阻止克里姆时应该用剑砍手的
近卫队长装束帅气声线磁性,结果是酱油

kimball 发表于 2019-3-1 23:12

標題口氣這麼大,還以為有什麼高見。結果還不是 。LZ 這種岡花吹真的很奇怪,一方面縱容自己無視岡媽劇本連結稀爛,越到煽情點越是不講人話、放棄表達、依賴自我感動的缺點,另一方面還不准其他人被這種缺點惡心到。"如果你真的去考究这舞台的简陋,道具的寒酸,反而输了"這種話都得出口,真是神奇。這就叫就 "只許岡吹腦補,不許岡黑考究" 嗎

另外建議你不要用"誤讀"這種詞,好像你們腦補岡吹掌握了什麼真理一樣。不如先問問:如果觀眾理解能力真的那麼低落,那麼為什麼劇情比岡花複雜的更多其他片子,沒有這麼多人"誤讀"。說穿了,"誤讀" 的人數多寡就跟片子的表達好壞有關。表達越清楚越少人"誤讀",表達越稀爛越多人"誤讀"、越需要腦補。在劇情至上的觀眾眼中看來,通篇都在腦補的文章,根本就不是吹而是在黑了。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3-1 23:24

kimball 发表于 2019-3-1 23:12
標題口氣這麼大,還以為有什麼高見。結果還不是 。LZ 這種岡花吹真的很奇怪,一方面縱容自己無視岡 ...

让我奇怪的是,这次黑子里,云观众或者不带脑子看的人特别多,关键情节都记不清楚就跑出来侃侃而谈
那是不是又该怪罪到,冈花表达稀烂所以很多人不想认真看所以导致误读呢?
那如果这样的话,比冈花表达还稀烂的动画多得是,怎么就冈花那么多不带脑子看而产生误读的观众呢?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3-1 23:41

在看过很多人关于这部片子的讨论后,我会觉得有些人看片的心态是很奇怪的
其中有一个心态就是,剧情不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的话,会觉得剧情不可理喻

比如,有人看到冈花打了恋母的擦边球后,觉得这就要写c a o妈才有意思,结果最后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发展,就大骂冈花恶心
我就在想,这恋母情结不过是母子俩间感情变化的其中一个阶段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往那发展?而难道真上了,这人就不会骂冈花“乱 伦”恶心了吗

kimball 发表于 2019-3-2 00:08

让我奇怪的是,这次黑子里,云观众或者不带脑子看的人特别多,关键情节都记不清楚就跑出来侃侃而谈
不覺得特別多。其實爭論的很多都是片子本來就沒說清楚的東西,就是腦補 vs 非腦補而已。

那是不是又该怪罪到,冈花表达稀烂所以很多人不想认真看所以导致误读呢?
稀爛的東西認真花力氣看也很難看懂。

更別提根本提不起勁腦補。

ssnake 发表于 2019-3-2 00:20

评分里写不进去的补一条:
冈妈的名词是很要推敲的,然而苦恼的是既不失隐晦又不伤寓意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楼主提到的克里姆(Crime)之外,玛琪雅、蕾莉雅、妖尔夫、昔日织(ヒビオル)、雷纳托、梅萨蒂等等,如果“过度”解读的话都有寓意在其中。
(我没有条件看到国内上映的版本所以用我自己的译名了。我自己也只做到了把其中最明显最必须要解读的ヒビオル半音译半意译处理,其他都放弃寓意音译了。)

然而即便是日本语母语的观众,除了最明显的ヒビオル之外,恐怕也不可能共时性地认知这些隐喻。要在不破坏隐喻的同时翻译成其他语言就更不现实了。
(虽然潜规则是不评价其他人/组的译法,但这里说到了就顺便讨论一下:ヒビオル千夏的译法“岁月锦”和我一度想用的“光阴锦”类似。只是后面还有长老的「我々の生活は布を織り 日々を織る(ヒビヲオル)」(我们以机杼为业 以日月为梭)这样的双关台词,我是觉得不能轻易在名词里破坏オル的动词性。当然官方的音译译法也存在这个问题…)

《朝花夕誓》这个作品,各种意义上是很难在剧场里一次看懂的。作为商业电影,仅此一点就已经失格了。
而且作为商业电影,朝花夕誓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功利、都合主义表现的地方(简单说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冈妈这类片惯有的,为了催泪可以牺牲一切理性的特点)。这样也让人很难有动力反复去品味、思考和解读。
(如果看得下去,我个人以为用后现代主义去解读其实是完全做得到的,而且根据分析角度和女权主义也可以兼容(虽然完全无关而且是批判态度的,但比如昨天はてブ里看到的一篇 https://gendai.ismedia.jp/articles/-/60071 就描述了和这里很类似的历史上的一些女权主义)——但是首先冈妈就没想讨论这些啊,别忘了她自己就是出身秩父山里的家里蹲……)

但是我被她感动了。
由我这样一个社会阅历浅薄、未曾经历生离死别也未曾为人父母的人,来评价说这是一部反应人生的鸿篇巨制那当然贻笑大方。
但就像我在发布帖里提到过的,一部作品倘若能在谁人心中泛起些许涟漪,那便已经足够心满意足。
不论是礼赞、吹爆,还是批判、黑与喷,这些许涟漪便是《朝花夕誓》成功的象征吧。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3-2 00:45

kimball 发表于 2019-3-2 00:08
不覺得特別多。其實爭論的很多都是片子本來就沒說清楚的東西,就是腦補 vs 非腦補而已。




别扯那么多什么稀烂不稀烂,就是懒得动脑而已
那些复杂的、好看的片子你以为就很多人动脑了?看完的人少,看懂的人更少,剩下的只是没看懂和自以为看懂的人而已
举个例子,你自己看看死亡代理人的讨论量是多少

如果你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动脑而得出冈花表达稀烂的结论的话,那我是否又可以因为很多人愿意动脑而得出冈花的表达挺不错的结论呢?

Chien 发表于 2019-3-2 00:47

寿由香里 发表于 2019-3-2 00:58

ssnake 发表于 2019-3-2 00:20
评分里写不进去的补一条:
冈妈的名词是很要推敲的,然而苦恼的是既不失隐晦又不伤寓意的翻译是不可能的…
...

妖尔夫应该是汉字的妖精+elf=妖lf。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人批评说明明是精灵,却不会魔法。这个问题……我只能安利他来看来自多彩世界的明天了……那个是有魔法的

望月凝香 发表于 2019-3-2 00:59

发光的球 发表于 2019-3-2 01:00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3-2 00:45
别扯那么多什么稀烂不稀烂,就是懒得动脑而已
那些复杂的、好看的片子你以为就很多人动脑了?看完的人少 ...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某鱼上映时,某些粉丝整理的那么多细节

寿由香里 发表于 2019-3-2 01:00

还有就是,冈花里带有很多PA社自己的哏,以及冈妈自传的哏。例如卖布男救出玛琪雅以后,问的那句话:外面的世界,如何?
冈妈自传原名就叫《外面的世界》,后被发行商改了(冈花的标题也是被发行商改的……)

老黑305 发表于 2019-3-2 01:12

发光的球 发表于 2019-3-2 01:00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起了某鱼上映时,某些粉丝整理的那么多细节

eva也有很多,所以结论呢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6000, Android 9上的 S1Next-鹅版 v2.0.4-play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TM就是要吹爆冈花 关于对冈花误读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