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4 19:37

浅谈《白色相簿》与《勃朗宁诗集》

本帖最后由 古桥一浩 于 2019-2-14 22:12 编辑

罗伯特勃朗宁,英国诗人,以其独特的戏剧独白诗而闻名。
你不禁会疑问,一位英国诗人和一个日本游戏/动画 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人才疏学浅,仅抛砖引玉,以下分析全是个人见解,请各位婆罗门多多指教。

今天是情人节,也是《白色相簿2》中的雪菜生日。而如今网络中探讨白色相簿相关话题时也主要指的是《白色相簿2》的游戏梗。但今天我主要想讨论的是《白色相簿》tv动画,藤井冬弥与绪方理奈之间的关系。

你乌黑澄澈的眼睛每一次闪烁,我都永刻心底;
我心底也永远保留着你说,“愿白雪花归来”的声音!
但是,我将只说一般朋友的语言,或许再稍微强烈一丝;
我握你的手,将只握礼节允许的时间,
或许再稍微长一霎时!——《失去的恋人》
本诗是勃朗宁向其未来的夫人巴莱特首次求爱遭拒后写下的。
是否一瞬间想到了在《白色相簿2》coda的浮气线的结尾,春希和冬马握着的手逐渐抽离的感觉。

说句题外话,勃朗宁和其夫人巴莱特都是诗人,二人未谋面时互相欣赏对方的诗,通书信后勃朗宁便对巴莱特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无奈巴莱特年轻时摔伤过脊椎,当时又患上肺炎,瘫痪在床,比勃朗宁还大6岁,不敢面对勃朗宁的求爱,便强硬拒绝,并下令“只许做朋友”。但勃朗宁并没有放弃,继续对巴莱特进行追求。仿佛二人的爱情感动了上天,巴莱特的身体日渐好转,并能站了起来。但巴莱特的父亲却认为勃朗宁这个人一定是疯了,不同意两人结合。于是二人私奔至意大利,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但勃朗宁夫人还是因为体弱多病早逝了,勃朗宁回英国后再未娶妻。

《白色相簿》1代和2代之间的联系就是那两首歌了,在动画《白色相簿2》中,冬马提及自己是理奈派,雪菜说自己是由琦派的。而本人正好是冬马和理奈派,叙述中不免存有偏好,请见谅。

《白色相簿》动画的开场就由冬弥从梦中醒来交代了时代,冬弥女朋友由琦成为了偶像,以及冬弥感觉到由琦在离自己远去等信息。以如此巧妙的方式展开故事,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
而随着故事的进行,引发一系列冲突的**也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一本《勃朗宁诗集》,本是美咲学姐借给冬弥用于完成作业的书,却成为了理奈与冬弥的鹊桥。
美咲学姐在借书给冬弥时说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哈梅林的花衣吹笛人》,这首诗非常出名,时至今日,哈梅林当地人甚至借此诗中的内容发展旅游业。本诗主要讲吹笛人为当地人驱鼠后,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后,将当地的小孩子拐走了。而唯一被落下的小孩子是一个腿瘸的小孩,但小孩子清醒过来后却一点也不开心,他哭诉到,在跟着吹笛人时,他看到了美好的幻境,在幻境中他可以和其他小孩子一样自由的奔跑。

而后,当由琦介绍理奈和冬弥第一次见面时,理奈自然而然的拿起了柜台上的那本《勃朗宁诗集》,并在其中夹了事先准备的纸条。当冬弥打开诗集时看到纸条上面的字震惊不已,但除此之外,staff还和观众们埋了个伏笔——夹着纸条那一页正是《Porphyria's lover》,而动画最后一集的标题就是节选自该诗。


可见,这并不是巧合,而是staff有意为之。
《Porphyria's lover》讲述的是上流社会的小姐冒着大雨与底层的情人私会,却被情人用自己的头发勒死,从而达成情人想要二人永远在一起的心愿。
最终话标题选取了该诗最后几句,却唯独删掉了最后一句“上帝一言不发”。
部分学者认为该诗批判了男性对女性的爱的扭曲占有欲。但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从诗的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勃朗宁有意让上帝沉默,其意为不批判,不赞赏。这是人间的悲剧,相爱的人因阶级的差异无法长相厮守,只能以这种方式制造永恒,并非是男性对女性的占有。


反观剧中,
在本剧的开始,冬弥的梦就暗示了冬弥的心境,他感觉由琦在成为高高在上,万众瞩目的由琦,在人山人海的演唱会现场,他发现由琦不是他一个人的由琦,而是千万人的由琦。
但理奈却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从遥不可及变成了邻家女孩一般。而结束理奈的偶像生涯便是诗中的用头发勒死情人。这和《白色相簿2》中的冬马与春希的社会性死亡般的私奔如出一辙。

我们手拉手,
肩对肩,
背靠背,
就这样一整夜没有动。。

然而动画的最后,冬弥和理奈还是释怀了。无法握在手中的爱,纵百般不舍,也只能放手。
理奈说了再见,
冬弥发现自己掉的既不是金斧头,也不是银斧头。

“年轻的樵夫哟,你掉的是这把金斧头,还是这把银斧头呢?”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4 19:38

本帖最后由 古桥一浩 于 2019-2-14 21:42 编辑

手机无法上图,
做了个手术囚禁于医院,
看着朋友圈狗粮有感而发。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4 20:25

我刷了半天也没有一个回复。。果然都是现充,没有一个宅。。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4 22:17


手机浏览器网页上传图片真是要了命了。。

中森明菜 发表于 2019-2-14 23:45

硬核白学家

早已看穿一切 发表于 2019-2-15 00:16

树洞专用 发表于 2019-2-15 00:28

今天发的东西总算勉强对得起你的ID,以后发弱智贴麻烦换个戏服

ada_ovo 发表于 2019-2-15 00:29

文艺白学家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2-15 00:48

ParisSUlove 发表于 2019-2-15 00:49

好顶赞
很喜欢楼主对白1的分析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07:24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07:56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07:24:39
白1动画用这个标题不是巧合,唯一的问题是删除最后一句

在勃朗宁那个时代的诗歌中,上帝是一个规则的代名 ...我倾向于留白。
勃朗宁处于19世纪,
并不是特别遥远。
勃朗宁在其诗中有大量的对教会和神职人员的批判,亦有大量的临终忏悔内容(即等待什的审判)。《在贡多拉船上》,《骑马像与胸像》,《我的前公爵夫人》中都偏向于赞扬为爱“出轨”,挑战封建婚姻对女性的禁锢。可见其诗对浪漫与自由的向往。
维基指出《Porphyria's lover》写于1836年,是勃朗宁的第一首戏剧独白风格的诗,诗中全部为男性情人的叙述。
波菲利雅的情人
今夜的大雨来得太早,
紧接着刮起了阴冷的风,
他凶狠地折断榆树梢,
把湖水搅得乱翻腾,
我用快要碎的心在听。
波菲利雅悄悄走进来,立即
把寒冷和风雨关在门外面,
她跪下,在阴暗的壁炉里,
燃起火焰,使小屋变温暖;
然后站起身,把滴水的披肩
和斗篷从身上脱下来,
摘下脏手套往旁边扔,
脱帽把潮湿的头发披散开,
最后她紧挨着我坐定,
并且叫我。没有答应声,
她就拿我的手去搂她的腰,
露出她的光润雪白的肩,
把披在肩上的黄发都拨掉,
把我的脸靠在她肩上边,
又用披散的黄发盖住我的脸,
她低声说,她很爱我,可她
太软弱,尽管努力过,
挣扎的情欲还是挣不开那
自尊心的束缚,也不能解脱
虚荣的联系,把自己永远的给我。
但有时情欲高涨难按压,
连今夜的欢宴也不能阻挠,
她突然想起一个为了爱她
而惟悴的人——这爱全是徒劳,
所以她冒着风雨来到了。
我真的仰望了她的眼睛,
它们快乐又自豪,我终于
知道了波菲利雅崇拜我;吃惊
使我的心膨胀,当我考虑
该做什么时,膨胀在加剧。
此刻她是我的,我的,纯洁无瑕,
美丽完好,我想到有件事
要做,就把她的全部头发
当作一根长长的黄绳子,
在她的小脖子上绕了三次,
勒死了她。她不疼,我知道
她一点儿痛苦都没感到。
她的眼像关住个蜜蜂的小花苞,
我小心地打开她的眼皮,
那双无瑕的蓝眼睛又笑了。
然后我解开她颈上的长头发,
在我的热吻下,她的脸上
又泛出红晕和光亮。我把
她的头撑起,像以前一样,
不过这次是我的肩膀
担起她的头,它静靠在我肩上。
玫瑰般的笑脸是那么欢快,
因为它实现了最大的愿望,
瞬间把蔑视的一切都甩开,
代之以得到了我,它的爱!
波菲利雅猜不到,她心上人多希望
自己的话语能为她听见。
现在我们就这样同坐相依傍,
整个长夜里一点没动弹,
而上帝始终不曾发一言!
(汪 晴译)

可见最后一句仍是男性角色的自白,但对“上帝的沉默”更多指的是情人觉得二人违背常理的相爱并不是有违道德的。
而这句是含有主观色彩的,所以剧中标题删除这一句,我觉得更多的原因是留白。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08:13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02-15 00:48:48
怕WA话题没人理就拉上白学是神马坏文明不拉对不起日期啊。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Win98_Master 发表于 2019-2-15 08:34

mxdmfml 发表于 2019-2-15 08:53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08:57

mxdmfml 发表于 2019-02-15 08:53:35
你这篇文章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现在流行的作品鉴赏方向:先确立一个结论,然后从作品中硬拉生扯地往上面靠 ...打哪指哪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09:11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09:51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09:11:28
所以我也很纠结,
既然wa1结局是理奈说了再见,
为何staff又故意用勃朗宁的诗做伏笔。
还是说是在表现爱情中那种占有欲?
我还有一种理解,
即如果杀死情人指的是相爱而无法在一起所产生的扭曲的占有欲,
那么也能说的通一些。(冬弥觉得由琦在远离他)
那么这首诗为何又出现在理奈线?
在游戏中冬弥送给理奈一个八音盒,八音盒的曲子我忘记叫什么了,当时查了一下,歌词大意是舞会上女子心仪的男生被闺蜜抢先一步,自己心中嫉妒又愧疚。这个道具倒是很合适。
所以写的时候我也无法确定staff的真实用意。

之所以提wa2,
是因为wa2中确实也有那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感觉。
更多是重要日期玩梗。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09:59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09:11:28
可以说我也是很纠结了。。
如果说staff是理奈派,
所以在伪开放结局的情况下,
给了理奈一个较好的退出方法,
同时致敬游戏的理奈线结局也能说的通?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银河爆碎 发表于 2019-2-15 10:06

白1动画不是混合多条游戏路线吗?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0:08

银河爆碎 发表于 2019-02-15 10:06:20
白1动画不是混合多条游戏路线吗?可以说是保留主线情况下的魔改了。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哈里.谢顿 发表于 2019-2-15 10:11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10:13

银河爆碎 发表于 2019-2-15 10:16

话说,哪位玩过的知道,白1游戏原版与重制版在剧情上有区别吗?

除了删掉H戏之外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0:24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0:13:42
所以我不是说了么,到底staff删掉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对勃朗宁来说上帝沉默其实并不完全是一种思想解放 ...勃朗宁在有些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受悲观主义哲学的影响,
即人永远在追求得不到的东西,(比如爱和幸福)获得的一瞬间却又想要追求更美好的,所以始终是痛苦的。
波菲利雅的情人明明俘获了她的芳心,幸福了一瞬间,就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他无法拥有波菲利雅。所以选择了极端的方式。

但动画中冬弥得到了理奈的爱,却又同时失去了她,也没有接下来更大的痛苦,金斧头银斧头都变成了普通的斧头,女神也都成了邻家女孩。

费解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0:28

银河爆碎 发表于 2019-02-15 10:16:25
话说,哪位玩过的知道,白1游戏在剧情上有区别吗?

除了删掉H戏之外没玩过原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10:53

sign34789 发表于 2019-2-15 10:54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2-15 10:59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11:07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11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0:53:58
单勃朗宁来说,他的痛苦是时代性的。

他能在Pippa Passes里写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我固然不觉得勃朗宁不信上帝啊。。
他只是批判宗教人士的虚伪,
以及权力的滥用。。

但是,
勃朗宁的诗的特点即是戏剧性独白,
多人的叙述中会有矛盾,
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存在偏见与隐瞒,
这就使得读者要自己去发掘故事本来的面貌。

但是面对着人间的一幕幕悲剧,
上帝却一言不发
就像旁观者一样,
既不奖励也不惩罚,
着实令人失望。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11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0:53:58
单勃朗宁来说,他的痛苦是时代性的。

他能在Pippa Passes里写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我固然不觉得勃朗宁不信上帝啊。。
他只是批判宗教人士的虚伪,
以及权力的滥用。。

但是,
勃朗宁的诗的特点即是戏剧性独白,
多人的叙述中会有矛盾,
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存在偏见与隐瞒,
这就使得读者要自己去发掘故事本来的面貌。

但是面对着人间的一幕幕悲剧,
上帝却一言不发
就像旁观者一样,
既不奖励也不惩罚,
着实令人失望。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2-15 11:12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16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0:53:58
说这些又扯远了。。

既然是失望与无奈,
那么对应的是冬弥和理奈最后选择的是放弃与妥协吗?
造成两人恋爱悲剧的又不仅仅是三角关系那么简单。。
再加上男主幼年的剧情,
我觉得仅从勃朗宁的诗这里入手去分析staff用意还是不够的。。
但是这个点的意图,
我还是摸不透。。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11:23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2-15 11:28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34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1:23:15
对我们这个时代尤其是对非基督徒来说,上帝已经不是一个默认的前提,如果上帝沉默我们会认为上帝不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讲,
确实删掉这句也有时代局限性的缘故。
我不确定勃朗宁本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徒,而其随夫人私奔至意大利,我觉得对宗教的批判也限于教会吧。。
在其著作《指环与书》中,虽然结局是正义得到了伸张,但也并非是上帝的出手,悲剧依然发生了。
所以你倾向于是因为时代环境导致staff删掉了最后一句?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40

傅潇逍 发表于 2019-02-15 11:28:33
动画遵循了原作理奈想要又不敢从英二的金丝鸟笼中冲破所以被冬哥吸引,但是描述并不明确。

而动画版理奈是 ...你这么一说我想到了,
故事的最后,
理奈和由琦二人不再有绪方英二的限制,可以自由的选择未来的道路。
而冬弥的女神们也都变成了普通的女孩。
那么说再见的理奈,
是作为女神的理奈,
还是作为女神和邻家女孩一体的理奈?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2-15 11:41

古桥一浩 发表于 2019-2-15 11:48

xdescat01 发表于 2019-02-15 11:41:37
staff引用了勃朗宁的话,但是由于时代的关系,staff并不像勃朗宁那么迷茫,勃朗宁未必是不批判,而是不 ...嗯,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我觉得这个疑问解开了。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白色相簿》与《勃朗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