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lock08 发表于 2018-12-1 22:14

准备往职业方向发展的话,还是学好英语或日语多看外网资料吧,国内触乐油烟稽核这些其实都还行了,泥潭有人真有水平,但瞎逼逼的人也不少,要是为了那百分之十的黑点放弃大部分可以吸收的内容不是太可惜了嘛?要我说多逛逛游资网游戏葡萄之类的吧,作为职业人你要关注的和玩家不完全一样。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平昭·南宫司卿 发表于 2018-12-1 22:21

你如果不能分清工作和爱好的话就算了
拿钱的工作人和在论坛口嗨的坛友,如果真有人把这个划等号,那我觉得就是智商问题了

出错挨打天经地义,跟什么论坛水平如何如何有个p的关系啊

正统MOBA 发表于 2018-12-1 22:25

千本blur 发表于 2018-12-1 22:27

本帖最后由 千本blur 于 2018-12-1 22:31 编辑

游戏媒体,除了某玩家社区,大家都是在转载海外新闻和搜刮原创文章的日子里过活,工作强度大工资薪酬低,站在玩家的立场上求全责备其实挺没必要的。

搞游戏设计最重要的还是各类开发者访谈吧,学个日语和英语,多看开发者访谈和各路资深媒体人的评论才是重要的。反正甭管是那里毕业的,我的建议是,憋去猪厂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8-12-1 22:30

大学什么的先放一边好吧,我觉得楼主至少一开始也没有拿学校说事的意思。

媒体这一块,单论口碑的话机核VG触乐游研其实都还行,四家各有主攻点,其实从老大的背景上就能看到一二,比如赵夏设计出身的,设计师属性加美式玩家属性,机核看上去就文艺一点,文创类的内容更多,祝佳音和楚云帆这类都是游戏杂志出来的,文人属性强,触乐和游研做的内容就以纪实报道和新闻评论为主,用我的话说就是喜欢出“大报道”,比如三和大神,杨永信这类的,六段音速和雷电没搞错的话应该就是网站编辑出身,现在的VG就走硬核玩家路线,翻译新闻,做攻略,做直播。其实还有些社区属性强的,A9二饼之类的,我社区基本以S1为主就不瞎评论了,哦还有NGA,不过最近七八年NGA走的是手游网游人群路线,主机这块根本耕不深,攻略还行,你要说游戏业界消息的话,NGA可能才是水军最多的地方……

想了解游戏行业最好的办法还是认识业内,很多你根本想不明白的问题,在业内眼里都是很正常很好解释的事情,也能比较容易的辨别一些外行炮制的假新闻,另外就是业内大哥访谈或者著作,电台也好(国外的)杂志也好各种商业活动上的谈话也好,有心的总能看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的一些皮毛。比如前两年GadioPro请过好多真业内,顽皮狗的程序员,CDPK的老哥之类的,最近两年国内独立游戏做的比较多,但是也可以听听那些创业者说的话;我英文不好时间也不多,偶尔看看EDGE,反正比读国内的各种所谓媒体对游戏的评价要强得多了,B站上那些更新频率贼快的游戏评论类节目基本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垃圾,有那功夫还不如打两盘BO4更能帮你了解这个行业……

总的来说还是兼听则明啊,这个年代不要觉得可以通过一家或者两家之言就简单的了解真相,更重要的是上面说的所有,所有媒体内容都只是非常粗浅的皮毛而已,真的想要了解,我觉得还是得亲身去接触这个行业和它的从业人员吧?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40

感谢大家的回答 感觉特别有收获
本意就是想找些靠谱的资讯和文章平台看,倒不是说是对是错,主要还是怕碰到抄袭、搬运、事实错误、误导等不正常的操作。
原因就是想进业内,并且获得了一个进科班的机会比较难得,没有拿学校和专业说事装B的意思,上来就拿你清开嘲讽不太好吧我觉得美双的课程起码比本科一学位的课程要靠谱的很多吧,老师也都真的是业内的,至少比没有好至于猪场,完全没有任何想进猪场的意思,求婆罗门别钦定我了张口就阴阳怪气地贴标签怎么都不合适吧。
除了课程以外的学习也在有做,看书,翻文章,科学上网找国外的资源学习,来泥潭问只是觉得这里水平高能得到靠谱的回答能少走弯路。
对于一个有心的愣头青来说,根本不知道从何开始学,能知道这个科班也是偶然,之前甚至在核聚变上厚着脸皮勾搭制作人取经,毕竟国内真的没有多少这个方向的科学系统的一条路走,甚至以后想读研只能出国,找不到该走的路只能站直顶着嘲讽当萌新来提问,虽然脸皮比较厚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就是了

NF17 发表于 2018-12-1 23:45

本帖最后由 NF17 于 2018-12-1 23:47 编辑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40
感谢大家的回答 感觉特别有收获
本意就是想找些靠谱的资讯和文章平台看,倒不是说是对是错,主要还 ...
游戏没有科班一说
先明白你想创作什么,然后一点点积累
所谓科班只会桎梏自己的想象力
当然,文化常识、逻辑能力和基本的美术程序概念必须要有

早年游戏制作人都是从各种专业转行的,而如今,各制作团队自己的风格和游戏类型都定死了,连他们自己都难以转型,何况新入职的年轻人
所以,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想做游戏,想做什么样的游戏,然后再制定学习目标
我相信你们的心气,是不会被国内这些虚荣蒙蔽

hamartia 发表于 2018-12-1 23:49

做媒体就是向大众喊话,哪怕99个人都爱听而1个人不爱听,那也可以成为指责的缺口。

不过现阶段对于一个普通玩家来说,媒体不是必要的。只要手机在手,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有,没有特别深刻的信息饥饿。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52

NF17 发表于 2018-12-01 23:45:29
游戏没有科班一说
先明白你想创作什么,然后一点点积累
所谓科班只会桎梏自己的想象力
当然,文化常识、 ...说的科班是有科学系统的渠道学习基本的历史,发展,概念,必要技能和知识,我知道创作不可能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只是说有靠谱的学习方向和姿势,毕竟在创作之前总是要学习先进的经验,就像码农也要多读别人代码一样有了这样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自然比直接上阵要有优势呀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58

NF17 发表于 2018-12-01 23:45:29
游戏没有科班一说
先明白你想创作什么,然后一点点积累
所谓科班只会桎梏自己的想象力
当然,文化常识、 ...拿这个词说事总觉得很尴尬也不是有优越感,只是觉得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应该好好利用,我高中学计算机竞赛,到大学之后发现学过的这些东西比起同届甚至高一两届的人都明显有优势。当然我也很佩服那些非本专业转行的,英雄不问出处,不管有多少机会和资源的差距,最后还是靠实力说话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NF17 发表于 2018-12-1 23:58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52
说的科班是有科学系统的渠道学习基本的历史,发展,概念,必要技能和知识,我知道创作不可能有固定的格式和 ...

游戏还在快速发展中,你说的这个,真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的
如果你想学游戏,就只能靠多玩游戏,多补老游戏,一点点来
这件事,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有些游戏不亲自玩就是不理解设计的美妙,而很多老游戏的优秀设计和概念,在今天也没有被继承下来
就跟任何学科一样,阅读量是根本

NF17 发表于 2018-12-2 00:01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1 23:58
拿这个词说事总觉得很尴尬也不是有优越感,只是觉得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应该好好利用,我高中学计算机 ...

每个人在自己过去所积累的知识方向都不同
要有一个概念,你相比他们的优秀,只是你正走在过去起跑较早的方向上
但游戏创作里,知识是不分方向的,因为无限想象力和创意,是游戏之源
许多制作人令人惊叹的作品,都来自于小时候与众不同的经历经验

绿冰 发表于 2018-12-2 00:04

所以游研社有出过根本性的错误吗?
说错一点,只要肯道歉肯改又不是什么事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2 00:10

NF17 发表于 2018-12-02 00:01:39
每个人在自己过去所积累的知识方向都不同
要有一个概念,你相比他们的优秀,只是你正走在过去起跑较早的 ...根本方法肯定还是自己玩,我也有补老游戏的习惯,虽然很痛苦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就像写书之前需要自己啃书一样,看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
只是说除此之外找些别的渠道,看看别人的想法,说法和赏析,自己一个人理解肯定会走入误区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NF17 发表于 2018-12-2 00:13

绿冰 发表于 2018-12-2 00:04
所以游研社有出过根本性的错误吗?
说错一点,只要肯道歉肯改又不是什么事 ...

FC5那篇结尾问题很大,在此之前文章都没什么问题

NF17 发表于 2018-12-2 00:14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2 00:10
根本方法肯定还是自己玩,我也有补老游戏的习惯,虽然很痛苦但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就像写书之前需要自 ...

要不来软群吧,起码,在里面你所希望交流的东西,会有老ass们给你指正,而且只要不是无脑傲慢,没有什么是不能讨论的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2 00:18

NF17 发表于 2018-12-02 00:14:48
要不来软群吧,起码,在里面你所希望交流的东西,会有老ass们给你指正,而且只要不是无脑傲慢,没有什么 ...软群是啥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NF17 发表于 2018-12-2 00:19

本帖最后由 NF17 于 2018-12-3 22:50 编辑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2 00:18
软群是啥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lemon鱿鱼 发表于 2018-12-2 00:20

咕咕鬼 发表于 2018-12-2 00:34

lemon鱿鱼 发表于 2018-12-02 00:20:15
你清分数不算低只是觉得直接说贵清不太好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Aters6 发表于 2018-12-2 00:46

Samak 发表于 2018-12-2 01:31

GDC有油管频道,都是业内人士而且高度开发相关,可以看看

Samak 发表于 2018-12-2 01:41

https://www.patreon.com/GameMakersToolkit/posts?tag=readinglist
一刀档次可以进Mark Brown的discord频道,从他的粉丝上次做的一个gamejam来看水平都还不错
gamejam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2084296?from=search&seid=16200150660038823487
然后他也会分享一些他本人拆解游戏的方法论和使用的工具,比如时间轴、画图的标记等等。
P.S.他做了塞尔达全系列的关卡拆解,如果你不想补老的塞尔达可以用他的云通关

Hieda 发表于 2018-12-2 04:40

indienova还行吧,虽然有些稿子有点机翻

燕游徒 发表于 2018-12-2 04:53

Laie 发表于 2018-12-2 05:10

Samak 发表于 2018-12-2 01:41
https://www.patreon.com/GameMakersToolkit/posts?tag=readinglist
一刀档次可以进Mark Brown的discord频 ...

GDC+1,基本是最容易集中接触到的来自开发者的第一手资料了

Danny O'Dwyer搞的Noclip也不错,gog关于游戏保存那期很有参考价值,就是往往偏向明显和不敢深入(例如跪舔杯赛和单边叙事虎头蛇尾的ff14纪录片

Mark Brown近期觉得很多视频都流于表面了,只是单纯的观察记录进而复述,不过没待过他的discord不知道实际怎样

举国外正统游戏媒体的话大概绕不过自己也一直乐于顶着Press Sneak Fuck肩书的Jason Schreier,他那本书泥潭推过很多次了,从报导方法、过往履历、言论营造和政治立场上来说都是当下游戏媒体光和暗的集中而极端的表征,悬置赞否评价也是圈内少数几个真正有原生第一手investigative journalism输出的人

Laie 发表于 2018-12-2 05:34

哦Digital Foundry也值得长期关注,特别dark1x负责的retro系列,实机演示考察很多老游戏和硬件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 1RE8_toocbU9cND7U-A

dark1x本人上次来我们学校搞个小型讲座还吐槽了一下这个系列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却相对没什么人看……

穿越护城河 发表于 2018-12-2 08:04

本帖最后由 穿越护城河 于 2018-12-2 08:09 编辑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8-12-1 22:30
大学什么的先放一边好吧,我觉得楼主至少一开始也没有拿学校说事的意思。

媒体这一块,单论口碑的话机核VG ...
其实中国的游戏媒体也好,媒体也好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新媒体时代还不能摆脱旧媒体时代的束缚和思维定势。内容供应跟不上,定位也摆不正。

厨乐这样的单位如果能带着现在的信息环境,穿越回20年前,虽不至于暴打电软大软,改变市场环境,好歹也能当个地头蛇,让一批小读者牢记当年的编辑笔名,然后在08年之后尽天寿完蛋。


中国新旧媒体的转型断代比国外略晚一点,这个受网络环境的制约。当时国内媒体嚎的最凶的是传统出版要完了,举例是拿NYT纸版和朗文字典那些的纸版做不下去了。于是那个时候的出版社有些财力的开始上马信息化(包括上马办公平台、工具书平台、在线读书平台、杂志软件学习平台、按需印刷),部门扩张成公司,没本事的出版社要么躺平等死,要么整合进集团。搞了一阵之后,出版社大多能或早或晚的发现,只要内容供应不出问题,那么也就是纸版换电子版的事(也就是说拿不出内容还是死路一条)。再加上土法上马搞的信息化丢人居多,管用的少,最后从08年到10年,这个弯路很多单位就慢慢的都不走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媒体自己也出问题了:网络发达了之后,读者的搜索空间和选择余地就变大了,找外刊也不像以前那么麻烦了,找消息源头的话只要能上网就行(比如那个时候就没法制造头顶青天无语凝噎这类梗了)。这个时候死的最凶的就是杂志,从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简直像大灭绝一样,加上媒体还不像出版社,还必须考虑传播性的问题,所以就更难看了。 这个时候就又得把大狗那篇文章拖出来了,当然这篇文章需要把观点刨除掉,单纯看现象本身。
http://play.163.com/special/jianzheng_0202/

比如

我作为媒体都能接受,你为什么接受不了?(其实没人在乎渠道怎么样的,媒体如果没有足够强的接纳程度,他就没法确保内容的广度)
没什么定位,就是觉得一定要做得很屌。(那么,这个标准或者定位是不是更主观了?)
你们做的这些东西,我作为编辑,我都看不懂,你还指望读者看得懂吗?(其实这一点本可以留到自媒体时代,更多更硬核的玩家有了找到自己革命同志的机会,但这个时候媒体倒跟不上了)
此外,中国的游戏杂志还有另一个旧媒体之外的死穴,那就是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还真是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给不玩游戏的玩家准备的:八九十年代长大的中国人很多那个时候还在念书,只能过个干瘾。等到有机会摸到游戏了,再回头看看杂志,恐怕时代的眼泪统统都得变成黑点。(从这点看不少单位其实还是不忘初心的)



LHO 发表于 2018-12-2 08:33

燕游徒 发表于 2018-12-2 08:35

darkfall 发表于 2018-12-2 09:12

对于某些类型的游戏来说,关注一下speedrun会让你对某些设计上的东西有很多有趣的认识。最近的比如Celeste

近6年每年都去GDC感觉有点越来越水的趋势,Design track里国内厂大谈课金的比重感觉每年都在增加xD,不过本质游戏业喝酒大聚会。另外规模小一点的PAX有时候也有很有趣的内容。

就游戏设计讨论上来说,推荐还是关注海外的信息源。另外各种有时间关注、参加各种小型Gamejam也是很有趣的,比如Ludumdare。

穿越护城河 发表于 2018-12-2 09:24

燕游徒 发表于 2018-12-2 08:35
你说的这些,其实是国内纸媒通病,并不切中游戏纸媒要害。

国内游戏纸媒要命之处在于,其内容基本来自于 ...

游戏纸媒不是纸媒么?拿不出内容,该死就死,该活就活。
旧媒体在转型期有独家的死了不要太多,fami脱胎的母刊login就死的干干净净。类似的,和login的母刊,月刊ascii同年龄的I/O还活着呢。因为I/O至少还有内容啊。

fami的死活背后严格地说是ascii、文明脑、角川这么几家整合递进的进程,这是子公司在母公司旗下死死活活转移资产的事。现在的fami已经是角川和多玩国旗下GZ脑管着的单位了,日本的游戏周刊目前也仅剩这么一家。

Laie 发表于 2018-12-2 10:00

有时间的话RSS圈一波别人推荐的游戏开发者的blog也不错,一般这种很多更新不频繁,很容易就淡忘了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钱坤一 发表于 2018-12-2 10:03

本帖最后由 钱坤一 于 2018-12-2 10:18 编辑

tupaike 发表于 2018-12-1 21:41
和其他几个比不舔索尼,就是最大黑点。
不是我说的,是泥潭知名V青钱绅一说的。 ...
群里有朋友给我看到,本来没空,但由你捏造我可忍不了。
说我V青都懒得辨了,舔索尼?下半年批评索尼审查的国内报道我没少写的,你看过?
游研社当时说的是自诩全部游戏内容的新媒体,又不是专门服务某一平台的新闻号,明明一个多平台游戏或者主机移植,新闻只提STEAM平台,搞得好像什么游戏都是steam独占一样。因为主机日系第三方前几年首发PS4另存为PSV的多,尤其显得突出。当然这背后目的也清晰,当时国内steam开了国区价格后崛起传播势头好,以steam玩家精准定位罢了。然后就是一惯带节奏踩主机玩家引流量并与新浪合作上热门头条,你要觉得玩老任微软叉盒不算主机玩家那也行。
后来游研社也开始和主机厂商合作了,从黑索尼到发索尼的厂商稿,从黑任到吹任,微博不方便那么鬼搞了,又开了每日节奏君这个小号,还有现在的贞德酱。再就是头两年微博直接照搬其他微博原文改都不带改,比如抄触乐,没少被人骂,现在没看了不清楚,这都是编辑个人在微博运营方面的事。
把这些总结为不舔索尼,你脑回路正常吗。

wety 发表于 2018-12-2 10:08

游戏最大价值不是拿来玩,所有的评价都比不上亲身感受

yellow0507 发表于 2018-12-2 10:11

QGN

钱坤一 发表于 2018-12-2 10:13

本帖最后由 钱坤一 于 2018-12-2 10:14 编辑

绿冰 发表于 2018-12-2 00:04
所以游研社有出过根本性的错误吗?
说错一点,只要肯道歉肯改又不是什么事 ...
主要问题在于微博运营,见楼上回复,主号不搞了开小号至今屡教不改。当然了也得承认尽管有新浪撑腰,微博不择手段就是很快做起来了。
文章方面泥潭也有喷的人,个人觉得比起微博没那么突出,因为有投稿的因素在。

theman0 发表于 2018-12-2 13:36

hell1226 发表于 2018-12-2 16:54

奥柏伦亲王 发表于 2018-12-1 22:30
大学什么的先放一边好吧,我觉得楼主至少一开始也没有拿学校说事的意思。

媒体这一块,单论口碑的话机核VG ...

我王婆卖瓜一个在老东家做的gamethinker
做的虽然糙了点,但观点我觉得还是有质量的。

melvin117 发表于 2018-12-2 19:01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在泥潭还能找到没有黑点的游戏媒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