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讨好金主粉丝 and 与穷鬼粉丝保持剧情 ☑️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hanshanwulu 发表于 2018-11-12 22:28
有一点一直不明白,为啥偶像不允许谈恋爱,那些追星的怎么还管着自家明星私生活啊?好好看人唱歌跳舞不行吗 ...
因为偶像宅眼中的偶像不是人呀,会谈恋爱就意味着堕入凡间了 hanshanwulu 发表于 2018-11-12 22:28
有一点一直不明白,为啥偶像不允许谈恋爱,那些追星的怎么还管着自家明星私生活啊?好好看人唱歌跳舞不行吗 ...
你看过かんなぎ吗? 好看 有趣胸大是加分项 本帖最后由 一只优越Fa♂ 于 2018-11-12 22:43 编辑
我们见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偶像
真正的偶像现在还在大棚里,浑身麻子,头上还带点绿 当然是平成偶像,现在谁和你玩众星拱月那套 新派偶像不就是唱歌跳舞演戏没一样行只有样子过得去。
粉丝还美名曰跟偶像共同成长,你说他偶像不行他还回你一句 xxx有多努力你知道吗 渡边 指原的區別? 偶像(ぐうぞう、英語: idol, cult image)とは、
木・石・土・金属(などの具体的なモノ)で作った像。
神や仏などの存在をかたどって造られた像で、かつ崇拝の対象となっているようなもののこと
概説
神の像や仏の像、およびそれを崇拝する行為を指すために使われている言葉である。
物としての偶像ではなく、それを崇拝する行為のほうに焦点を当てた用語として「偶像崇拝」がある。
また、そうした行為を非難する意味を込めて「偶像教」という用語が用いられることがある。
なお、この偶像idolが転じて、現代英語のidolの用法や、様々な経緯を経て現代日本語の「アイドル」の用法が生まれた。
「アイドル」の起源
アイドル(idol)の本来の意味は、偶像、すなわち神や仏などの宗教的存在をかたどって造られた像で、かつ崇拝の対象となっているもののことである。この用語が転用され、20世紀前半のアメリカで「若い人気者」としての意味で使われ始めた。 我喜欢昭和一些。平成感觉是个人就能出来当偶像,而且平成偶像本质上实际上是粉丝的自慰对象,或者说是幻想中的伴侣。个人有些反感 日本的传统偶像与其说是距离产生美这个概念,不如说是更注重于“艺人”的身份
艺人的重点在于“艺”,唱歌、跳舞、戏剧,首先要有才艺才能登上舞台,并将这种才艺表演给观众,被观众认可,这样“艺人”才有价值。
而依靠才艺之外的东西来吸引观众对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来说就属于“献媚”了,靠本职技艺以外的技巧会引来同业的反感。
在声优偶像化开始前的老一派声优对类似行为(对声优来说本职是配音)就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排斥感。(参见林原惠)
偶像是贩卖梦想的,对那个时代的偶像来说他们代表的是自己的梦想是自己的技艺(当然还有颜)
新世纪以后日本偶像的核心变成了亲近感,和粉丝一起成长的偶像……简单来说就是让人产生了“那些女孩是我的爱堆砌出来的”的奇妙幻觉……
不过随着网络的普及,娱乐越来越低廉化。看看从虚拟偶像、网络偶像,再到现在的Vtuber,“明星”可以说是越来越亲民了,技术性才艺已经不再是吸引粉丝的绝对优势,所以未来很难说呢 偶像还是昭和的好。起码唱功很好。
现在的偶像过于泛滥了,是个人都能当偶像了。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本帖最后由 莉蒂亚丝 于 2021-10-27 21:13 编辑
编辑 摘自爱理老师:
在这最后的平成年代,山本彩即将毕业,宫脇远赴韩国,指原进行着村外形象转型,柏木渐渐摆脱绯闻的影响唱歌上剧同时进行。48g最后的大top们,进入到了偶像阶段的尾期或者直接结束自己的48生涯。
从前的神七,前田,大岛,筱田,高桥南,板野,小嶋,渡边麻,她们已经全部毕业,以自己的身份活跃在演艺圈里。她们开始恋爱、结婚、生子,当年蹦蹦跳跳的女孩子们,已经长成了大人模样,共同的符号变成了“元AKB48”。
我们仍会时常想起,大地震那年这些女孩子去赈灾义演,鼓励着民众重建家园。
我们仍会时常想起,曾经哭着说“讨厌我也不要讨厌akb”的前田,很快就要成为一名母亲。
我们仍会时常想起,那些年一起追星的朋友们,如今已经渐渐没了身影,他们在做什么呢。
……
记忆中的AKB渐行渐远,新的时代总会来临,AKB不属于过去的任何人,它属于它自己,属于现时代拼尽全力的孩子们。
偶像就是触摸不到的虚幻青春啊,而fan都是追逐梦的人。
====================
emmm,通俗的讲就是在现实中存在的二次元老婆。 矢吹奈子 发表于 2018-11-13 01:00
摘自爱理老师:
说得这么好听,实际不就是没有一技之长过了出卖青春肉体的年龄只能回家种田了 アイドルとは、音符ちだ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404489039 发表于 2018-11-13 09:05
说得这么好听,实际不就是没有一技之长过了出卖青春肉体的年龄只能回家种田了 ...
活着不就是这么回事,除了一小撮人,谁不是在出卖自己呢?
要是美少女偶像和肥胖社恐微秃三高独身社畜有的选,你选当肥胖社恐微秃三高独身社畜? 本帖最后由 病欠 于 2018-11-13 09:27 编辑
其实偶像挺深奥的,作为一种现象已经引发学术兴趣了。我个人觉得献媚 出卖青春 贩卖梦想 之类词已经无法概括偶像了。
正在看一本叫Idols and Celebrity in Japanese Media Culture
前言是是八百万微笑之岛的青柳宽写的
不知道这一集的内容在欧美是怎么被解读的,那边有没有类似的体会 杨超越天下第一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別動不動就當代偶像雞舍的人不算當代了嗎 人為什麽會對三次元做夢....不更悲傷了 不太清楚日本昭和时期就有偶像这个概念了么,或者说偶像这个概念的内涵应该是发生了改变的吧。 说不懂偶像为什么不能恋爱的 肥宅发现偶像爆文春等于泥潭看到孕莓的话会理解吗
觉得肥宅把偶像看作精神对象很恶心的 不止肥宅精神迫害偶像 现在主流也是staff 和偶像主动促成恋爱的氛围钓肥宅上钩
爆了文春以后更不是罪不可恕 有多少人挺过75天还是一条好汉 挺不过不是心理防线弱就是真的没人气才没人原谅 008那种脑子不正常的例外
自己结论一下当不当恋爱对象是个人自由 不发展为stk或在握手会上胡来干扰到别人就可以 本来就是买卖人格魅力的生意 用钱换一个半真半假的漂亮娃娃当成对象当女儿当梦想当精神寄托 没有高低贵贱吧 崇拜是动物本能,比如人类懵懂时期普遍崇拜的天空、太阳、火,基本源于敬畏或者服从。后面出现“全知全能的神”,“君权神授”这些概念,大概就是偶像行业最初的操作了。
之后生产力大幅提高,世界格局稳定,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崇拜”的过程渐渐不再重要,而作为偶像本身的价值逐渐能被量化了。
偶像行业就开始把目的由“崇拜”变为“贩卖”。就有了现在的“贴身偶像”。
现在的偶像完全是商品,而且市场在不断细化,突出一个缺啥补啥。
失去梦想的社畜,不切实际的光棍,梦女子,阳痿大叔,空巢主妇。只要你们想要,就会有人做给你
抹布洗的存在 都是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存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