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小资的标准定的太高了。
在我看来每天时间和精力多的可以跑网上翻漫画,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跑S1上来 ...
污蔑S1对狗粮感兴趣,我看你一定是在影射国家队,举报了! 头一回在s1看到语气这么谦和的内容
好吧,我知道这里的特色,所以我一般不出现在Q娃专楼外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日本人还挺喜欢这种小圈子封闭社会人际关系变化的套路,当年看这片还挺震撼的 大格局小格局这是泥潭的月经话题了吧,我个人的观点看来,如果主角的行为,成长,都只受他自己内心活动或者周围小团体的影响,就算小格局;而把主角的行动置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主角的行为和更广泛的社会局势时代变迁产生互动,就算大格局。大格局和小格局都可以做得好看,作为观众来说起码我是不挑的,不过小格局硬充大格局的多半不好看,比如蝈蝈。 本帖最后由 Dya 于 2018-11-10 21:01 编辑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0:56
“国产动画不行!”
“我们五十年前能做出《大闹天宫》。”
“日本人做不出大格局动漫。”
“20年前就做出来了。”
“中国人做不出好动画。”
“五十年前就做出过《大闹天宫》了。”
我觉得挺有说服力的,当然,我并不打算说服你。
简单地说,还停留在所谓“做不做得出”这种阶段的人,其实被不被说服也不怎么重要。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21
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反正我看到的关于日本动画格局的讨论一般都归因于现在的创作者没有经历过大时代 ...
听起来和没有经历过二战的造船厂就造不出战列舰是一个意思。 本帖最后由 Dya 于 2018-11-10 21:31 编辑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28
文科和工科是一个意思。
对创作的过度贬低和过度追捧都是无知的表现,更不用说现代影视制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工业化行为了。
只要承认人类的知识,技术和资源是在前进与积累的,就不应该存在所谓“做不做得出”这种幼稚的妄言,至于给自己的妄言总结一套理论的,那就更是可笑了。
本帖最后由 Dya 于 2018-11-10 21:37 编辑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28
文科和工科是一个意思。
作协的作家们写不出红楼梦是因为那种小说过时了。 ...
听起来清朝作协批量生产红楼梦,而到了现代居然无力复兴。
实际上时代一直在出有才华的人,只是可能出的地方不一样而已。
目前中国科幻缺少很多东西,其中有一样从未被人注意和提及,但极其重要。
中国科幻缺少宗教感情。
首先声明,本人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同时我们深知,科学和宗教水火不相容,科幻和宗教想来也是如此了。但有学者认为,现代自然科学之所以诞生在西方,同西方文化中浓厚的宗教感情有关。这是一个用压死人的巨著也说不清的题目,在此就无力深究了,只谈科幻中的宗教感情。注意,这里谈的不是宗教,而是宗教感情,它不是对上帝的那种感情,它是无神论的,也没有斯宾诺沙什么的那么复杂。
科幻的宗教感情就是对宇宙的宏大神秘的深深的敬畏感。
请看以下两则描写,其一是描写警察在星际追捕罪犯:……警务飞船紧咬着走私飞船,掠过了一个又一个星球。每经过一个星球时,走私飞船船长都仔细观察星球的地貌,他急切地想找到一个地形合适的星球降落,同追击者决战,但一直找不到,只好回头看看越逼越近的警务飞船,咬紧牙关继续向前飞去……其二是描写两艘以光速几分之一飞行的巨型星际飞船的迎面相遇:……“他们刚刚同我们错过去!”,XX号飞船上的领航员大喊,飞船驾驶员闻声猛地把操纵杆向回一拉,XX号一个筋头翻过来,转向180度,向那艘飞船追去……以上两个情节都是来自国内的科幻小说(大意)。前者给读者的印象是,宇宙比警匪片中的小镇子大不了多少,太空中的星球也就象小镇路边的一家家商店似的;后者使读者觉得,以光速级速度飞行的恒星际飞船的行为同大街上的出租车差不多。在这样的描写中,作者对宇宙的宏大是麻木不仁的。并不是说这样的描写完全不可接受,这样的情节在许多世界名篇中也时常出现,如星际侦探等。对于这些寓言式的小说来说,宇宙只是一个发展情节的工具。但科幻的主要魅力不在于此。
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在漆黑寂静的太空中飞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它要用两千年时间加速,保持巡航速度三千年,再用两千年减速。飞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已经成了上古时代虚无飘渺的梦幻,飞船上考古学家们从飞船沧海桑田的历史遗迹中已找不到可以证实它存在证据;那遥远的目的地也成了一个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成了一个宗教的幻影。一代又一代,人们搞不清自己从哪里来;一代又一代,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哪里去。大部分人认为,飞船就是一个过去和将来都永远存在的永恒世界,只有不多的智者坚信目的地的存在,**地遥望着飞船前方那无限深远的宇宙深渊……这是多部西方科幻小说的主题。在这样的描写中你感到了什么?是宇宙的深远广漠,还是人生的短暂。也许,你因此以上帝的眼光从宇宙的角度远远地俯瞰整个人类历史,你感慨地发现,我们的文明只是宇宙时空大漠中的一粒微小的沙子。
人们可能会认为,科幻小说中描写的超光速航行和时空跃迁技术必然会使宇宙在感觉上变小,就象飞机和现代通讯网使地球变小一样。这是对的。如果超光速技术真的可能,也许宇宙有一天在人类的感觉中只是一个村庄,就象今天的地球村一样。但我们是在谈小说,想一想,有两篇小说,一篇是描写哥伦布在茫茫的大西洋上,怀着巨大的恐惧和渺茫的希望寻找梦中的新大陆;另一篇描写一个公司职员乘飞机从巴黎到纽约的出差旅行,你想看哪篇?同时,地球在实际上并没有被缩小,广阔的大地和海洋依然存在,现代人还在通过徒步旅行和美洲杯帆船赛,体验着古代人类在这个星球表面跋涉那种浪漫的刺激。在目前大部分人还不能飞出大气层时,科幻小说没有理由把宇宙缩小成村庄。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超光速时代,宇宙做为一个整体,仍充满着巨大的神秘和震撼力。
弗雷德里克。波尔的小说星辰之父,描写一个亿万富翁,穷毕生精力建造了几十艘巨大的宇宙飞船,均使用传统的火箭发动机,这些飞船载着几万人飞向茫茫太空,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在这些飞船出发几十年后,地球上的科学使超光速飞船成为现实,而这种飞船载着已至暮年的主人公,仅用了一两天时间就追上了那些几十年前出发的传统飞船,使得主人公和几万名先驱者用全部生命进行的壮举成了一种无意义的悲剧。在这篇小说中,波尔用两种技术的对比,同样使人感到了外太空的广阔、先驱者的悲壮和命运的无情。
描写时空跃迁的顶峰之作当属阿瑟。克拉克的2001,小说中表现的人类在神秘宇宙面前的那种恐惧、孤独和敬畏,令读者铭心刻骨,终生难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夜,我读完那本书后出门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一个样子了,那感觉象离开了池溏看到了大海。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在忙碌和现实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目光大都局限在现实社会这样一个盒子中,很少望一眼太空。我曾问过十个人白天会不会出月亮,除一位有些犹豫外,其他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不会。现代社会同样造成了人们对数字的麻木感,没有人认真想象过(注意,是想象)一光年到底有多远,而一百五十亿光年的宇宙尺度在大多数人的意识深处同一百五十亿公里没多大区别。对宇宙的麻木感充斥整个社会。科幻的使命是拓广和拉深人们的思想,如果读者因一篇科幻小说,在下班的夜路上停下来,抬头若有所思地望了一会儿星空,这篇小说就是十分成功的了。很遗憾,我们的科幻小说目前在相当程度上也处于这种麻木感之中。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科幻理念上的原因。认为科幻小说同主流文学一样,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理念下,宇宙在作品中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背景,一个陪衬。不可否认,在这种理念下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科幻小说最大的优势和魅力是描写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在科幻小说中,应该是和人同样重要的主人公。2001的两部续集2010和2061之所以不太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作者把侧重点转向了描写人类社会的种种关系,并破坏了在2001中建立起来的那种宇宙的神秘和空灵。
同时,感受宇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站到高楼楼顶,我们有居高临下的感觉;坐到升到千米的热汽球上,这种感觉更强烈,令人头昏目眩;但如果从一架在二万米高空飞行的客机上向下看,这种高度感反而减弱了;从几百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航天飞机上向下看,要想得到高度感可能多少要借肋一些想象;而到三十多万公里之外的月球看地球,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任何高度感了,这时的地球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可爱的蓝色玩具。人类的感官对超大尺度的把握是十分困难的。宇宙的宏大也同时表现在相反的微观方向,人类感官对这个方向的把握更加困难。同时,现代科学对宇宙宏观和微观的思考已到了很深的程度,科学对宇宙的描述不仅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甚至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真切地体会宇宙的宏大,并在小说中把这种宏大表现出来,是需要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十分高超的表现技巧的,并需要作者对现代科学的最前沿有较深的理解,这是科幻小说永远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目标。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科幻作者对宇宙的那种宗教感情。
有位哲学教授说过,哲学系新生的第一课应是在深夜长时间地仰望星空,这是把哲学介绍给他们。我想这更应该是科幻作者的第一课,这能使他们在内心深处真正找到科幻的感觉。
宏伟神秘的宇宙是科幻小说的上帝,SF教的教义如下:感受主的大,感受主的深,把这感觉写出来,给那些忙碌的人看,让他们和你有同样的感受,让他们也感受到主的大和深,那样的话,你、那些忙碌的人、中国科幻,都有福了。
99.12.20于娘子关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46
社会风气和个人经历会影响创作者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作品格局的不同
红楼梦不是量产的,革命文学总是了吧 ...
不说革命文学吧,现代人也可以写古诗,古词,写的好不好看的是水平。
小说文学这种个人手艺向的东西就是看个人文学造诣的,你说现代人写不出《红楼梦》没问题,真的考据史料的专家们写一本清朝或者革命时的小说然后假托是那个时代人写的骗骗现代人,还是没问题的。当然,这个说法比较抬扛,不过本来我的观点就是作品看的是时代需要,至于能力,有需要就有能力。
然后所谓大格局作品的创作核心,表现方式乃至作品结构都没什么是在历史中弄丢了的东西,当初能做现在也能做。
难的是超越前身,并且符合这个时代,还要能卖。
举例来说你说现在的国产动画人的实力比当初做《大闹天宫》的人弱吗?肯定不是,只要预算和时间足够,有正确的领导,不被外行干预,当然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但这样够不够呢?不够,为什么?因为现代人对“好”的标准提升了,比以前高了,所以你就算做出了和以前一样的东西,照样还是不行。 本帖最后由 Dya 于 2018-11-10 22:18 编辑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46
社会风气和个人经历会影响创作者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作品格局的不同
红楼梦不是量产的,革命文学总是了吧 ...
当然社会风气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同意,所以很多时候用来描写大格局作品的很多手法(比如多线叙事,死人,漫长的时间跨度等等),现代人不怎么接受了。
但假如说现在大格局的作品国家给补贴了,我相信这么一点思维方式,还是分分钟就能扭转过来的。
这总比直男去做乙女游戏发财要容易。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不经历时代的剧烈变迁,是很难写出这个历史的行程的,红楼梦其实也无非就是一个贵族公子哥的恋爱故事,往大了说也就是几个贵族家族的兴衰,但是就有这个“历史的行程”在里边,一般的恋爱故事就做不到。 free 发表于 2018-11-10 22:17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不经历时代的剧烈变迁,是很难写出这个历史的行 ...
其实我觉得跨国公司并购商战格局也挺大的,不比贵族家族兴衰小。说不定思聪少爷家族破产后就有了呢。
Julien 发表于 2018-11-10 21:25
拿科幻来说格局就有意思了。
在很多科幻爱好者那里,讲文明反思,讲赛博朋克,讲贫富差距不平等,就是小格 ...
我们理解的格局可能不太一样,格局不是说主角一定是什么帝王将相,革命建国才算大格局。主楼这个无限的未知我也没看过,但是根据你的描述,只要能把这个要“星辰大海”的反派与主角之间的理念斗争,和船上这个小社会结合起来写好了,完全可称大格局,相对的小格局故事是一切观念立场的冲突都靠嘴炮或者“爱”相互理解来解决。像你说的这个片,其实对标的应该是迷家,都是几十号人困锁孤岛这个类型的展开,迷家最后就弄成个精神病人关怀片,当然就是小格局。 aptx8285144 发表于 2018-11-10 18:51
其实法娜的问题前期就有暗示,她和葵有次对手戏时法娜的宠物在笼子里有抓牙五爪的样子
还有基友 ...
大概从庆功宴往后走法娜给人的感觉就非常诡异了,比如对话时的电波感(Zwei被驱逐出舰桥时期尤甚),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法娜变成神棍时就清楚了,而且我就觉得这个转变有合理性 攻壳机动队算大格局吗 所以说,业界日常药丸是因为世代原因吗,各种剑与魔法穿越异世界轻改层出不穷,各种废萌大行其道是因为观众老爷们爱看。而能发人深省的深刻剧情向作品甚至黑深残都越来越少也是因为观众和世代的选择?是这个时代的观众选择了卖萌,选择了异世界轻改,选择了剑与魔法,选择了狗粮,选择了小打小闹的恋爱闹剧,而制作公司只是顺应了市场需求。 spike丶 发表于 2018-11-11 13:23
所以说,业界日常药丸是因为世代原因吗,各种剑与魔法穿越异世界轻改层出不穷,各种废萌大行其道是 ...
准确的说应该是放弃了老观众群体的市场需求,转而开拓新的观众群体了,毕竟现在的观众和以前的老观众也不是一群人了。虽然老宅还有不少,新鲜血液扩充的人群基本上占了主导。一些老宅成了新群体的意见领袖,另一些则只是遗老。归根到底不过是一茬一茬的新韭菜和不肯被割的老韭菜。
说到底,动漫作品也在紧跟时事变化,二战后手冢的一批在写战争的反思,太空竞赛时期有松本零士和宇宙战舰,20世纪末的漫画作品都在写世界末日,计算机的发展让赛博朋克主题也得到了发挥。到了二十一世纪……嘛,和平真好。
看什么大格局,你看到那对弹跳的小兔子了嘛!真香! 盖·福克斯 发表于 2018-11-11 10:28
攻壳机动队算大格局吗
当然算呀,这还不算吗 turnedon 发表于 2018-11-11 14:56
当然算呀,这还不算吗
那你直接甩攻壳不就好了··
段位我感觉比无限的未知高太多了 盖·福克斯 发表于 2018-11-11 14:58
那你直接甩攻壳不就好了··
段位我感觉比无限的未知高太多了
都很好,他们题材完全不同吧......我都推荐,下次我再发帖吹攻壳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0:56
“国产动画不行!”
“我们五十年前能做出《大闹天宫》。”
你这句看起来对实际上一想是不对的,国产行与不行是一常态的,你抬出来50年前的肯定没有说服力。而,动漫有没有大格局这个不一样了,不是常态的,只需要有一部是大格局就足以说明是有大格局,什么年代的不重要。 大泉凉 发表于 2018-11-10 21:28
文科和工科是一个意思。
作协的作家们写不出红楼梦是因为那种小说过时了。 ...
这里支持你,不是写不出,是不愿意去写,因为写出来也没人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