ギナ 发表于 2018-11-2 18:20

【哲学】论记忆与人格的关系

从某日轻想到的,男主的女友被封印记忆抹除人格做成了一个新人格出来,后来被男主破了她的封印找回了记忆,然后男主认为女友已经算是消失,眼前的只是有着她记忆的别人……
可我觉得记忆才应该是更具决定性的东西,大部分文学作品里常常喜欢用失忆的桥段,后面找回记忆的角色也没有变成了其他人,所以找回原本记忆的应该实际上就应该是原来的那个人才对。

Chia 发表于 2018-11-2 18:32

即使从唯物角度
成熟体的大脑也有各自的硬件规格,同样的记忆。你刷给猴子当然是不一样的

芝士排骨 发表于 2018-11-2 18:32

新的人格怎么产生的?是抹除记忆后自然产生的新性格吗?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女主还在。
如果这个人格是反派制造的,我觉得男主想法对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18:39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11-2 18:45

这种问题梦幻模拟战早有了,被人篡改记忆歪曲人格咋办?那就再改一次,改的和以前差不多不就行了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18:46

无非就是自我与人格是基于什么的,身体,记忆,还是虚无飘渺的灵魂

文艺作品一般喜欢说灵魂,而要我来说,所谓的人格还是和记忆与经验息息相关的,但也不能简单的说失去了记忆就改变了人格,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 来自 HUAWEI NXT-AL1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4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11-2 18:47

嗯,想了想这算是精神处女厨吧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11-2 18:49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18:46
无非就是自我与人格是基于什么的,身体,记忆,还是虚无飘渺的灵魂

文艺作品一般喜欢说灵魂,而要我来说, ...

肉体,硬件在不就行了

ギナ 发表于 2018-11-2 18:50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11-2 18:45
这种问题梦幻模拟战早有了,被人篡改记忆歪曲人格咋办?那就再改一次,改的和以前差不多不就行了 ...

对,我就是这个想法,把失忆后的记忆洗掉的话不就等于找回原本的人了么→_→

猫坤 发表于 2018-11-2 18:54

这是要剧透在热播的某当红动画了么

sherlockchu 发表于 2018-11-2 19:29

本帖最后由 sherlockchu 于 2018-11-2 19:33 编辑

严格说是心理连续性是构成人格的关键。尽管当代存在一些其他人格同一性理论,我还是认为记忆/心灵状态连续的理论最有说服力。

基础性材料: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identity-personal/
理论史背景: The Early Modern Subject: Self-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 Identity from Descartes to Hume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0:54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20:56

gpx234mqx 发表于 2018-11-2 18:49
肉体,硬件在不就行了

很多文艺作品都有人格转移即变换肉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不会认为持有原肉体的有原有人格。

实际上以肉体为人格依据的想法太过于朴素以至于支持者很少。不说换肉体之类科幻的想法,人体本身也就多少多少年全部细胞换了个遍,以此说你和十年前不是一个人的话恐怕不会有多少说服力。肉体论和记忆论遇到的一个难题都是换掉了多少肉体/记忆才能说人格发生了改变,我剪掉了头发或者忘了早饭吃的是什么就说我的人格发生了改变恐怕过于愚蠢,那么界线到底在哪里呢

—— 来自 HUAWEI NXT-AL1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4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0:58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08

月夜凝雪 发表于 2018-11-2 21:12

这纯粹看作者怎么想而已,即使不剧透某后期剧情,就剧场版而言就已经有类似论调了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21:18

意识的连续性实际上是抛弃了记忆论(正如楼上所说,在此种说法中即便记忆完全发生了改变也不影响人格),走向了灵魂论和肉体论。说它走向了灵魂论是因为它假定了某种连续不断的“意识”,即便主观意识的中断和追溯连续性的记忆失去了也不会影响它的连续,也许只有某种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观测才能保证这种连续性,又或者把这种连续性绑定于肉体之上,用连续不断的肉体的存在来保证其连续性,这样也可以解除肉体论的忒修斯之船的悖论。虽然我并不觉得能完全击倒记忆论,但如果坚持这种论调应该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

—— 来自 HUAWEI NXT-AL1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4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19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21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30

a8610853 发表于 2018-11-2 21:31

其实baldrsky就是最典型的,AI甲有着所有世界线甲的记忆,即便世界0的甲早就死了,AI甲在结局里还能回到一个用甲的DNA制作的现实的肉体中。

MK3 发表于 2018-11-2 21:32

輪迴轉世回復記憶算同一個人嗎?創聖就告訴你不是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21:42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30
不用全能全知的上帝来观测,科学容不下他老人家,只需一台脑电图记录仪就行,全天24小时你的意识都是在连续 ...

正是因为自我无法确认所以要么走向上帝(灵魂)要么走向肉体论啊,用仪器监测不就是以肉体(更具体的来说是大脑)作为这个连续性的保证。

—— 来自 HUAWEI NXT-AL1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4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1:51

Kurishi 发表于 2018-11-2 22:12

到了最後就會像鬼哭街那種感覺吧

sherlockchu 发表于 2018-11-2 22:16

本帖最后由 sherlockchu 于 2018-11-2 22:33 编辑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2 21:18
意识的连续性实际上是抛弃了记忆论(正如楼上所说,在此种说法中即便记忆完全发生了改变也不影响人格),走 ...
意识连续理论是新洛克主义,尽管我不觉得洛克本人持有简单的记忆论,而传统上都是如此解释洛克的。意识连续理论是记忆理论的拓展,发展这个理论的学者原是打算修复记忆理论的问题的,代表人物有Mackie。因此我把记忆理论与意识连续理论等同,后者是前者改良版。意识连续理论既不蕴含灵魂论也不蕴含物理主义,因为连续不断的意识不等于一个储存的心灵/物理性实体,它最多意味着需要一个心灵/物理实体去实现这个意识。换言之,人格类似于一个电脑软件,至于其实现则依赖心灵/物理的硬件。

意识连续与知道意识连续是两回事,这个差别是知识论与形而上学的差别。比方说,无人能够观测每个人具有感觉,因为感觉是私人性的,但不意味着私人性的感觉不存在(Ryle在“心灵的概念”第一章就犯了这个错误)。同理,哪怕无人能观测到有一个连续的意识,也不意味着意识连续不存在。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说明每个人具有感觉,而假设一个能观测感觉的全能认知者。同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假定上帝去保证意识连续。

最后,肉体/物理性基础最大的问题在于:倘若发生人格互换的状况,肉体的标准就失效了,而往往我们认为人格互换是可能的,于是肉体/物理性基础就失效了。这个反驳最经典的版本来自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关于洛克的人格理论,Thiel的书是最好的参考。

ギナ 发表于 2018-11-2 22:40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2 20:54
对,意识的最重要指标就是连续性。睡觉昏迷并没断,只是进入潜意识了,就像电脑只是低功耗待机,并没关机。 ...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会想到另一个科学幻想的问题,那就是假设量子传送可以实现了,那么对于别人来说传送复制出来的那个人就是你,但是以这个理论来说这个传送复制出来的根本不是你,真正的你已经在传送的另一边被销毁了?

sherlockchu 发表于 2018-11-2 22:52

典型的分裂问题。A陷入意识昏迷,把A的意识分别放入俩人B和C里,然后摧毁A。B和C在同一时刻醒来,请问B和C哪个是A、抑或是俩都不是A?

(1)俩人都不是A。因为B不等于C,倘若意识连续是人格同一标准,则A等于B,B等于C,根据同一性传递性,B等于C。出现矛盾。因此,俩人都不是A。但是,对人而言重要的不是同一,而是意识的连续,故而B和C是不是A根本无关紧要。Parfit用这个结论去证成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反驳罗尔斯、威廉斯的人格分离性批评。

(2)B和C都是A,一开始就有俩个人B和C,只是两人在A时间阶段重合罢了。严格说,A属于B也属于C。这个主张预设了人是一种四维存在,每个时刻存在的人仅仅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间片段,好比身体部分一样。A是B和C在时间中重合的部分,但是四维地看,一开始就有B和C。

gaiadc 发表于 2018-11-2 22:57

一点想法:
自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记忆相当于数据库。
想要重建被毁掉的自我,则需要拥有掌控时空的能力,将这个自我从时空中提取出来。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3 00:03

本帖最后由 天天那个啥 于 2018-11-3 00:05 编辑

sherlockchu 发表于 2018-11-2 22:16
意识连续理论是新洛克主义,尽管我不觉得洛克本人持有简单的记忆论,而传统上都是如此解释洛克的。意识连 ...
关于第一段,所谓意识连续理论是记忆论的延续,如果如楼上所说意识的连续并不以记忆部分或者全部缺失而中断,也就是说它并不以记忆的连续来保证意识的连续,那它和记忆论的联系在哪里。而为什么说意识连续论会走向灵魂和肉体,肉体是保证这个我说过了不赘述,而在假设意识可以脱离肉体的情况下,这时意识就是一种不带有记忆,可脱离肉体,有自我认知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传统语境下的灵魂。

关于第二段,顺着我第一段的说法,既然意识的连续不以记忆或者自我意识为准绳,那么它比私人感觉都要虚无飘渺,至少我能确定我自己有感觉,而连续性呢?也许有也许没有,而我们需要意识连续来保证人格,这么虚无的根基恐怕只比没有要好上那么一点。既然你们不喜欢上帝的说法,那就用一台一直工作的脑电波仪替代上帝好了。

关于第三段,“而往往我们认为人格互换是可能的”,只存在于思想实验和文艺作品里面,现实里面并没有这样的例子,所以我说以肉体论为保证的意识连续论能解决现实里的大部分问题,因为现实里面意识和大脑不可分离。而假设意识可以脱离肉体转移,比如你在楼下提到的思想实验,我觉得这里的意识就是一种记忆和灵魂的混合——实际上很多文艺作品就是如此,他们假设灵魂的存在并且灵魂脱离肉体后依旧带有记忆。

ギナ 发表于 2018-11-3 00:06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3 00:03
关于第一段,所谓意识连续理论是记忆论的延续,如果如楼上所说意识的连续并不以记忆部分或者全部缺失而中 ...

所以我一直觉得就算真的有灵魂存在,死了之后脱离了肉体就应该没有了记忆才科学点……

kagula.ling 发表于 2018-11-3 00:18

记忆和人格应该是不同的东西,假设把你的记忆提取出来,放到我的头脑中来,我也不会拥有你的人格,大概只会觉得,哦,这是另一个人的记忆,我能理解他全部的做法,但是换作是我面对同样的经历肯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我觉得这就是人格,记忆是一段密码,人格是破译器,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

ギナ 发表于 2018-11-3 00:20

kagula.ling 发表于 2018-11-3 00:18
记忆和人格应该是不同的东西,假设把你的记忆提取出来,放到我的头脑中来,我也不会拥有你的人格,大概只会 ...

事实上还有另一种方式,比如把你的记忆删除后放入别人的记忆……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3 00:23

大穴叫兽 发表于 2018-11-3 00:23

tkss1111 发表于 2018-11-3 00:29

pzy2222 发表于 2018-11-3 00:41

所以这是哪本日轻呢

有剧透的话可以反白告诉我哒

sherlockchu 发表于 2018-11-3 00:50

本帖最后由 sherlockchu 于 2018-11-3 00:55 编辑

天天那个啥 发表于 2018-11-3 00:03
关于第一段,所谓意识连续理论是记忆论的延续,如果如楼上所说意识的连续并不以记忆部分或者全部缺失而中 ...
(1)我在说的是理论史背景。意识连续理论是从记忆理论发展出来的。至于关系则是记忆理论存在明显缺陷,因此洛克主义者发展出意识连续理论以回应批评。然后,传统哲学中,灵魂指的是一个不同于肉体的、不占据空间的心灵实体,连续的意识则被认为是心灵实体的样态(mode)。一个苹果是个实体,而红色则是样态。同理,灵魂是实体,而灵魂具有的意识是样态。我不认为灵魂等于意识的连续,因为连续的意识是被动的,而传统意义上的灵魂则具有能动性(agency),他能产生新的意识活动,它是意识连续性的来源而非意识连续性的本身。

(2)第二段我觉得没必要多说。补充一点吧:有论者认为,自我存在的时间可能相当短,一个人(human)的一生中包含很多不同的自我(person)。

(3)哲学分析本身就是靠思想实验的。不过我同意一点:意识脱离肉体的可能性是有争议的议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讨论:可能性与可设想性,外部可设想性与内部可设想性。倘若意识脱离肉体仅仅是可设想的,而非可能的,那么这个思想实验就崩溃了。然后,意识和灵魂我上面已经说了,不重复了。

ギナ 发表于 2018-11-3 01:26

✾✶✻✼✽❃ 发表于 2018-11-3 01:4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哲学】论记忆与人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