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之翼 发表于 2018-7-31 14:06

CCA 30周年 富野由悠季特别采访-NEO·QSW译

本帖最后由 疾风之翼 于 2018-7-31 14:10 编辑

Gundam Ace 17周年企画 一「逆袭的夏亚」30周年高达系列总监督·富野由悠季特别采访
[*]观赏4K UHD「逆袭的夏亚」「F91」

[*]富野的电影论

[*]系列作「G回归记」制作进度
[*]译:NEO·QSW 狗熊有敌​,转载请注明
https://wx3.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yhmss7wj20rs0ih0xr.jpg

导读为了纪念公开30周年,「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4K ULTRA HD Blu-ray版发售了。这部作品是高达系列第一部完全新作动画,至今仍有非常高的人气。那么,制作者本身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呢?还会谈到电影论,「高达 G回归记」的进度等,让我们直接与富野由悠季监督面对面吧。​https://wx1.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yitjocvj20hv0h3q9b.jpg富野由悠季(とみの·よしゆき)动画监督、演出家、作家。1941年出生于神奈川县。监督出道作是1972年的「小飞龙」(「海のトリトン」 )。他是「机动战士高达」(1979年)之父,在之后,除了高达系列,还参与制作了「传说巨神伊迪安」(1980年)、「圣战士登拜因」(1983年)、「Brain Power」(1998年),「Overman King Gainer」等,大量以机器人为中心的大人气作品。)​
https://wx4.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yjrl4obj212w18oqv8.jpg你窝重制版海报,啥时候发片不知道(「机动战士高达 逆袭的夏亚」,1988年3月12日上映,高达系列第一部专为剧场版电影制作的完全新作动画。监督是富野由悠季。担当人设的是在本杂志连载「机动战士Z高达 Define」的北爪宏幸(同时兼任作画监督)。机械设定是GAINAX、佐山善则等多人合作,主角机ν高达,沙扎比由出渕裕设计。)
​“现实就是,人们总是只关心4K啊UHD什么的,这些画面的部分,但对音效却意外的不予重视呢。”观赏「逆袭的夏亚」、「F91」的UHD版时注意到对音效的认识不足。
​因为是电影,所以也应该认真考虑音效的情况。
——「逆袭的夏亚」UHD版终于要发售了呢虽然是30年前的电影,但要是有余力的话还请买回来看看。多谢了。完。
——还有别的感想吗……?没有了。之前全部看了一遍,总而言之,战斗场景太多了,根本看不懂故事,太烂。就是这种意义上没法评价的作品。我当初还觉得做的挺像是一部电影的。怎么说呢,就和「头号玩家」一样,不知所谓的电影。
——就算是这么说,因为UHD化了,也根据监督的要求追加了新的音效吧?毕竟,既然要做,那就尽可能的做得像样一点吧。而且,虽然是我对音效提出要求,但还是由藤野(贞义)先生他们,音响相关的制作成员们首先感到不对劲的。
——是觉得做得不够好吗?也没到这个程度。这涉及到专业技术所以就简略的说,无论是磁力原理的录像带,还是光学的记录媒体,电子化的时候,都没法做到完全的信息转移。音效会劣化,也就是说转换的时候没法做到完美的重现。对于这部分问题我们只能置之不理,转而提出,希望能够尽可能接近电影院版本版的程度进行复刻。
——并不是说给UHD做了新录音吗?这是比录音更为深入的问题。由不少人觉得,只要使用最原始的原盘,就能够感觉「就是这样子的呢」,认为全部音效都得到再现了。这不止见于「逆袭的夏亚」,其他作品也时不时有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技术工作者缺乏演出的感性。像是藤野先生这样的,在听到的瞬间,就发出了「啊?」的感受。虽然说是技术工作者,但实际上,进行电子化的转换工作的时候,音响制作人员都没有插手。现实就是,人们总是只关心4K啊UHD什么的,这些画面的部分,但对音效却意外的不予重视呢。音效也是演出的一部分,所以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让能够听出差异的专门人士也参与进来。原本我也想干脆为UHD版本制作全新的音效,但日程表不允许,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为了尽可能的接近电影院版本的气氛,用制作新的音轨来提升观感的形式来完成了。​——就是说,想要接近原本的声音吧。
已经尽可能这么做了。虽然还不能满意,但可以说足以让我放心了。正如一开始所说的,「逆袭的夏亚」有太多的战斗场景,这些场景里大多都是只能听见那些很大的声音。周围的其他声音几乎完全收录不到,可以说是十分粗糙了。所以,藤野先生把全部音效重新梳理了一遍。藤野先生原本就是给出“这应该是这样那样的”这样感觉的指示的人,所以我也就不需要再做出细致的指示,工作就能顺理进行,总算是做出了更像是电影的音效了。对于普通的电视音响来说可能要求太高了,但50寸以上的显示器,4.1频道的环境下,绝对能够得到电影一般的效果。台词也是这样,无论是主要的台词,还是在背景里的次要台词,都完好的呈现了出来。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太好,但是便宜货的电视音响是做不到完美的播放的。对此有要求的各位,还请准备好足够的视听环境。
——关于Remaster的采访,我都只是询问了关于画面的内容,对于音效确实是有所不足呢。就是这样。大家都只对变得清晰的画面感到高兴,但并没有将其作为一部电影作品来看待。做出这种宣传的宣传方,和制作方都有很大的责任。希望能够把唤醒「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就是这样子呢」这种感觉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音效,就谈不上是动画了。在YouTube什么上看一遍,就觉得那是电影,这种想法实在是令人生气,还请不要再这么说了。​https://wx1.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yx7etcgj212w0lwb29.jpg富野监督指出了在电子化变换时,忽视了音效的问题。特别是战斗场景,周围的音效被过分掩盖,所以需要作处全面的修正。​https://wx2.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yxxecxpj20ps0l1ta5.jpg电视放映的作品,要简化作画。而制作电影,就要非常仔细。​
——虽然您说时没法给予评价的作品,但从北爪宏幸先生听来,监督您对于戏剧效果特别重视,从原画草图就开始进行检查(6月号采访)。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已经是30年前的事情了,不太可能想得起来吧。不过既然北爪这么说了,那当时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是持着「电影院播放的电影」这种意识进行制作的,所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这种说法可能会被误解为电视播放的作品都是随便乱来的,但在电视上播放的作品,全部都是为了作画更加简单而制作的。相比之下,电影则会更加用心的去做,每一个场景都要表现出能看见整体的演出,就是这种意义上的,有着「干得好,富野」这种印象。另外,现在想起来了一件事,这是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告诉我的。连我自己都有点吃惊,明明我们做出了那么多的战斗场景,但全都没有使用过相同的演出。就算同样是枪击的场景,也全都不同。当时的记者说,都是把战斗演出做好记录,写出来的时候菜注意到的,我自己也是重新看一遍之后才注意到,好像确实是这样。虽然我对演出有很高要求,但这也是被别人指出后才注意到的。不过,既然是电影,那么这种变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2个小时的电影中,给你看同样的演出两次,甚至三次,肯定会不爽吧?要说厉害的,应该是给机械相关的场景作画的动画师们,我觉得他们真的做得很好。​https://wx3.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z0wpaybj212w18anpg.jpg你窝重制版海报2,啥时候发片不知道​(「机动战士高达F91」,1991年3月16日上映的剧场电影动画。富野由悠季(监督)、安彦良和(人设)、大河原邦男(机械设定)再度携手合作的作品。1994年,由原作·富野由悠季,漫画·长谷川裕一,在「月刊少年ACE」(角川)开始连载描写「F91」之后故事的「机动战士海盗高达」。)
角色塑造不足的「F91」——和「逆袭的夏亚」同时,还有一部电影作品「F91」也UHD化发售了。对于这一部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回忆吗?关于「F91」,因为负责原案、企划、演出的富野,他那奇怪的敷衍本性暴露了出来。结果导致这部作品作为一部电影,角色塑造很不到位。这就是电影不太有趣的一个原因。既然是电影,就算是机器人动画,让角色的举动更好让人理解,也让观众更好地接受角色个性的制作手法也都是必要的,然而「F91」没做到这一点。特地把这样的作品挖出来UHD化复刻,还是有点不爽呢。
——这是部让您作为监督感到不满意的作品吗?也不是我自己的问题,事实是,我没有得到过具体的好评价。当我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就觉得大概是刚刚所说的角色塑造没做好的问题吧,造成这个的理由也很明确了。老实说,我本打算把电影作为第一话,之后就用电视连载动画来展开。所以无论敌我的角色都是先给出大致的轮廓,之后再予以展开,这样的方式为目标。可是也因为如此,变成了一部缺乏中心的作品。由于「逆袭的夏亚」还包含有像是「机动战士高达」的那种「感觉」的余韵还好一些。「F91」却是故事的开始。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西布克还是塞西莉的特点都没能好好抓紧,可以让人简单的看出来,对于角色塑造的计划性存在欠缺。要是企划作者有着奇怪的敷衍性就会变成这样子,这种制作方法是不行的,这部作品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虽然没必要看,但好像又会被追问「真的是这样吗?」所以我还是该这么说,「请看看吧」。
——可是也有很多表示很喜欢「F91」的人哦?那个,毕竟只让制作方的人来称赞的话那岂不是很蠢嘛(笑)。只需要装模作样地表示「说的没错」就行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吧?​​https://wx1.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z83so7qj20jh0rs7fx.jpg——负责「海盗高达」的长谷川裕一先生曾经说过,富野监督曾经打算把「F91」之后的故事用小说或者别的什么形式来叙述出来吧。(5月号的采访)一开始是这么想的。可是还是没什么动力,最后就放弃了。如果我个人很喜欢,那无论评价好不好,有没有需求,我都会很爽快的写出来的。可是,在我的意识中已经自觉到了自己的失败,所以没能有这种心情。就算是现在问我要不要制作续编呢,我也绝对会拒绝的。而且「F91」是制作年度(1991年)的数字,现在就已经做不了了。而最近,明显就想要为以制作第二部为目标的作品非常多,但这可不是值得赞赏的东西。这种东西会让我觉得看完的瞬间就被欺骗了,这可没法当作一部电影来进行评价。这里稍稍换一下话题,「头号玩家」这部电影,译名的问题很大啊。(译注:日文的「头号玩家」直接采用了英文版名字,只是换成了片假名的「レディ·プレイヤー1」。)原来的标题是「Ready Player One」,是指玩那个游戏的某个人是「Player One」,「我做到了!」的感觉的一个标题。将这个词换成阿拉伯数字的「1」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大概会有不少人误解为这是带续作的系列作品的第一部的“1”吧?我觉得这真是很无谓的事情,要不是这种事情,熟悉游戏的人们就很容易感受到这部电影要传达的东西,会觉得这是很有趣的电影。可是对于缺乏这种感觉的人来说,就会感觉难以忍受。有这种想法的话,可能就不会去看了。可以说这部电影过分重视求取这种共感了,作为观众就会有很严重的被忽略的感觉。那么,看完那部电影之后,再看「逆袭的夏亚」,这种被忽略的感觉完全一致,让我感到震惊。居然和「逆袭的夏亚」一样啊。对于两部作品我都不是说在称赞,但在「F91」里就感受不到那种速度感,反而是觉得十分迟钝。毫无疑问就是想着制作第一话这种敷衍性造就出来的糟糕作品。让我感觉,必须要努力才行啊。
——明明有着这样的意识,但在之后还是参与制作了作为「F91」续编的「海盗高达」,这是为什么呢?不知道啊,忘光了(笑)。我好像是写了剧本吧?
——长谷川先生说过,您给了他整个故事的基干。那就当做是这样吧。前几天,我因为别的事情,翻找了一下以前的资料,那个时候没有看到「海盗高达」的原稿呢。那个时候的话,长谷川也是初出茅庐的连载作家吧,我自己也感觉,不能给他提太多的要求。一开始虽然我有检查他的分镜稿,那也好像就只检查了几话而已。因为后来知道,让漫画家改动分镜稿还是挺麻烦的,所以就干脆全部交给他了。我只一直跟进大致的故事流程,最多只能说让漫画变得好看了一点,但具体内容就no comment了。那已经是长谷川自己的作品了,那就挺好的。​https://wx4.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t06an7g4j212w0lwe81.jpg电影论不是用来说的,“画面”的意义才是重点作为电影的大与小是什么?——在结束关于两部电影作品的讨论时,希望能听听富野监督您的电影论。想要说明电影论那可十分麻烦。我到现在都没法好好的讲清楚,要是有人问我,「电影是个啥呀?」我只能回答:「电影就是电影啊!」真要说的话,那就是“电视放映的影像作品,和剧场版的电影是不同的哦。还有「在大银幕上看的时候就变成这样,在小屏幕上看就变成这样。」所谓电影,不是给一个人看的,而是要让大家一起看,能够有哭有笑才行。要是再问我「为啥啊?」,这个要回答就实在太麻烦了,放过我吧。
——可是,还是想听听您的见解。是因为Size的感觉不同吗?虽然有这个因素,但如果说大的就是电影,就不对了。如果我说,是注视着剧场这个空间,以那个大银幕为舞台进行制作,能够理解吗?舞台剧的戏剧和电影的戏剧又有不同,要说的话那就是要用力过度表现出戏剧化。就像这样,在银幕(舞台)上的演出,无论是角色还是别的东西,都要让他们进行合适的戏剧表演才行。如果是只能在小画面上看的东西,那就不需要进行那么大场面的戏剧来进行表演。问题是,这个大与小的说明非常麻烦。比如说,脸的特写,会让人觉得那是很大的「画面」吧。可是,在电影的角度而言,那就是个小画面而已。但如果是给出500人的场景,那就是大的画面。这500人,每个人都是小的,但作为画面的Size感就是电影级别的了。但是,全都是这种人群场景的话就会非常无聊,所以虽然CUT会尽量那么做,但戏剧表演的时候就要变小。能理解吗?
——画面太大,就没有空间表演戏剧的意思吗?也不是这样。要是靠近来仔细看,也能看到有细节的戏剧表演。但一直这么做的话,就会变成画面非常小的故事了。比如说,像是法庭剧,就是用大画面的小故事。电影都是大场面(Spectacle)的,所以必须要够大,但全都弄得像过山车一样的画面,那也谈不上是电影。一眼看过去是连续的大画面,就会看起来是电影,然而大场面就只能是大场面,不会变成把故事传递出去的场景。总而言之,在舞台上进行的演出就是电影性的,要说明就会变得如此麻烦。能够归纳起来吗?
——大与小的话题特别难懂呢。对吧?就算是被称为电影相关的人,谈到这些也不怎么懂,或者越说越糊涂。所以斯皮尔伯格那种水平的导演,也会制作出「头号玩家」这样的电影。我没怎么看最近的电影,所以不太好解释。要是能举出大家更加熟悉的电影就好了,但还是没办法,不好意思。比如说「巴顿将军」(1970年,美国电影)这样的,现在大家都不怎么看了吧?所以实在是很难说明。非要举一个最近的热门电影的话,那就是「你的名字。(君の名は。)」了吧。​https://wx4.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zl5a3m0j212w0okkjm.jpg「你的名字。」在电影的画面构成上可以说做的非常好了,但与其说是大画面的电影,更像是小的叙事类电影的感觉吧。我这么说,能不能理解就只能看读者们自己了,作为电影来说,毫无疑问是经过了严格的检讨而制作出来的。无论是叙事还是画面,能够从中取得平衡,在这一点而言,「谢谢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この世界の片隅に」)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名作了。而要讨论这部电影是大还是小,就很困难了。虽然我不认为这是部大作,但作为电影,它的制作方法是十分正确的,作为动画也十分优秀,那是因为即便是那么漫画风格的任务,但还是表现出充足的现实感。电影就是那样的东西,我不会认为那是「动画电影」。那么,如果谈到,把各个CUT都维持原样,制作成真人电影,会不会更好呢?我认为绝对不会。与其说会变得无聊,应该说真人电影的话绝对会变得非常令人不快。将这个故事,用漫画角色和手绘背景这样的记号来叙述,才能够作为很有现实感的故事被人所理解。电影中有一个CUT,是从膝盖附近的角度砍过区,女主角铃的一个接近特写的镜头,那是个很好懂,让我感觉很厉害的一个CUT。那是铃哭着说道「日本输了……」的地方。从膝盖附近的地方,镜头看过去,是一个可以认为是非常有电影感的CUT。可是那并非监督的手段,而是漫画原作就有这个角度的一个分镜,这让我更感觉到冲击性。也就是说,漫画本来就有了这种电影性的现实感。在「谢谢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中,另一个很好理解的画面,是只出现了一个CUT的大和号战列舰的全景CUT。我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真实的战舰CUT。并不是作画好不好啊这样的无聊透顶的话题,而是「参与制造战舰的人们眼中,大和号就是这样子的啊」的这种现实感。与东宝的瞎几把扯淡的微缩模型战争电影完全不一样,而是电影式的戏剧中的正确做法。这是在制造战舰的吴的城镇为舞台的故事。这样的背景,只要一个CUT就充分地予以说明,所谓电影的CUT就应该是这样的东西啊。我已经尽可能简单的进行说明了,希望各位能够理解。​https://wx3.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ztt403nj20xc0p0e81.jpg∀高达,你窝虽然挖了坑,啥时候填完不知道​https://wx4.sinaimg.cn/large/609af181ly1ftszre1515j212w1hcb2d.jpg(于2014年电视放映的,在「∀高达」(1999年)之后,再次由富野由悠季监督的高达作品。以地球联邦崩溃,宇宙世纪结束之后的时代「复兴世纪(Regild Century)」为舞台,描写了身为守卫宇宙电梯的首都卫队候补生贝尔利·泽纳姆的大冒险。)
在我死之前,无论如何都想要让G回归记在电影院上映。想着一定要做出来,而连续制作的「G回归记」5连作。虽然还未能公开,但制作进展十分顺利
——现在「G回归记」应该还在制作中吧,情况怎么样了呢?关于「G回归记」,还是在继续制作中。可是很遗憾的是,现状仍处于未能公开的状态。以前也说过,应该是5部电影长度的系列作,但到底能否上映呢,是要做成OVA吗,仍未得到讨论这 些问题的时候。但就算这样也还在继续制作的理由,那就是因为我认为在电影院公开上映之后,这部作品才足以成为一部作品。对于这部曾经在电视上映过的作品,只要不是特别迟钝,那就肯定会找到值得反省的地方。有不少绝对没法称赞的地方,想要改善这些部分就重新来过,所以虽然只有一部分,但我们还是在进行全新作画,现在进展到了第二部电影的部分。
——以前的采访您也提到过,虽然算是TV版编集,但并不是简要版。我要将「G回归记」重新做成电影作品。5部电影长度的分镜稿已经完成了,从第三部开始会大量增加新场景。会变得非常容易看懂,节奏也更快,更加有趣,所以在我死之前无论如何都想要让G回归记在电影院上映,但这实在超出我所能决定的范围了。正在进行制作,和能否上映,毕竟是两码事。还处于未能公开的制作进度,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但动画师们仍愿意奉陪我,实在是感激不尽。眼瞅着就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一个CUT就完成提交了,就是以这种感觉顺利进行中。动画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这种制作方法了吧。要是真人版可没法这么做。演员们会变老,而我也没办法在好几年中一直维持我的兴趣。
——因为您写完分镜后,自己也表示十分有趣,所以我十分期待呢。反复地说可能会很烦,但这毕竟和曾经在深夜播放的作品,在形态上就有所不同。把两个季度的动画做成五部电影,这是没人做过的事情,所以我很想要实现。可是,只是我自己相信有趣,那可不行,毕竟我马上要80岁了。这种年纪的人觉得有趣,对年轻人来说可不一定吧?那么,有趣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所以我就要制作出来,看看现在的观众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所以也算是兼有市场调查的心情。高达的人气现在也仍在持续,那么这个人气到底能延伸到什么程度呢,有值得一看的价值。
——关于这个高达的人气,您在最后有什么想对粉丝们说的吗?在新宿的伊势丹,好像搞了个高达展之类的东西吧?感觉就是「都已经进入我的生活圈了!」(笑)这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机动战士高达 X ISETAN WELCOME TO ZEON」,现在已经结束)
工作上的东西进入到了日常生活里面,实在是令人感到难以接受。就算要搞展览也还请到别的地方去好吗。不过,这也不对吧。——非常感谢(笑)​全文完​译:NEO·QSW 狗熊有敌​​​​​


韩子 发表于 2018-7-31 14:20

akasier 发表于 2018-7-31 14:22

剧场版一共5部?爽爽爽。不过光头撑得住么。。。?

Ursa 发表于 2018-7-31 15:33

会变得非常容易看懂,节奏也更快,更加有趣

节奏和有趣同意,非常容易看懂嘛

蕾丝 发表于 2018-7-31 16:43

一个劲儿毒舌自己的老头子真萌

逆夏永远是我心中高达剧场版的巅峰。。。。

早乙女元气 发表于 2018-7-31 16:51

看F91要当做美剧的季前剧或者pilot集看咯

Humpy 发表于 2018-7-31 16:58

就算要搞展览也还请到别的地方去好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CA 30周年 富野由悠季特别采访-NEO·QSW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