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说法,你能理解,假设日本每个季度都有30部动画在播放,而缩水一半,意味着每个季度只有15部 ...
每一个季度都有30部一季长度的动画,播放半年就是60部一季长度的动画
每一个季度都有15部半年长度的动画,播放半年就是15部半年长度的动画
60部动画对15部动画
你这都4:1了啊当然可以得出单季内2:1的结论啊 本帖最后由 satanas 于 2018-6-27 01:39 编辑
SUNSUN 发表于 2018-6-27 01:04
谁和你说参与人数和电影画面好坏没关系?后备人员的调度,群演的参次,二三角增加剧情表现,哪怕多几个杂 ...
但是如果摆一起说的话 电影电视剧画面的因为人数导致的浮动在动画面前 和动画不够人可以说是两个维度的问题 因为电影电视剧再怎么缺人 人样不会超快速变化、不会衣服没穿、不会有两只左手 可偏偏动画人一旦不够 什么奇葩画面都能出现 从有水平的画面去衡量 确实电影电视剧和动画一样需要大量劳动力 可从过关的画面去衡量 动画就是显然比电影、电视剧更需要堆人力 当然还有上面已经说过那个赶不来只能上总集篇这个问题
当然这全部都是建立在日本动画普遍在播期间都还没完成作品这种制作方式来说啦 如果日本动画是和电影一样要完成再放的话 那确实区别就会减少很多 九尾空幻 发表于 2018-06-26 23:43:26
不是吧,第一个季度播放的是15部的1-13集和上一个季度的14-26集。第二个季度播放的是新的15部的1-13集和第一季度那15部的14-26集。也就是说其实每个季度都是390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wd54w8 发表于 2018-6-27 01:36
不是吧,第一个季度播放的是15部的1-13集和上一个季度的14-26集。第二个季度播放的是新的15部的1-13集和第 ...
照你这种理解,那么每个季度还是播放30部动画,怎么缩水一半了?
我没有兴趣跟你们争论名目上的问题,我是从日本动画行业整体产出的角度,指出产出缩水一半就是日本动画行业产出实实在在的减少一半。 九尾空幻 发表于 2018-06-27 01:55:15
照你这种理解,那么每个季度还是播放30部动画,怎么缩水一半了?
我没有兴趣跟你们争论名目上的问题,我 ...我懂你的意思了,你的理解是产量减少了不行,而我的理解是企划太多了不行。就相当于你说豆腐太软不行,我说豆腐太方不行…我们没讨论到一块去…不好意思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现在的产能是以降低质量和超时工作换来的 香港电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粗制滥造能维持市场的虚假繁荣,实际是在毁掉市场。 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消费品说产能过剩毫无意义。
现在炸鸡块也产能过剩,每天都要倒好多,不把50%的人拉去造太空船星辰大海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本帖最后由 KiraYoshikage 于 2018-6-27 04:16 编辑
九尾空幻 发表于 2018-6-27 00:59
在一个季度的时间里做完一部半年番,这是更轻松还是更忙碌了呢?而且半年番要分两个季度播放,为什 ...
你是蠢吧你,一个季度行业总体产出30部季番/15部半年番,跟一部半年番要做多久有毛关系?
半年番一个季度做不完,难不成一个季度能能做完一部季番?
唔,冷静,我不争第一,不需要盖过别人,要过平静的生活……
不只是动画行业,很多行业都是这样
国内市场萎缩,其实已经在各种去产能,但是海外市场越来越大,甚至现在从培养期转入收割期
就变成了一边去产能,一边刚开始接海外单子,但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去如何适应海外市场,就变成老牛破车万岁冲锋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本帖最后由 watari 于 2018-6-27 07:58 编辑
电视剧电影成本成本远远高于动画,动画自然就成了一部作品“能否大卖”的试金石
再加上许多漫画、游戏、轻小说作为幻想或者科幻题材无法轻易实写,动画几乎是唯一渠道。
所以导致动画公司产量太大,质量越来越低
换一个角度说吧,我也不想老看东野圭吾原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啊,但是人家的小说就是有收视保证,就是有很多赞助商,电视台自然就出一部拍一部,又不见有公司投资做个动画版的东野圭吾?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动画行业和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是,你以为还有华夏广阔市场没有开拓,实际这十年里能挖掘的都挖掘的差不多了,喜好今天日漫这个调调的十年前都入坑了,他们能消费的量已经很难有明显提高了,光加大动画的产量依然是产能过剩。就算之后新的年轻人入了坑,现在这批观众也还有人会退坑,边缘文化要走边缘文化的路线,今天你资本吹大泡沫,明天破灭的时候没有一个分子是无辜的。 日本动画不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吗?没有资本,也不会有过去那些经典的动画。 其实很多烂片其实是宣传别的东西的吧,比如推歌手、推原作
有没有人分析下 发财就手 发表于 2018-6-26 17:54
重点还是剧本家的实力,好的剧本可以让观众忽略制作瑕疵
夸自新的人一大堆,有谁忽略了崩坏。 cantripkyon 发表于 2018-6-26 19:34
行业人才紧缺、工作繁忙、观众无法看完全部动画不都预示着供给侧过剩吗
观众=消费者? 失业又不是大问题,日本劳动力不足,动画从业工资又低,怎么看都是分流到其他行业对劳动者利益更大 9090asd 发表于 2018-6-27 05:15
肯定是需求旺盛供给不足
动画和一般商品有一定区别 比如在生产方面:
一条不好的生产线或者产品质量定位本来就低的话 那无论花多少时间去做 那都还是那个质量
但画同一个故事 不说剧本能不能打磨得更好了 单说画面 多花时间可以避免最低级的作画失误 作品质量是上升的
所以把动画完全当作一般商品去讨论必然会产生不少规律不一样的情况
另外现在投资宁愿降低质量也要提高数量的做法 在一般消耗品市场或许能够行得通 但是在影视这种属于精神满足的消费市场里 要行得通理性来说不太可能 简单来说你问哪个死宅的“入宅作”会是相当平庸下等的作品?不断生产种类繁多的中低档产品根本不能开拓新的需求 或许现在外来资金还在注入的情况下 还能维持这种投资模式 但一旦回归正常又不能摆好新的合适的态度 那恐怕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水岛精二的说话 单从字面来说当然太简单粗暴 但是适当减少数量以保证最基础的质量 这个内在想法 在文娱产业里也未尝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各位要求过高了。同样的剧,有些定位是广告片,质量差一点就差一点,反正卖小说和周边就赚钱。
又不是吉普力那种要靠票房说话的。 我经济学学的不好,就想问一下:张伯伦式的垄断竞争中从“企业”(动画)数量入手限制产出能让单个“企业”(动画)的境况变得更好吗?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5000, Android 8.1.0上的 S1Next-鹅版 v2.0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