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爱情:一个梦想、执念与成长的故事——《恋如雨止》
本来想三月作品完结后就发这贴的,但因为当时自己被关了好几个月黑屋,发晚了今年优酷独家的作品特别少,买优酷会员的人也少,看优酷独家会员动画的人就更少了。再加上本作品复古的90年代少女作品人设画风,直接劝退了很多男性观众。还有不合伦理,难以带入,甚至令人反感的“中年大叔配女高中生”的题材。无论男女观众都难以对这个作品产生共鸣。更是令人会认为这个作品是给大叔用来YY的作品。《恋如雨止》从各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注定会在大陆热不起来的动漫作品。
想不起来我为什么会打开这个作品的第一话观看了,也许是觉得买了优酷会员不看些独家动画就亏了的潜意识作祟。点开《恋如雨止》第一话,从女主走出校门那一刻,优美的音乐旋律和画面着实惊艳到我了。本片在画面、音乐和意境上的融合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地步。在渲染女主心情时经常使用夸张的背景色彩与光影效果,少女心爆棚。在诉说女主心情低落时,也多用悠扬的音乐搭配雨天,给人感同身受的感觉。很多场景的气氛都用画面和音乐烘托的非常到位。 第一话女主回忆过去因为躲雨,第一次在饭店见到男主的情形。那种落寞的音乐,极好的衬托了女主当时的心情。甚至通过优美的意境渲染,能够让女主闻大叔衣服这种痴女行为都变得无比正常。《恋如雨止》每集的标题都和雨有关(分别为:雨音/青叶雨/雨滴/绵绵细雨/香雨/沙雨/暴雨/静雨/愁雨/白雨/骤雨/梅雨前后)。雨隐喻了女主内心的阴霾,但并不是每集都会下雨,作品整体都在一种相当压抑的气氛下展开,下雨的集数占了大部分。
作品小细节很多,个人喜欢的一些很抓人或有意思的小细节:
第一话,女主闻大叔的T恤,整个场景渲染的简直美得不行,完全不猥琐。
第二话,女主右脚受伤没法穿鞋,特意给脚涂上了指甲油。
第三话,女主在雨中告白时,瞬间没有了雨声。
第三话,女主坐在大叔背后时,吃东西时摸脸擦嘴的那些撩人的小动作。
第四话,女主接店长的电话后,跳跃的小动作和欣喜的表情。
第四话,女主和黄毛约会,和跟店长约会时打扮的不同。看电影时瞟店长的小动作。
第四话,在地铁站,时钟达到18:00的一瞬间,女主幻想冲上前去亲了大叔。
第五话,女主第二次痴女情节,拥抱着身上穿着的大叔的T恤,又搭配了优美的音乐和光影特效。
第六话,女主在书店碰到大叔,紧张的拿手卷头发。
第七话,女主发烧时幻想的裸飘场景。
第八话,女主给老师交习题时吹自己头发的小动作。
第九话,女主在庙会见到店长后,和遥对话时抓自己头发的小动作
从某种角度来讲,日本商业TV动漫有一种天生的局限性,难以向二次元以外的社会进行推广。动漫作品大多剥离了过多的社会元素,构建了一种虚假但相对自洽的简单社会模式。人物往往不是按照逻辑判断在行动,而是在用所谓“根性”在行动,整体上偏重于唯意志论。人物思考回路简单,反应的现实也很简单,哪怕是黑暗系作品也和真正的现实不在一条路上,TV动漫的“黑暗”更多是对一种对普通“幼稚的”动漫的反向解构。如果你问我诸如《EVA》 《魔法少女小圆》《白箱》《钢炼FA》等动漫好不好看,我肯定会说好看。但我绝对不会向一个不宅的社会人推荐这些作品,因为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思考回路上。失去哲学史的哲学就失去了它大部分的意义,失去动漫逻辑的动漫对外界来说也就没有了大部分的价值。我不会请求外人理解和认同动漫,但内心深处,还是挺期待能多一些超越常规动漫价值论的动画作品。在我看来,《恋如雨止》就是一部较为“文艺”而不是很“二次元”的作品。
“如果硬要给这种感情加上名字,反而显得轻薄”。很难说的清楚女主对大叔的感情是不是爱情。在跑步受伤后,女主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和为止所奋斗的一切努力,,这种感情大体上说是女主在绝望时所抓的一根稻草罢了,对象是谁其实并不重要,为什么喜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无所谓的感情可以帮助女主走出心灵的泥潭。 而店长同样是一个陷入心灵泥潭的人,他对创作的执着,忽视和家人,导致离婚。迷茫于当一个小连锁饭店店长的生活。正如店长自嘲所说的:“45岁,没有梦想没有希望啥都没有,我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中年人”。店长在桥上看女主随风飘扬的秀发,感慨的是青春的美丽,自己已经逝去的梦想。“甜美苦涩的青春结束了,留下的只有苦”。
男主同学的一句:“我们不是大人,是同学吧”这句话点醒了大叔曾经学生时代的青春与梦想。女主同学也为了让女主重拾梦想努力着。如果店长和女主没有认识的话,可能各自都会顺着沉沦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吧。如果按照常规的恋爱动漫作品发展来讲,本片的结局一定是有情人修成正果,大叔继续当店长,女主当后妈的幸福生活,也就是一般的青春爱情作品的套路。如果没看过愿做的人,很少有人能猜到第八话竟然是整部作品里最甜蜜的一段剧情。因为本作从第九话就开始,整体上开始从一个“青春爱情片”向了一个“文艺片”开始转变。
作品的第十话和第十一话是相当压抑的,没有了爱情的甜蜜,没有了轻松的氛围,只剩下无尽的现实压力和对虚无缥缈梦想的追求。为了所谓的执念而奋斗的生活,真的值吗?主角们充满了迷茫。青春是一个虚无的泥潭,对每个人皆是如此,只有跨越这个泥潭的人才真正走出了青春。《恋如雨止》没有让作品中角色流于表面的“喊口号式奋斗”和“根性”,更没有让角色陷入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日式传统生活。第一话中大叔对第一次见面的女主说:雨很快就停了,但过了整整十二话的挣扎,女主才在最终话用自己的口说出:“雨已经停了”。作品的标题“恋如雨止”也早已暗示了整个作品的结局。雨总会停的,这段不是爱情的爱情也总会结束。作品结尾中,大叔幻想和女主拥抱场景,简直和《爱乐之城》结局男主幻想的闪回一样,不可触碰的美丽,令人感慨万千。但为理想而奋斗的一生,才是人类更高级别的追求。
“不会忘记,不会忘记
无论过多久,无论在哪里
都能回忆起那个为我指出明天方向的人
每当仰望雨后的天空。”
以人本身为基点,通过大量隐喻和艺术化的描写,可以说《恋如雨止》超越了一般的TV青春动漫,超越了2018年这个普通的年份。虽然注定火不起来,但这种精神内核感动了我内心的深处。
“复古的90年代少女作品人设画风”
“令人反感的“中年大叔配女高中生”的题材”
“人物往往不是按照逻辑判断在行动,而是在用所谓“根性”在行动”
“哪怕是黑暗系作品也和真正的现实不在一条路上”
“失去哲学史的哲学就失去了它大部分的意义,失去动漫逻辑的动漫对外界来说也就没有了大部分的价值”
“如果按照常规的恋爱动漫作品发展来讲,本片的结局一定是有情人修成正果”
其实店长和机动警察的后藤喜一长得还挺像的。 恋如雨止妙啊,立意精妙,制作优良。无论是op ed纯情伤情的工整对照,还是剧中托物起兴以景写情的细节表现,都是恰到好处,表现力更在原作漫画之上,拍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情故事的醍醐味儿。橘和店長雨至而恋雨止而别,孔孟曰发乎情止乎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老庄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是只用上半身谈恋爱的故事中的豪杰。
— from Sony G8441, Android 8.0.0 of S1 Next Goose v2.0-play 本帖最后由 花葬红蝶 于 2018-6-25 04:14 编辑
hrhrhrk 发表于 2018-6-25 03:34
“复古的90年代少女作品人设画风”
“令人反感的“中年大叔配女高中生”的题材”
“人物往往不是按照逻辑判 ...
别的不说,根据我翻优酷和bangumi评论的经历,jkX大叔是招人反感没错。
七楼现身说法。 到发烧那集都很不错,后面部分大概是为了赶上结局连两人的交集都变少了,几乎是平行推进剧情
不过这片的演出和音乐还有台词都非常棒,后半段的这些问题就忽略了吧 因为无疾而终这故事才上了一层楼 说到伦理,感觉这类即使被传统观念束缚还是会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感情,有着不一样的感染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