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120G SSD跑分掉速
本帖最后由 cheng1088 于 2018-6-19 23:48 编辑金士顿UV400,120G 199块,官网上资料是marvell 88SS1074主控+TLC颗粒。
AS SSD跑分,10G比1G掉速很多不知道要不要退货,买来给老笔记本用的,低价的SSD都是这样的吗?
电脑是sata2的老电脑,所以图里最高只有250左右
AS SSD 1G
AS SSD 10G, 顺序写入掉到60
写入文件,开始几秒钟快,之后稳定在50多兆
读取文件倒是能稳定在200多
不都是这样的吗,120G的大概有2-4g的tlc模拟成slc做cache,用完这段cache就慢了 为啥ssd的普通写入能比机械硬盘低? 好多大象啊 发表于 2018-6-19 23:48
不都是这样的吗,120G的大概有2-4g的tlc模拟成slc做cache,用完这段cache就慢了
我有个三星850evo据说也是TLC颗粒, 不过能稳定的跑完AS SSD 10G,不掉速,也许这个的cache比较大 hein 发表于 2018-6-19 23:50
为啥ssd的普通写入能比机械硬盘低?
我也想知道这个情况是不是普遍 tlc不都这尿性,slc cache用完就原形毕露了 cheng1088 发表于 2018-6-19 23:52
我有个三星850evo据说也是TLC颗粒, 不过能稳定的跑完AS SSD 10G,不掉速,也许这个的cache比较大 ...
不能,除非容量特别大。还有就是它会从500多掉到接近300,你感觉不是特明显。 第一次用固态么?MLC都有这情况
不同TLC不同主控不同通道的原生速度都不同 金士顿不就是大号U盘么??
—— 来自 HTC 2Q4D200,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 很正常的tlc写入速度,sandisk的大号u盘比这个惨多了
— from Sony G8441, Android 8.0.0 of S1 Next Goose v1.3.3.2-play 物哀 发表于 2018-6-20 00:13
tlc不都这尿性,slc cache用完就原形毕露了
前一阵买的outel洋垃圾1.6T没这情况,也就是说买对传家宝了是吧 看在199的份上還跑什麼分 谢谢大家,当时我第一反应是买到假货了,既然没问题我就不用退货了 hein 发表于 2018-6-20 16:17
前一阵买的outel洋垃圾1.6T没这情况,也就是说买对传家宝了是吧
数据中心级的产品不会搭载SLC cache
一个是因为写入量大不适合做SLC cache,一个是NAND chip和主控通道比较多可以充分利用带宽,再者就是DC看重混合workload、落盘写和数据保护,SLC cache的存在只会降低这三个参数 cheng1088 发表于 2018-6-19 23:52
我有个三星850evo据说也是TLC颗粒, 不过能稳定的跑完AS SSD 10G,不掉速,也许这个的cache比较大 ...
那你再试试往里面传个100g的电影
—— 来自 Xiaomi MI PAD 2, Android 5.1上的 S1Next-鹅版 v2.0 本帖最后由 windbms 于 2018-6-21 00:20 编辑
hein 发表于 2018-6-19 23:50
为啥ssd的普通写入能比机械硬盘低?
以前看过一个科普文,大概是下面的原因:
机械硬盘写入数据只需要一次写操作。但是固态硬盘不一样。
如果要写入的块是空白的,那就直接写。
如果块里面已经有数据,又分两种情况。
1:块里的数据没用了,就执行一个删除操作,再写入新的数据。
2:块里的数据还有用,就要先读取出来,临时存储在缓存或者其他块里面,然后执行一个删除操作,再把新数据和原来的数据一起写入到块里面。
固态硬盘在写入的时候经常要进行这个类似“碎片整理”的过程,会消耗很多额外的时间。
新买的时候,因为所有块都是空白的,所以写入速度非常快。使用时间越长,空白块越少,写入的时候要额外消耗的时间也就越多,速度就变慢了。如果主控和缓存的性能不够,速度下降就更明显了。 kukimao 发表于 2018-6-21 01:17
那本来寿命就那么短的TLC,酱紫不是用几次就废了吗
有磨损平衡,控制的好的话写放大不会太大,能撑完保修期
至于你说过保了怎么办,买新的呀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2.0 kukimao 发表于 2018-6-21 01:17
那本来寿命就那么短的TLC,酱紫不是用几次就废了吗
3D TLC的寿命回到了2D MLC的水平,不过写入性能依旧是TLC的短板
— from Sony G8441, Android 8.0.0 of S1 Next Goose v1.3.3.2-play tyx776 发表于 2018-6-20 23:23
那你再试试往里面传个100g的电影
—— 来自 Xiaomi MI PAD 2, Android 5.1上的 S1Next-鹅版 v2.0 ...
试过,从金士顿120g拷100g到850evo,因为主板是sata2,一直稳定在200m,不过上面同学说850evo大文件写入是掉到300多,可能需要在sata3上才能感觉出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