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这个人也很讨厌黑深残的,但是说实话,真正不深不残,为黑而黑的东西,要做的好反而更难,所以不渗点深和残,基本也会渗点别的进去。
比如兰斯,最开始是个人渣,后面慢慢就纯爱了。
地下城守护者,OVERLORD(游戏版,中文名霸主)这类扮演坏蛋的,也是靠游戏性和调侃幽默性来确保大众接受的。
所以楼主所谓为黑而黑的作品,在我看来更多其实也是卖卖色情(比如黑兽和网上各种虐杀文)和别的东西罢了。
我看过的东西里最接近为黑而黑的,好像是《最低限渣男》。
不过看着就好像在看一坨shi,完全不知道自己为啥要看这玩意儿。
“黑”很容易引起观众不适,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深”是为了合理化这种不适,也就是说把“黑”从目的变成手段,从而避免观众厌恶,所以作者有这种冲动。
从厨的角度来讲,向别人推作品的时候,基于同样的理由需要用深来合理化“黑”,从而避免受众厌恶。
而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深”来为“黑”辩护呢,因为“深”是一种最好用的替代“黑”的目的,“你懂这个深,你就会同意我,你不懂这个深,那不正说明它的深么”。 我觉得骨傲天的问题就是不好看,太无聊
其他问题都是次要的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8.0.0上的 S1Next-鹅版 v1.3.3.2 黑是手法,是过程,不应该是目的;而作为目的的内容如果不够深邃那黑的过程就变成了纯粹的恶的展现。 精疯MAN 发表于 2018-5-29 09:55
你别去贴吧啊,这不是在别人主场骂人家喜欢的东西嘛
我在战吧说的又不是overlord吧。而且我只是说“骨头也能算大作了”连好不好看都没提就被TM,nmsl追着骂 折木、奉太郎 发表于 2018-5-29 10:16
我在战吧说的又不是overlord吧。而且我只是说“骨头也能算大作了”连好不好看都没提就被TM,nmsl追着骂 ...
那这粉丝是有点过分了,不过以贴吧的尿性,这也难免 黑不黑深不深都没所谓
现在的观众都玻璃心得像神经病一样
再好的剧情死个人就直接扣个为黑而为的帽子上去
然后到处剧透
对这群玻璃心的想法没多大兴趣 黑残深本来就不是什么正规词语你还要辩它的合理性 这不就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 法则碎片 发表于 2018-5-29 10:25
虽然我没看过企鹅罐,也知道其内核在于“生存战略”四个字
没看过直接说内核真的好吗? 迪门修斯 发表于 2018-5-29 08:25
黑是手法,是过程,不应该是目的;而作为目的的内容如果不够深邃那黑的过程就变成了纯粹的恶的展现。 ...
如果手法高明剧情充实精彩人物时髦值高,那纯粹的恶也不见得是什么问题呀~就像无人生还这种把重点放在罪犯身上的侦探推理类小说一样。 法则碎片 发表于 2018-5-29 11:14
好,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正确的。
与其在这和我抬杠,不如去找点正规的解读去看吧。 ...
与其拿着所谓正规的解读当云观众,您为啥不自己去看看呢? 深度和内涵在评价作品时应该作为加分项而非基本项,是这个意思吗? 法则碎片 发表于 2018-5-29 11:26
我是靠着女王变身的那一段演出,加上角色简洁,和部分片段集锦自己推断出来的这个观点。
当然,之后在各 ...
当云观众还有理了?您开心就好~
不好意思,女王的变身在我看来是企鹅罐中最迷最对不上整个作品电波的一部分!
薰歇烬灭 发表于 2018-5-29 11:32
深度和内涵在评价作品时应该作为加分项而非基本项,是这个意思吗?
是好作品的加分项而非基本项,拿来构筑鄙视链尤其无聊。
烂作庸作无聊作靠深度来洗白翻案根本不可能。
我是这个意思
本帖最后由 言峰梨花 于 2018-5-29 11:47 编辑
法则碎片 发表于 2018-5-29 11:41
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但理解能力的偏差是确实存在的
对对对~但婆罗门也不能否定人民群众的理解思路有时候和你们就是不一样呀
也别说我给您扣帽子,一个作品没看过就来侃侃而谈扯淡,您不是婆罗门谁是呀?
因为只黑不深的片没有黑的目的 单纯为爽而爽 而人们虽然确实都有点猎奇的低级需求需要满足 却不能只满足于此
就像正常人看手撕鬼子片并不会燃起什么民族自豪感只会觉得这是毫无逻辑的意淫 即使他看到手撕鬼子镜头的时候心理还是感觉挺爽的 本帖最后由 迪门修斯 于 2018-5-29 12:07 编辑
言峰梨花 发表于 2018-5-29 11:09
如果手法高明剧情充实精彩人物时髦值高,那纯粹的恶也不见得是什么问题呀~就像无人生还这种把重点放在罪犯 ...
克里斯蒂的小说如果是你说的这样那可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这书的评论也有很多网上到处都是,我就不胡说八道了。当然如你所说的表现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的作品,也会被人奉为圭臬。但会推崇他的内涵还是推崇他的操作呢。
迪门修斯 发表于 2018-5-29 12:04
克里斯蒂的小说如果是你说的这样那可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这书的评论也有很多网上到处都是,我就不胡说八 ...
好吧~我是不喜欢过度解读的
也许拿岛田的占星术来做论据更合理。 在文化作品中极端的环境下,往往尖锐的问题纷至沓来
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好的出问题者,即使是现实环境下叙事,也可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
比如GANTZ,看这个就是欣赏人在极限状态下厮杀,拼搏这类原始野性的刺激。所以最后突然搬出个伪哲学的机械降神,大家都大谈不爽。
没有永恒的黑暗,只有各自的规则 迪门修斯 发表于 2018-5-29 12:04
克里斯蒂的小说如果是你说的这样那可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这书的评论也有很多网上到处都是,我就不胡说八 ...
但事实是后世借鉴无人生还孤岛厮杀、童谣杀人乃至某核心诡计的作品数不胜数。
可凶手的杀人动机有多少人能一下子想起来呢?
言峰梨花 发表于 2018-5-29 21:47
但事实是后世借鉴无人生还孤岛厮杀、童谣杀人乃至某核心诡计的作品数不胜数。
可凶手的杀人动机有多少人 ...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感官的刺激比心灵的冲击优先而且直观表达。其次能够进行正确的深层思考而非臆想妄想的人并不是多数。再者普遍而言人的欣赏水平要远远高于自身的创作水平。比如每一季都有看上去及其睿智的新作动画,但能够参与二次创作的人寥寥无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