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乎动漫大V文章有感
有一位学者看见学生都欢喜研究鲁迅,怎样劝也劝不住,于是他说:“要研究呢,也未始不可以,只要研究得法。”
为示范起见,他打算花一学期功夫,预计有二十余万字,他把目录先开给学生们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我”是否即作者自己?
第三章:孔乙己究竟是否姓孔?
第四章:孔乙己何以必须姓孔?
第五章:“上大人孔乙己”考
第六章:附考“化三千”
第七章:“茴香豆”之“茴”字训
第八章:释“多乎哉不多也”
第九章:咸亨酒店是否真名咸亨酒店?
第十章:结论
(原载 1948年 10月 15日《文艺生活》月刊海外版第七期) 知乎有大堆专业人士系统研究为什么黑皮本子更H 我觉得楼主是想借民国讽刺系列讽刺现在这些所谓的知乎大V的文章,关注点都在皮毛而非核心问题。但毕竟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么深刻,或者也不愿意这么深入的思考问题,以至于get到点的人不多,你们怎么看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结论:鲁迅是世界系作家的集大成者,孔乙己是世界系著作。
发自我的iPhone via Saralin 2.0.1
生动形象,就是知乎写不出这种提纲 做考据学问当然可以仿效目录所列那么做,只不过…… Julien 发表于 2018-4-26 12:09
知乎有大堆专业人士系统研究为什么黑皮本子更H
麻烦发个专业人士的链接…… isummon 发表于 2018-4-26 12:36
麻烦发个专业人士的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3946189 Julien 发表于 2018-04-26 15:47:46
我还等着以为能看起码十数页的论述呢,预期里还以为能看到包含:人种、性意识、性欲、色彩学、视觉心理学、社会环境、亚文化等等……的内容呢!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研究这种细枝末节的东西能得出什么结论么 逼乎大V?
某复制粘贴的中年吗? sketchup 发表于 2018-4-26 15:59
我还等着以为能看起码十数页的论述呢,预期里还以为能看到包含:人种、性意识、性欲、色彩学、视觉 ...
知乎这几年门槛放低,大量人冲进去,早就不是那么学术不实用了。
对于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来说,知乎是一个跟我们一样普通的死宅聚集的地方。
想找人嘲笑花时间找总能找到的,毕竟有学术社区遗风,但只拿来嘲笑就好像买个iPAD只用来压面一样。 漫区不是垃圾堆,请倒去外野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Julien 发表于 2018-04-26 16:13:33
知乎这几年门槛放低,大量人冲进去,早就不是那么学术不实用了。
对于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来说,知乎是一 ...有理,懂了,最后一句太形象了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本帖最后由 Adelais 于 2018-4-26 19:52 编辑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8797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142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64773
这三篇文章反映出了一些知乎婆罗门的问题所在。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试图拿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来分析御宅文化,然而福柯这本书讲的规训权力是指社会微观权力运作对人的肉体的驯服以及相关知识的生产,例如学校、军营、监狱为了使身体符合社会需要而按一定的标准,采用一些策略、技术对之进行矫正。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将规训社会、规训权力与御宅文化批评真正联系到一起,他用来分析御宅文化的是“话语权力”;
第二篇文章的作者跟随第一篇文章的作者,也谈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讲到的全景敞视主义(边沁的圆形监狱),进一步把福柯的规训权力与“话语权”混淆;
第三篇文章的作者则批评上一篇文章作者根据误解福柯而提出的“恶的根源的不是穷奢极欲的权力者,而是在思想深处指挥着权力者的权力结构”……
显然,一些知乎婆罗门的问题是他们对其所谈及的思想家的学说未必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们的“学术水平”很可能并没有到达可以真正运用这些思想家的理论方法来分析御宅文化的地步。 EdwardFrost 发表于 2018-4-26 18:51
难道不是过度解读的问题么……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过度解读,语不惊人死不休,故意唱反调等等 Adelais 发表于 2018-04-26 18:03:30
这三篇文章反映出了一些知乎婆罗门的问题所在。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试图拿福柯的《规训与惩罚》来分析御宅 ...这个是自然。。
东浩纪虽然被喷那么多人家也是有博士学位的。大多数爱好者未必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大致就是民科水平,当做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就可以,学术是远远不够的。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这个笑话不好笑,文学研究的传统就是考证、训诂等实证研究。这样的研究真要做出来,也是未尝不可的,虽然没什么人看,但至少比知乎大V搞学术装修还是要脚踏实地一些。 Adelais 发表于 2018-4-26 18: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8797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14220
https://zhuanlan.zhihu.c ...
请问一个比较合适的关于规训权力和话语权在御宅文化语境下的关联的论述应该是怎样的?
比如,如果表述成,“御宅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之争,正是规训在微观区域形成和演化的实例”,不知是否恰当? 本帖最后由 a8610853 于 2018-4-27 05:09 编辑
锟斤拷 发表于 2018-4-27 03:29
请问一个比较合适的关于规训权力和话语权在御宅文化语境下的关联的论述应该是怎样的?
比如,如果表述成 ...
规训就是监视视线的内面化,简单的说就是“产生自觉”。监督者拿着枪抵着你让你去冲锋,这是惩罚,接受军训,即使没有人监督你也养成了服从命令的习惯,这是规训。晚自习老师在讲台上监督,这是惩罚,老师不在你也不看小人书好好学习,这是规训。
规训和惩罚这一对概念,说的是前近代和近代权力的实施形态的变化。你可以说某种话语或者更直白一点说某种意识形态通过规训的方式在主体中内面化了。但是两种话语之间的权力争夺和规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本帖最后由 锟斤拷 于 2018-4-27 07:11 编辑
a8610853 发表于 2018-4-27 05:02
规训就是监视视线的内面化,简单的说就是“产生自觉”。监督者拿着枪抵着你让你去冲锋,这是惩罚,接受军 ...
有没有可能将话语权之争看作一种实现规训形式呢,就好像军训之于自觉服从命令。
换句话说,争斗是使得观众产生自觉的原因。比如一个可能的假设是,他们因为敌视,愤怒的移情,产生了对话语的自觉接受和认同。
这样是否可以建立话语权争斗和规训之间的关系。
Adelais 发表于 2018-4-26 18:03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8797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14220
https://zhuanlan.zhihu.c ...
有大V说你在口嗨没论证
垂钓还行 搬运知乎,为漫区垃圾桶化添砖加瓦 泻药。
楼上诸位都讲得很好。我补充两点:第一,我认为知乎大v最大的问题是图太多,打开很卡不说,还费流量。第二,另一个问题是废话太多,明明一句话能说完的事,非要分成好几句来说,有骗字数的嫌疑。
利益相关:不告诉你。
_____
哇,居然收到了3个赞,小透明高兴得快哭了。
更新一点:某孟开头的大v看上去不懂又爱扯,严重拉低智商。
勿喷 wrnk 发表于 2018-4-27 12:25
这是框子那个婆罗门群?这群不是看不上泥潭么,怎么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批判一番... ...
和框子没什么关系 本帖最后由 Adelais 于 2018-4-27 14:08 编辑
@锟斤拷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说过“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按照福柯此说,御宅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自然也离不开一种制造了它、作为其存在条件的权力,这种权力到底是什么,显然是需要真正去研究发现的,而不是用规训权力对之生搬硬套。 EdwardFrost 发表于 2018-4-26 18:51
难道不是过度解读的问题么……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不
你要看莎士比亚研究和曹雪芹研究,也是过度解读
但是作品里体现出的内容是可以延伸的
这和作者本人懂不懂这些理论无关
其他领域也一样
你说秦始皇他懂封建社会的概念吗?
动漫圈的问题是读者年龄太低,纯理论的讨论根本没人看得懂
文学圈层次高,你做高层次讨论也能找到对象
Adelais 发表于 2018-4-27 13:58
@锟斤拷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说过“权力制造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 ...
我的理解是话语权的争夺演出是促进知识变成规训的动力。
也就是说,在这个场景下,舞台权,或者说表演权对应你说的需要研究发现的权力。
话语权争斗的双方通过一种共谋的默契来获得了这种权力。
而这种共谋又是另一种规训的结果。正是这个规训使得网络变得比现实世界更加暴躁。
不知道是不是合理。 御宅沼泽大V们都搬福柯了,下一个搬谁啊 本帖最后由 sketchup 于 2018-4-27 17:56 编辑
ikari1992 发表于 2018-04-27 10:49:58
有大V说你在口嗨没论证
然而实际是Apart已经清晰的说明了“所引用的理论概念被混淆”,Bpart进而推出“引用概念的人并未达到活用的水平”。如果这样的逻辑推论还能算蠢,请让口嗨侠看到,并表演一个不蠢的原地自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本帖最后由 kimball 于 2018-4-28 04:44 编辑
睡太多半夜睡不着……随手回一下很想要千言万语化为一句:想认真了解拜托去看原典很多社会科学概念不是能望文生义想当然尔的随手找几篇网络上不知道哪来的二手转述就想当妇科专家是把职业研究者都当死人的是不是
就拿《规训与惩罚》来讲好了,一堆人张嘴就只会圆形监狱但其实书中用来解释规训的最详尽例子,不是监狱,而是「学校」!规训(discipline) 的重点是要把一套思考、行为、评价的方式灌输给一群人,而这件事只有靠反复的「操练」才能办到思想的操练是背诵、练习解题、考试;身体的操练则是对坐姿、步态、仪容的各种规范和检查唯有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惩罚违规、表扬合格者,规训权力(譬如学校)才有办法把一套行为模式刻到一群人(譬如学生)的身体里。
所以,规训权力其实是种很「强」的权力,它默认它的对象(学生、军人、犯人、精神病人等)必须在行为上被全面管理。如此,规训权力才能透过行为上的控制(操练、考核等),来进行思想上的灌输。
于是这个跟御宅文化有什么关系?当然是屁关系也没有。
御宅族是有被集体关在龙宫岛上,整天强迫阅读知乎大V炮制的妇科假药还要考试吗?没有嘛。想不看就不看,不爽时还能上泥潭嘲讽一下。这么弱,一点强制力都没有的一伙人,是能有什么鬼「规训权力」?
接下来,关于「话语权」。这词从头开始就是不是一个有清楚内涵的分析性概念的确是有discursive power 一词,但意涵是「透过论述手段施展的权力」指的是权力的一种类型,而无关乎这种权力的有无或大小。
好啦,就算退一万步,同意「话语权」跟妇科谈的「知识」有点像好了,来谈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请问是有什么关于御宅族的真理(Truth),是知乎大V生产出来的吗?
「知识」这两个字看起来平淡,但在理论脉络中,这种知识其实是一种权威性的、几乎不容辩驳的关于「人」的定义性知识。用御宅族当例子,如果有这种「知识」存在,
那就会是一系列「御宅族就是怎样怎样的人」的断言,而且所有人都接受。譬如:「御宅族都是废柴萝莉控」。
但很抱歉(?),在我看来,御宅族可能是对这种「知识」的抵抗最为激烈的族群了老子就是喜欢巨乳御姐,哪容得上你一个知乎大V比手划脚?好动画就是「作画好」?对不起,一大群剧情爱好者正在赶来喷你的路上EVA是神作?觉得 EVA 不过是装神弄鬼的装逼片的人大有人在。一句话:在御宅族圈子里,意见 (opinion)是很多啦,共识 (consensus)也有一些但说到有权威性的「知识」甚至是大写的「真理」,那可真是没有。而且,再进行个一百万年所谓「话语权斗争」也不会有。因为御宅族根本上是一个混杂着多样异质性癖的群体(<-这是我对御宅族的知识断言)
结论:不过是小圈子内吵架拌嘴,就不要东拉西扯一堆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好吗。以为堆砌的理论名词多了,自己的「意见」就更有道理、更像「知识」、逼格也更高了。但其实在作研究的人看来,你们都是low 逼啦 ……不行不行,骂人low 逼实在太没逼格了。这样吧,「沐猴而冠」什么意思,了解一下。
页:
[1]